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文坛版乘风破浪的姐姐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0-6-22 13:13:09
文学观点
474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没有前期宣传造势,《乘风破浪的姐姐》就在一个工作日的中午悄悄上线了——然后它成为了2020年最火的综艺之一。
姐姐们的生活,代表着另一种可能性。话语权、底气、精致、表演欲、自由……都在她们的生活里展现着。她们每一个人都是“大女主”,郑重地写着自己的人生剧本。
这些我们今天仍在追求的“女性自由”,一百年前,已经有一群文坛上的姐姐在追求了。相比今天聚光灯下的乘风破浪,她们的征程,则是在旧时代的船舷上乘风破浪。
她们划开了一个新的时代。
吕碧城
吕碧城(1883年~1943年1月24日),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作家、商人、教育家、女权革命家。
吕碧城
吕碧城生于安徽旌德,父亲吕凤岐是光绪进士。吕碧城12岁时,父亲去世,家中没有兄弟,只有母亲与她的三个姐妹处理遗产。族人想要霸占她们的财产,吕碧城向父亲的知交、学生写信求援,得到不少帮助,保住了财产。而之前与吕碧城订亲的人家却起了戒心,认为她不安分、太好强,双方遂解除婚约。
母亲严氏带着四个女儿投奔了自己在塘沽任盐运使的哥哥严凤笙,此后又有亲戚唆使绑匪绑架严氏和幼女吕坤秀,两人为免受辱而服毒,长女吕惠如向友人求援,才救下两人。这进一步促使吕碧城走上了自立的道路。
吕碧城意图前往天津城内参观女学,被舅父斥责“不守妇道”,于是吕碧城“只身逃登火车”,什么都没带就到了天津。她性格豪爽,喜交际,很快得到熟人帮助,又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赏识,以非凡的文采成为《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她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她在报上发表了大量诗词作品和女权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清末列强侵略中国,吕碧城将女权与爱国结合,提倡女性要成为完全的人,与男子共同追求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和睦与国家的强盛,虽不必居于男子之上,也万不可居于男子之下。“殊不知女权之兴,归宿爱国,非释放于礼法之范围,实欲释放其幽囚束缚之虐奴;且非欲其势力胜过男子,实欲使平等自由,得与男子同趋文明教化之途;同习有用之学,同具刚毅之气……合完全之人,以成完全之家,合完全之家以成完全之国。”
为兴女学,吕碧城结交了包括秋瑾在内的众多名人义士,共同创办北洋女子公学(后改称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吕碧城担任总教习,负责全校事务,兼任国文教习。这所学校培养了大量“新女性”,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等都听过吕碧城授课。
吕碧城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遇难,无人敢为其收尸,中国报馆“皆失声”,吕碧城和吴芝瑛等人一起偷出秋瑾遗体下葬。之后,吕碧城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引起颇大反响,也使自己陷于险境。因袁世凯之子袁克文阻挠,吕碧城没有被逮捕。
1915年,吕碧城到上海经商,积累了可观的财富。1918年,她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和美术。1926年,她二度出国,漫游欧美长达七年,写下《欧美漫游录》《信芳集》《晓珠词》《雪绘词》《香光小录》等作品。1928年,她参加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并在日内瓦断荤。1929年5月,她接受国际保护动物会的邀请赴维也纳参加大会,并盛装登台作了演讲,与会代表惊叹不已。在游历的过程中,她不管走到哪里,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言行,她认为自己在代表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她要让世人领略中国女性的风采。1930年,吕碧城皈依佛教,成为一名居士,法名“曼智”。
吕碧城兼具文才、政才与商才,物质与精神都无所缺,又不顾礼教早早与众多男女名人交友,无所谓婚姻,因此一生不婚。她喜用文言创作,不好白话,所以文名不如白话作家昌盛。仅论才华,吕碧城是近代文坛极为耀眼的明星。
苏青
苏青(1914年~1982年),女,原名冯和议,字允庄。作家。
苏青
苏青生在浙江宁波一个书香之家,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一年后就因结婚而退学。1935年,为抒发产女苦闷,苏青写作散文《产女》
投稿
给林语堂主编的《论语》
杂志
,后改题为《生男与育女》发表。这是苏青的处女作。1942年,苏青与丈夫不和,发表《论离婚》,受到时任伪上海市长陈公博赏识。
1943年,苏青开始连载《结婚十年》,受到上海市民热烈追捧,合集
出版
后共印了36版,畅销程度超过张爱玲的作品。同年,陈公博资助苏青开办出版社。
1944年,苏青出版散文集《浣锦集》,张爱玲作序《我看苏青》,加印十几版。1945年,苏青出版散文集《饮食男女》,代序为《苏青张爱玲对谈记》。苏青的名气盛极一时。
1945年,陈公博作为汉奸被捕,并于1946年被枪决,苏青因为与陈公博的故旧而备受压力。1949年,苏青投入到新中国的文艺建设中,但写作多部作品均被冷落。像大多数留在大陆的作家一样,苏青多次受到打击,并于1982年去世。1984年,上海市公安局为苏青平反。
张爱玲与苏青关系亲密,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苏青的妹妹称,两人起初见面不多,后来经常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衣服都换着穿。张爱玲在《我看苏青》中赞美苏青:
苏青是——她家门口的两棵高高的柳树,初春抽出了淡金的丝,谁都说:“你们那儿的杨柳真好看!”她走出走进,从来就没看见。可是她的俗,常常有一种无意的隽逸,譬如今年过年之前,她一时钱不凑手,性急慌忙在大雪中坐了辆黄包车,载了一车的书,各处兜售。书又掉下来了,《结婚十年》龙凤帖式的封面纷纷滚在雪地里,真是一幅上品的图画。
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作家。
张爱玲
张爱玲生于上海的一户没落贵族家庭,童年时父母分居,母亲与姑姑共赴欧洲游学。1930年,张爱玲父母离婚。1932年,张爱玲首次发布短篇小说《不幸的她》刊载于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总第12期。1939年,张爱玲考取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不久,在《西风》月刊上发表她正式的处女作《天才梦》。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未能毕业。随后与好友炎樱返回上海,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却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于是,开始为《泰晤士报》和《20世纪》等英文杂志撰稿。
