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国产悬疑剧能否开拓出第四重道路?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1-11-23 09:51:40
1810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021年的国产网络悬疑剧到目前为止发展十分曲折,呈现两大相互矛盾的现状:一方面是有很多悬疑剧作品在寻找对这一世界成熟类型的新探索思路,如《双探》《八角亭迷雾》等都是艺术电影创作者直接下场,试图大力提升网剧的品质和制作水平。另一方面则是今年的悬疑剧作品再难出现爆款,可以说播一部哑一部,陷入发展瓶颈期。这其中的症结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再次回到《双探》,这可以说是一部十分有想法,优缺点都很突出的悬疑剧。其惊艳开场和惨淡收尾的结果不仅展示出国产悬疑剧对这一世界成熟类型的新探索思路,同时也暴露出国产悬疑剧目前存在的根本性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对其展开严肃评论,并以此为契机对悬疑类型的中国发展道路进行把脉和护航。
世界悬疑类型三大经典的借鉴、移植和混合
作为世界范围的成熟类型,悬疑到目前为止主要形成了英式理性推理、美式硬汉侦探和韩日社会问题犯罪三大经典资源。
其中英式理性推理诞生在19世纪西方工业化发展过程之中,其类型惯例主要是具有不凡智慧的侦探运用科学推理方法来破案,侦探的推理有力地彰显出理智的力量。美式硬汉侦探则诞生于二战前后,侦探浸没在复杂难测的都市环境中,行动更多依靠本能而非智力,并为了存活而诉诸暴力,反映了20世纪以来新的时代焦虑与命题;其在希区柯克之后加入对深层心理挖掘的惊悚内容,昆汀之后又加入后现代复杂叙事配方等。凭借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变为全球黑色类型,是目前世界悬疑类型最为主流和强大的资源。
韩日社会问题犯罪在学习和融合英式理性推理和美式硬汉侦探之后开创出新的天地,悬疑与社会问题表达相勾连成为其最大亮点,宏大和有历史感的社会问题思考被灌注在悬疑故事和推理过程之中,形成揭示犯罪秘密和深入社会深层肌理的双重过程。
这三大类型资源在具体的悬疑作品中形成相当复杂的类型借鉴、移植和混合情况。国产悬疑类型也处于这个丰富的类型资源汪洋中,比如《白夜追凶》就是对理性推理和硬汉侦探两大资源进行了综合运用,《沉默的真相》则是理性推理和社会问题犯罪的结合等。
悬疑的中国道路:美善伦理与平民叙事
如果观察国产悬疑类型这些年的发展,有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那就是其逐渐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以上三大经典资源的新特点。
第一个新特点是对美善伦理力量的着力挖掘。对伦理问题的表达在英式理性推理和美式硬汉侦探中都不太重视,这与欧美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韩日社会问题犯罪开始重视对伦理问题的呈现,但它们在表达中更偏向于展现伦理之恶,甚至是一些畸形的伦理关系。之前国产悬疑剧《隐秘的角落》的伦理表达就明显借鉴了韩日社会问题犯罪类型,过于强调家庭伦理中恶的成分。父母形象、夫妻形象等基本都是偏执型人物,家庭伦理关系不是控制就是忽略,这既不完全符合真实生活状态,更是直接造成了整部剧情感力量的缺失。
与此相反,近些年来一些成功的国产悬疑电影则是在美善伦理力量上发力,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现代文明进程与传统文化生态之间的裂隙,产生强大的情感力量,由此真正打动观众,并成为这一类型打入国际电影市场的利器。比如《烈日灼心》《无名之辈》《南方车站的聚会》中的父女情、兄弟情、夫妻情、姐妹情等,既帮助深化了现实问题的表达,同时也大大加强了影片的情感感染力。一些成功的国产网络悬疑剧也都在此上十分着力,比如《沉默的真相》中江阳与朱伟的患难兄弟情,江阳为保护妻儿被迫选择离婚的悲情;《白夜追凶》中关氏兄弟的兄弟情、周巡和关宏峰的战友情与破案过程交相辉映,为剧集注入强大情感力量。
《双探》在伦理情感表达上更是十分自觉,其中以为父母妹妹复仇而隐忍多年的白石舟、为寻找杀父真相的周游、为儿子寻找好友的李慧炎作为主角,尤其是白石舟与范晓媛的人物关系设置其实很有新意,就是试图将伦理亲情与悬疑情节进行有机融合。
第二个新特点是努力将平民叙事与悬疑情节结合在一起。以小人物形象塑造作为重点的平民叙事一直是中国文艺创作的优良传统,将其用于悬疑类型不仅让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多元,也能够使悬疑类型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关联。《白夜追凶》中除了传统理性精英型侦探形象关宏峰外,正是因为加入了浪荡子侦探关宏宇、粗暴型侦探周巡等有缺陷的小人物侦探形象,才为这部剧带来了更丰富和有层次的内容。
