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网络文学IP的热闹与贫困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2-10-31 12:23:10
1158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10月13日,由潘粤明、张雨绮、姜超主演的网络剧《昆仑神宫》落下帷幕。该剧不仅收获了观众的认可,也为腾讯视频带来了热度,是今年当之无愧的热播剧。
《昆仑神宫》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鬼吹灯》这个超级IP的加持。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网络文学,天下霸唱创作的《鬼吹灯》一直是影视剧改编的香饽饽,多部相关改编的影视作品问世,让作者丰富饱满的想象力在影像中落地,最终成就了“铁三角”诡谲悬疑的探险奇缘。
比照《昆仑神宫》,再盘点一下近期的热播剧,一个共同的特点浮出水面——网络文学IP改编占据了主流。豆瓣评分7.7分的《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改编自关心则乱的小说《星汉灿烂,幸甚至哉》,连载于晋江文学城;暑期爆火的《苍兰诀》改编自晋江签约作者九鹭非香的同名小说;在电视剧榜单稳居前三的《沉香如屑》改编自苏寞的仙侠题材小说。再往前推几年,《琅琊榜》《甄嬛传》《芈月传》《花千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掀起狂播热潮的经典作品,背后都少不了网络文学IP的身影。一时间,网络文学IP改编呈井喷之势,题材包罗万象,成了影视剧的制胜法则。
那么,有了网络文学IP便可以一劳永逸?深度观察不难发现:当影视行业极尽所能漫卷网络文学界之时,也许正挤占着原创力的生产空间,将创作风格引向单一的死胡同。
先有内容,后有流量
影视圈热衷网络文学IP,看中的是文学价值还是经济价值?答案不言自明。经济资本进入网络文学界,促进了网络文学作品IP化的专业性和规范化,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兴盛发展。反过来,网络文学IP改编成影视作品,IP实现了内容的变现,转化成文化产品,获取经济利润转化为经济资本。“这部分经济资本又可以进入产业链的下一环节,这种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为网络文学IP打上了文化资本的烙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俏认为。
网络文学有丰富的题材且内容通俗,作者来自各行各业,想象力丰富,具有很强的生活质感,极易引起大众的共鸣。对出品方来说,选择一个成熟的网络文学IP,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投资风险。道理很简单:沉淀下来的网络文学IP,内容经受了市场检验,且有很深的用户情感支撑。在经年累月的连载中,网络文学IP拥有庞大的原著粉丝群体,他们阅读过小说,投入了感情,活跃在互联网中,能够帮助作品获得一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网络文学IP自带的人气流量,也使其备受资本市场青睐,越来越被影视改编所倚重。
珠玉在前,经典网络文学IP改编收获了大批成功案例,观众买账,相较其他文学作品,其改编成功的可能性更高。《鬼吹灯》自2006年在天涯论坛连载后便因奇幻的写作风格风靡一时,积累了万千粉丝。腾讯视频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以超45亿的播放量,收获了当年平台播放量最高和口碑最好的“双冠”称号。《甄嬛传》首播距今已11年,仍热度不减。据《甄嬛传》出品方透露,该剧开播至今,平均每年为公司带来超过一千万元的收益。
《2021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2021年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目超过100部。在总播映指数前十名的影视剧目中,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占到六成,影视剧改编精品化趋势进一步凸显。涌现的热播剧《司藤》《雪中悍刀行》《小敏家》《乔家的儿女》《理想之城》等反响热烈。经过多年的作品积累,“网络文学成为中国热门影视剧的源泉”已是业内共识。
尊重原著是第一标准
如今,人人都在谈IP,而凭借网络文学IP改编赚得盆满钵满的群体更是数不胜数。但拥有网络文学IP就可以一劳永逸吗?从结果看也不尽然,至少,从IP到成为优质影视作品的路上,还要迈过改编和制作两道坎。
这一点,《鬼吹灯》系列小说IP的开发颇有代表性。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超级IP,《鬼吹灯》的改编权归属四散各处,连原作者天下霸唱都无法左右。回顾其10年改编历程,不同主创团队制作拍摄,导致作品之间呈现出巨大的风格差异,质量也不稳定。
其中,导演陆川执导的《九层妖塔》除了保留一些人物名称和典型事物外,故事背景、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皆与原著玄幻神秘色彩相去甚远,制作上向科幻片靠拢。陆川曾坦言:“改编不需要遵循任何原则,书是食材,怎么做是厨子的自由。”正是由于这样的改编,《九层妖塔》创造了豆瓣评分4.4的低分,天下霸唱以“社会评价极低,构成对原著的歪曲和篡改”为由,将《九层妖塔》告上了法庭。
