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专访刘慈欣:中国科幻文学迎来黄金时代了吗?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1-11-15 11:59:16
1726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刘慈欣,曾以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幻作家。近年来,中国国内掀起了科幻热,文学及影视作品不断涌现。
中国的科幻作品该如何走向世界?中国与西方科幻文学有何异同?就此,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了刘慈欣。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当初您是如何开启科幻小说创作的?您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是哪位?
刘慈欣:我从小就喜欢科幻小说,是一个科幻迷。18岁时,我看到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一生就此改变,他也是我最喜爱的科幻作家,因为他的作品完全是我心目中的那种科幻小说,宏大且带有敬畏感地描绘人类和宇宙的关系。
我曾说过,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记得当时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个深夜,我仰望星空,突然感觉星空与我以前的理解完全不一样,我开始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也正是克拉克带给我的这些感受,让我后来成为一名科幻作家。
中新社记者:有观点认为要让中国科幻文学走出去,必须要用西方语言讲中国故事,甚至认为您的《三体》就是世界语言叙述中国科幻,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论点?
刘慈欣:我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考虑这是中国语言还是西方语言。
我认为更准确地说它就是科幻的语言,这不一定是固有的东方或者西方的东西。我就是个中国人,不可能没有中国的东西,但我的作品肯定也有西方元素,因为科幻小说本来就是一种从西方输入进来的文学题材。
中新社记者:通过您的观察,中国科幻文学和西方的科幻文学有什么共性和差异呢?
刘慈欣:我认为中国科幻和西方科幻小说共同之处是远大于差异的。都是风格多元、题材多样,有家国情怀,有集体主义,也有个人英雄主义等故事类型,这是两者的共同点。
而两者的不同点,首先我发现中国和西方的科幻文学关注的问题有所差异,比如西方科幻文学中会提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族群之间的压迫,科技对人的异化等。而中国的科幻小说比较关注我们的未来发展,关注人类如何在太空扩大生存空间等。
此外,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科幻小说和基督教文化背景有关,对于部分事物的解读和理解与中国不同。举例来说,西方科幻文学会较多着墨于描述科幻世界中创造生命,而在中国的科幻文学中,这并不是重点。
总的来说,这些差别并不影响孰高孰低,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客观存在。
中新社记者:有报告显示,中国科幻作品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其中年轻科幻作家比例超过58%,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科幻文学是有未来的?
刘慈欣:这个趋势不意外,因为科幻本就是一种年轻的文学,充满青春活力,也充满着年轻人活跃的思想和旺盛的想象力,并代表年轻人的一种愿望。年轻人希望能够突破自己狭窄且平淡的生活,去接触更广阔空间,探索新世界等,而科幻文学恰巧是凸显想象力的品类。
至于中国科幻文学是否有未来,这需要辩证地看。就目前而言,中国科幻文学确实比西方国家要年轻,因为这种文学更早地在欧美发展。而西方经历过科幻文学黄金时代后,也透露出有失去活力的迹象。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科幻文学因为年轻而富有未来。
另一方面,从读者角度分析,中国科幻文学的受众群体依旧不是很大,这是由于缺少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幻文学作品,更缺少有影响力的作家,这是该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中国的科幻文学数量比美国科幻文学数量少很多,质量也有较大差距。
我认为,优秀的科幻作家是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的产物,并不是靠加大
出版
力度就能够改变目前这个局面。
中新社记者:那您觉得现在中国科幻文学迎来黄金时代了吗?
刘慈欣:这同样也要辩证来看。
首先,从中国快速的现代化进程来看,激发了大众对未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这是以前没有过的,确实给科幻文学提供了肥沃土壤。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确实到来了。因为从轨迹看,我们正在经历类似美国的科幻文学黄金时代。
另一方面,整个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却让全球的科幻文学陷入创作困境。因为科幻文学的出现是建立在人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对未来的新奇感之上,如今科学技术的变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科幻是一致命打击,因为科幻诞生于科学,最后可能也消亡于科学。从这一点来说,很难确定中国科幻文学是否迎来了黄金时代。
展开来说,科幻的诞生是人类对科技的疏离感和好奇心,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电气时代刚刚开始,科技的力量还没有渗透到大众生活空间,那时人们对科学怀有一种敬畏感和好奇心。但如今,科幻创作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面临科技进步导致大众好奇心逐渐消逝,从而使得科幻创作陷入瓶颈。
我当初创作科幻小说就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自从成为科幻作家,我发现很多科幻小说的内容在逐渐变为现实,这促使我要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去把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创作出来,也就是在科幻变成科技前把它们就写出来。
补充一点,目前全球科幻文学开启了一个新阶段,那就是科幻的“新浪潮运动”。也就是说从别的渠道,利用最现代和前卫的文学手段,比如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将科幻文学的范围变得更广阔。
中新社记者:您说科技进步消磨了科幻创作的想象力,但通常认为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这会否矛盾?
刘慈欣:我认可想象力是没有穷尽的,并且科学技术永远也不可能追上人的想象力。但我认为的那种消逝是对好奇心的消磨,比如童年时代因科技不发达而对很多事物有好奇心,但随着科技进步人会变得习以为常且麻木,因此对新鲜事物的敏锐被消磨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时的感觉。这就是目前全球科幻文学作家和读者所面临的状况。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谢萍 李翔
#专访
#刘慈欣
#中国
#中国科幻文学
#科幻文学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中国现代文学馆“梁羽生文库”开放查询
0
2927
写手发布
2024-04-01
媒体约稿
80-300元/千字 |「美丽中国」杂志长期征稿
0
2474
lotanikita
2024-04-07
文化新闻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发布2023年度最受欢迎十大作家和十大作品
0
3959
choleliao
2024-04-17
文化新闻
《十日终焉》让我看到中国网文的新趋势
0
3215
写手发布
2024-04-25
文化新闻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超5亿
0
3247
写手发布
2024-04-29
文化新闻
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
0
3087
西米斯
2024-05-03
媒体约稿
第四届「贺财霖科幻文学奖」征文启事
0
1950
1二货
2024-05-03
媒体约稿
200元/千字 | 「科幻文学」全国征文
0
1961
sacici
2024-06-12
媒体约稿
《中国校园文学》专刊征稿
0
1924
qq814509843
2024-07-15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2622
写手发布
2024-07-1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4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5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6
诚聘 各科硕博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