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从IP改编剧《消失的孩子》走近豆瓣阅读的贝客邦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2-9-15 10:42:11
1172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时空交叠背后的真相:
从《消失的孩子》走近贝客邦
近日,由豆瓣阅读作家贝客邦的小说《海葵》改编的家庭悬疑剧《消失的孩子》在湖南卫视与芒果TV同步播出,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消失的孩子》从一个普通早晨孩子杨莫的莫名失踪切入,连接起看似毫不相关的三个家庭,引出环环相扣的多起罪案,描绘代际、家庭、教育、社会中的困境与矛盾,揭露出深藏于人性中的暗影。
01
尘嚣生活中的凉意
故事开始于一个平凡的早上,老旧小区中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的平凡人家,母亲陶芳唠唠叨叨地做饭、收拾东西,父亲杨远早几分钟拎起书包,走下楼道,发动汽车,准备送孩子上学。小朋友杨莫在母亲略带担忧的注视下蹦蹦跳跳地走下楼梯,但是没想到却再也没有走出这栋单元楼。
时间线简单到了极点:
7:40
父亲发动好汽车,开车到单元楼门口等待孩子下楼。
7:41
母亲将孩子送到家门口,目送他走下楼梯。
7:46
等了一会的父亲还没看见孩子,打电话询问,得知孩子五分钟前就已经出门了。
焦急的父母在楼道中四处寻找,敲开了一户又一户人家的大门,然而却一无所获。在邻居的吵嚷催促声中,父亲拨通了110。
自此,《消失的孩子》主线全面展开。
去不了的天台、父亲一直守着的唯一出口,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楼道似乎也变得幽远而诡异。短短五分钟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能够吞噬一个孩子的身影。警察推理,只能是楼栋住户把孩子带走,但是住户家中都没有找到孩子的踪迹,这些邻居都是这样的热心,难道他们表面的善良之下实际上隐藏着的是别有居心......
随着警察的介入与调查的进展,事件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父母吵架时提及了争夺孩子抚养权的话题,父亲的两张车票似乎暗示着他想要带着孩子离开,邻居姐姐似乎与孩子分享着属于两人的小秘密,而邻居父亲看似忠厚严谨却也有着不合逻辑的行动......
纷繁的线索一点点展现在观众面前,看似毫无章法,然而每条线索却又有着其存在的意义,指向着每个人背后的深渊。
02
多重时空的交叠错落
《消失的孩子》最为精彩之处在于叙述的方式。这也延续了其原著小说《海葵》的特质:多人物视点与多重时空的交叠和错落。
《消失的孩子》每一集就会更换一个故事的主要叙述者,用类似于轮回的方式在前一集的基础上继续故事的讲述,但每一集又有着不同的主观色彩和侧重点,甚至时间也是颠倒交错的。同时,每一集剧情又会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发展,故事也由此在交叠和错杂中延伸着、发展着。这样的叙述方式确实使叙述变得些许冗长,但也带给观众独特的回环叠嶂之感。
在影视剧最近更新的第六集中,准备藏起父亲尸体去买防腐剂的袁午和看着小鱼而兴奋的杨莫在透明鱼缸的两侧相遇,光影变换之间,似乎昭示着命运的相似与必然。彼时,袁午已然在自己母亲的支配下失去了自我决断的能力和机会,成为一个依靠父亲养老金的“寄生虫”,渺小而卑微地生活着。而杨莫在母亲高压的控制欲下还没有完全丧失自己活力与期冀。袁午空洞的双眼沉默地凝视玻璃另一侧的明媚生机,似乎看到了儿时的自己。而杨莫无忧无虑地看着水中的鱼儿,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
原著作者贝客邦前段时间完结的另一部小说《白鸟坠入密林》也与《海葵》一样采时空交叠的叙事方式,曾入选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青春榜”月榜。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也是一个社会悬疑故事:
2017年,伴随着摄制团队的到来,偏远村庄里一桩尘封九年的女孩失踪案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唯一的线索、无法衔接的推理链条以及难以定罪的嫌疑人共同形成了这一小说独特的悬疑风格。
小说将主线分为两条时间线推进:一条从九年前女孩失踪前后说起,描绘九年前村落中发生的一切:山色深处矗立着的恢宏酒店的建造经过、村中的婚嫁仪式、形形色色的人们;另一条线则站在当下的时空,以临时被拉来做采访的“我”为主人公,以采访为形式,塑造城市人眼中的村落和人们,引出不同人物对九年前事件的相异印象。同时一起拾荒者杀人事件再次在村落中掀起波澜,将迷雾引向密林的深处。
