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与他人的灵魂共情,是写作的最大乐趣之一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0-11-18 10:04:36
1596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文珍,作家。已
出版
小说集《夜的女采摘员》《柒》《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十一味爱》,散文集《三四越界》,诗集《鲸鱼破冰》。曾获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
故事天然属于夜晚
刘欣玥: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文珍一起,谈谈你最新出版的小说集《夜的女采摘员》。2011年你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十一味爱》,此后又有小说集《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柒》,散文集《三四越界》,诗集《鲸鱼破冰》相继问世。将近10年的写作编年,也伴随着文体上不断的试验和越界。《夜的女采摘员》可以说是10年写作的一次积淀,也可以说是一次特别的变奏。书中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尝试,也有你一以贯之坚持和追问的东西。
在我印象里,你曾多次将写作比作“泅渡大海”。此刻,我们在上海北外滩虽然没有大海,但泅渡黄浦江或许也不错。建投书局本身也是高度隐喻化的空间,我们虽然从黑暗中出发,但一路上都向着发光的彼岸。这就像是写作本身一样。
卢梭在《爱弥儿》里说过,我们的生命有一半时间在黑暗中度过。在电灯被发明之前,故事似乎天然地属于夜晚。人们在夜里更容易自我省察,袒露内心诚实的情感和欲望。但黑夜也意味着危险、恐惧和未知,它催生出幻想,让人类有了讲故事打发漫漫长夜的机会。这也是很多民间传说、精怪故事、童话寓言的由来。但随着照明技术和科学启蒙的普及,黑暗被驱逐,我们也丧失了许多属于前工业时代的想象力。在这个意义上,我将《夜的女采摘员》理解为一种黑夜故事传统的复活。书中的很多主人公是“非人”,有超现实主义色彩,文体也混合了成长小说、童话、奇幻文学、鬼故事与寓言,呈现出形式与内容相互呼应的奇特性。
你一向擅长写都市男女的情感故事,但是这次却转向了离自身经验很远的他者。是出于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开始将关注对象从近拉远?
文 珍:欣玥是非常优秀的青年批评家,对“80后”女性写作者长期追踪阅读,很荣幸其中也包括我。这次其实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对谈了。我们2018年就曾在广州方所聊过,那次是聊散文集《三四越界》。很开心两年之后又可以继续对谈新书。
这本书的主题源自之前和我
约稿
的三联一位编辑的建议。他发现我小说里有不那么好定义的部分,肯定不算现实主义,但也不是纯粹的童话或精怪故事,反而比其他看似现实主义的小说更多地涉及到社会议题。他建议我把这些内容整合起来成为一本集子。后来他离职了,我也把新书交给了一页,但这个主题和最初决定选入的几篇保留了下来,另增了几篇新的,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书里的篇目时间跨度可能是所有书里最大的,差不多隔了10年。就像欣玥说的,我喜欢夜晚泅渡的意象,这本书就像一艘小小的夜航船,乘客陆续分头上船,但各自都有确凿的上船理由。
腰封文案有一句话,“我理解一切因为我是一切”,源自阿根廷女诗人阿方斯娜·斯托尔妮的诗。我当然不至于狂妄到真的以为自己可以理解一切,但写作对于我来说,最大乐趣之一就是可以通过写作进入他人的世界,与其他灵魂共情,乃至于借人躯壳,短暂体验他人的人生。在这本书里我甚至成了一头黑熊或一只乌鸦,这些努力去贴近其他生命样态的尝试不知成功与否,但大抵代表了某种去理解、描摹、记录的愿望。
天真本身有混沌而本质的力量
刘欣玥:“夜晚的采摘”本身是孤独的劳作,说到底仍需要独自一人去完成。所幸尽管是从孤独出发,但最终会通向“理解他人”。“黑夜”在这里其实可以一分为二地理解,一边是梦幻,另一边则属于现实。小说里有很多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比如《五月的黑熊怪和他的一个特别朋友》里,深山古庙里的黑熊怪通过手机去窥视网红经营的“有趣的人类生活”,最后却收获一场幻灭。与此同时,小说里也隐晦地提到了另一种“网络写作”和消费热点背后的道德悖论。又如《乌鸦》,通过乌鸦的眼睛去追随心爱的女大学生,直至一步步探入塌陷的蚁族生活内部。正如你所说,所有看似轻盈、自由、幽默的幻想和叙说,从来都没有脱离严肃的社会问题的轴线。小说里很多人或动物的原型,其实是早已被公众遗忘的新闻当事人,在曾经的舆论热度消退以后,文学在接棒新闻,继续记忆。但如果可以在虚构世界里重塑秩序,去构建一种更好的生活,谁又能说这种文学性的努力,不会推动现实世界发生一点点改变呢?尤其是在这魔幻又艰难的2020年,这样的思考可能是特别必要的。我知道文珍一直关心弱势族群的生存处境和权益,这些被淡忘的现实议题,是如何成为你创作驱动力的?
