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叔本华:为什么有些人读书无数,思想水平却很低?
[ 复制链接 ]
网瘾少年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70
回帖
174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 积分
积分
378
主页
发表于:2020-3-5 19:32:38
2434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中信书院
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里写道:“叔本华与饱学的学者们毫无干系,他洁身自好,竭力独立于国家和社会。”跟领着俸禄的学者不同,叔本华是一个独立思考、诚实写作的人,他曾写了一篇名叫《论独思》的文章,论述单纯阅读和独立思考、普通学者和思想家的本质区别。
单纯阅读与独立思考有什么不同?
读书从来就不是讲究多多益善,因为书市上流传着太多骗子们所写的哗众取宠读物,这些东西只供消磨时光用,而无益于知识。同样,博览经典也未必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增长自己的学问。图书馆的规模很大,可是如果没有按书架号分类书籍,而是全部堆放在一起,那么它的功效可能还不如一个井然有序的小书店。
独立思考就像书籍的索引号一样,能够将吸收进来的书籍消化掉,把它们进行分类,以供需要的时候随时提取。可是很少有人达到这种境界,大部分人的水平只是停留在单纯地阅读之上。他们读书就像浏览报纸一样,并不想废脑筋去思索,也不愿追问,只求知道即可。所以他们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掉,一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又得重新翻阅查找。跟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比起来,总是显得迟钝、不靠谱。
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而得来的知识,才能够被我们理解和确证,并且作为一个被坚信的元素纳入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难以忘却。而通过单纯阅读得来的知识,就好比从别人那借来的一颗假牙、一条假肢,它仅仅是粘附在我们的身体上,不仅不会给我们感觉,而且还可能随时脱落,被遗忘到脑后去。
叔本华谈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比单纯阅读优越在什么地方?
叔本华说:“阅读和学习是任何人都能自愿进行的活动;而思想却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思想需要有兴趣的不断驱动,一个人只有对他正研究的问题感兴趣,才能保持思想的积极性和持续性。阅读则不必如此,当我们阅读时,就意味着思维进入了休息状态,我们不需用自己的头脑,而是借助别人的头脑进行思考。我们为了避开思维的劳累,借用了别人的成果来解除自己的疑惑。所以阅读会使人的精神变得放松,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把读书作为消遣的原因。然而,叔本华说:“读知别人的思想,如同吃残汤剩菜或穿别人扔弃的旧衣一样,很难引起我们的兴趣。”读别人的书一般而言,不会引发我们对问题的研究兴趣,也不会引起独立思考。
大部分学者都是在书本里做学问的人,他们发表的文章主题基本都是对前人的观点或书籍进行研究,他们的作品就像寄生虫一样,寄生在别人的思想之上。这些学者所写的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或者符合前人或者反驳前人,但是观点还足以叫作思想,因此大部分的学者还不够格叫“思想家”,他们只是表达观点的“批评家”。而真正的思想家则是面向现实世界,他们勤于思考,受精于外部世界,然后在自己体内孕育出崭新的作品,启迪了世人。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这是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名言。做学问就需要先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当权威证实了这些看法之后,我们才知道权威的存在。所以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也是先悟出了个“吾性自足”的道理,才“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学者们却完全相反,他们以权威作为自己的出发点,通过阅读收集别人的各种意见,把它们拼凑在一起,里面夹杂一些自己的意见,然后取个名字叫什么“新柏拉图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等。
那些依靠解读别人的哲学而成名的人,是不够格做哲学家的,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
王阳明龙场悟道,破除了明儒谨绳程朱的教条
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形成思想体系
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支离破碎的,他们的观点很不统一,在某些问题上是一个价值标准,在另一些问题又是另一个标准,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作为核心支撑的观点,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成系统的缘故。他们所写的东西,思路模糊,逻辑混乱,语焉不详,导致读起来十分晦涩。聪明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思想只是从不同的书籍上拼凑而来的。正因为作者没有消化、没有吸收、没有独立思考,所以显得非常絮乱。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反杜林论》),就揭露出他的体系存在生拉硬凑的痕迹。例如世界模式论抄袭黑格尔,先验主义剽窃康德,价值论引用罗霍夫等等。书斋里的教授、学者们,常常是逃离生动活泼的大自然,却喜欢到博物馆去观看枯萎的植物标本。他们写的书冗长难读,没有重点,全集出满了一个书架,看似体系庞大,其实只是一堆陈旧观点的堆积而已。
