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1
淘帖
0
返回列表
编辑手记|读者缘何会拿起一本新书?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0-9-11 10:32:58
2332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一、
出版
界的一个老问题
这其实是出版界一个老问题:读者为何会拿起或点击一本图书?
让我们还原现场——读者正在浏览在自己想选购的图书品类区域,如果他为一本书而停留目光,这是为什么?
答案是:读者一定是被封面吸引了——要么听说过书名、见过封面图,也可能只是出于美学的吸引或是好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个读者在正确的区域中看到了一本正确讲述了自己的图书,建立在这种“正确地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读者才会停下目光、伸手去拿这本书或是点击封面图——于是一本书后来全部的旅程才会开始。
对于读者来说,这个“开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对于出版者们来说,这个过程其实包含着丰富的“背后故事”。
二、一本书的反转
我清楚地记得责编沙沙第一次把这本书的原引进版拿给我看的那一刻。
封面上一只蛤蟆正骑行在乡野路上,沙沙介绍说这是一本心理学的入门图书,但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很像一本童书,而且主角并不很讨喜。
后来公司讨论选题时大家也提出过主角为什么不是一个刺猬,为什么不是一个更可爱的小动物,而是一个这么不起眼的蛤蟆呢?“蛤蟆”、“TOAD”——无论中英文这个词都显得平淡无奇,它真的具备当上主角的能力么?
反转的第一时刻发生在这本书的开头:
鼹鼠去探望朋友,意外碰到他从未见过的有史以来最悲伤的蛤蟆。蛤蟆神色黯淡,毛衣上沾满了食物油渍,灯笼裤像两只装土豆的麻袋一样从腰上松垮垂落。之后他说话了:“家里有点儿乱,抱歉,可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说完放声大哭。
这个场景在生活中人人可能都经历过:我们都见过朋友、或是自己陷入过不可遏制的悲伤和沮丧中,一点一点失去活力,这过程压抑又揪心,像一场缓慢的溺水。这种代入感第一时间抓住了我的心。
反转的第二时刻发生在本书所讲述的十次心理咨询中的第一次时:
蛤蟆被逼着去看心理医生,账单也由朋友代付,结果咨询师苍鹭相当不客气地请他下次别来了。他对蛤蟆说:“咨询必须是个自愿的过程。这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本人,否则我们无法合作。”
后来为本书做推荐的心理学学者李松蔚老师说,这个咨询师相当厉害地一剑封喉,终止了咨询。咨询师想让蛤蟆知道他寻求帮助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朋友,作为咨询师,他也拒绝像别人一样,把蛤蟆看作无力为自己负责的可怜弱者。你不一定真的要改变,这也是一种权力,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跟别人说什么没关系。而心理咨询师有效帮助来访者的秘诀也就在这里:他只选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来访者。正如书中苍鹭咨询师所说,唯有自己能帮助到自己,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
可以说,我对此书的第一印象分并不高——但重要的是,彻彻底底扭转这个印象我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三、做书就是呈现其“本来面目”
读完后我已经认定这是一本好书:非常好读、非常有用、非常特别,也非常有趣。
虽然一口气用了四个“非常”来描述,但我知道自己是用了近两个小时得出的判断——而读者可不会给太多的时间。
责编和我都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和价值,下面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这本书成为它所应当是的样子:既然是富有特色的书,就应当把特色呈现出来,让它从同类产品中跳出来;同时还要注意不让读者在“找到这本书”的过程中受到不必要干扰——还记得么,第一次拿起这书时我曾以为它是一本童书而打算放到一边(而同样情况在与营销及销售团队做初步沟通时也再次发生)。
经过多次讨论,编辑团队和三审的最重要决定就是在书名中保留“蛤蟆”这个词。
首先,从作者角度说,蛤蟆的形象是饶有深意的设定,同时也有其出处(关于出处,编辑在书开始处专门制作了“导读页”)。其次,蛤蟆先生可以、也应当成为每个普通人的代指,他经历过的沮丧和悲伤,人人都曾经体验过——而这一点绝不是没有意义的。相应地,我们也决定了封面上应当出现一个蛤蟆的形象,因为他就是这本书的主角,是全书故事的由头。
上述决定当然有将本书引向“童书”或“故事书”的可能,但编辑和设计师已经清楚要针对这个危险来平衡所有封面元素了——
1.我们与三审商量后确定的书名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是这本书情节的高度概括,也显示了“心理”这个分类。
2.宣传语做成爆炸贴,目的是框定本书的心理学分类、专业分量(英国老牌的专业入门书、至今畅销)以及提炼出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要不要去做心理咨询?”)。
3.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封面上放一个感觉“刚刚好”的蛤蟆形象——记得此书最早一版封面设计采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蛤蟆造型,略偏日系。责编和我虽然喜欢那个形象,但又都觉得,这本书应该首先是一本解决问题的书,有非常严肃和硬核的专业内容。于是编辑沙沙与设计师商量并及时调整了造型方向,由团队中一位设计师手绘了多张蛤蟆造型图,编辑从中选出了现在这个孤单、迷茫,有点丧,但又有点英式经典味道的蛤蟆形象——这是一个有“身份”感和“故事”感的形象设定,具有情绪的感染力,人们看到时会发生联想、有悬念,也会产生出同理心和代入感。