《双探》中既有小人物侦探形象,如以李慧炎为代表的警察都是按照小人物形象来塑造的,他们的个人困境和工作困境在剧集中都有展示;也有小人物罪犯形象,白石舟和周游都有自身的痛苦和遭遇,这也是促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总之,美善伦理与平民叙事策略的综合和合理使用,有可能建构起既继承中国文艺传统,又符合中国文化现实需求的新悬疑类型,并带来悲悯、同情、包容等新的悬疑类型美学特质。而且国产悬疑类型想要有更大的发展,有能力打入国际悬疑类型市场,也必须为目前的世界悬疑类型提供新鲜元素。
只有遵守类型基本惯例、合理借鉴经典资源,中国式悬疑才能真正发挥力量
之所以说《双探》是十分有想法的作品,正是因为它在美善伦理和底层叙事上都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双探》的惨淡收尾却让我们警醒,悬疑类型的中国道路并不能完全保证一部作品的成功,目前摆在国产悬疑剧面前的还有更基础性的工作。
《双探》的第一大问题是很多设计违背了悬疑类型的基本惯例。
首先,情感表达拖累了叙事节奏。悬疑类型的叙事节奏相对其他类型应该是要偏快的,由此制造出观众的紧张感。但《双探》为了强调情感表达,整体叙事节奏都偏慢,其中很多内容是为了情感而情感,不仅与悬疑推进毫无关联,还拖累了叙事节奏。如乌娜吉对林场的情感表达,任邢军和李慧炎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最后一集更是有将近一半的时长完全游离在悬疑剧情之外大量堆砌情感。最大败笔则出现在范晓媛被关在冷冻车之后。此时案情已经进入高潮,孩子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但此剧却在这个过程中安排了李慧炎与白石舟唠嗑似的审案过程,台词废话连连。还有李慧炎徒步去解救和背孩子去医院的设计更是失败。难怪很多网友认为在这种节奏下范晓媛根本不可能活下来。
其次,日常展现挤占了悬疑乐趣。悬疑类型的乐趣主要是烧脑和紧张,侦探或罪犯高超能力的展示和扑朔迷离的剧情设计始终应该是这个类型的核心。《双探》的人物设计是不错的,无论是李慧炎与周游的双侦探较量,还是白石舟与范晓媛的危险共处,都能够产生很多看点。但剧中李慧炎、白石舟和周游三位主角的能力展示都十分缺乏,反而花大量笔墨努力表现他们日常的面貌。剧情设计更是粗陋,基本上前面几集就将案情的底牌亮出,观众的智商丝毫没有受到挑战,失去了观赏乐趣。
《双探》的第二大问题缺乏对经典类型资源的合理借鉴和使用。
此剧的推理内容相当幼稚,比如直到剧情最后李慧炎才想到范晓媛的血型问题,而白石舟的作案动机又暴露得过早等。剧中的硬汉动作戏则成为冗余内容。剧中最具有硬汉特质的人物是雷公,他的动作戏也拍得十分漂亮。但这个人物在剧中却没能成为推动悬疑剧情的重要力量,所以他的动作戏反而变成剧中的冗余内容。社会问题犯罪本可以通过白石舟对吴德水、二利十几年的隐忍情节进行充分表达,但此剧却将此完全放弃,而在一块石碑上大做文章,故弄玄虚。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正是因为以上这些问题,《双探》虽然进行了很多努力,摄影和置景也颇有亮点,但却没有能够成为一部成功的悬疑剧,颇为可惜。这也再次说明,只有在遵守悬疑类型基本惯例与合理借鉴经典资源基础上,悬疑类型的中国化探索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并带来宽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文汇报 | 桂琳(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
#国产
#悬疑剧
#能否
#开拓
#第四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三体》其实想携手国产科幻走得更远
0
11352
写手发布
2023-01-19
原创文学
ENIGMA 第四类 郭宁
0
2040
enigmas
2023-02-01
文化新闻
《三体》之后,国产科幻剧的春天来了吗?
0
9484
写手发布
2023-03-02
媒体约稿
奇妙小说网第四期“畅想直播”主题征文
0
4828
糖果123
2023-04-28
文化新闻
为国产烂剧背锅,编剧有多冤
0
9956
写手发布
2023-05-21
文化新闻
古装悬疑剧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码”?
0
7387
1断翼天使1
2023-08-08
文化新闻
帮助涿州书业,众手能否托起“沉船”?
0
5892
写手发布
2023-08-10
媒体约稿
征稿启事 | 第四届白马湖全国网络文学评论大赛开始征稿
0
2044
aaa685433
2023-12-13
文化新闻
“顾漫IP现象”能否持续?
0
3843
写手发布
2023-12-18
文化新闻
高速量产网文能否匹配审美迭代诉求
0
3268
写手发布
2024-01-0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网文大神“杀虫队队员”现场签名排长队:一场打破常规的网络文学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112万元奖金投向现实题材,1.5亿元投入微短剧,上海头部网文平台
4
15年了,为何中国科幻,没有诞生下一个“刘慈欣”
5
管三建议作者别全职,现在还有哪个网站对底层作者好?
6
网络文学:加速迈进主流化精品化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