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聚焦“中国好书”《重生》:传统出版也需向网络文学学习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2-5-14 20:20:23
1198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编者按
近日,2021年度“中国好书”正式发布。42种入选图书中,包括两部网络文学作品,分别是掌阅科技、漓江
出版
社出版的纪实文学《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连尚文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蹦极》。网络文学作品由数字形态转化为纸质出版形态,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异同?怎样有效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邀请两本“中国好书”的出版社编辑撰文,谈谈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感受,同时借此开设《网络文学纸质出版观察》栏目,期待引发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
时间是有重量的。
1979年八一建军节,年轻的广西大学中文系大一学生李时新,从南宁来到四百公里之外的桂林市全州县。在那里,他见到了70岁仍在岗工作的湘江战役失散红军陈新州。此后四十余年,他的创作和红军、长征、桂北、失散红军密不可分。
其实,此前的1978年2月,原广西桂林行署文化局就组织进行红军长征过桂北调查。调查组沿着长征的路线,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调查了7个县、136个大队,访问了在桂林安家落户的77位失散红军和550多位当年帮助过红军的老农。2021年,在这些红军和自己的队伍失散87年后,他们的故事通过网络文学和传统出版联合的方式,呈现在李时新的纪实文学作品《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以下简称《重生》)之中。
湘江战役,发生在1934年11月末到12月初的桂北地区,被党史专家定义为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正如作者李时新写道:“从中央苏区突围而出,已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充满理想的献身精神,正迎着1934年初冬的冷峭山风,踏着血迹,步步走进湘桂走廊,走近湘江,走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生死存亡决定性关头,走向从挫折到胜利的伟大转折,走向波澜壮阔雄浑深远的壮丽史诗。”
《重生》凡二十二章,每章记录一位失散红军,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描述了他们眼中的红军、反“围剿”战争、湘江战役过程、失散后在当地村民帮助下的生存状态,兼具政治高度、思想深度、艺术广度和文学的温度,给当下的读者带来许多新发现、新认知和新启示。
李时新说:“他们濒临绝境获救重生,人生命运剧变,甚至能证明他们革命生涯的所有物证都已无存,但信仰、信念、理想的青春印记已烙进他们的大脑沟回,深入了他们的骨髓,身躯里始终奔涌着红色军人的热血,思想上、精神上始终都大步走在已离他们远去的红军军阵队列。”
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谈到,说到底,历史才是真正的诗,假如演绎得当的话,真实远比虚构有看头。
参加过脚山铺阻击战的失散红军唐达胜,讲述了他15岁的同班战友张旺乡的战场故事:
傍晚,和我同在一条战壕,有一位头上缠着绷带,绷带上渗出血渍的小战士在朗读《中央苏区工农识字课本》。
……小战士的声音是嘶哑的,但读起《中央苏区工农识字课本》来,一口江西兴国方言字正腔圆:“第九课《昼夜长短》:春分和秋分,昼夜一般长,冬至昼最短,夏至昼最长,为什么有长短?原因在日光,日光斜照昼短,日光正照昼长。”……
连长、指导员和战友们围在他身旁,或站,或坐,伤员就靠着、躺着,静静地听他读。
3小时后,他头部中弹,死得很悲壮惨烈。
现在喜欢网络文学的读者,看到这些会读下去吗?
《重生》中记录的22位湘江战役失散红军的故事,能以网络文学的形式呈现吗?我们没底,但是愿意尝试。我们想把一些曾经被忽视的历史细节捧给读者。我们认为,李时新四十余年的寻访是有价值的。
2020年下半年,我们把这个想法带给了多年的合作伙伴掌阅科技。
我们认为,网络文学也是传统文学的时代表达。传统出版需要向网络文学学习,而非抵触和不信任。自2015年开始,漓江出版社在文学“年选系列”中,联合北京大学中文系邵燕君教授团队,推出《中国年度网络文学》,关注年度网络文学完结或已连载主体部分并有更新的作品,在参照各主要文学网站榜单和粉丝圈口碑的基础上,筛选具有较高文学性的作品结集出版。推出《中国年度网络文学》,就是试图引导网络文学将快感机制与传统文学价值观对接。
2018年,漓江出版社成立融合发展部,开展数字出版增值服务,下含电子书开发、知识付费音频项目开发、现代纸书改造升级等几大板块,通过积极拓展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结合数字化新技术,打造具有漓江特色的“互联网+”模式的出版融合产品。融合发展部在选题策划阶段就介入图书制作流程,积极与各互联网平台合作,探索数字出版的营销新模式,电子书、有声书、精品课等数字产品上线产品数量、销量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4月,这个部门主导、配合、协助漓江出版社各部门改造升级“现代纸书”书刊300余种;在多个平台上线电子书4200余种(含副本)、音视频产品3600余集(含副本)。近年来,漓江出版社数字产品的全网总流量超过4500万,入选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近年来,掌阅科技大力提倡现实题材原创网络文学创作,两家一拍即合。2021年3月,掌阅科技推出集听书、视频、滚动图片、互动、电子书等形式的富媒体网络版《重生》,甫一面市就登上品质阅读榜、开屏广告。几乎同时,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纸质版同名图书。
结合用户喜好、作品热度、阅读时长等数据,《重生》入选2021年度掌阅“风帆好书榜”十部“年度出版书”之一。
根据媒介变革的理论,每一次媒介革命发生,旧媒介不是被替换而是被包容,旧媒介成为新媒介的“内容”。也许,传统文学基于思想和艺术品质,对网络文学抱有傲慢和偏见;网络文学因为背靠市场,对传统文学抱有傲慢和偏见。如今,这样的“傲慢和偏见”都应该开始要放下了。
《重生》不是依靠读书、查阅资料得来的作品,而是基于四十余年寻访的“行走的写作”。我们今天了解失散红军的史实和故事,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他们在特定历史阶段或在某个特定日子,到底说了什么和做了什么,而是需要知道超乎具体、琐碎的事实之上的历史细节和真实,并通过这种真实的认知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李弘/光明日报
#聚焦
#中国
#好书
#重生
#传统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2616
写手发布
2024-07-16
写作交流
《重生之都市修仙》装逼套路总结
0
1920
烈炎元素
2024-07-16
媒体约稿
《中国校园文学》专刊征稿
0
1820
qq814509843
2024-07-15
文化新闻
《度华年》热播,“重生文”影视化改编思路打开
0
2359
写手发布
2024-07-07
写作交流
重生文让读者难以接受?通常有5个雷点被忽略了
0
1736
日暮之都
2024-05-29
写作交流
传统玄幻怎么月入10w+?《武道丹帝》作者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0
3416
写手发布
2024-05-12
文化新闻
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
0
3057
西米斯
2024-05-03
文化新闻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超5亿
0
3232
写手发布
2024-04-29
文化新闻
《十日终焉》让我看到中国网文的新趋势
0
3099
写手发布
2024-04-25
文化新闻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发布2023年度最受欢迎十大作家和十大作品
0
3950
choleliao
2024-04-17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美女大神十里良辰:靠写作养活自己是幸运的事
《梦回大清》全阵容官宣 辛云来造型现睿智少年气
莫言余华等北师大畅谈青年写作能力如何养成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并肩 共创中国文学新高峰
北宋的国都是“汴京”,不是“汴梁”
2022年,实体书店稳不稳?
刚过30岁,就靠网文写作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网络文学作家“发飙的蜗牛”访谈录
国产剧受老外追捧:“东京”自动翻译成“开封”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5月主题征文
4
《湖南文学》长篇小说栏目征稿启事
5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6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