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刘震云:文学是要写那些说不明白的事|名家谈创作
[ 复制链接 ]
笑似心酸jyb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90
回帖
184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4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4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积分
453
主页
发表于:2022-2-3 23:21:38
1524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把下一部作品写得比上一部好,是一个作者的宗旨,也是乐趣和理想。
作者|黄莹莹
2021年夏天,北京三环路京信大厦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位作家和一本书的海报。书旁写着两句话,“冷幽默,化铁为冰;难思量,那一瞬间。”
有人评论说:“那个地方过去是登奢侈品的地方,但是现在真正登了一个奢侈品,就是书。”
这本书就是《一日三秋》,作者是刘震云。
《一日三秋》在2021年7月
出版
,上市10天就占据了当当网新书热卖总榜的榜首,不到半年时间,已经印刷5次,并且也是年末各大年度好书榜的常客。
在书里,故乡延津再一次成了刘震云的书写对象,可他写的又不全是延津。小说以六叔的画为起点,构建了画里画外、戏里戏外、梦里梦外、历史和当下等多重空间。仙女花二娘从三千年前的历史中走来,在延津人的梦里,以讨笑话为生;逝者樱桃顺长江而下,回至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因笑话由死转生。忘却来处,不知归处,仙有仙的迷惘,人有人的苍凉,在刘震云的笔下,二者的命运又毫不违和地交融在一起。
展开全文
主人公明亮随父从延津出走到武汉,又独自回了延津;成年后跟喜欢的姑娘马小萌结了婚却又因往日是非背井离乡;终于在西安落了脚,却又遭遇轰赶欺侮,不知归处……“一日三秋”既是几经流转、见证延津沧桑变化的古老牌匾,也是明亮独处时用笛子吹出的一首曲子。
“文学的底色是哲学。”刘震云说,“但文学跟哲学最大的区别是:哲学想把这个世界说明白,文学是要写那些说不明白的事,比如人的情感,比如明亮吹的笛子。”
在当代作家群里,刘震云被贴以“幽默”标签,但他的幽默不停留在语言,而是识破生活的荒诞后,用幽默消解严峻和苦难的智慧,化铁为冰。因而,他的幽默不单薄、不回避。
正如《一日三秋》的英文名Laughter and Tears:A Novel,表现出了这本书的厚度:这是本笑书,也是本哭书,归根结底,是本血书。
以下是刘震云的讲述——
漫长的思考
这本书虽然是7月份出版的,但稿子在2020年已经写出来了,2021年上半年主要在做修改工作。其实书一出版,对作者来讲,他要考虑的是下一本书写什么。我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下一部小说的创作了。
好多人经常会问我:这本书你写了多长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什么时候写完的?其实作家真正写作的时候,是在不写的时候。在写这本书之前,他想了多长时间特别重要。写,无非是把过去的想法给落实下来了。比如说,一个长篇小说真写起来也就半年或者一年,但之前可能思考了四五年;也有可能10年前形成了一个想法,只是一直在积累。
我差不多每三年出一本书。每一本书像写《一日三秋》的过程一样,我必须有三四年的时间去思考。思考的内容主要是故事结构和人物结构。
《一日三秋》里,有一个结构是黄河跟长江之间的关系。花二娘到延津来找花二郎,在黄河边生活,她到人的梦里是为了找笑话,其实最大的笑话就是她自己,因为她找的那个人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死了。怎么死的呢?吃鱼的时候听了笑话,一笑,鱼刺卡住,被笑话噎死了。而延津人樱桃,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了宋朝,被一个书童撞出来一个连环笑话,这个笑话说给阎罗听,她就能转生,笑话把她给救活了——这是一个结构关系。
结构是靠一点一滴搭起来的。我每天把纸和笔带在身上,一有什么想法,或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就赶紧记下来。回到书桌前,每把一条记录整理下来,就在纸上划掉。跬步积千里,点滴积江河,这也是一个哲学。你畅想半天都没用,要做特别具体的事。
