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马伯庸小说何以在IP市场“洛阳纸贵”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1-12-7 13:46:53
1431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时下,电影《古董局中局》和电视剧《风起洛阳》同步面世、备受瞩目。它们的原著作者,都是马伯庸。待与观众见面的马伯庸影视作品,更是多达近十部,包括电视剧《风起陇西》《汴京》《两京十五日》《长安的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电影《哪吒传奇·龙与地下铁》《敦煌:归义英雄》、动画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之白夜行者》等。
自从两年前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大剧《长安十二时辰》一举爆红之后,马伯庸俨然成为IP市场的人气王,其创作一时间“洛阳纸贵”,乃至出现“马伯庸宇宙”这样的业界概念。这不禁令人好奇,马伯庸的文学世界究竟有何魅力?
因合理而更加精彩,这是马伯庸小说别具一格的“好看”之处
为了保持剧集的神秘感,电视剧《风起洛阳》的原作小说《洛阳》还未上架,不知庐山真面目。不妨让我们先从电影《古董局中局》的同名原作小说一窥马伯庸的文学世界。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距离今天不太遥远的时代,一些懂得鉴宝的人,凭借知识才干,找回并保护失落的宝物。小说在世界观的细节上不像后来的《长安十二时辰》那样考究,文词与立意也不如《草原动物园》那样诗性,却为马伯庸获得了通俗大众的市场。它可能在文学性上不是太高超,但够“好看”。
那么,“好看”意味着什么?在《古董局中局》问世的前几年,伴随着《鬼吹灯》《盗墓笔记》系列的走红,通俗小说界刮起了一股崇尚冒险、寻宝的疾风,以盗墓或考古为名目的小说层出不穷,但绝大部分都比较粗糙,核心内容没有真实的历史、文物知识作为基础,只能靠渲染机关、陷阱、宝物法力和一夜暴富来增加刺激,本质上是幻想、灵异小说。这类小说或许也可以是“好看”的,让人手不释卷,但它的魅力实际上在真实的古物、古墓之外,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没能在写作中充分地开掘出历史、文物蕴含的价值。
《古董局中局》的写作却独辟蹊径,小说中运用的历史知识都是确实可考的,关于宝物的虚构也是合理的。和盗墓小说不同,国宝级文物在《古董局中局》的故事里极其珍贵,一生难得几回见,这才成为多方竞相争夺的目标。小说对于历史知识的运用,不是说教式的,而是与情节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在需要显现的时候露出冰山一角,推进着情节的发展。这样一来,作者不必给文物添加法力或诅咒,就可以勾起读者的兴奋,民族情感、家族沉冤、尔虞我诈,都自然而然地交织其中。换言之,《古董局中局》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平衡了小说的现实感与可读性,它跌宕起伏的故事,正因为有了真实的历史与分寸适度的虚构作为基础,才能成立。它不是兼顾了“精彩与合理”,而是“因为合理,所以更加精彩”。而这,也是马伯庸小说中别具一格的特色。
在史书的空白处,以奇想与实验描绘上可供怡悦的花朵
单纯凭借对于历史背景的尊重,是无法成就马伯庸的声名的,很显然,他的创作自有其跳脱之处。对历史细节的重视,和专业主义的精神,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或许对于影视改编可以带来某些帮助,但在必要的合理之外,马伯庸的小说远非一板一眼的历史小说。创作中大量的奇想与实验,造就了马伯庸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也是他历史题材小说的重要特点。
《长安十二时辰》影视化的成功,与它对小说自身奇想、实验一面的视觉呈现的重视,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注马伯庸小说写作过程的读者可能会知道,这个小说的灵感其实来自于反恐海外剧《24小时》,讲述了一起在一天之内发生的恐袭事件,分为24小时,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事件的全貌。《长安十二时辰》的写作,就是将唐代的历史情境,和反恐题材商业影视剧风格相糅合的奇想与实验,综合了悬疑、解谜、阴谋、反转和动作场景。《长安十二时辰》故事中对于长安城构造、城防体系等内容的展现,确实参考了大量唐代历史研究的成果。但是作为小说重要元素的“靖安司”的强大的情报系统,还有将每个时辰的时间传往全城的报时系统,其实都是作者的幻想。连续剧中,演员的服装、道具因为得到了专业团队的协力,达到了当时国内古装剧道具还原度的巅峰,但那个在长安城屋顶上狂奔跑酷的“波斯王子”,分明还是对于同名经典电子游戏《波斯王子》的致敬,更不用说那些富有工业浪漫色彩的大型木构机关了。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奇想与实验还不仅如此。主人公张小敬,是一个身手不凡的退伍军人。这样的人物在史传、历史小说中都甚少当做主角来描绘,却非常受到当代商业动作悬疑片的青睐。《战狼》系列中的冷锋、《疑犯追踪》中的里斯等等,都具有退伍特种兵的身份。这使得他们拥有不为人知的过去,又缺少制度的束缚,还拥有足以与阴险狡诈的反派打得有来有回的身手,非常适合作为冒险悬疑故事的主角。这样的主角设置,让《长安十二时辰》的小说获得了一种游离于权威之外的平民视角,在老生常谈的“权谋戏”以外,展现唐代平民交织着悲欢的栩栩如生的日常生活,而这又与小说的反恐主题相呼应。小说改编为连续剧以后,也就为“古装剧”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原来古装剧可以在帝王将相、后宫三千、才子佳人、刀光剑影之外,寻找到一条全新的路,一条交织着“丝绸朋克”幻想的平民之路。
