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李玮:让网文评论成为一种行业坐标
[ 复制链接 ]
tiffany39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5
回帖
192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 积分
积分
393
主页
发表于:2022-12-16 08:46:03
1100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来源,文学报,记者 何晶
李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网络文学作协副主席,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执行副主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曾于《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于人民
出版
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理论专著两部。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及省部项目三项,共同主持中国作协理论支持计划项目一项。曾被评为江苏省社科优青,第四期及第五期江苏省“三三三工程”中青年学术领军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
记者:从鲁迅研究到网络文学研究,这是一条有趣的学术路径。这样的转折,其内在契机是什么?某种意义上,作为依托新媒介而生的文学,网络文学是一种新浪潮与新经验,在你这里,之前的鲁迅研究之于现下的网络文学研究,有什么启发与借鉴之处吗?
李玮:记得钱理群曾在B站教学视频中说过:“鲁迅是中国网络文学的鼻祖。”在一定意义上,鲁迅就是新媒体作家。依托当时新兴的大众传媒,如报纸、期刊,鲁迅的作品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广泛影响。鲁迅热衷办刊,更重视当时最有利于传播的报纸,他的杂文,以“非文学”的姿态,及时、敏锐地表达观点。设想如果鲁迅活在当下,他也许是爱发朋友圈,非常注意媒体传播的作家。在研究鲁迅的过程中,我就注意到,鲁迅的意义非常丰富。他在今天依然成为国内外文化、文学研究热衷的对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鲁迅的创作不仅具有文学内部的意义,而且和具有现代性的民族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在当下新媒体领域,鲁迅是重要的流量密码。B站、豆瓣、知乎、微信公众号上都有大量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话题、推文或改编作品,诸多网络文学作家谈过有受到鲁迅影响,例如在作品中引用鲁迅的语句等。可以说,网络文学和鲁迅之间有着亲和性。依托具有传播力的媒介,突破“文学”的框架,及时、敏锐地表达、传递当下社会的情感、欲望、想象或日常生活,网络文学在这一意义上承继了鲁迅传统。在从事鲁迅研究的过程中,“当下性”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鲁迅研究的问题意识、理论思考和研究方法等对我研究网络文学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记者:我想,上述问题可以延伸开来一个的思索是:较之传统文学,我们如何建立网络文学评论的范式、标准?或者说,网络文学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是否建立起了一种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无论是理论建构还是方法论上的?
李玮:关于网络文学评价标准和体系建设,学界已取得丰厚的成果。中国作协在近年提出要推动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和精品化,这是网络文学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网络文学的迭代升级仍在发生。近年来,类型化框架已不能容纳诸多网络文学的创新性发展,在很多方面,网络文学在表现大众文化新变动方面,在呈现网络新文明方面,在表达新世代新想象方面,具有先锋性。在理论建构方面,除了数字人文、传媒理论等适用于网络文学外,赛博格文化哲学研究、后人类理论研究、文化批评理论或是符号学、叙事学研究等也是
网文
研究重要的研究方法。比如我结合叙事学和性别文化理论思考网络文学男女频的问题。男频、女频的划分是网文约定俗成的类型化特征,但近期女频网文中出现的叙事变动标识出反类型、类型融合等“变体”正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趋向。我对2020-2021年集中出现的具有“新变”特征的女频网络文学文本进行叙事学分析,揭示女频网络文学在反性别“套路”叙事上的新变,认为这不仅意味着“去女频化”成为解构网文二元类型划分的重要力量,而且体现出女性作者和读者群体超越性别固化认知的文化心理变动。如果说沿用“女频”为网络文学作品冠名的过程,同时实践着巴特勒所说的“操演性”,固化了性别认知的话,那么,“去女频化”则意味着女性在意义表征领域内的自发的反抗。再如,我还注意到,“后人类”叙事成为近些年中国网络文学中盛行的风潮,认为网络文学对于后人类意义上“人-自然”的表征将“后人类”的反思经验化,是后人类理论嵌入现实的重要路径,可以被看作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先锋性与反思性的文学表达等。
