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风口之上的广播剧:资本争先恐后,抢滩“耳朵经济”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1-12-6 09:52:04
14293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如果说短视频是这个时代最显眼的社交媒介,那通过音频APP收听广播剧则是当下年轻人更隐秘的个人兴趣。细致的音效和配音演员充沛的情感表现,更沉浸更留有想象空间的体验,让人们在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拥有小小的喘息。
广播剧在中国已有近90年发展史,在互联网蓬勃发展后,曾经受到冷落的广播剧逐渐成为音频市场的主力军。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三年音频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去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为5.7亿人,预计今年达到6.4亿,2022年将增至6.9亿。从市场规模来看,2021年在线音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20亿。这个百亿市场,必不可少引来资本关注,众多在线音频APP背后,也有腾讯、小米、创新工场、阅文、经纬中国、百度等知名机构的影子。资本市场上,前有荔枝FM在纳斯达克上市,9月13日喜马拉雅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近日,蜻蜓宣布获新一轮融资,这也是其半年内获得的第二轮融资……
站在风口上,作为“耳朵经济”的生力军,广播剧和广播剧的从业者,似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6.4亿规模用户 有广播剧有声书占比8成以上】
“我现在每晚必须听着广播剧才能睡着,这些声音让我沉静下来……”每晚睡前,小可都会戴上耳机,陪伴她入眠的,则是《雪中悍刀行》《三体》《魔道祖师》这样的小说。事实上,像小可这样听着广播剧、相声等音频入眠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三年音频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去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为5.7亿人,预计今年达到6.4亿,2022年将增至6.9亿。《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网络用户忠诚度调查中,音频节目的用户粘性相对较高,仅次于短视频。使用过网络音频的用户中,38.2%的人会每天都收听,其中14.2%的用户每天使用时长在3个小时以上,高于其他类别应用。
在众多音频类别中,有声书和广播剧的收听比例占到了80%以上。艾媒咨询的《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发展及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显示,在线音频用户收听的音频内容品类中,有声书占比达到47%,广播剧则占到37.4%。配音爱好者张新介绍,两者区别其实不大。广播剧类似于电视剧录音剪辑,通常配备多位声优参演,通过对白、解说、音乐伴奏以及音响效果,帮助听众理解人物与故事。在题材上,近几年出品的广播剧较多改编自知名网络小说,每集时长大约为20分钟~1小时不等。有声书则是简化版的广播剧,通常为一人播讲,对音乐伴奏、音响效果要求不高。一般情况下,有声书较多改编自热门书籍,每集时长20分钟左右。
“开始是听相声,后来入了广播剧的坑,每周都有作品更新,这样能持续听到新内容。”小可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些年他发现很多年轻人开始听广播剧,通勤途中、午休时、吃饭时、做家务时,相对于刷剧刷抖音,听的过程不受太多外界干扰,不需要死死盯住屏幕,听故事也不会影响到同场合的其他人。
【近百年历史的广播剧 在互联网上重生】
广播剧在英文中叫Radio Drama,公认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美地区,在公共电台播放。在中国,第一部广播剧是1933年1月由上海亚美广播公司制作的抗日剧《恐怖的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广播剧,则是1950年2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的《一万块夹板》。在中国广播剧的历史中,不得不提王刚在80年代初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全国有100多家电台播出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听众超3亿。
录制小说的那段日子也令王刚至今难以忘怀,他曾多次回忆,当年每天在广播大楼录制,下班后揣着6元钱的稿酬,骑一辆自行车去和平门烤鸭店吃一份3.6元的烤鸭。从烤鸭店出来,已是华灯初上,王刚便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夜幕下的北京”大街小巷……
90年代中后期,由于使用收音机的人越来越少,以传统电台为主的广播剧进入了低潮,年轻人逐渐抛弃收音机,转向VCD、CD、MP3等媒介。近年来,随着5G、智能音响、蓝牙耳机的普及,音频场景从移动端扩展至车载端、智能硬件端、家居端等各类场景,听故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过和90年代不同的是,收听的载体从收音机变为手机。
为什么选择广播剧?多位广播剧爱好者表示,相对影视剧的改编,广播剧能更原汁原味还原故事内容,同时保留了更多想象空间,“广播剧和小说一样,人物在想象中是最完美的样子,动画和真人就很破灭。”在采访中,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于影视剧,广播剧监管相对宽松,一些头部耽美作品如《魔道祖师》《将进酒》《天官赐福》《杀破狼》《默读》等被改编成广播剧,颇受女性观众欢迎。
