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今天,你用耳朵追剧了吗?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2-7-25 11:12:34
1200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戴上耳机,打开有声阅读APP,耳边响起浑厚低沉的男声,将小说《平凡的世界》娓娓道来。
当前,有声阅读市场快速成长,用耳朵听书、追剧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第十九次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超三成(32.7%)成年国民养成了听书的习惯。内容多元、制作精良的有声书不断拓展阅读体验,也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
串联起碎片化时间
家住北京通州区的陈怡琳在朝阳区望京工作,每天单程通勤时间在1小时以上。听书成了她上下班路途中的小确幸。“每当戴上耳机听小说,战场金戈铁马、人物命运沉浮从耳机里传来,就感觉那是一片自己独享的天地。”陈怡琳说。自2018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陈怡琳利用通勤时间已经听完《百年孤独》《主角》《大江大河》等十余本有声书。“相较于看书,听书在时间、空间上更具灵活性,琐碎的时间也可以用来‘充电’。”她说。
不止在通勤,有声书还是人们运动、做饭、做家务时的好搭档。有声阅读“润物无声”的伴随,满足了大众情感陪伴和知识汲取的双重需求,让流淌的时间更有意义。“有声书的便携性和生动性是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中国音像与数字
出版
协会有声读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传静认为,一方面,有声书打破时空限制,大大拓展了阅读空间;另一方面,有声书的内容题材越发丰富,音频质量不断提高,富有感染力的表达也吸引着更多受众。
据介绍,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深受欢迎的热门有声书包括人文经典、悬疑、科幻、历史文学、仙侠玄幻、甜宠言情、亲子儿童等类型。有声悬疑剧《高智商犯罪》播放量达1.3亿,历史文学类有声书如《明朝那些事儿》播放量超7.6亿。此外,喜马拉雅与上海电影译制厂合作出品的《〈红楼梦〉全本有声剧》的播放量也已超过1亿。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音频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声书的市场规模达50亿,并仍在快速增长中。用户对音频的付费意愿不断提升、有声书配套行业的逐渐成熟、网络文学市场的发展、以NLP(自然语言处理)与音频合成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的应用等因素,推动了有声书市场蓬勃发展。
广播剧“声”临其境
有声书主要包括AI文字转语音、真人播诵、广播剧三种模式。AI文字转语音是将文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语音;真人播诵是由播音演员将文字书播诵出来,播音演员可一人分饰几个角色;广播剧则是由配音工作室根据剧本制作的有声“电视剧”。
作为有声阅读的细分领域,广播剧被称为有声书“2.0版本”,因内容生动、情感共鸣强,让听众“声”临其境,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一批专业的配音工作室与音频平台合作,将知名IP、网络文学等打造成广播剧,吸引了越来越多声音追剧的听众。
科幻广播剧《三体》自2019年12月在喜马拉雅上线,至今年正式收官,播放量已超1.3亿。不少听众留言评价“剧情环环相扣,听得过瘾。”“代入感特别强,配音老师们的声音很有特点,一听就知道是哪个角色”。这部剧是由专业配音团队729声工场参与制作的。
“广播剧不同于影视剧,是无实物表演。”刘琮是729声工场的一名配音演员,也是广播剧《三体》的配音导演并为主要角色配音。他告诉记者,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需要深入理解原著和剧本,并在脑海中构建起故事场景;配音演员要通过声音还原场景,还要将人物的性格、状态呈现给听众。
广播剧的生产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包括改编剧本、角色试音、进棚录制、后期制作等流程,往往成本较高、制作周期也相对较长。据悉,从改编剧本到正式推出,广播剧《三体》用了将近一年时间。
除了《三体》,729声工场还参与过《全职高手》《鬓边不是海棠红》《默读》等多部广播剧的配音。在刘琮看来,一部优秀的广播剧,需要故事够“硬”、改编合理、表演精准、后期强大,是多方面通力合作的结果。
技术革新推动行业发展
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作品是很多人心中的经典,其评书音频常年居于各大有声阅读APP前列。2021年,喜马拉雅利用AI技术“还原”了单田芳的声音,让他能够继续为听众带来新的评书作品。目前,“单田芳原音重现”账号下已经有160多张用单田芳的AI合成音制作的TTS(文本转换语音)专辑。
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声书的制作方式正在加速革新。据悉,通过技术“复制”人声,一天可实现500万字有声书的录制,录制成本节省90%以上,内容产出效率大大提升。
面对智能互联产品日新月异,技术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张传静认为有声阅读行业应注重创新发展,做到内容与技术深度融合。“一方面要运用新技术,努力在内容制作、质量管理等方面全面拓展;另一方面要着力产品和服务创新,为用户打造有声阅读的新场景和新体验,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她说。
当然,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并不能取代人声。“当前来看,人工智能无法还原情绪,对广播剧几乎没有影响。”刘琮说。喜马拉雅智能语音实验室负责人卢恒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或将进一步拓展TTS演播的风格和准确率。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内容为王”的原则并没有改变。优质的内容是优质有声书的核心和基础,很多国民级IP本身就能带来大量听众。张传静表示,目前,纸质书与有声书之间已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全民阅读纵深发展:海量的纸质书是有声书优质内容的重要来源;同时,越来越多出版机构通过自建平台或者与第三方合作,从事有声书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拓宽了纸质书的传播渠道,也带动了纸质书的销量。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是有声阅读市场的主要收听设备,人们通过耳机、音响等收听有声书。也有音频平台在城市广场、公园、地铁等地方设立有声图书馆,或与商铺、购物中心等合作,将音频内容拓展到更广阔的线下运用场景。喜马拉雅创始人兼CEO余建军认为,随着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设备的进一步普及,多元场景将被进一步激活,有声阅读或将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7月25日第7版)赖睿
#人民日报
#海外
#今天
#耳朵
#追剧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海外网文作家群像:深受中国网文影响,95后和00后成中坚
0
9510
写手发布
2023-03-16
媒体约稿
【掌阅海外】爆!女频新媒体小说收稿活动来袭
0
4813
fjy房俊宇
2023-04-28
文化新闻
海外市场订阅用户超1.5亿,中国网络文学“圈粉”世界
0
7552
写手发布
2023-05-29
文化新闻
《秦岭记》《起初·纪年》成今年海外馆藏数量最多中文图书
0
8316
写手发布
2023-06-19
文化新闻
《长风渡》原著作者墨书白:追剧时脑海中的弹幕就没停过
0
6788
写手发布
2023-07-13
媒体约稿
海外新平台“恋文”收稿!耽美、百合、言情均可
0
2924
cizzy
2023-08-17
交易招聘
花生书城诚招国内/海外短剧编剧
0
3748
rong199607
2023-12-14
文化新闻
海外用户超1.5亿 网文出海进入“全球共创”新阶段
0
3341
写手发布
2024-01-31
媒体约稿
国人有我·海外征文大赛 百万奖金 等你来战
0
2549
O管鲍之交O
2024-04-30
文化新闻
网文、网剧、网游海外受追捧!文化“新三样”,“出海”又出彩
0
2461
laoda474376385
2024-05-2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乐感文化基因与网络小说“爽”之发生
吕铮和他的《三叉戟》:一位警察作家的二十年积淀
古代有没有近视眼?
4
阅文集团陷危机:盈转亏,月活用户减少近四千万
5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
6
科幻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5月15日回归,官方唯一授权原著小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