记者:由以上的回答不难看出,网络文学的批评更具有当下性的向度。这和你提到一个观点:新兴文学需要具有对话性和行动性的新型评论,是具有一致性的。“对话性”和“行动性”成为一种切入的方式,所谓“批评不是制度化的理论的延伸,而是理论和新经验之间对话的场域,是辩证关系的生产场域。面对新兴的文学经验和形式,评论尤其要以自身的敏锐性、参与性和对话性在场”。
李玮:我提出“新兴文学需要具有对话性和行动性的新型评论”,是认为当下出现的网络文学所提供的文学新经验、新形式,正是激发文学理论活力,让理论在与经验的对话和碰撞中不断生长的契机。面对新兴的文学经验和形式,评论尤其要以自身的敏锐性、参与性和对话性“在场”。敏锐性、参与性和对话性就是我所参与的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工作的特色和风格。自成立以来,评论中心深入网络文学发展现场一线,多方开展合作,为引领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做出了诸多有影响、有实绩的工作,并形成介入现场、反应敏锐的发展特色,在引领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江苏省作协与南师大和南京市秦淮区政府联合共建的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在网络文学作家群、平台、学术界享有相当优良的专业口碑,各方面合作陆续展开,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公众号“扬子江网文评论”成为网文评论界的一个重要品牌化阵地。中心致力于探索在文字评论、纸媒评论之外,充分利用一切形式,包括评榜、活动、全媒体宣传,尤其强调敏锐性和及时性,对网络文学做出引导性的有效评论。与bilibili视频号、知乎、微博联动。在新媒体环境下,扬子江网文评论直面文艺创作和传播的新变,充分利用一切新媒体形式开展“介入”和“引导”的多元化行动。
记者:一个事实是,网络文学有其自身特点,当深入到这一现场之时,面对的必然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在你以及你的团队的研究中,集中于作家作品、热点问题和重要现象,以及之后所反映的社会与时代心理等,它们也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对“人”的关注。你的网络文学研究中,你特别关注什么?而这些研究,是否也有一种对于网络文学未来的期待?
李玮:网络文学也是“人学”。我们在面对作家作品、热点问题和重要现象,以及之后所反映的社会与时代心理等,也强调“人”的维度,思考其中所呈现的关于“人”的主体性、结构、价值等方面的思考。经典的网络文学作品中一定会有对“人”的关注,我们批评一类网文现象时,也会从“人”的角度去分析。比如我们认为“马甲文”“赘婿文”等,看似最直接,最“爽”,其实恰恰是对改变现状艰难性的掩盖和逃避,它们缺少“人”的主体性,反向表达了对于艰难困境的认同和“恐惧”。总之,好的网络文学一定会为“人”,为人类文明提供新的思考、新的表达。
记者:网络文学的本质,在它的媒介属性之外,常常与想象、虚拟相连,无疑,网络文学的触角是广泛的,它反映着Z世代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想象与思考。在一篇文章中,你列举了想象中的“现实”、虚拟中的“现实”、历史中的“现世”,以“非人”观“人”四种类型的网络文学来表明一个问题:网络文学以新的符号编码,创造了新的代际想象,表达了新的对于现实的理解和塑造。在你看来,这是否正是网络文学的意义所在?
李玮:是的,今天,我们正站在网络新文明的入口。网络文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依托新媒介,并与大众化阅读关系密切,而且在于它的内部不断推陈出新。近年,网络文学类型出现了迭代升级的趋势,书写新世代、新经验成为这股网络文学新浪潮的主要倾向。它们构筑新的时间和空间,勾连新的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表达关于精神和肉体、人类和非人类新的想象。这使网络文学作家不能被纳入我们通常所说的“60后”“70后”“80后”“90后”等一系列具有连续性的文学脉络之中,而是以别样资源的借鉴、“非文学化”的姿态,创造了新的意义系统。面对网络文学新浪潮,仅仅用大众文化、资本之手去解释网络文学的新经验也许会浮于表面,其背后所体现的网络社会的情感和欲望表达,虚拟世界的修辞和意义表征,以及全球化/地方化,世界/中国,技术/人文等等思想因素,以及网络文学在整体文化传播中的号召、联结,或者是区隔作用值得进一步被思考和呈现。
记者:近年来有不少优秀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现,您如何看待这种现实题材的转向,或者说不是“转向”,而从一开始就内置在网络文学的基因里?
