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陈雪:摩天大楼里,人们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反而更疏离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0-8-31 10:25:12
1684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012年,台湾作家陈雪来参加上海书展,那时候的她,书写完“自传体三部曲”(《桥上的孩子》、《陈春天》、《附魔者》),以及《迷宫中的恋人》,回首自己那不堪回首的成长之痛、爱情之痛。
童年时的陈雪,因为家里破产,她和弟弟妹妹不得不去夜市摆摊吆喝,帮忙挣钱,还得面对债主时不时的上门抄家……艰难的成长经历,让她的性格很“硬”,虽然那年她已经和一见钟情的恋人结婚三年,生活很幸福。
近日,根据陈雪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摩天大楼》正在腾讯视频热播。这已不是陈雪小说第一次被改编了。她的短篇小说《蝴蝶》在2004年就被香港导演麦婉欣搬上银幕,让很人关注到作为原著作者的她。
出版
于2015年的《摩天大楼》,用哈佛大学教授、学者王德威在导读里的话说,陈雪走出了“迷宫”,进入“大楼”,“俨然宣告她有意放宽视野,试探小说与社会叙事形成的又一种感觉结构”。而且在《摩天大楼》里,从个人、家庭走向社会的“恶女”,不再暗黑,开始变得温柔。她用摩天大楼这个标志着现代都市生活的建筑,去构建整部小说。大楼里的咖啡馆店长钟美宝被发现离奇地死于自己的出租屋中,为了解开她的死亡之谜,引出了大楼里不同类型住户的叙述:管理员谢保罗爱慕坐轮椅的少女,又与美宝有着暧昧关系;室内设计师林大森与美宝青梅竹马,但与美宝重逢时,他已为人夫,旧情复燃的两人,开始在大楼里偷情、虐恋;罗曼史作家吴明月,住在美宝的隔壁,笔下描写着性爱场面,自己却患有人群恐惧症,足不出户,恋爱经验更是缺乏;房产中介林梦宇与女客户们幽会,但他终于明白,自己转手女人就如同买卖房子;林梦宇的妻子罹患干燥症,无法进行性生活,却在健身房女私教的帮助下逐渐恢复……
《摩天大楼》的前三部,都以大楼内每一位住户为独立章节,讲述他/她眼中的美宝,慢慢拼凑出美宝的人生故事,同时也在讲述着自己的人生。第四部,则以时间为序,交待着美宝去世后一年,摩天大楼里发生的一切。电视剧沿用了这样的结构,两集一个人物故事。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与结构?如何理解大楼里的人生?我们专访了作家陈雪。
澎湃新闻: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当初是怎样的灵感,让你选择“摩天大楼”这样的形式与结构?
陈雪:最初是因为我在2003年搬进了一座高楼小区,那时小区的住户有一两千人,我住在28楼。这个大楼有很多出租小套房,住着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在其中,感觉那就像是城市的缩影,我就想有一天要来写一座摩天大楼。
后来陆续开始写人物素描,写了几十个人,就先搁下了,那时感觉自己还捕捉不到摩天大楼真正的意涵。
我跑去写了另外几本长篇。到了2010年,我搬到了一个四层楼的小公寓,才发现原来住在摩天大楼跟住公寓的差别竟是那么大。我感觉我可以开始写摩天大楼了。到了2013我才真正开始动笔,做了一些田调,找了很多数据,一点一点去思索自己真正想写的到底是什么。
一开始我想写的是大楼的众生相,写一百个住户之类的,让许多许多不同的脸以及他们的故事来代表这座楼——当然是一座我自己虚构的楼。但后来我发现要呈现摩天大楼的精神,最重要的还是结构,我想了很多方式,也书写过许多次开头,最后才选定了用现在看到的版本。这个结构的特色就是从出入口大厅、走廊、电梯、空中花园,然后各个房间,每一个空间有一个代表人物,比如保安、保洁阿姨、中介员、电梯小姐等,让人物与空间结构成一座楼。我觉得这才是组成一个大楼真正的方式,不只是人,还有他们的位置与处境,以及背后的故事。
澎湃新闻:小说的前三部每一个章节都以大楼的住户的视角叙述故事,到了第四部则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构变化?