比结构更重要的是格局,结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思考。陆游认为,工夫在诗外。这个“诗外”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哲学力量。
真正的好作品,一定是有哲学思想的体现。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里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个卖炭的老头儿,是在冷天给人送温暖的,他自己穿的衣服特别少,还希望天更寒冷,这样炭才好卖嘛。这不是句子美,而是思想的力量。
我在《一日三秋》里也致敬了伟大的哲学想法。花二娘老是等不来花二郎,坐在黄河边洗脚,边洗边说:“水呀,还是你们讲信用,说来,每天就准时来了。”水说:“你昨天见到的不是我们,我们也是今天刚到这儿。水不同,河也就不同了。”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所以我常说,文学的底色是哲学,哲学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骨头笑了才叫幽默
大家说我的作品很幽默。幽默可不是词语的幽默,而是人物结构本身的幽默。搭建结构时,故事结构和人物结构血肉相连,而真正重要的,是人物结构。
我写过很多次延津,《一日三秋》《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温故一九四二》写的都是延津。但如果只是写延津人发生在延津的一些事儿,那就成了乡土小说,这不是我要的。真正要把延津写好,一定要有介入者进入延津。延津的五行八作被介入者给搅动,接着会发生“量子纠缠”。
《一日三秋》里的花二娘就是一个介入者。她到延津是为了找笑话,在延津人的梦里,谁笑话说得好,她就给一个红柿子,说不好就背她去喝碗胡辣汤。但花二娘是一座山,谁能背得动一座山啊?死了的人看似被山给压死了,也是被笑话给压死了。那你原来为什么不说笑话呢?因为你严肃,其实是被严肃给压死了。
这种幽默是从人物结构里出来的,是从骨头缝里出来的,而不是皮笑肉不笑的那种。皮笑肉不笑那不叫幽默,皮笑肉也笑还不叫幽默,骨头笑了才叫幽默。
除了介入者,延津的出走者也非常重要。《一日三秋》里,出走是一条主线。明亮一开始随父亲出走到武汉,从武汉又回到故乡,从故乡又出走到西安。书里并非老说延津村里面发生了什么事,而是用“出走”把结构给拉开。
《一日三秋》跟我的其他小说像《一句顶一万句》,又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点。在《一句顶一万句》里,不管是介入者还是出走者、出延津还是回延津,写的是浮在大地上的人的行走,打破的是生活的壁垒。但《一日三秋》打破的是生死的边界,它把活人写活了,把死人也写活了,连动物也开口说话了。
话剧《一日顶一万句》
最后,明亮在梦里见到了他永远见不到的人,比如他奶奶、算命的老董,包括他的小狗孙二货、奶奶故事里的黄皮子。这个时候明亮想用笛子吹一首曲子,曲子就叫《一日三秋》。
有人说我的好多作品都是一字开头,像《一地鸡毛》《一腔废话》《一句顶一万句》,其实我写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就像一抬头就看见大雁似的,它自动排成了行。有的是写的时候就有了,有的是写出来之后,它突然对你有撞击力。这本书就是写着写着,“一日三秋”成了结构,就用了这个名字。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那样的瞬间,一瞬间胜过百年,一日胜过三秋。我人生里这样的瞬间就是顿悟的时候。这是一个人进步的体现——不断有顿悟,就证明人不断地在提高。顿悟有小有大,有创作中的也有生活中的,能不能把这些顿悟给连接起来很重要。
生活确实会给作者很多滋养,但生活不是文学。生活停止的地方,文学出现了。因为生活中,人都特别忙,对事想得不那么深。生活中不思考的地方,文学思考了,文学是思考的艺术。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这也是文学存在的意义。
从世界看村庄
我写一个作品的时候,构思的阶段,想到哪儿,我就要去一趟,这是我创作以来一直都保持的习惯。写武汉,我就去武汉。看长江、街巷,吃热干面。你去了,写的时候才不费脑筋。
写西安,我去了大雁塔;写延津,也去待一待。有了触碰感,这样写起来,心里边才有数。我在每个地方待的时间不固定,没有额外要办的事,我就一直待着,坐坐公共汽车,四处走走,吃吃喝喝,和当地人聊聊天,既无目的,同时又是有目的的。首先,你是为自己干活。再者这是笨工夫,下了笨工夫,写起来就容易。
我老是写延津,也是图个方便。故事发生在延津的话,你知道人物吃的是胡辣汤、火烧、羊肉烩面,也知道这个地方的人的步态、笑容、话术、心事,包括他褶皱里的尘土,这样描述起来方便嘛。