孔子是古代世界最博学的人之一,但他的著作却寥寥无几,他曾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对于真正的思想家来说,博览群书自然是必要的,但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集前人的观点,而是以自己的见解为基础,把这些知识兼收并蓄,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里。孔子主张礼,所以他教导弟子,虽然可以“博学于文”,但不要把知识搞得支离破碎,还需要“约之以礼”。他问子贡是否认为自己是因为多闻多见多学才能多识?子贡反问难道不是这样吗。他却说:“非也!予一以贯之。”思想家需要具备用自己独立的思想来把各种知识结合为一,贯彻到底,形成系统,这是一般的两脚书橱们所没有的天赋。
思想家的思想就好比风琴的低音部,可以支配其他音部而不被其淹没。学者的思想则好比一部从A排到Z的字典,你看不到他的核心观点,也不知道哪些内容才是属于他自己的,他们连一本能够完全说明自己体系的书都没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独思
未成年人的理性尚未成熟,多阅读总是有益的,这是因为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的精神起着引导作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向那些伟大的精神学习,从他们那汲取营养,学到许多我们因个人水平限制而独立思考不出来的知识。但如果我们认为通过读书就能得到答案,因而不必去思考的话,那就糊涂了。读书就好比聆听一个旅人在讲述自己的见闻,他说得有声有色,你也听得十分入神,但如果你想对旅行地有一个有机的、清晰的和深刻的认识,那么还得自己去亲历一番。
叔本华说:“思想家与普通的书本哲学家的关系,类似于目击者与历史学家的关系。”历史学家的笔法再出色,史料知识再丰富,他也无法写出亲历者笔下的那种亲切感和真实感。同样,靠阅读得来的知识远不如独立思考得到知识更能打上“我的”标签。
另一方面,经验得到的知识也不比独立思考得来的知识更为深刻,有些经验主义者凡事都要讲经验,认为亲历过就能得到真知,不需要进一步上升为思维,他们不知道经验之于思想就如吃饭之于消化吸收。吃饭如果声称自己是健康的全部意义,那就可笑了。
《浮士德》:“我总比那些蠢货、博士、作家和牧师懂得多。”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阅读?
成年人拥有成熟的心智,不该局限于单纯的阅读之上,他们还需要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进入到独立思考之中。独立思考并不排斥阅读,它只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书本的知识。博览群书不是为了炫耀学识,也不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思维方式,而要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独立思考。
阅读可以引导人们的精神进步,但书市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就如同七纵八横的羊肠小道,它告诉我们——错误的路径竟是如此之多。面对这些毫无价值的读物,我们也会像杨朱哭歧路那样感到迷茫。要想分辨道路,我们常常沿用前人的判断,也就是阅读经典。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独立思考,挑选适合自己的道路进发。
读书是必要的,当一个人的思想停滞不动、难以进展时,才去阅读书籍,避免“思而不学则殆”的苦恼。当我们的思维劳累,想要休息时,可以读书,这时阅读可以为我们提供替代思考的方式,为精神获得思考的材料。
即使是才思敏捷的人,也做不到每天强迫自己思考6小时,而且这种做法是愚蠢的。叔本华说:“思想也同人一样,它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产生,我们必须等待它们的出现。”我们都知道,在解决某个重大问题时,我们不可能指望强迫自己坐下来反复思考,然后就可以权衡利弊,做出完美的抉择。相反,我们总是要先把问题搁置一边,游离到别的事情上去,在自然而然、分步骤的思考过程中,我们才会记起之前被忽略了的东西,进而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所以,小说福尔摩斯里,在紧张探案的同时,福尔摩斯经常会若无其事的去听交响乐,而叔本华在写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时,也常常每晚出没于音乐会现场。瞑目静坐,强迫思考,无助于进益。有时候,读书也可以作为一种绝佳的休息方式。
当然了,一个人不能因为读书而忘记了现实生活,不能因为习惯于走别人的老路而不愿意独立思考;不能因读太多书而忽略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对于思想家来说,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同时也是幸福的。当一个人进行思想只是为了他自己的缘故时,他就是哲学家;如果他们的思想只是为了博得读者的好感,引起社会广泛反响,甚至迎合公众的低级趣味,那么这些思想并不存在真正的价值,他也不是哲学家,顶多是“学者”。
文章和图片源于读书广记
#叔本华
#为什么
#有些人
#读书
#无数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为什么有些人随便怎么写都行,有些人却分文不挣?