陈雪:小说的前三部乍看是人物的叙述,但其实有一个隐藏的结构,第一部是每个不同位置的人物在钟美宝死前描述自己,这个人的过往、现况以及心境,包括钟美宝的自况。第二部,是钟美宝命案发生后,她身边这些人物的独白,描写的是钟美宝与他们的关系,他们对钟美宝的看法,以及她的死亡给予他们的冲击。第三部,写的是众多人物被警察侦讯时的自白,真真假假都有,想表现的是罗生门以及真实与谎言的差异。
到了第四部,我想呈现的是,从命案发生开始的每一个月,用一个人物的状态来表现,随着时间流逝,钟美宝的死亡对他这些住户有没有影响。时间一个月一个月过去,命案的影子越来越淡,钟美宝是否存在过,好像也变得记忆稀薄,人们照常过日子,但有些什么被改变了,需要读者去发现。这一部有些人可能会想为何加入了许多不相干的人,但其实这是我设计的重要环节,因为这本书不是典型的侦探推理,我希望带给读者的感受,是从解谜破案的事件中心抽出来,值得深思的是,一个人的死亡,可能会对其他人带来影响,也可能没有,但钟美宝的死亡不但对谢保罗、吴明月等人带来影响,甚至还带来了生命的转变。这才是小说最重要的核心。死亡可能是悲伤的,但这份悲伤也可能具有生命力。
澎湃新闻: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也就是摩天大楼的住户,有咖啡店店长、作家、室内设计师,这些社会身份的设置有没有特别含义?
陈雪:摩天大楼是现代都会生活的象征,这些职业也都是都会的代表,其中也代表了摩天楼这样的空间里可能会出现的人群特征。
澎湃新闻:这些人物中,很多都有“病”,或者说一种“症”,比如作家吴明月有人群恐惧症、中介林梦宇的妻子患干燥症,还有美宝的弟弟有精神分裂症等等。这是在反映现代社会中人的病态吗?你觉得我们应如何做才能克服现代社会中人的这些普遍病症?
陈雪:小说里的人物,多多少少带着现代生活因文明产生的症候,这些症候群有些严重到成为疾病,有些则像是癖好。摩天大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们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却反而变得孤立、疏离,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不再亲近,了解他人变得困难,了解自己也变成一件艰辛的事,其中吴明月的惧旷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我想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在享受文明现代科技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是否也能同时让这份便利不至于使我们与他人疏离。我们还能持续关心别人,也能真实展现自己。我们可以花更多时间关注内心,并且适当地与人保持情谊,试着去爱人,并且爱自己,打破那一层疏离,有问题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回归到对内心的关注,才能抵挡内心的崩溃。
澎湃新闻:女性成长的困境在你之前的小说中多有表现,如今也有很多读者在读《摩天大楼》时提到了女性成长、女性主义等等,尤其是因为这两年MeToo运动席卷全球,会有更多的人往这个方面去解读。你怎么看待这方面的问题?
陈雪:女性的处境一直都是我关注的问题,我想MeToo的议题全世界都在发酵,当女人勇于开口说不,并且愿意揭露自己在无法说不的情况下遭受的伤害,这揭开了社会的一层黑纱,可以照见许多阴暗的角落。女性的自觉不但是要勇于说不,勇于揭露,也要慢慢走向超越那些伤害,但超越之前,揭露与坦承都是必要的,社会也会渐渐透过更多受害的故事,去思考这些创伤的形成背后的原因,面对伤害真的存在,才能阻止下一个伤害。不再互相伤害,不再因为女性的隐忍而让伤害被隐匿。两性之间关系的真正进程是彼此尊重,充分理解,地位相等,进而产生自然的互动,与真实的情感。
澎湃新闻:《摩天大楼》中,钟美宝的身世——悲惨的童年、精神有问题的母亲、阴鸷的继父,对一直看你小说的读者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了。你认为人们应该如何从过去挣脱,祛除掉那些“魔”和“心魔”?
陈雪:童年时受到的创伤特别之处在于,那是一个人在形成人格、发展自我、培养自信与安全感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受虐儿童的自我与自信是最难建立的,甚至需要花费漫长的几十年来修复。我认为要从过去挣脱,得先认识过去,并且从这个过去中分辨,自己受到的伤害不是自己的错,父母并非万能,有可能父母也会犯错,去除对父母全然的崇拜,理解到他们犯的错误,才有可能原谅自己,与自己的过往和解。当你释放了童年时受到的伤害,接下来就要去对这份伤害进行修补。疗愈或救赎不会来得那么快,但认识自己,并重新建设自己,了解到自己已经成年,有能力帮助自己远离伤害自己的人,并且甚至回过头来,去安抚那个内在尚未成长完全的孩童,自己一步一步让那个孩子长大。这个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就是一种疗愈。唯有内在真正成长了,才能抵御创伤,而通过创造,实现自我,或者各种方向的自我成长,就是修复伤痛,然后能够穿越伤痛,往前迈进的方式。
澎湃新闻: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似乎突出了小说中悬疑、推理的成分。然而正如评论人潘怡帆说到的,《摩天大楼》里的每个“嫌疑人”提供的证词(都是真实的)不是让美宝的被杀真相越来越清晰,反而更加扑朔迷离。这样的推理是与侦探小说背道而驰的。如何看待电视剧的改编和你小说原著的关系?