在马伯庸早期的某次讲演中,他曾称历史小说的写作是“戴着镣铐挂衣服”,“镣铐”自然是指“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而“挂衣服”一词,出自大仲马的名言:“历史是什么,不过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二者结合,也就是马伯庸提出的“历史可能性”小说,在史书的空白处描绘上可供怡悦的花朵。
IP市场“马伯庸宇宙”的构建,面临着一些显而易见的挑战
自《长安十二时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后,马伯庸的小说在IP市场有了鲜花着锦之盛,业内甚至有了“马伯庸宇宙”这样的概念。其实马伯庸小说的世界观极为千变万化,单篇独立性较强,自身的“宇宙”感不算强烈。但近日面世的两部改编作中,《古董局中局》中许愿的祖先在武周时期就已经牵扯进佛头大案,或许在武周背景的《风起洛阳》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作品之间的关联。
然而,纵使马伯庸的文才在通俗小说界中堪称佳者,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他小说中有一些元素和特点,会为影视化改编带来显而易见的挑战。
例如,马伯庸有一些实验性十分强烈的作品,不太适合改编成常见的影视剧形式。如非历史题材的《欧罗巴英雄记》,它的魅力在于文体的错置,而这种错置是只能存在于阅读体验中,无法视觉化的。架空历史的作品《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属于“设定系”的写作,有趣之处在于它的设定及展开,不以情节取胜。此外,《七侯笔录》是一个带有少年漫画气息的幻想故事,更适合动画化;《草原动物园》虽然作为小说极为精彩,但本身是讲述一个外国传教士在草原建立动物园的故事,似乎也不是非常适合利用真人出演来展现,也许使用艺术动画的形式来表现,会意外地合拍,但那似乎又不是IP市场所擅长的方式了。
再者,马伯庸作为一名作者,尽管充满创意,也具备突出的个人风格,但并不是一个写作上的“六边形战士”。他的人物塑造功力虽在及格线以上,但不同小说主要人物的个性时而略有雷同,其中的女性形象,有时会让人觉得缺少那抟土造人最后的一口仙气。幸好他的小说不以言情为主,扬长避短。但IP改编市场总是出于思维定势,爱加重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戏”,其实这是需要根据作者个人风格的不同而慎重操作的。
近两年的IP改编影视剧里,时而会出现那些仅仅搭乘作者和主要演员名声的便车、制作却随意敷衍的作品,也有原作平庸无奇,却经由“神改编”影视,反而让作者名声大噪,炙手可热。IP市场的热潮已经回落,决定一个IP能火多久的,已经不再是作者、作品本身,而是改编团队与原作相互合作、彼此成全的能力。
来源:文汇报 | 吴心怡(作者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马伯庸
#小说
#何以
#市场
#洛阳纸贵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100-300元/篇《天池小小说》征稿
0
1864
Happy☆小冰☆
2024-07-17
媒体约稿
首奖15000元 | 「书旗小说网」现言征文
0
1693
写手发布
2024-07-18
交易招聘
番茄小说招聘国际化网文编辑
0
2447
rong199607
2024-07-19
文化新闻
网文20年十大都市小说排行榜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个...
0
2885
据善于思考
2024-07-21
媒体约稿
10万元/部 | 首届「爱奇艺小说网」文学锦标赛
0
2066
写手发布
2024-07-23
媒体约稿
首奖30万元 | 第5届「七猫小说网」现实题材征文大赛
0
2711
写手发布
2024-07-23
文化新闻
这本小说回答了“什么是网感”——评大山头《低俗!订阅了》
0
4207
写手发布
2024-07-24
文化新闻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0
4747
写手发布
2024-07-25
原创文学
小说《诉讼》(摘要)
0
2135
Wo~
2024-07-27
媒体约稿
掌心雷双男主收稿
0
569
hy0762133
2025-04-0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网文作者规模首次突破300
对话新时代青年先锋获奖者疯丢子:重拾正能量题材创作
800元/篇 | 「零杂志」杂志5月主题征稿
4
机器人瓦力:成为作家只有一条路——写!
5
给短剧设计爽点的人,已经入账百万!
6
七猫短剧诚邀优质合作方共创精品短剧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