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是潘多拉魔盒?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2-1-20 10:34:49
1954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
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个为科幻爱好者建设网上精神家园的想法。那时候,和程婧波一起策划了一个类似当时风靡全国的“偷菜游戏”的手绘卡通风格的科幻社交平台,程婧波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机器海滩。
那里不受物质制约、不受肉体束缚,那里有科幻的圣殿、精神的奇观,那里时空交错包罗万象,那里创世造物无所不能……
然而“未来”未来,止于想像。当时没有资金,缺乏足够的实现技术,更没有足够的网络支撑,这个项目就这么搁置了下去,十分遗憾。
时间走到2019年,经过近十年孕育,华语科幻星云奖日渐壮大,原来的科幻小圈子也已经茁壮成长,众多科幻爱好者已成为活动家、作家、意见领袖、产业翘楚。十年间,互动游戏技术、UE3D建造技术、分布式云计算云存储云渲染、VR、AR、XR等计算机技术一路飞跃前进,加上5G高速无线网络的逐步成熟,为曾经梦想的“未来”提供了可能。
当我感觉到“未来”已来,梦想勃发势不可挡的时候,十年储备,十年编织,十年殚思,十年酝酿,一个承载搭建信息文明时代商业生态使命的虚拟现实社区即将扬帆启航……
项目规划逐步明确,背景故事、宇宙观、价值观、物理设定逐步清晰,在我孤陋寡闻未知“元宇宙”这个名词的时候,“元宇宙”闪亮登场,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更成为众多忽悠者的法宝。
我不由得迷惑,不由得失落,不由得愤恨自己又一次与Crazyidea 失之交臂。
失落之余,潜心研读诸多大咖著述的“元宇宙”高论,赫然发现英雄所见略同者众,半罐水响叮当者更众,居心不良者颇多,瞎说八道误导观众者更多。不由得想理清思路,将自己对所谓“元宇宙”的认识写出来,抛砖引玉,以飨大家。eh何为元宇宙?
一、 何为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来源于1992年
出版
,由尼尔·斯蒂芬森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创造了Metaverse一词,意思是超前的宇宙,中文翻译为元宇宙。很多文章将斯蒂文森视为元宇宙的发明者,认为他最先创作了虚拟化身世界的概念。
事实上,在科幻小说领域,斯蒂芬森还真不是元宇宙第一人。更早时间,弗洛.文奇的《真名实姓》、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包括刘慈欣1989年完成初稿的《超新星纪元》、王晋康1999年出版的《七重外壳》都描述过元宇宙的场景。也就是在一个虚拟现实世界中,人们可以幻化为不同的虚拟形象,在超越现实的空间环境中生活、游戏、工作,感受和现实世界不一样的体验,某些行为甚至可以影响自己的现实世界。具体可以参考科幻影视作品《黑客帝国》《头号玩家》《失控玩家》《上载人生》《异次元骇客》等。
事实上,很多电子游戏很早就诠释了元宇宙的概念。
上世纪80年代,受《真名实姓》影响而诞生的文字MUD游戏《栖息地》就开创了网络游戏的先河,可以视为元宇宙最早的萌芽态雏形。
上世界90年代末期流行的网络游戏《传奇》《传奇世界》等就是一个比较有感觉的元宇宙雏形,他用实时在线的网络游戏,建立了庞大的用户体系,并形成了社交系统,具备升级、装备、交友、工会、婚姻等元素,拥有独立的金融体系,只是缺乏很好的视觉体验和用户创新创造的能力。
而其后2003年上线的《第二人生》游戏,则真正开启了虚拟世界的建设计划,并给用户赋予了“原始形态”的创造能力。
之后的《罗布诺斯》则是更高级的进化版本,是集体验、开发于一体的多人在线3D创意社区。 通过提供强大的编辑工具和素材,让用户能够尽情创作内容,并在虚拟社区中与伙伴一同体验交流、共同成长,是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线创作沙盒游戏社区,2021年日活跃用户数达到了4210万。2019年由腾讯引进到国内,是元宇宙当前比较成熟的应用之一。
笔者经过多年思考,认为元宇宙应该具备以下九个特征:
1、虚拟的
