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林少华谈村上春树:走出孤独,迈向刚性与冷色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0-3-19 11:14:34
1626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从《挪威的森林》到《刺杀骑士团长》,30多年间,林少华翻译了40多部村上春树的作品。谈到村上春树,常常离不开林少华的名字。
“眼下正值疫情,少了游花逛景、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感到孤独亦是人之常情。”3月17日,在“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线上活动中,林少华来到直播间,从“孤独”出发,讲述村上春树写作背后的故事。
“我离开图书馆,凭依旧桥的栏杆,倾听河水的流声,眼望兽们消失后的镇容。环绕钟塔和小镇的围墙,河边排列的建筑物,以及呈锯齿形的北尾根山脉,无不被入夜时分那淡淡的夜色染成一派黛蓝。除了水流声,没有任何声响萦绕耳际。鸟们早已撤得无影无踪。”
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书籍和图书馆都是重要的元素,也有化解孤独的功效。例如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结尾中,“我”找到途径逃出被城墙围住的小镇,却不愿离开,因为小镇上有图书馆,图书馆中有我需要阅读的古梦。
在《海边的卡夫卡》中,田村卡夫卡自小爱在图书馆读书,即使看不懂的书,也会坚持看到最后一页。书和阅读,不仅冲淡了青春期的痛楚,而且连同其他种种奇异的经历,一并给予他精神救赎,促使他的精神巨链成型,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15岁少年。
在最新的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中,也有关于书房的描写:“墙壁宽宽大大。一面墙壁从地板快到天花板全是倚墙做成的书架,其中一部分用作排列CD的架子。书架无间隙地摆着各种开本的书籍。还放有木墩以便踏脚取高处的书。哪一本书都看得出有实际在手中拿过的痕迹。在任何人眼里都显然是热心读书家的实用藏书,而不是以装饰为目的的书架。”
书,不仅是他作品中重要的精神力量,也会带来奇妙的剧情推动。在《东京奇谭集》中,主人公正在阅读狄更斯的《荒凉山庄》,邻座一个同样静静看书的女子向他打招呼,这个女人,个头不高,算不上胖,胸部丰硕,衣着很有格调。两人由此结识,交谈,并开启一段情缘。
“阅读不仅可以化解孤独、升华孤独、美化孤独,还可以带来如此妙不可言的好事。”林少华笑道。在他的回忆中,有一位厦门读者,正是因为在书店阅读《挪威的森林》时,遇上了现在的妻子,现在一家三口已经在鼓浪屿定居,过着和美的生活。
“他感谢我,说我是他的媒人。我连忙说不是我,真正的媒人是村上春树,是《挪威的森林》,在场的观众立刻都将手里的书举了起来。”
爱书的村上春树
在林少华的回忆里,村上春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自己的15岁。
“我15岁的时候相当奇特,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极为普通的少年。爬山、下海、游泳,和同学玩得很欢,但同时又是一个异常好读书的少年。”
因为独生子的关系,少年时期的村上一旦钻进房间就闭门不出,如饥似渴地读着马克思、恩格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被《资本论》深深地吸引。
同时,由于村上的父亲是语文老师,家中每月都有
出版
社送来新出的世界文学和历史全集,村上便一本接一本看,世界历史全集,反复看了二十余遍,之后又读了《先知三部曲》《第三帝国的兴亡》《柏林日记》《西行漫记》等等。
文学修养的功底,则主要来自19世纪的小说。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之间,村上读了狄更斯、巴尔扎克、《红与黑》、《静静的顿河》等,其中仅《静静的顿河》他就读了三遍。感触最深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群魔》,以至于后来他做梦都想写一本《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的小说。
“独处时候,村上常常看书,家中到处是书,只要有书,便不会无聊。”林少华说。村上作品中一条重要脉络,探讨的是孤独的本质。“人这一辈子,往往明知那个东西找不到,还要找,明知徒劳还要努力,这本身是一种近乎悲怆的孤独。孤独是人的常态,任何想要驱逐、消灭孤独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
既然如此,那么不妨尊重孤独、升华孤独、诗化孤独,读书诚然是一种行之有效而且有益的方式。但一个人不可能总处于读书的状态。
在村上的作品,尤其前期作品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孤独者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公寓套间或咖啡馆里,以不无忧郁的目光半看不看地望向窗外,以不无造作的手势,半喝不喝地斜举着手里的威士忌酒杯,以若有所思的神情,半听不听地听着老式音箱流淌出来的老爵士乐,感受着音乐中孕育的情愫。
小资与刚性
对于村上的文学,北师大教授王向远曾有一段精妙评述:
“村上的小说在轻松中有一点窘迫,悠闲中有一点紧张,潇洒中有一点苦涩,热情中有一点冷漠、兴奋、达观、感伤、无奈、空虚、倦怠,各种微妙复杂的情绪都有一点点交织在一起,如云烟淡霞,可望而不可触。”
普林斯顿大学授予村上荣誉博士的评语提到,“(村上春树)以文学形式就日常生活的细节做出了不可思议的描写,准确地把握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孤独感和不确定性”。
而村上作品英译本主要译者之一、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认为:“村上最出色的成就就是体察出了市井小民生活中的玄秘和疏离。”
中国作协李敬泽2013年就诺贝尔文学奖回答《瑞典时报》时的说法也近乎异曲同工:村上大约是一位飞鸟型的轻逸的作家。“他不是靠强劲宽阔的叙事,他只是富于想象力地表达人们心中飘浮着的难以言喻的情绪。他的修辞和隐喻,丰富和拓展了无数人的自我意识”。
“村上的文学不仅有孤独与小资的一面,也有高墙与鸡蛋的一面;不仅是心灵后花园的出色经营者,而且是敢于直面、发掘和批判日本历史黑暗的人文知识分子。”林少华表示。
在创作前期,他被划分为软性、暖色的小资作家,后二十五年,他逐渐走出孤独,开始审视、批判体制和暴力,笔锋指向日本的国家暴力性,和军国主义体制的源头,探索面对体制这堵高墙时,作为鸡蛋的个体灵魂所能达到的可能性,这是他刚性和冷色的一面。
在林少华看来,村上创作的转折点是《奇鸟行状录》,这也是他迄今最接近《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巅峰之作。
“概而言之,如果说前十五年村上是一个文人意义上的作家,那么后二十五年,他更接近一位人文知识分子;如果说前十五年他痴迷于都市人的孤独,那么后二十五年,他执着的是面对高墙下,鸡蛋的孤独。”在林少华眼中,这就是村上的“孤独”底色。 来源:澎湃新闻
#村上春树
#春树
#走出
#孤独
#迈向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文学出版如何走出孤芳自赏,破圈传播?
0
11114
写手发布
2022-10-10
文化新闻
长河熠:书香门第走出来的“岁月记录者”
0
13979
写手发布
2022-10-28
文化新闻
时隔六年,村上春树长篇小说新作将于4月13日出版
0
9847
写手发布
2023-02-02
文化新闻
村上春树长篇小说新作发布封面和书名
0
9403
写手发布
2023-03-01
文化新闻
74岁的村上春树推出新作,或是对“失败之作”的了结
0
8677
写手发布
2023-04-17
文化新闻
白金作家囧囧有妖:走出舒适区,打破“同质化”
0
6102
写手发布
2023-08-09
文化新闻
村上春树新长篇花落这家,,天价版权值不值
0
4622
写手发布
2023-10-1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月更10万字才能勉强糊口?90%网文作者月入不过万,头部却靠“反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4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5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6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