文 珍:《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叙述者“我”转述他父亲的话:“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我很小就读过这本书,也深深记住了这句话。那个“我”还说,因为这教导,让自己见识了许多古怪的性格,也会莫名吸引陌生人向他倾诉心事。我想自己大概也正好是这样一种人。树洞当久了,当然也会有倾诉欲,又或者说,我本来就是有好奇心和表达欲的人。虽不愿论人短长,但不代表对他人、对社会事件没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在生活中没说的话,最终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选择用动物做主角有点讨巧的是,动物和孩童一样,都不是社会既得利益者,也不会主动追求名利,因此会被认为是更纯粹也更天真的群体,会惊诧于人类世界种种习以为常的文明痼疾。这种天真本身有混沌而本质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正视自身的荒谬。
刘欣玥:我们之前聊天时,你有个说法让我印象很深。你说这本书里的故事是你写作脉络中的“冷门选手”。里面好几篇作品都不是在大刊发表的,不知你怎么看待自己想写的东西与各种“标准”之间的关系和距离?
文 珍:其实应该说我还是很幸运的。即便是冷门选手,这本书还是得到了很多普通读者的爱。在我目前的阶段,可能更在意的是如何让自己满意,而不是抵达任何“标准”。
刘欣玥:我很喜欢你刚刚说的动物和孩子具有混沌的力量,所以会天然地更容易对现存的荒谬秩序发起质询和挑战。这本身已经表明了你的文化立场,也是我读《夜的女采摘员》时很有共鸣的一点。
这本书里绝大多数的主人公是动物、孩子、女人、鬼魂。相对于成年人、男性与人类中心主义,它们无论是在现实的权力结构,还是叙事的等级格局里,往往都处在相对被动和压抑的地位。随着这些阴影遮蔽下的群体成为主角,从他们的立场和眼光出发去创作,会发现孩子如此轻易地反衬出大人的无知和失职,动物也会回击人类的傲慢自大。从写作者选择站在这一边开始,就已经不再是一个旁观者,我在小说中读到了一种平视的目光,而且是深度共情、浸润其中的。
我慢慢理解了
许多同时发声的声部
刘欣玥:想和你特别聊聊小说中的孩子形象。在你这两年的写作中,终于开始集中正面处理自己的童年,从儿时留守湖南,到移居深圳前后的诸多原生家庭经验。第一篇《小孩小孩》与最后一篇《雷克雅未克的光》首尾相扣,留守儿童的创伤回忆也成为全书的一个情感支点,又比如自叙传味道很浓的《刺猬》正面处理了母女关系,全书题记“献给老熊”正是给你母亲的——这些都让父母、家人的在场感变得很强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开始处理这些童年经验?