蛤蟆的造型草图
4.设计师用大块白底配以深绿色的字体及图像,构图简洁清爽。深绿色给人专业性和偏严肃的感觉,同时那也是希望的颜色,符合本书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感受。
总之,在图书制作中不混淆本书的图书分类,让封面上所有元素有明确的内容指向,同时呈现书自身所拥有的显著特色——这就是本书编辑所做的第一步:如实呈现一本书“本来的面目”。
不过这时又发生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小插曲。
很多读者可能没有听说过CIP,它是图书分类的一个标识。一本书到达书店后,对于不熟悉内容的书店工作人员来说,就会依照封底的“上架推荐”和版权页上包括CIP在内的信息来完成图书分类,把书放在正确的区域。而网店的分类则是在虚拟空间中实现这个过程。
这件事本来没有问题,没想到的是,CIP中心因为看到情节介绍中都是拟人化的动物,于是误将此书分入“童书”一类。回想前面所还原的读者购书场景,相信大家会知道这个分类对于销售所带来的干扰(虽然的确可以事后补救,发函给书店提醒正确上架,但这肯定影响效率)。编辑沙沙为此加急打了两次报告,详细分析此书的目标读者和专业性,最终说服CIP中心同意调整分类。
虚惊一场后,最终我们拿到了被正确分类的《蛤蟆先生》第一批的到货:它轻便、精致,风格简洁,封面上并无一样东西多余,但显得有来源、有专业度,同时舒服耐看。图书的书名和文案都在清晰地回应着目标读者的需要,同时显示出本书在一众心理学入门读物中的独特性:一个不可替代的主人公,以及一个特别的故事。
四、蛤蟆先生的意外之旅
在这本书的第十次、也是最后一咨询时,蛤蟆对咨询师说:“我们一共面谈了十次,但感觉上却不止十次。”这时的蛤蟆觉得自己比过去更能顺应生活了,他不再觉得自己失败、愚蠢,对于每一天也都有了期待。
现在可以回答之前的疑问了:我们的故事主角之所以能当上主角,其实正是因为他充满了勇气。
他去找心理医生,而且经历了十次并不容易的咨询——这是他的个人选择。当他这样做时,不仅为“当下”做出了选择,还许下了一个关于未来的承诺。
故事在书中终于走到光明的结尾,蛤蟆已经不再依赖、不再责怪,而是在心理上进入到“成人状态”,从此为自己负起责任。当蛤蟆的独立性精神醒来时,某种意义上,他重获自由。但本书作者非常睿智地暗示读者故事其实还没有完——成熟了的蛤蟆即将开始下一段人生之路,他对咨询师,同时也对自己说:“我不会忘记曾经那么消沉,那段记忆会永远留在那儿,或许就是对我的提醒,告诉我滑落到生活边缘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当书中的蛤蟆先生开始他的心理咨询之旅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后来会有如此多的改变与收获。对他来说,这段经历完全就是意外之旅,一个意外接着一个意外,最终找回了他“自己”。
而对于读者来说,他们一定也产生了相当意外的阅读体验。很少有心理学专业图书会冒险采用这种方法来讲述高深理论,但这本书真的做到了!一本专业书,却如此亲切易读,而且书中每个角色都让你想到生活中某个你熟悉的人,书中每个章节及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能抓住你的心让你去思考。正如李松蔚老师读到这本书之后的评论一样,他一开始以为是一本童话,没有想到这本书有着“如此惊人的专业度”。
就这样,一本书找到了它的读者,而读者们也找到了自己想读的那本书——这也是一段动人的意外之旅:在缺货预订状态下,许多读者仍迫不及待地点下了“购买”键。
从这样一个起点开始,后面会有更多营销和销售的同事加入进来,也将会有更多读者看到和了解这本书。其实一本书的阐释最终是由读者所完成的,是他们阅读后的分享令书的样子越来越丰富和完整、边界愈加清晰,特色更充分地呈现,内容也像剥洋葱般被层层打开并深入。当所有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时,会给书更多的机会,让书在更多人手中传递,所以《蛤蟆先生》的意外之旅真的才刚刚开始......来源:澎湃新闻 | 木木
#编辑
#手记
#读者
#拿起
#一本
收藏
送赞
・
1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Lithe:套路就是读者最喜欢最买账的写法
0
1572
313061067
2024-05-29
写作交流
重生文让读者难以接受?通常有5个雷点被忽略了
0
1852
日暮之都
2024-05-29
媒体约稿
出海网文 | 兼职编辑&精修作者长期诚招
0
2107
瑶妹。
2024-05-31
媒体约稿
「读者原创版」杂志6月主题征稿
0
1861
1二货
2024-06-05
写作交流
起点编辑无书:萌新通关手册
0
2589
东方朋友
2024-06-22
写作交流
飞卢编辑七大书名公式,手把手教你取爆款书名
0
2028
xhz198998
2024-06-25
媒体约稿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0
1509
Happy☆小冰☆
2024-07-04
媒体约稿
《读者》杂志原创版 全国征文
0
1668
一等良民和绅
2024-07-06
写作交流
首篇即爆文,新人写小说想写哭读者只需一句话
0
2374
饿了哦7哦
2024-07-06
媒体约稿
阅文编辑深秋,短篇/中短篇约稿函
0
912
iiMessi
2025-02-1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现实题材跃升为网文增速第二大品类
短剧,开始和长剧抢IP
月10+稿件,品宣类文案,长期合作结算稳定
4
七猫短剧【剧本福利政策重磅升级】保底费&分成比例提升
5
乡土·野马渡2025年最新栏目设置及稿约
6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1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