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专访|冯唐:“不要脸”是面对外界的态度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2-10-14 10:43:11
1067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家冯唐近日
出版
了他的成事学系列第三本《了不起》(前两本分别为《成事》和《冯唐成事心法》)。在新书中,他选择了50本中外经典,通过解读这些经典作品来帮助大家解决人生中的七件事:生活、人情、财富、成事、修行、智慧、热爱。这些经典包括,余华的《活着》、王朔的《动物凶猛》、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红楼梦》、《金瓶梅》、《论语》、《老人与海》、《傲慢与偏见》、《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如同开了一个书单。
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系列?在《了不起》的序言中,冯唐谈起了他的写作初衷。这些年来,冯唐一直被大众所熟知是因为写作,但他还有一个全职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用业余时间写作,只是努力写得不业余”。在全职工作中,他一直想有一套适合中国的通用管理书,然而市面上只有成功学的书籍,这些书籍是从成功人物的结果去倒推他/她当初的所作所为,他觉得在逻辑上是立不住脚的。“残酷的现实是,绝大多数成功人士早年靠运气挣的钱,后来凭本事都输了。”所以,他决定自己慢慢写一套这样的通用管理书,他将之称为“成事学”,以区别于“成功学”。在冯唐看来,管理学是人学,在中外经典中占大多数的文学经典,正是因为对人性的刻画深刻而成为经典,所以,要做好管理,阅读经典文学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冯唐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去解读这些经典。比如《红楼梦》,他的解读除了鲁迅提到的“真”——“《红楼梦》用非常生动真实的方式讲了真实的世界什么样”,还会分析贾家衰败的原因是管理问题:“贾家面临的一个管理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好现金流”,“还有一个问题是没有懂管理的人”,王熙凤是关键的管理人物,但是她缺乏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没有公心,却有私心。比如分析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的几位主要人物,他觉得像慕容复这样的领导不能跟。等等。
至于有关这本新书《了不起》,以及成事学的更多内容,澎湃新闻通过邮件采访了冯唐。
澎湃新闻:这是您“成事学”系列的第三本书了,您没有把它们归为“成功学”,那么您觉得成功和成事的区别在哪里?
冯唐:成功不可复制,成事可以修行。成功与否,除了个人的努力与天赋,更大的因素是时代的便车,站在风口,天上的猪快乐地飞。风停了呢?这两年我们已经看到猪啪啪地往下掉了。成事不同,成事是训练,是修行。可以很小,小到做好一个采访、约好一个饭局;也可以很大,大到过好一生。
澎湃新闻:您在自序里说,写这套“成事学”的书,秉承了九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不着急、不害怕我们都很容易理解,“不要脸”听起来有点贬义,不知道您是怎么理解这三个字的?
冯唐:“不要脸”是面对外界的态度。一个人行走江湖,总是要不停地面对他人。江湖就是一个舆论场,有人笑,有人夸,有人骂。只要做事,必有小话,事情做得越多、成事越多,舆论也就越来越多。不仅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在唠叨你,你的老爸老妈也会唠叨你。这种时候,要沉住气,不要脸,别人说啥,和你无关。舆论满天飞,片叶不沾身。不要为了脸面,丢了体面。
澎湃新闻:您说在您的心目中,没有“严肃文学”,只有文学和非文学之分,您能举例说一下,哪些是非文学吗?
冯唐:写得不好的就是非文学。一个产品说明书,一句广告词,写得好,可以流传,就是文学。一个小说,写得不好,哪怕获过什么奖,当年卖了多少万册,就是非文学。例子就不举了。但我们可以看一看,在上世纪后半期的30年里,那么多作家、诗人,写了那么多字,伐了那么多树,印了那么多书,留下了多少文学?有多少文学是我们还想得起、惦记着,还会重读的?
澎湃新闻:在这本书中,您解读了50本中外经典之作。这50本书是如何挑选出来的?这50本书中大部分是中国的经典,包括余华、王朔、阿城等人的作品,但是像莫言、贾平凹等作家就缺席了,这是您的个人阅读偏好吗?
冯唐:这是我的个人偏好。我不太喜欢苦大仇深的作品。
澎湃新闻:这50本书对应了人生中的生活、人情、智慧等七个方面,那么您觉得成事的人应该把这50本书都好好读一遍,还是读一下您的精讲就可以了?正如您说的,读书是天下第一好事,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要读完50本经典还是有点难度的。
冯唐:读书是最便宜、最容易的奢侈行为。一本书的价格低于一张电影票,可以消磨掉几个晚上,只需要每天的一点时间、一盏灯、一杯茶。其实,难的是过程,拿起一本书,安静,再安静,继续安静,把它读完。我们时代的生活,喜欢热闹,3分钟就要刷下手机看看朋友圈说啥了。安静,最难。安静了,读书不难,读一本书不难,读50本书也不难。去读书吧。读一篇《了不起》,读一本书,看看你想的和我想的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最关键的是,去拿一本书,安静,把它读完。
澎湃新闻:本书开篇就讲到了余华的《活着》,结合最近的新闻,比如一些爆款的视频或影视作品,都引起了一些批评,说它们在消费普通人的苦难,您觉得当下的中国文艺作品为什么不能讲述好苦难了?