元宇宙是一个由计算机通过程序和算法虚拟产生的数字世界。这个数字世界可能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体,也可能是一个科幻的、奇幻的或基于某个小说IP产生的虚幻世界,里面的规则可以和现实世界类似,也可以是高于现实世界的神界、仙界、科幻界,用户可以在其间闲庭信步、健步如飞,也可以飞天穿墙、御空飞行,具备无穷想象力赋予的无限可能。
2、实时交互的
元宇宙一定是用户实时交互信息的平台,而不是像单机游戏一样的过关式设定,也不能像网游外挂一样的脱机运行。必须是真人操作,才具有虚拟现实的真实意义。
3、创造性的
用户在元宇宙中是被赋予了创造能力的。元宇宙不是某个企业、某个机构或某个国家为中心主导的,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由用户按照规则自我创造发展的系统。简单说,用户可以在元宇宙利用规则和提供的工具,自己打造物品,建造房子,设计制作饰品、武器等道具,甚至销售这些作品获得收入,满足工作的需求,解决生存的问题。
4、强大的社交属性
远超微信、QQ的拟真社交。用户可以选择极具个性的形象,生活在喜欢的时空。千里之外的朋友,可以面对面互动,可以共同创造梦想的空间。云喝酒、云见面不再是一句玩笑,而是胜过真实体验的虚拟社交。现实中能做到的,虚拟一样可以实现。特别在新冠疫情这种特殊时期,云上的虚拟才是现实最好的替代。面对面的语音交互,宛如真人相对,云开会、云拜访、云论坛、云上见面会,让工作的效率更高,时间的利用更充分,剩下享受生活的时间就更多。Work From Home的工作方式将在元宇宙成为常态。
5、较强的游戏属性
虽然我们不主张过度的游戏,但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吸引人们进驻元宇宙的最大亮点。因此,游戏属性是元宇宙必不可少的。只有有趣好玩的东西,才会吸引用户常驻。只有常驻的用户,才会思考如何争强好胜,如何创造创新,如何生存发展,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这才是元宇宙最终能够获得人们认可和生存下去的关键之处。
游戏属性不是元宇宙的全部,但却是元宇宙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这里,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打怪升级,获得多巴胺分泌的快感。更多的是通过探索、沙盒、竞速、动作、解迷、恐怖、策略、休闲、模拟、养成等各类主题游戏,获得成就、代币、和道具,形成自己的元宇宙数字资产,甚至还可以参与社会性难题演算,成为其中算子,或者扮演角色去完成系统分配的人生任务,探索解决终极问题。任务的奖励可能会渗透到线下和现实。
这才叫:人生如戏。
6、基于区块链的认证体系
区块链技术不仅仅可以形成忽悠全球的虚拟币系统,更是一种去中心化认证的未来趋势。你妈是不是你妈,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任何谁说了算,他是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共同认可说了算的。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FT(非同质化代币)认证的数字资产,是任何人都必须承认和不能抹去的存在。他甚至可能比你眼睛看得见的、手摸得着的还要真。存在于虚拟世界的元宇宙,每一样物件、形象、IP、道具、虚拟货币,都需要一个区块链系统去确认他的真实不二性。于是,区块链最大的应用,去中心化数字资产认证必定诞生并成为元宇宙的基本认证体系,包括元宇宙的金融体系,都将游离于资本和国家之外独立存在且不可被掌控或抹杀。他是一个平台,像当前互联网一样的一个平台,任何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创造创新和留下别人可查询的痕迹。但要掌控或抹杀互联网上的东西,却不是任何机构和组织可以轻易实现的。
当然,这也带来了后述的元宇宙问题,那就是这个区块链基础上的认证体系,需要巨大的算力去支撑。这几乎不是当前计算机技术能力所能承受的。
7、流畅逼真的体验
获得流畅逼真的体验,是元宇宙存在的一个重要要求。如果带上VR眼镜后不到30分钟,用户就感到不适,甚至眩晕呕吐,那么用户一定是没有再次使用的意愿的。如果总是在使用中网络卡顿,话说一半就掉线重启,用户也是不能接受的。元宇宙的设定,注定要求一个流畅清晰和感官舒适的体验。逼真的体验不仅仅是视觉逼真,还要在触觉、听觉、味觉等方面感受到逼真,否则,为何要脱离真实的现实世界去感受一个很假的虚拟世界呢?