文 珍:有人说,我会写小说是因为记忆力好,对童年记忆都很深刻。但有个原因是那些趣事会被我妈也就是老熊同志反复讲述,她每次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并没有新的细节,但有趣的是,每次激发她回忆的原因都不太一样,我也不光记得她一次又一次说的早已烂熟于心的内容,也会记得她说故事的场景,包括她每次都会再次被回忆逗得哈哈大笑的神态。也许不是我真的记得那些事发生过,而是我听她说时,用想象把一切在头脑中重演了一遍。这有点像写作或阅读,我们每次重读,都是一次崭新的创造。
我认识我妈时,她比我现在要年轻得多。就是说,我在她身上得以观察一个女人未完待续的后半生,很多没法当面说的话,也可以通过小说表达出来。她是女工程师,有时会抱怨说“太深了看不懂”。每当这时我就偷笑。她其实理解力是很好的。
欣玥是很理想的读者,《雷克雅未克的光》确实涉及到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藏了我未来长篇的起点。在这篇里那孩子没有走成,但在长篇里她就走成了。
刘欣玥:你的写作的确有一些反复出现的隐藏主题,比如夜间出走这个场景,或不妨说是如何去解决一个“彼得·潘式的难题”。《雷克雅未克的光》里主人公从小晚上睡觉不关窗,等彼得·潘接她去永无岛,借此逃离当下困境。我记得你以前也写过,不关窗睡是自己小时候的习惯。但最后这个女主人公超越了拒绝长大的焦虑,成为了一个潇洒的大人。其实长大成人也没有什么不好。我们今天缺少这样理想的成人图景,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时,依然可以保持内在的孩童性。
你已经主动提了几次长篇,可以聊一下长篇的计划吗?
文 珍:今年疫情期间,我父母到北京过年,被迫困了40天。因祸得福,这也是我成年后惟一一次和父母相处这么长时间的机会,其间和我妈聊了很多,主要关于他们去深圳后的生活。我问她,1997年夏天你是怎么搞到钱来养活家里那么多人的?当时真的有非常多亲戚到我家落脚,《刺猬》里很多场景都是真的,没写的还包括一个叔叔,他是我妈以前在湖南电大班上的学生,经她介绍娶了女同学,结果两个人吵闹了一辈子。这导致我有一个很大的心理阴影,就是绝对不给别人做介绍对象,因为目睹这对怨偶在漫长的20年婚姻中,只要一吵架就给我妈打电话,甚至于某个夏天,在我家已有各路亲戚盘踞的情况下,他还跑来深圳在我家沙发上整整躺了一个暑假,把他生活的痛苦全方位展示给这个媒人看。
当时我妈的工资只有2000多,房租大概就要1200。她说每天早上一跳下床,就要想今天怎样养活这么大一家子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而同时家里10个人也在进行各自的战斗,比如我奶奶就和我外婆暗战谁管账,谁当家,谁才是这个家里的老大。我想写一个不那么悲伤的长篇,这些素材大概都是用得上的。
不能说更多了,说再多就要漏气了。不过我总觉得我会喜欢写长篇的。也许一旦写开了,会写不止一个长篇。很多东西多年来一直在我脑海里徘徊,许多声部同时发声,过去慢慢显影,我曾经不理解的大人的生活,到了这个年纪再回望,好像很多事情都更清晰了,同时又出现了新的混沌,需要通过写作去重新整理与探究。
刘欣玥:听起来,是经过了《夜的女采摘员》中的种种他者,又将重新回到自己切身的经验之中。这个推开又收回的过程里有很迷人的动力,也很期待你早日完成这个多声部的写作。来源:文艺报 | 文 珍 刘欣玥
#他人
#灵魂
#共情
#写作
#最大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俞慕:写作是我一辈子坚持要做的事
0
3195
写手发布
2024-05-25
交易招聘
招聘各类写作人员,硕博经验者优先,会实证分析者优先
0
2529
超级大学霸
2024-05-29
交易招聘
诚聘兼职写作老师,全职写手,硕士,博士,优先!长期有效!
0
2476
akhr
2024-05-31
写作交流
近期拆书心得,以及一些写作技巧总结
0
1796
nana831025
2024-06-12
写作交流
写作干货:终于有人把言情小说的爽点说清楚了
0
2239
heneica
2024-06-23
写作交流
写作素材:暗恋的10种表现,言情小说必备
0
1690
玲儿1234
2024-06-26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259
林皇
2024-07-01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299
林皇
2024-07-01
休闲分享
想要快速通过写作变现的看过来
1
1848
弄墨
2024-07-06
写作交流
适合新人的小说大纲写作思路
0
1767
iiMessi
2024-07-0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4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5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6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