1943年,张爱玲在《紫罗兰》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该小说使张爱玲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此后,张爱玲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发表了《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和散文。
1944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并发表了《花凋》、《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名声大噪,与苏青并立于上海文坛。两年后,张爱玲与胡兰成离婚。
1952年,张爱玲赴香港,供职于美国新闻署的驻港办事机构。1954年,发表《秧歌》与赤地之恋》,次年赴美。1956年,与德裔剧作家赖雅结婚。此后,张爱玲在美国一直持续文学创作、研究与评论。1995年9月,张爱玲去世。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出色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超越时代,描绘人性共同的底色。她的人生和她丰富的作品一起成为了时代的绝唱。
萧红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作家,原名张秀环、张廼莹。
萧红
萧红生于黑龙江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接受了正常的学校教育。她性格大胆直率,17岁时就参加过反日运动,初中毕业后又和表哥一起前往北平读高中。当时她与未婚夫汪恩甲正在恋爱,汪恩甲的哥哥不满萧红到北平继续学业,解除了两人的婚约。萧红到法院上诉,输了官司,回到家乡。不久后她与汪恩甲重遇并同居,怀孕临产时汪恩甲抛下她不辞而别。萧红向友人求援,友人多次派萧军前去协助。之后萧红生下孩子,因无力抚养而送人。
1933年,萧红的画作在一次赈灾画展中展出,并发表了小说处女作《弃儿》。这一年她还参与了抗日剧团的演出,与萧军合著了小说散文集《跋涉》,后因文集抨击日伪统治下的黑暗,被迫避走青岛。随后,萧红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结识了鲁迅,受到鲁迅激赏。
1934年,萧红和萧军前往上海,受鲁迅照拂,与众多进步文人结识。1935年,《生死场》出版,萧红一举成名。1936年,萧红与萧军感情出现裂痕,萧红东赴日本,在日本为鲁迅写下多篇悼文。
1937年,萧红回国,和萧军一起投入抗日,发表多篇抗日主题的作品、帮助受迫害的作家逃亡。此后萧红再次与萧军疏远,与端木蕻良走近,并在1938年与端木蕻良结婚。当年萧红生下第二个孩子,孩子在艰苦环境中很快夭折。1940年,萧红撰写《民族魂》等话剧剧本,并在报刊上连载《呼兰河传》。1941年,萧红患肺结核。1942年,萧红在痛切中去世,遗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的一生都在受命运摆布,她曾控诉自己作为女人的悲剧,并将深厚的关怀安放进小说中。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这样评价萧红:“没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建筑家、作家。
林徽因
林徽因生于杭州一个显赫的书香之家,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读书。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没进建筑系,但仍选修了许多建筑课程。1927年,林徽因从宾大毕业,又到耶鲁大学进修。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并一同在东北大学任教。此后两人利用假期到全国各地考察古建筑,写了许多研究资料。此外林徽因还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还被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聘为《英国文学》讲师,并担任《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编辑和《文学杂志》编委。
1949年之后,林徽因继续投入到古建筑研究中,她与梁思成一起撰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也在《新观察》杂志发表了大量关于古建筑的文章。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为了挽救古建筑,林徽因、梁思成和时任北京副市长的吴晗爆发激烈争吵,林徽因也因此病情恶化。1955年,林徽因病逝。
林徽因是我国建筑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现代文坛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她的诗作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爱。
除了以上这些女作家,还有许多未及列出的:丁玲、石评梅、冯沅君、凌叔华、苏雪林、张充和、庐隐……
那些乘风破浪的姐姐,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时代。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呢?
在你的生命里,她教给了你什么?
#文坛
#乘风破浪
#破浪
#姐姐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张爱玲诞辰百年︱素姐姐与《相见欢》
0
6035
写手发布
2020-09-29
文化新闻
文坛巨匠贾平凹惨遭文坛某作家抄袭
0
15317
艳阳春33
2020-10-30
媒体约稿
墨氏文坛收稿啦!
0
8278
喜·
2021-01-01
文化新闻
贾浅浅的诗到底怎么样,文坛没个数吗?
0
16737
写手发布
2021-02-02
文化新闻
童童:乘风破浪,追求梦想
0
15258
写手发布
2021-03-17
媒体约稿
破浪剧本杀工作室收稿,免费培训剧本写作
0
5707
qq814509843
2021-05-06
文化新闻
文坛大师不妨都“换个姿态”走出来
0
19361
stroberto
2021-08-11
文化新闻
文坛“大师”何时休
0
23730
写手发布
2021-10-28
媒体约稿
公众号【紫瓶姐姐】长期收稿
0
5816
紫瓶
2022-08-05
文化新闻
埋头十五年深写汉武帝 王朔出新书文坛归来
0
12504
zggdhykxz
2022-08-1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现实题材跃升为网文增速第二大品类
短剧,开始和长剧抢IP
月10+稿件,品宣类文案,长期合作结算稳定
4
七猫短剧【剧本福利政策重磅升级】保底费&分成比例提升
5
乡土·野马渡2025年最新栏目设置及稿约
6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