李玮:现实题材的书写盛行并不仅仅源于政策的扶持与倡导,而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向。从阿耐的《大江东去》到齐橙的《大国重工》,网络文学在书写民族复兴的现实方面已经产生很多优秀作品。近年,Z世代作者的加入,也使得现实向网络文学成为新的世代经验在凝聚后的自然展现。时代热点与社会现象充当着小说的灵感来源与主体情节,例如《恶评》关注网络暴力,《奶奶反诈团》反映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现象。细腻的生活内容与日常烟火展演当代青年人的心路历程,例如李尾的《但愿人长久》和大姑娘浪的《梁陈美景》展示生活的平淡底色与冒着热气的磕磕绊绊,《小镇做题家》(赵熙之)《塌房少女重建指南》(时不识路)也都是书写Z世代特有的青春现实的网络文学,记录这一代人的迷茫和奋斗。
记者:如前所言,你的网络文学研究许多篇幅围绕着女性叙事和女性心理展开,我们也不乏发现,女频文的影视改编也更多,这暗示了一点,在这个关键词之下能够包含婚恋、职场、生存处境等等问题。作为研究者,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叙事为何吸引着你,它在当下呈现了何种特点?
李玮:记得做蒋胜男访谈时,蒋胜男认为她的作品:“大量的、走上社会的、有一技之长的这些女性,都会跟这个情感、跟这个事件去共情。那我希望我写的就是这样的人物。”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叙事对我有特别的吸引力也是因为如此。特别是,近年来“女频”中题材类型的重新洗牌,显现了频道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以及旧有性别划分范式的偏狭,网络文学中女性叙事呈现更多的创造性,也反映着当下女性新的样貌,女性科幻、女性悬疑受到广泛关注,这是“网络+女性”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记者:我愿意将其收梢至一个简单的问题:你的网络文学研究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李玮:我希望网络文学研究和评论不仅是一项“纸上的事业”,它能够成为一种理性、专业,并具有参与性和对话性的“行业坐标”。
#李玮
#网文
#评论
#成为
#一种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百万收益网文大佬:新手小白如何利用AI开始创作第一本小说
0
2096
丁四dingsi
2024-06-30
写作交流
网文的爽点有哪些?怎么写才能更爽?
0
1376
静静的守护life
2024-07-05
文化新闻
网文热潮下,大学生写作真能实现文学梦?
0
2574
写手发布
2024-07-12
写作交流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0
2887
neisalaan
2024-07-12
文化新闻
重庆女娃儿坚守11年成为全职网文作家
0
2347
写手发布
2024-07-19
文化新闻
网文20年十大都市小说排行榜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个...
0
2885
据善于思考
2024-07-21
媒体约稿
一边写网文,一边签影视:阅文集团女频征稿
0
1792
写手发布
2024-07-23
文化新闻
AI入侵网文界,失业后写网文这条路也被AI堵死了?
0
4078
写手发布
2024-07-26
写作交流
从拒稿到热销:网文投稿全攻略,助你一跃成为人气作者月入十万!
0
2978
zyg1146
2024-07-2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张悦然:“八零后”作家的文学之路
现在的写手真是搞笑,一边想着赚钱,一边又不勤奋,投...
中国推理|论国产悬疑小说,这8本我真的服
张爱玲《论写作》:要迎合读者心理,办法不外这两条
昔日网文界四大神书、四大奇书、四大邪书,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
有没有给爱格杂志写过稿的小伙伴呀?
王凯等原班重聚《大江大河2》:宋运辉变化大 剧本更好看
冷门而好看的3本网络小说,带来精彩,赶跑书荒
众神退位新人崛起,网络小说顶级作家交接仪式已经开始
网文界最经典的五本奇幻小说,全是大神出品,连刷十遍都不过瘾!
话题
科幻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5月15日回归,官方唯一授权原著小
当直播带货也在走衰,图书行业能往何处去
喜马拉雅“卖身”传闻背后,有声书能否迎来市场终局?
4
复制的写作——迟子建创作局限论
5
番茄短故事三重暴击「千字炼金」激励计划上线
6
《淮水竹亭》热播,中式美学又赢了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