【市场规模百亿 资本争先恐后进入】
王冠华在2019年从互联网行业切入音频行业,他所创办的成都万物声学已是业内知名的声音产品孵化工厂,制作了《西行记》《斗罗大陆》《天子传奇》等知名广播剧,并联合《科幻世界》推出了多部科幻类的广播剧。“我自己是深度的音频爱好者,特别是听小说,会有瘾。”王冠华介绍,在2019年的时候,他敏锐地发现线上娱乐发展和音频技术革新,使得线上音频受到越来越多广大年轻用户关注,相关在线音频平台也是遍地开花,“用户增长大概是从2017年开始,每年呈20%~30%增长 。”
事实上,音频市场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亿市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音频市场从2019年开始就呈现翻倍增长趋势,2019年的市场规模为75亿,2020年达到131亿,预计2021年达到220亿,2022年市场规模达312亿元。
从2011年开始,各种音频APP在资本助力下,如雨后春笋般开始争夺用户耳朵,蜻蜓、喜马拉雅、荔枝、酷我畅听、懒人畅听、猫耳……占据市场第一梯队,平均总月活跃用户达到2.6亿的喜马拉雅融资已经完成12轮,估值240亿,早在2018年就传出上市消息,但始终雷声大雨点小。荔枝FM捷足先登,于2020年1月17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开盘涨幅超10%,背后则是经纬中国、晨兴资本、小米等。
不久前的9月,喜马拉雅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腾讯、阅文、百度、小米等为其战略投资者,主要财务投资者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挚信资本、高盛、兴旺投资等。11月22日,蜻蜓FM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文在线领投,战略股东小米、瑞壹投资、普维资本跟投,而这已是蜻蜓FM于今年内完成的第二笔融资。
今年1月,腾讯音乐集团以27亿元交易金额收购懒人听书100%股权。仅3个月后,“懒人听书”与“酷我畅听”宣布合并为新的品牌“懒人畅听”,与喜马拉雅、蜻蜓等争夺广播剧市场。
【从版权费到制作费 一路看涨】
资本的进入,让整个行业的成本越来越高。王冠华回忆,最早的时候一部网络小说有声版权根本不需要版权费用,但如今头部的网络小说,版权费在十万到二十万,有些网络小说的有声版权一年一签,不仅有版权费,还要分成,一些头部作品的独家版权费高达百万以上。
晋江文学城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11月,有30部作品被改编成有声小说和广播剧,占了改编总量的30%。事实上,最火的广播剧、有声小说大都来自头部
网文
,如《雪中悍刀行》《杀破狼》《默读》《魔道祖师》《赘婿》《庆余年》《三体》……这些作品大多来自于网络文学,都先后被改编成影视剧、漫画、广播剧,进行全产业链开发。“现在IP都是全产业链开发,有些网文可能先进行广播剧开发,效果不错再影视化。也有的是先有剧,再开发广播剧。如播放量超5亿的广播剧《魔道祖师》,也正是沾了《陈情令》爆火的光。”一位业内人士称。
在王冠华看来,和影视剧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投资相比,广播剧的制作成本更低,普通的制作大概在15~30万左右,当然,如果是头部IP,再邀请顶级配音演员、知名歌手唱主题曲,制作成本可能高达百万。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投资最高的广播剧之一是根据刘慈欣《三体》系列改编的同名广播剧,全6季80集的体量投入高达千万,筹备、创作就花了一年多时间,由中国顶级配音团队“729声工场”演播录制,配音演员们参与过《古剑奇谭》《妖猫传》《流浪地球》等影视剧的配音。
“现在制作一部广播剧,其实和拍影视剧差不多,我们要用声音来演。”王冠华介绍,一部好的广播剧除了配音演员,还需要配音导演、编剧、后期特效参与,前期需要编剧根据小说改编,将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和旁白展现,台词必须要有画面感,让听众不看画面都能懂人物、背景;配音导演要对剧本有深刻理解,能对配音演员的气息、感情等作出直接有效的指导;后期将干音制作到一个音频里,加上音效和背景音乐。除了内容制作,包括海报、推广、发行也有专人负责。
有业内人士透露,如今的广播剧也是越来越内卷,一些头部制作会邀请知名音乐人制作插曲、片头片尾曲,还要花重金邀请头部歌手演唱,如毛不易、周深、周笔畅等都曾为广播剧演唱主题曲。
红星新闻记者|邱峻峰
编辑|段雪莹
#风口
#之上
#广播
#广播剧
#资本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耽改”剧
0
13307
写手发布
2022-01-07
文化新闻
微短剧:影视新风口
2
34575
ol真红霸主
2022-02-20
文化新闻
网文频出海 资本竞角逐
0
13090
通痛、
2022-02-26
文化新闻
站在资本的风口,儿童分级阅读如何走向科学?
0
17526
写手发布
2022-04-17
媒体约稿
【约稿】儿童音频广播剧
0
3608
楼下有个狗狗
2023-04-22
媒体约稿
【约稿】儿童音频广播剧
0
5824
安墩新顺
2023-06-27
文化新闻
“类”台之上,一“分”胜负
0
5366
wu123
2023-07-2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科幻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5月15日回归,官方唯一授权原著小
当直播带货也在走衰,图书行业能往何处去
喜马拉雅“卖身”传闻背后,有声书能否迎来市场终局?
4
复制的写作——迟子建创作局限论
5
番茄短故事三重暴击「千字炼金」激励计划上线
6
《淮水竹亭》热播,中式美学又赢了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