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写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一顿饭杀三百只鸡?冤枉
[ 复制链接 ]
周1893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4
回帖
189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 积分
积分
372
主页
发表于:2020-8-20 22:33:18
文学观点
1431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谈起节约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最常被引用,以此来说明粮食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不少公号文章披露,写此《悯农》诗的李绅乃穷奢极欲之人,最为直接的证据是说他爱吃鸡舌汤,一顿饭要杀三百只鸡。
一顿饭三百鸡,成为网红话题,李绅成了人前悯农人后暴食的“两面派”,大家纷纷指斥他挥霍浪费、表里不一。话题反转本来就是如今吸流量的一大利器,落在这一诗文入选教科书的国民诗人身上,想不轰动都难。
历史上的李绅果真如此吗?李绅吃鸡是当代人挖掘的历史真相还是历史发明?
▌华三川绘古风李绅
国民诗人:诗号“短李” 洞察时弊
李绅应该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在文学创作与政治作为上都有建树的人之一,描述李白、孟浩然等人的所谓“官场失意出文豪”的定律在他身上是失灵的。
李绅出身山东李家,是唐朝士族之一。李绅六岁丧父,九岁丧母,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先后失怙失恃,这是巨大的心理创痛,要么让人一蹶不振,要么让人奋发图强。好在,李绅属于后者。青年时期的李绅就展露文采,名动乡里,《唐才子传》里面说: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特有名,号“短李”。
李绅曾多次应试不第,直到三十五岁才终于中第,“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个年龄在唐代科举来看也算是春风得意。在中进士前,李绅曾四处游历,饱览秀美河山,结识不少知交,更体察到了民间的疾苦。
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李绅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悯农》诗两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因为唐朝科举不仅靠考试成绩,还可以参考他们平时的作品和才气,考生将自己比较得意的诗文收集成册,用漂亮字体写成卷轴,考试前送给当时文坛上有名气、政治上有声望的人,或者是与主考官关系密切的人,以求得推荐,这种行为被称为“行卷”。据考证,这两首诗曾经作为行卷向当时已是名动一方的文坛显贵韩愈、吕渭投递过,备受赞誉。《悯农》两诗以白描式的手法勾勒了农人之苦:《锄禾》从个体角度入手,以农人耕作之辛劳起兴,告诫每一个人要珍惜粮食。《春种》则从宏观角度着眼,前三句描绘了农业生产的繁茂,最后一句陡转直下,道出了农民丰产不丰收的惨痛现实,响鼓重捶惊心动魄。《悯农》两诗有着很强的文学、现实意义,精辟地揭示了皇权治下,农民辛劳一年都难以果腹的人间悲剧。
学者王旋伯考证,《悯农》作于公元802年左右,在这之前的780年,唐德宗废除了施行一百多年的租庸调制,改用两税法。将实物税换成财产税,这是我国税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贫富对立的封建社会,税收成本最终还是转嫁到了农民头上。农民只能靠变卖家产和粮食来缴税,由此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饥饿的盛世”。
“悯农诗”自从杜甫复兴以来,在中唐的德宗时期进入全盛阶段,李绅、白居易、王建等人创作了大量类似题材的作品,兴亡皆是百姓苦的封建王朝悲剧被全景式地呈现出来。个中成就最高者,李绅堪称佼佼。年轻的诗人,在脍炙人口的诗中洞察政策弊病,也让其政治才能展露峥嵘。
后来在金陵的一段遭遇,则可以看出来李绅敏感的政治头脑。李绅刚及第以后,被选拔做国子监助教,不遂心愿,就继续游历四方。到了金陵,很受浙西观察使李锜赏识,做了他的幕僚。当时李锜已经有谋反的心思,拒不接受朝廷的回调令,杀了传旨的钦差和太监,然后让李绅起草造反檄文。李绅故作丑态,连续废了几十张纸也写不成一个字,被李锜以死相威胁,李绅说“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后来换了别人很快写好檄文,李绅被关了起来。李锜很快兵败被杀,李绅得以逃过一劫。
▌李绅撰并书《龙宫寺碑》,晚清拓本
神奇人生:谈玄论道 自我美化
李绅喜欢谈论玄学,对神仙故事了然于心,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也一直有一些神异之事发生在他身上。
《太平广记》第四十八卷记载了一次李绅青年时期的遇仙记。