冯唐:生老病死,人生皆苦。文学是描述人的生活病死、眼耳鼻舌身意,文学自然会描述苦难。但,要注意,不要赞美苦难。《活着》没有赞美苦难,它只是在描述苦难。赞美苦难的,不是文学。
澎湃新闻:很多人曾经说您和王朔的风格很像,您在这本书中也推荐了王朔的《动物凶猛》,但是您遗憾的是,王朔没有坚持写当下。确实,他开始转向历史了,最近他出版了新作《起初·纪年》,您看了吗?有什么评价?
冯唐:他的新作我还没有看,挺期待的,据说是一部大书。我等他全部出版了,攒成一堆看。
澎湃新闻:书中您对《天龙八部》里慕容复这个人物的评价特别有意思,您说,“履历不错,一路名校、名企;能说会道,似乎什么东西都能说上两句,偶尔一块儿做事也还算有头有尾,有张有弛,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有方法”,个人觉得这样的人在当下最容易成功,而您却说慕容复这样的人不是好领导,不能跟。这是为什么?
冯唐:在小说里,慕容复也是很成功的,江湖两朵红花,北乔峰南慕容,只不过,这个成功的“架势”一经历风雨,就垮了。一个人行走江湖,除了有颜有色有矿、有理想有目标有方法,还要有扛事的准备和能力。一个团队,事情发生了,老大就要硬顶上、扛起来。事情总是会不断发生。慕容复这样的人,扛不住事,成不了事。自己败了,团队散了。
澎湃新闻:您最近在读什么书?有特别想推荐给大家的吗?
冯唐:最近在看一本老书,《唐代的外来文明》,上世纪90年代我上大学的时候出版的。很厚,讲唐代的各种舶来品,吃的喝的玩的耍的唱的跳的,很多东西在唐代还是外国来的新鲜玩意,后来就变成中国传统文化了。海纳百川,方成其大。唐代有大气魄、大自信,容纳百川,交流万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这才是大国。重读,读得不快,每天翻几页,无限风光在眼前。
澎湃新闻:您有什么新的写作计划吗?
冯唐:今年一直在讲《资治通鉴》音频课,课余,在准备下一本小说的材料,关于我妈的书,《我妈骂过所有的街》。
澎湃新闻记者 顾明
#专访
#冯唐
#不要脸
#面对
#外界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原创文学
人的成长如同一棵树,要面对现实的残酷,历经风雨洗礼
0
1054
笑看风云123
2024-06-27
文化新闻
古言网文的大手笔——专访白金作家意千重
0
3219
写手发布
2024-01-23
文化新闻
专访 | 金克丝的救赎:“年代文+美食随身空间”,金榜TOP1...
0
3288
写手发布
2023-12-30
文化新闻
专访《烟雨楼》作者一夕烟雨:如何度过新手期
0
3951
写手发布
2023-12-26
文化新闻
专访蔡崇达:400万销量的《皮囊》之后
0
4750
你的美瞬间倾城
2023-10-07
文化新闻
橙瓜专访丨画骨师:披星戴月的创作之路,不负热爱
0
11429
写手发布
2023-05-17
文化新闻
专访天瑞说符:我是“降临派”,但ChatGPT不会取代我
0
8885
写手发布
2023-04-11
文化新闻
面对ChatGPT,小说家比策展人、批评家“死”得慢一点?
0
9084
写手发布
2023-03-30
文化新闻
面对ChatGPT,短篇小说何为?
0
9282
写手发布
2023-03-20
文化新闻
专访周梅森:我不会考虑“流量演员”参演自己的剧
0
11636
小绵羊91
2022-11-18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2018网络文学发展报告发布 新生代用户带来行业新趋势
当纯文学遇上互联网 年轻人在弹幕里写的诗被出版了
阿里发布数据显示上海“读书人”排第一
蒋子龙:快乐与磨砺仍来自写作
按需印刷助力出版社转型升级
黄孝阳:写小说就像一个手艺人做一块表
杨磊:把《三体》当成信仰在拍,创作属于中国人的科幻
月薪三千元,日更四千字,你愿意做一个网络小说作家吗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4
300元/千字 | 「博爱」杂志约稿函
5
七猫女频创新征文2025第2期「古言新作」
6
写手之家站内推广位最新报价(下调后的报价)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