腾讯视频的《黄皮子坟》也是《鬼吹灯》系列网剧作品中评价较低的一部。究其原因,同样是导演追求自我表达的创新,对剧中的主角人设及故事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场景和情节的设置更趋于写实,招致许多原著粉丝的不满。
《黄皮子坟》口碑遭遇滑铁卢后,制作人梁静曾公开表示,团队当时过于自信,认为剧本好,演员也演得不错,却忽略了拍的是IP。“所以在拍第二部的时候,放弃了原来那种非常自我的想法,在保持品质的同时尽量往中间地带靠拢,往原著上靠拢。”梁静的认识十分清醒,转换思路后,《龙岭迷窟》《昆仑神宫》口碑提升明显。
可见,网络文学IP的改编有一定的“潜规则”。对原著粉丝来说,自己钟爱的作品翻拍成影视剧能否成功,尊重原著是第一标准,不仅是故事内容,细节和场景的高度还原,主角是不是原汁原味等都被纳入了考量范围。也就是说,上述陆川的言论难以成立,IP改编是有框架的。从创作团队的角度看,IP具有独特的气质,拍这样成熟的底本,准确保留它的内容,把剧改编、制作的和观众想象的尽量一致非常重要。比如今年的《欢乐颂3》,虽然保留了剧名和核心设定,但与原生故事完全割裂,演员集体“换血”。这样一部IP剧,既放弃了原著粉丝市场,也没有情怀加持,几乎走了《黄皮子坟》的老路,“扑街”自然在预料之中。
“IP热”的贫困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网络文学IP的热闹也许只是暂时现象,背后的逼仄与贫困也已经清晰可见。
业内人士曾坦言,选IP就像选和氏璧,外表看起来像石头,主要看中的还是其内核。实际上,如今榜上有名的IP改编剧都是网络文学繁盛十几年积攒下的家当。《庆余年》的原作2007年就已经发布,《甄嬛传》《鬼吹灯》《芈月传》《赘婿》《清平乐》《盗墓笔记》等优质IP问世至今也有十几年的光阴。
与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比,内核好的优质IP显得难能可贵。《蓝皮书》指出,网络文学精品力作相对较少,尤其缺少现象级佳作,整体创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国45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全年新增作品250多万部,存量作品超过3000万部,但改编成影视剧目的不过一百多部,经过几年的密集开发,沉淀下来的精品IP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巨大的存量与窄小的输出,也是未来网络文学IP长久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命题。
更重要的是,市场对网络文学IP趋之若鹜,映射出影视圈原创力的不足。“从网络文学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作家缺乏现实关怀和文学审美情怀,创新能力弱化,网络文学窄化为
网文
,局限在玄幻、穿越、盗墓等容易变现的类型化题材上。作品大都描写一路开挂的人生,张扬丛林法则,哪怕最贴近现实的都市作品里的主人公也都是白领阶层。”汤俏在研究网络文学“IP热”时提到。网络文学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狂热追求网络文学华丽的外表,容易造成千篇一律的“爽文”充斥影视圈,观众亦有审美疲劳之感。
前两年大女主剧、清宫宫斗剧当道,女主角一路“升级打怪”,最后走上人生巅峰,资本尝到甜头之后便蜂拥而至。但经过众多同类别剧目的洗礼,观众对相似的套路早已厌倦,很快大女主剧就成了“扑街”的重灾区。一些所谓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更像是噱头,靠着换汤不换药的情节,用一道道文化快餐蚕食着创作群体的想象力,也让影视剧市场变得乏味且淡薄。即便是坐拥热门网络文学IP也不可能高枕无忧,跟风无异于饮鸩止渴,反而挤压了原创剧本的生存空间——经历了无数的试错,这样的道理愈显深刻。所以,创作要从内容出发,高水平的原创力、好的故事、好的文本,再配上走心的改编,才是热播剧的“万能公式”。
来源:大众日报 | 朱子钰
#网络
#网络文学
#文学
#热闹
#贫困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2637
写手发布
2024-07-16
文化新闻
81部网络小说入藏国家版本馆,网络文学上大分!
0
2468
微笑的鱼1
2024-07-17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就一定要日更万字么?也可以越写越短
0
2267
写手发布
2024-07-17
媒体约稿
50-80元/千字 | 「瞳日文学网」最新约稿
0
1690
李大康
2024-07-24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的“流量玩法”与“免费逻辑”
0
3926
写手发布
2024-07-29
文化新闻
「番茄·网络文学爱心基金」更新公示,放宽帮扶标准
0
2714
写手发布
2024-08-0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112万元奖金投向现实题材,1.5亿元投入微短剧,上海头部网文平台
15年了,为何中国科幻,没有诞生下一个“刘慈欣”
4
管三建议作者别全职,现在还有哪个网站对底层作者好?
5
网络文学:加速迈进主流化精品化
6
烟云梦:从网文作家到短剧赛道的实战转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