要做到这点十分不易。尽管硬件厂商都在这方面拼命努力,但依旧前路漫漫,需要的时间还很长很长。
因此,初期的元宇宙不一定是基于V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输入输出,更可能是类似当前流行的手游模式,以第一人称3D游戏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
8、人工智能的
元宇宙跟现实世界一样,有用户就一定有服务的人员。如果全部都是真人扮演的服务人员,其成本和效率都是极不合算的。大量在现实中需要真人担纲的职业,都需要人工智能(机器人)去实现。如:引导员、服务员、NPC等。包括对用户的培训、引导、客服,都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算法产生的机器人参与其中,让客户体验现实中难以体验的高级人工智能服务,而不是人工的智能服务。
除此之外,整个元宇宙的发展和创新,也需要人工智能参与其中,在去中心化、没有总体指挥的情况下,引导整个世界按照规则和规律去进化发展。
9、具有创造价值的丰富内容
元宇宙的用户在元宇宙中,一定有其必要的内容消费需求,因此,元宇宙必须要提供大量能够创造价值的丰富内容,能够向用户提供影视、文学、有声读物、智媒体、虚拟旅行、虚拟运动、科教课程、虚拟博览等产品。在元宇宙,用户可以进入虚拟空间,以第一视角高度真实地逛街、购物、点餐、泡吧、观展、看房、试驾,满足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生活需求。
这点将让大量现实中存在的行业向元宇宙转化,在元宇宙中实现数字孪生。
比如:博览业。线上展览将兴起。这不是电商式的商品堆砌,而是像展览会一样的,实物3D扫描后,仿真展出。用户可以十分清晰地在虚拟世界参观展品,并获得细节信息,实现订单或合作。
再比如:零售业。虚拟逛街将成为电商的升级版。女人为什么爱逛街?因为逛街中这个“逛”才是精髓。不是有目的的在购物网站搜索查询,而是在漫无目的的逛街过程中,无意间发现自己喜欢的商品,从而产生购买的行为更能满足人们的购物欲。
再比如:虚拟演唱会、体育比赛。不是简单的看演唱会、体育比赛直播,而是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坐在头排中间,最近距离实时享受偶像专属表演的同时,又能参与到无限人数的粉丝观众中共同呐喊和加油。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是种种,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元宇宙要为所有用户提供虚拟现实平台服务,实现虚拟现实内容生产,打造虚拟现实商业生态系统,形成在线综合消费服务高地,像当前的微信、淘宝一样,成为一种未来生活方式——活在未来。
再进一步,形成个人终端的基础系统平台,一切app应用都在这个系统平台中呈现,替代当前的安卓、IOS。
最终,成为脑机应用的前身和内容储备,而不会像《上载人生》描述那样缺乏用户消费的内容。
二、元宇宙存在的问题
看了前述对元宇宙的解释,大家一定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东西,如果真有将是神一样的存在。打住,头脑别太热,元宇宙就像脑机接口、太空殖民一样,想想是很美好的,但现实很残酷,不是吹手们盲目崇拜的那么轻松愉快,而是问题多多。
一方面,当前全球实用性的技术能力是否能够实现元宇宙的设想?答案是否定的。
1.算力和资源。仅仅一个对元宇宙数字资产的区块链认证,就算耗光全球计算机的算力和电力,也不足以支撑。想想币圈挖矿,仅仅消耗的电力就足以越南一国所需,实为超级资源巨胃,不是谁都养得起的。更不说数亿人同时在线的服务器系统需要的海量云空间,以及相关云计算和云渲染需要的海量算力了,那更是无底洞。基本上可以说,在量子计算机这种颠覆当前计算机算力体系的系统没有正式商用之前,前述的完整元宇宙是不可能实现的。
2.虚拟现实技术。尽管oculus、微软、HTC、华为等顶级大厂都在虚拟现实软硬件上巨力投入,也在快速提升虚拟现实设备的技术水平,但始终难以解决根植在人类基因中,对虚假视觉的眩晕和呕吐现象。真正适应所有人的虚拟现实设备尚未出世,还有待研发。也许就是明年,也许,百年难解。
3.网络传输。高精度图像和交互数据的传输,必定需要高速的无线网络作为支撑。当前5G开始普及,但尚未做到真的低延迟和高网速。每秒G级的数据传输,还有待6G的面世。这也还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
4.创新创造的人工智能算法。如何设计一套傻瓜式工具,提供给用户,使用户在不接受专业培训的前提下,可以将自己创新的想法,通过这些工具在元宇宙实现创新创造,设计制作出具备商品价值的虚拟道具,甚至可以传递到线下实体生产制作,服务于线下需求,将是元宇宙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也将是未来元宇宙制胜的专利产品。这将是人工智能的高级应用,是元宇宙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关键技术,其难度不亚于一次技术革命。
另一方面,假如元宇宙真的实现了,对于人类而言,到底是希望之光,还是潘多拉魔盒?