陈雪:我原本写的并非推理小说,但是网剧加强了悬疑推理的过程,就戏剧性来说,我觉得很惊喜,因为那就是网剧需要的,也能满足观众的期待,剧组通过对剧情的改编,达到了我自己没有发展的推理与悬疑,让剧集变得紧凑,也让观众看得过瘾,并且也适当地表达了我想传达的“一个人的死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个概念,我很开心。我的原著是要让读者自己进入小说中,参与那层层剥开的黑暗之心,而影集则是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转,最终达到救赎,我觉得这也是传达了原著的精神。我觉得网剧的改编是在原著的人物与架构底下,充分地进行戏剧化,并且达到很高的完成度,又能与原著的主题相呼应,是一次非常好的改编。
澎湃新闻:出版社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陈雪最为精彩、好读的小说”,你看重自己作品是否“好读”吗?
陈雪:《摩天大楼》之前的小说,我确实并不注重好读与否,更注重的是小说的创新,以及小说美学上的达成。但书写《摩天大楼》时,我第一次加入谋杀这个元素,就已经是试图接近读者的作法。因为感受到摩天楼带来的疏离,更希望小说既能创造出那层疏离,又能够带领读者进入。在不影响文学性的前提底下,我确实努力地想要让小说更好读,但这个好读运用的不是戏剧化,而是带入感。我希望读者都能感受到,这些人事物几乎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那样真实。
澎湃新闻:在《摩天大楼》之后你又写作了什么作品?可以介绍一下你最近的创作吗?
陈雪:去年9月出版了以小镇少女失踪案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无父之城》,这部小说也是继《摩天大楼》后再一次的悬疑尝试,因为主角是个小说家,书中有几个短篇小说,形成书中书的概念,另外也加入了我一直想写的私家侦探的角色。今年6月我也刚完成新的长篇小说《山坡上的守护者》,这次的小说里,我终于写了警察的角色,也是我自己写作上的突破。这几年我的关注都还是放在社会议题以及犯罪,处理生与死、罪与罚等题材上。
写完《摩天大楼》,我感觉自己在2010年完成《迷宫中的恋人》这部长篇,就已经完成了自我修复,把自己锻造成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在小说的世界里走出对自我的探问,走出现实中的摩天大楼,我进入了自己小说的新纪元。
#陈雪
#摩天大楼
#人们
#向往
#美好的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悬疑剧又一力作!看点与槽点齐飞,熬夜也要追完《摩天大楼》
12
73071
Vision爱晨锅
2020-08-25
文化新闻
《摩天大楼》"剧本杀式"网剧? 叙事游戏才刚刚开始
0
15494
写手发布
2020-09-01
文化新闻
“网抑云”成流行词,能否唤起人们对抑郁症的正视
0
14828
写手发布
2020-09-18
文化新闻
让杨颖演技翻身的《摩天大楼》,原著作者怎么看
0
14187
写手发布
2020-12-01
写作交流
古代没有商场,人们都会去哪儿逛街?
0
8616
写手发布
2021-08-20
媒体约稿
“让人们拥有奇妙幻想”——七猫中文网女频第一季特色...
0
7505
国际名犬
2022-01-05
写作交流
家人们 就是说 有没有男主暗恋女主的小说啊?
0
7363
开心胖哥
2022-03-22
文化新闻
随侯珠: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我们都有着一样的情怀
0
11599
写手发布
2022-05-06
文化新闻
风御九秋:写作细节铸就摩天大楼
0
11188
写手发布
2022-05-20
文化新闻
人们为什么爱看甜宠剧?平凡人生需要爱和理想“照亮”
0
7793
写手发布
2023-06-2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乡土·野马渡2025年最新栏目设置及稿约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月更10万字才能勉强糊口?90%网文作者月入不过万,头部却靠“反
4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5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6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