李绅与两个朋友同游华山,他偶感头晕就没去观看一场祭祀活动,正在休息的时候有个老人带着一个青衣童子来躲雨。李绅看他仙风道骨,询问之下,是住在北海的仙人唐若山。唐若山自称是李绅故人,邀请李绅一起去南海参加饭局。到了以后,很多人都惊奇李绅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异哉!公垂果能来。人世凡浊,苦海非浅,自非名系仙录,何路得来?”于是都挽留他留在南海一起做神仙,快乐又逍遥。
李绅以担心像黄初平那样被兄长牵挂为由婉言拒绝。黄初平就是民间广为崇拜的黄大仙,十几岁放羊时候遇到仙人指点修炼成仙,他的哥哥找寻了几十年才在华山找到他,然后二人一起做了神仙。李绅自小被哥哥抚养成人,这么一说还是很有道理的。于是饭局上的神仙们也就不再挽留,并以长辈的口吻对其谆谆教导,“子虽仙录有名,而俗尘尚重,此生犹沉幻界耳。美名崇官,外皆得之,守正修静,来生既冠,遂居此矣。勉之勉之!”意思是将来你还是要位列仙班的,但是现在在凡间的事务很重,还要红尘沉浮几十年,一定要坚持正能量,淡泊心志,我们等你载誉归来。
他在康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德庆县一带任职期间,当地的水路很艰险,每年只能在当地的雨季涨水的时候自由通航。于是李绅就给当地的媪龙祠为文祭拜,果然就涨水通航了。
真有那么神吗?这些事迹不过是愚民之术。以康州的事情来说,唐朝中后期经济中心南移,南方水利工程数量增加迅速,李绅、白居易等人注重民生,在任上都有过兴修水利的举动,白居易就曾疏浚西湖。李绅在康州的神迹,很有可能是疏通水道之时的配套措施,就像韩愈在潮州治理鳄鱼之患的时候,写下《祭鳄鱼文》一样。
民间好神道,对于难以解释的事情,经常会对其进行神化,统治者顺应民意,再进行二次神化,也是治理的需要。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唐朝时期全社会的氛围。唐朝以道教为国教,道家创始人李耳就成了他们的祖先。从李渊开始,就编造神话说自己是李耳指定的皇帝。以后历代帝王更是不遗余力的神化朝廷和自己,唐玄宗年间的神话是最多的,什么张果老见皇帝、月夜游月宫。几乎皇帝和重要的大臣,都会有一些神迹伴随左右。这些事情,除去后人附会的以外,大部分可能都是臣子在投皇帝所好,这算是一种侧面的政治献媚。
这些神化自己的事情,也证明了他的历史局限性,不过要理解李绅,也得从他的角度出发,来还原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所作所为的合理性。那么,下面就要说说“鸡舌”事件了。
“吃鸡”司空:宋人野史 捕风捉影
唐代皇家、官员奢靡成风在史书的记载不绝如缕,但并不见李绅吃鸡舌汤一事。
李德裕不仅“每食一杯羹,费钱约三万,杂宝贝、珠玉、雄黄、朱砂,煎汁为之。至三煎,即弃其滓于沟中。”朔方节度使李进贤宴请宾客之地更是“室宇华丽,楹柱皆设锦绣;列筵甚广,器用悉是黄金”。诚如杜甫所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生于唐时、出身士族的李绅,日子过得好吃得好是肯定的。刘禹锡那首“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侧面描写了时任司空的李绅的家宴排场,给了后世一个“司空见惯”的成语。不过此诗的主旨并非是嘲讽李绅穷奢极欲的,只是题赠给李绅家妓的应景之作。刘禹锡再正直,也断然不会公然讽刺盛情招待自己的好友。人类学家克洛德·斯特拉斯说:“人们选择食物是因为他们看中了食物所负载的信息而非它们所含有的热量和蛋白质。一切文化都无意识地传递着在食物媒介和制作食物的方式中译成的密码信息。”中晚唐政治形势波诡云谲,有些人放浪形骸往往是顺应时势,如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描绘的豪奢场景就是做戏给刺探情报的人,以求自保的。
▌刘禹锡描写李绅家宴的诗成为李绅豪奢的一个佐证,李绅有诗“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其行止或别有深意。古时宴会多故事,如《韩熙载夜宴图》中描绘的场景就是做戏给刺探情报的人看的,以求自保。
李绅吃鸡这事儿,最早应出自《百家讲坛》
杂志
在2007年一篇缺乏史料佐证的小文章,此后被演绎成各种版本,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史料上有吃鸡舌记载的,是清朝褚人获的《坚瓠集》。书中记宋人吕蒙正,发迹以后每天早上要喝一碗鸡舌汤,一天看到后花园里有一座小山,以为是新景点,问了下被告知小山是每天杀的鸡毛堆积而成的。此则故事明显是夸大的小说家言。《坚瓠集》中很多内容都是野史传说,比如还有秦桧死后每天受铁鞭之刑的记载。
古人吃的鸡舌亦有可能指的是古代口香糖——“鸡舌香”。这种西域传来的香料,个头小,有点辛辣味,清除口中异味很有效果。东汉桓帝曾经赏赐给侍中,吓得迺存忧心忡忡地以为得罪了皇帝,被赏了毒药,成为一时笑谈。《清异录》里也有记载:“荆南判官刘彧,弃官游秦陇闽粤。箧中收大竹十余颗,每有客,则斫取少许煎饮,其辛香如鸡舌汤。人坚叩其名,曰:‘丁香竹,非中国所产也。’”鸡舌香,在唐代也是权贵阶层的餐饮必备,白居易就写过“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 另外,元朝耶律楚材驻扎西域的时候,写过“饱噉鸡舌肉,分餐马首瓜”,应该也是鸡舌香,吃完正餐清清口,然后吃水果,也符合现在的进餐礼仪。贵为宰相的李绅,相比家里高朋满座,一顿饭吃完,再分发鸡舌香集体清口,倒也是不无可能。