这个争论在网络上也是争议颇多的。目前,对于人类未来思考比较多的有两个方向和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代表星际探索的马斯克和他的火星移民计划,一个是代表元宇宙的扎克伯克和他的meta系统。
马斯克认为人类的未来在太空,应该集全人类之力去探索太空,走进太空,移民外星球才是人类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种族危机的应对之道。
扎克伯格则认为,人类的进化最终将走向灵魂的升华,也就是意识进入虚拟现实世界,在虚拟现实中获得进化和永生。因此,他才义无反顾地将facebook这个社交平台更名为meta,决意要在5年内将facebook改造为元宇宙。
两条人类未来发展之路都有其道理,都可谓意义深远。两个人又都是思想的伟人,行动的超人,都有可能真的实现他们的理想。但二者的想法都有其问题和难点。
马斯克的理想我们不在这里讨论,但就扎克伯格建设元宇宙的理想,我们假设他能够实现的前提下,先简单分析一下其中存在的对人类未来走向的问题。
1.人类会因为沉迷于元宇宙而失去对现实世界的创新创造能力吗?
很有可能。如同现在的人们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一样,别说未成年人,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难抵挡网络游戏的魅力。一个可以在虚拟世界为所欲为、称王称霸的人生,一定是好过在现实中苦逼搬砖、寄人篱下的人生。如果完全沉迷于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人的思想就会堕落,就无法忍受现实中的不如意,从而对虚拟世界产生依赖,甚至荒废,如同吸毒一样只满足于一时的快感,完全失去创新创造、挑战新事物的动力,更无力去做建设现实世界的工作。
即便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没有意志力,但只要有一部分人沉迷其中,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都将出现极大的问题。
2.人类会因为对元宇宙的依赖而失去自我,沦为虚拟世界的奴隶吗?
非常可能。什么是自我?这本身就是一个人类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的高级哲学问题。在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贸然将自己置身在一个精神世界之中,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将发生什么?会不会那时候沉迷于元宇宙的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而是灵境人这样的进化人类?这个进化是好是坏,现在不得而知。也许,像《星际之门》描述的那样,这样的灵境人,是纯能量形态的高级生物,进入了进化链的顶端,成为思想的生物,可以轻易跨越时间和空间,瞬息抵达宇宙的任何地方。哦,那就是传说中的神吧。
但是,更可能的也许是,人类退化为一堆不愿在现实世界挪动一步的肉球,在机器人和喂饲系统的照料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逐步成为进化论的失败作品,而被宇宙淘汰。
3.人类会因为全部进入了元宇宙而被攻击毁灭吗?
完全可能。只要系统出现一个bug,被“灭霸”这样的人物发现,无需集齐5颗宝石,仅需按下一个按键,数十亿人类就可能在瞬间死亡。
即使没有这样的bug,一个类似太阳超级黑子爆发引发的大范围停电,也可能导致大量深入元宇宙的人死亡。
别忘记了,太真实的虚拟世界,您的大脑如果认为您死了,现实中的您也可能真的就死了。当然,这一点目前尚无科学依据,仅存在于科幻小说中。
但是,谁能肯定,这不是真的呢?毕竟,我们对大脑的认知是那么的渺小。
最后,元宇宙和政府的关系怎么协调?