我在《一日三秋》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只有离开的人,才能更知道延津。”这其实不单是说介入者和出走者重要,比这更重要的,是一个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比方说,鲁迅写的《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都是在一个小镇上。乡土作家一般是从一个村来看世界,但鲁迅是从这个世界来看乡村。他在日本留过学,也走过很多地方,再去看这个村庄和这个民族,就更能认识整个民族。
从世界来看村庄,就使村庄知道了世界,世界知道了村庄,也使村庄更知道了村庄。最后你发现,延津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延津。但你老待在延津,延津就成不了世界,世界也成不了延津。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去看,我少年离乡参军。后来又在北京读书、工作,我如果在村里边老待着,就成不了一个好的作家。你喜欢一个东西的话,这个东西必须在特别宽阔和宏大的地方产生。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个数学家,最后当了一个作家。有时候,理想是跟时代洪流相结合的,如果1977年没有恢复高考的话,我就从部队复原了,可能回到村里,可能也在北京的工地,也没什么不好,但肯定不会是一个作家。
人跟沙粒似的,在时代中荡来荡去,到底落在哪儿,能不能开花、结果,不光是个人的努力所能做到的。但我觉得最好的理想,就是做个笨人,做事花笨工夫,别投机取巧,别占人便宜。作者最容易占什么人的便宜啊,是作品里人物的便宜,人家不会说话啊。
把下一部作品写得比上一部好,是一个作家的宗旨,也是乐趣和理想。
对于年轻人,我的建议是读书,读好书。当代社会,读书和实现个人理想之间仍有联系。因为书里有见识,它的好处是潜移默化地让你提高见识,开阔胸怀,使人完整。
来源:博客天下(百家号)
#刘震云
#文学
#那些
#不明
#明白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公众号【黄滩酱油】长期征集文学作品
0
1534
骗子xz徐
2024-06-24
媒体约稿
《传记文学》杂志,全国征稿
0
1476
niggalife
2024-06-27
媒体约稿
「十月少年文学」杂志2024年最新约稿函
0
1619
2072
2024-06-30
媒体约稿
500元起/篇 |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531
野爹
2024-07-01
文化新闻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广告收入首次超过订阅收入
0
2565
写手发布
2024-07-13
媒体约稿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395
胡小高`
2024-07-14
媒体约稿
《中国校园文学》专刊征稿
0
1820
qq814509843
2024-07-15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2619
写手发布
2024-07-16
媒体约稿
50-80元/千字 | 「瞳日文学网」最新约稿
0
1672
李大康
2024-07-24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的“流量玩法”与“免费逻辑”
0
3896
写手发布
2024-07-2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电视剧《赘婿》首发预告,郭麒麟宋轶演夫妻
我就问问晋江签约作者的收入?
《朝云暮雨》开机,范伟、周冬雨跨年龄饰演夫妻,又一部冲奖作品
总感觉场景或情感的转换很难
如何慢慢提升自己的文笔呢?
2022番茄原创年终总结报告出炉,30%以上网文作者在深夜更新?
[求助]关于武侠传统套路
对话蒋方舟 | 魔幻2020,现实和小说的边界破了吗?
收稿 来稿秒过 价格优 完整大纲+正文6000
保底20起!!一万字正文+大纲,年代、种田、团宠、马甲、萌宝 ...
话题
科幻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5月15日回归,官方唯一授权原著小
当直播带货也在走衰,图书行业能往何处去
喜马拉雅“卖身”传闻背后,有声书能否迎来市场终局?
4
复制的写作——迟子建创作局限论
5
番茄短故事三重暴击「千字炼金」激励计划上线
6
《淮水竹亭》热播,中式美学又赢了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