解读历史人物,除了借鉴现代的观点以外,也要回到历史情境,去理解当时人物的行动合理性。不然很容易陷入将历史人物脸谱化的怪圈,影响后人对历史的解读。李绅在自己也写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责编 沈沣)
来源 北京晚报·五色土|作者 何殊我
编辑:白杏珏
流程编辑 吴越
#写出
#粒粒
#辛苦
#李绅
#三百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网文想写出剧情高潮?你必须要掌握这个能力!
0
7001
华宇新天房
2022-11-26
写作交流
写作小白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0
5294
ccccato
2023-02-07
写作交流
淘故事编辑:怎么写出好的短篇故事
0
3985
淘故事
2023-04-13
写作交流
这样做,你也能写出万订的畅销作品
0
4000
Rest丶Art
2023-04-20
写作交流
小说要如何写出画面感
0
3606
敏敏敏儿
2023-07-31
写作交流
要想写出爆文,就必须先多拆爆文,手把手教你怎么拆文
0
3743
好男银枚
2023-08-31
写作交流
老作者干货分享:如何写出大气磅礴场景和战斗
0
2420
神星尘
2024-01-18
媒体约稿
个人代写出高质量价格便宜
0
2120
6446
2024-02-08
写作交流
“三幕式”技巧,轻松写出百万字小说
0
3262
choleliao
2024-02-23
媒体约稿
怎样能写出一篇爆文
0
1873
kaleka的鱼
2024-05-1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2)
暗夜砂
这也洗?而且《韩熙载夜宴图》有两种说法,就信其中一种?再有,南唐不是“中晚唐”,唐已经断代,南唐的前身是“齐”。
2020-8-20 22:33:3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国际名犬
2006年大学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说这哥们一顿饭80多个鸡舌头,2014年看一网文说那哥们一顿饭杀200多个鸡吃舌头,这几年又涨到300只鸡了,不知道再过些年这哥们一顿饭得吃多少只鸡
2020-8-20 22:33:5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佳。
从来没有什么人喜欢吃鸡舌,吃鸭舌的倒反不少。[捂脸]
2020-8-20 22:34:2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我党万税
吃鸡舌头不代表鸡的其他部分会扔掉!现在吃鸡舌头鸭舌头的有很多人 难道其他部分全扔了!吹毛求疵!
2020-8-20 22:35:00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诰旅猩倒
粒粒皆辛苦,何不食肉糜?
2020-8-20 22:35:3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gifick
毕竟现在要洗一下
2020-8-20 22:36:10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晴朗一夏
古代读书人可以写出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事物。但是,不要认为他们多么高尚。
2020-8-20 22:36:2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三千尺。
忧国忧民更要有行动
2020-8-20 22:36:4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fudsb
确实古代粒粒皆辛苦,但没说必须撑着吃
2020-8-20 22:37:1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作者推荐
国产剧和美剧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风格 | 金宇澄聊《繁花》:王家卫在努力还原老上海的真实
我马上要写小说了,求一个电脑手机可以互通的写作软件,谢谢 ...
从村上春树到萨丽·鲁尼:平乏生活会损害我们的写作吗
海明威:写小说的3个技巧
好书推荐|不容错过的25部网络小说
「网文推荐」网友力荐板块:修真小说作家与作品推荐
网文写作:这是一个让瓜子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的写作方法
分析《夜的命名术》,了解网文黄金三章写作技巧02
新手写小说容易陷入的十大误区
话题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4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5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6
诚聘 各科硕博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