元宇宙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去中心化,这是和所有国家政府的中心化背离的。没有哪一个国家政府愿意看见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掌控和影响的系统在左右自己的国民。而要建设元宇宙这么庞大的系统,又不是任何一个机构或组织能够独立实现的,特别需要国家政府这样的机构来协调实施。于是,矛盾就产生了。没有国家政府的组织,很难实现元宇宙的建设。而实现了元宇宙的建设,又会背离国家政府的意愿。
三、元宇宙的实现路径
那么,是否如上述表示,元宇宙就是个伪命题?根本没有产生的可能性呢?
也不是。
元宇宙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的,但并非一些人鼓吹的那样,只要资本给钱就立马能够造出来。而是要分模块、分级别,像当初搭建互联网那样,从一个个节点开始,形成标准化,逐步互联互通,最终形成一个升级版的互联网——元宇宙。
首先,推动政府层面的政策出台,鼓励在政府中心化管理下形成的子应用平台的研发,为未来元宇宙的聚合做好平台准备。
其次,尽快形成全球性产业标准组织,形成全球统一的接口标准,为未来元宇宙的聚合做好标准准备。
再次,鼓励研发基于手机、pc、平板和虚拟现实设备的多端应用,为未来元宇宙的聚合做好内容准备。
最后,推动区块链的发展,整顿数字货币乱象,鼓励数字产品研发,在标准化下形成多点认证的FT和NFT数字资产,为未来元宇宙的聚合做好物资和金融体系的准备。
剩下的一切,有准备的我们都留给时间吧。
四、元宇宙的未来之路
在思考马斯克和扎克伯格两条不同的人类未来之路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两条路最好的结合。
宇宙探索,在人体冷冻冬眠技术未出现之前,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漫长旅程中的寂寞。就如同把一个人关在全黑的禁闭室中一样,不出三天就能让人崩溃。宇宙航行,比之关禁闭的恐惧更胜百倍。所以,数以年计、十年记,甚至千百年计的太空远征,最考验人的是能否耐住寂寞。
元宇宙,哪怕是一个子系统,如果能够让宇航员置身其中,通过无视距离的量子通讯(有待实现),与亲朋好友在元宇宙保持联系,生活和工作,这份寂寞自然就不再存在。反倒能够让极少的人,带着大家的眼睛,去无垠的太空中旅行。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宇航员也不是孤独面对,而是有着背后无数的团队成员做支撑,生存的能力大增,再不会像《火箭人2》中的男主那么无助。
这是否也算是元宇宙对人类未来最积极的影响啦?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纯属个人见解,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董晶,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华语科幻星云奖运营委员会副主席,海南壹天视界科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宇宙之我
#我见
#——
#人类
#人类文明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从类型化到后类型化 ——论近年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新变
0
2930
写手发布
2023-10-30
写作交流
如何写网络小说——第二讲
4
7234
神经NH
2023-11-05
写作交流
“期待感”——网文之魂
0
2312
oulei
2023-12-30
文化新闻
古言网文的大手笔——专访白金作家意千重
0
3219
写手发布
2024-01-23
原创文学
短篇小说——回形针
0
1257
静川
2024-01-25
文化新闻
“爆梗”成为网络修仙文新密码!——评最白的乌鸦作品《谁让他修仙的》
0
3302
写手发布
2024-03-13
文化新闻
“思考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江月年年访谈录
0
2828
写手发布
2024-04-01
文化新闻
我想吃肉:女扮男装无CP——女频小说类型拓展实践
0
2936
写手发布
2024-04-05
文化新闻
这本小说回答了“什么是网感”——评大山头《低俗!订阅了》
0
4207
写手发布
2024-07-24
休闲分享
“春日守护者——飞絮无踪”实践团奔赴社区调研春季杨柳絮生活影响问题
0
1368
惊风
2024-07-2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4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5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6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