0
2620
qq814509843
2023-12-11
媒体约稿
2000元/篇丨「微信读书」长期大量征稿
0
2917
不得骑姐
2023-12-30
写作交流
重生文的套路差不多,为什么读者就是喜欢?
0
2725
过界自己
2024-03-07
写作交流
你为什么一直扑街?可能是这两点没有做好
0
2105
野爹
2024-04-28
文化新闻
网文影视化为什么都偏爱古装题材?
0
3228
写手发布
2024-05-08
媒体约稿
700元/篇起 | 「十点读书会」长期征稿
0
1853
Sunday丶J
2024-05-30
媒体约稿
「微信读书」最新征稿:急需大量小说、故事
0
2205
gzh0762
2024-06-06
媒体约稿
首奖3000元 | 「中华读书报」报刊有奖征文
0
2136
oulei
2024-07-25
文化新闻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0
4753
写手发布
2024-07-25
写作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网友:写了一百万,才挣了三万多
0
2783
写手发布
2024-07-2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4)
乞丐8乞丐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独思
2020-3-5 19:33:1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xiaoguo945
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而得来的知识,才能够被我们理解和确证,并且作为一个被坚信的元素纳入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难以忘却。
2020-3-5 19:33:20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xueshanlanlan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所谓思考就是:每个观点的背后都需要有批判性思考。要高屋建瓴的看问题,不是人云亦云的被带着走
2020-3-5 19:33:3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想找高尚找不着
能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固然是好的,但如果普通人无法做到融汇会贯通,养成读书的习惯,也是不差的,毕竟做总比什么也不做强太多!
2020-3-5 19:33:5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釒修
阅读五大层次最高一层是形成自己的思想领域。这跟书的选择、生活经验相关。比如哲学书智慧高深一般看两页就看不进去了。书读完要思考的,联系当下情况思考的。多看哲学书,哲学在希腊语中是智慧。哲学是一切学科的理论来源。读不懂西方哲学很难搞懂中国哲学,中国哲学老子的思想是顿悟的。读书慢慢来,知识是积累来的,思想是思考中得来的。
2020-3-5 19:34:50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傻豹豹
西方哲学家经历过资本社会的苦痛,所以思想犀利,儒教佛教等传统文化以出世的视角来阐述,经验不同,思想差异
2020-3-5 19:35:2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简单的小鱼
把书读好读活的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要知行合一,要明辨是非,要为我所用。就像吃饭一样,要把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了。倘能如此,多读当然胜于少读。
2020-3-5 19:36:2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Mr′奶牛
读奇书读杂书博览群书,书书有益,关健在于做什么事适合用什么书,用的书不对,适得其反。所以读书不在多,在于善用。大道至简[可爱]
2020-3-5 19:37:1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陈皮
哲学家可能一百年才出一个,比其他学科难多了,而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可以出一堆
2020-3-5 19:38:0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封面独家|再访马悦然遗孀:中国文学那么好,不是非要诺奖证明
想学写作,坚持不下去
「故事研习社」公众号急缺稿件(适合新手和学生,要求简单,易过稿)
点众签约作家锦沐:《策马春风堤上行》讲究历史细节
盘点文学圈2021年度榜,哪些作品“又双叒叕”上榜了?
书友评价很高的四本网络小说,剧情百看不厌,书荒了再看一遍
周梅森的《大博弈》为何反响平平?
300/篇,招优质写稿人
电影版《回廊亭》也翻车,日本IP影视化改编水土难服
100-500元/篇 | 「 有故事的南方先生」公众号高薪招募写手
话题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4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5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6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