贝客邦尤其擅长多视点、多条时间线的叙述和铺陈,也正是这样的叙事方式,在丰富小说层次的同时,构建出不一样的悬疑空间。
03
淡化真相的悬疑故事
影视剧《消失的孩子》吸引观众的,不只是其悬疑色彩,还有每一个生活细节的打磨与呈现。楼栋的每一个家庭的室内陈设都截然不同,彰显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各异的生活状态。杨莫杨远家物品杂乱中显得极具烟火气,卧室的墙壁甚至因年久而发黄龟裂,门边和墙上零星地贴着许多贴纸,厨房水池边散乱地摆放着清洁用具,锅碗瓢盆见缝插针地安置于其中。而邻居许恩怀家则清冷而了无生气,洁白的大理石地板一尘不染,所有的家居用品都摆放地整整齐齐,如同售楼处的样板间。
原著小说《海葵》也不遗余力地描绘每一个细节。借由文字的朦胧,与电视剧相比,呈现出的是更加诡谲的真实感。有读者这样评价:“真相不太复杂,因此悬疑感并不强。完全是靠作者细腻的文笔以及分篇叙述的方式才能做到草蛇灰线,反转让人震悚的效果。”
同样地,在深入刻画人性和巧设悬疑线索之外,《白鸟坠入密林》吸引读者的地方也在于其对于十年前村落生活、生态的生动细致描画与回忆。无论是闭塞村落中人们的愚昧无知,还是世纪变换之间人心的浮躁和惶惑,都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之间得到展现。
贝客邦并不执着于真相的揭露,他更希望读者在小说的每一个细节中感受矛盾的萌芽,在剧情绵密的挤压与推进之中见证人性的复杂。如他所言,“《海葵》的结局没有导向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存在倾向。张叶说,我们的对手只是一个意识,这是她自己的意识,也是读者的意识。海葵究竟是否存在,取决于每一位读者。”
《白鸟坠入密林》的结尾也戛然而止,和《海葵》一样给意义留出无限延伸的空白。这不一定是完美的结尾,但正如作者所言“真相已随时间之河远去”,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拥有一个一锤定音的答案。
贝客邦在成为小说作家之前是一个资深动画设计师,突然开始写小说的决定震惊了周围所有人。但他也以出色的实力征服了读者们,2018年创作的《夜幕漩涡》一举获得第五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生活悬疑组”首奖,19年完成的《海葵》也名列豆瓣长篇拉力赛悬疑组的每一期关注名单中,之后一年的《轮回前的告别》则荣获了当年长篇拉力赛悬疑组的季军,目前也已经得到了影视签约。我们似乎见证了一个本格推理作家的成长与发展。前段时间,贝客邦参加了海浪电影周“从文学到电影”单元活动。我们可以期待他更多的作品能够被改编为出色的影视作品,登上大银幕。
近年,豆瓣悬疑分区中不断有非常优秀的作品涌现,从聚焦于中年女性卷入犯罪案件的《寻找金福真》,到展现同学聚会背后貌合神离的《朋友的那个完美妻子》,再到前文提及的《白鸟坠入密林》,最后到今年长篇拉力赛悬疑组冠军的《恐怖网红店开业指南》。一本本豆阅小说以各异的侧重点和表现手法诠释出作者对罪案、生活、社会的不同理解,并售出影视版权,这意味着未来的豆阅作品将会更加频繁地登录荧屏,成为IP蓝海。
END
扬子江
网文
评论
文字|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
图源|网 络
编辑|夏红玉
#消失
#孩子
#走近
#豆瓣阅读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休闲分享
逐渐消失的老物件,全都认识的,说明你已经老了
10
98420
进群看激情
2021-10-25
媒体约稿
“让孩子们读中国人自己的原创童话”出版计划征稿启事
0
5124
q446326445
2021-11-25
媒体约稿
豆瓣阅读「古代言情」有奖创作:笔墨纸砚间,赢万元奖金!
0
6621
黄素素123456
2021-11-29
文化新闻
阿菩:写一种愿意给长大后的孩子看的文字
0
13673
写手发布
2022-03-23
原创文学
银行会不会消失
0
3439
文奇思
2022-05-20
文化新闻
吕鹏:“仙侠味”是如何从仙侠剧里消失的
0
12963
写手发布
2022-08-11
文化新闻
笛安《亲爱的蜂蜜》:孩子是这个世界的温情谜语
0
10482
写手发布
2022-10-13
文化新闻
豆瓣阅读扫文报告:当文青开始写网文
0
11797
写手发布
2022-11-07
原创文学
对待孩子
0
1681
pjhpgr
2023-05-16
写作交流
谁要了解豆瓣阅读?想听实话的过来
0
4703
猪pp
2024-02-2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机器人瓦力:成为作家只有一条路——写!
给短剧设计爽点的人,已经入账百万!
乐感文化基因与网络小说“爽”之发生
4
吕铮和他的《三叉戟》:一位警察作家的二十年积淀
5
古代有没有近视眼?
6
阅文集团陷危机:盈转亏,月活用户减少近四千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