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血红:读书和写书是个轮回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3-1-30 11:23:19
989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血红,本名刘炜,苗族,湖南湘西人。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于吉首大学哲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网络作家协会会长。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2003年开始网络文学创作,至今已创作18部长篇小说,类型含括玄幻、奇幻、仙侠、都市等,总字数近6000万字,代表作有《巫颂》《邪风曲》《巫神纪》等。
2022年底,笔者和血红发讯息,关切之下,得知他前段时间大病一场,住院半月。期间,自身体验以及身边“病友”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让他有了很多感悟,对于生命更加敬畏,对于创作和人生也有了更加通透的想法。于自己而言,要用更强烈的爱去拥抱世界以及身边关心、爱护、惦记自己的人。于创作而言,对于书中人物的命运会有更加深刻的领悟,力求刻画得更加真实、真切。这种全新的体悟和视角对创作无疑是有益的。我们的访谈就带着这些感悟和内省开始了。
“唯有对创作的虔诚,才能让无数
网文
作者写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
张小童:可以介绍下您笔名的由来吗?您作为网络文学作家圈里的“码字劳模”,目前为止共创作了多少篇幅?
血 红:我最早的笔名是一个很长的英文字串,是我读书时在一些论坛上用的账号。后来我的书在中国台湾
出版
,那边的版面是竖排,英文笔名印刷上去不甚美观,所以就起了一个中文笔名。那天正好看到一个BBS上的一篇文章名中有“雪白、血红”,感觉“血红”这个词很不错,于是笔名就成了血红。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写作的文字估算应有将近6000万字了。创作的十七八部长篇小说平均每部都在300万字以上,最长的《光明纪元》有700余万字。“流浪的蛤蟆”曾经在知乎上将网络文学圈“内卷”的源头归结于我,说我“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网文生态”,说起来也是有点小尴尬。我入行前,国内互联网上几乎还没有专职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作者,所以很多作者都是一两周才更新一章,一章一两千字。那时相对能稳定更新的是台湾的一批早期职业化作者,他们和出版社签署了固定的出版合同,大约一个月出一本书,一本6万字,平均每天写2000字。我入行后,因为除了码字和看书没什么别的爱好,加上在学校编程写程序带来的手速以及理科生特有的逻辑能力和中学时“文山题海”养成的快速解题能力,我每天平均能更新一两万字,最多的一天写了9万多字,直到现在,每天也都还能创作一万字左右,所以后来很多作者都说,是我带起了网文“日更”以及“日更一万”的风气,让后来的网文作者都习惯了每天勤勉写作。
张小童:您写作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对质量会有所担心吗?
血 红:网文作者圈里整体的阅读量都是很大的,我们需要不断看名家名著,不断搜集各种资料,阅读的内容估计也是最杂的。比如说写一个历史文、穿越文,那么炼钢铁、炼化肥、造火药的技术要会,从厕所的粪土中提炼芒硝的技术也要会,等等。我们的知识掌握可能不够深,但知识面非常广,由此带来的灵感刺激也就越多。每天看书,自然而然就有无数的素材会积累起来。现在,我每天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看各种有助于写作的书,比如《王安石全集》、唐诗宋词等,每天要读一读里面的句子。我会根据诗歌描绘出那一片世界、一片山水,把那种很美的东西直接用到我的书里去。
我们很多网络文学作者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当进入创作的高潮阶段时有一种口吃甘香、无法停手的快慰感,脑海中有无数的念头同时冒出来,感到所有的情节发展、人物对话,所有的场景变幻都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那是一种宛如天成的创作状态,而每当进入这种状态的时候,创作的情节也会格外吸引人。网文作品今天能获得这么多读者的喜爱,就证明了其本身有很大的优点。当然,高速写作会有错别字,会有措辞用句上的一些漏失等,但这都是瑕不掩瑜的小问题。解决了世界架构、故事大纲、情节主线、人物设定等主要问题后,其他可以通过仔细雕琢来完成。当然,文字久经打磨后会更加精美耐看,但高速的写作同样也代表了作者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强大。
张小童:您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创作类型也很多元,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尝试?您认为一部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血 红:我的十几部长篇作品大概涉及七八个不同的类型,都市、历史、仙侠、玄幻、奇幻、科幻等类型我都写过。与很多作者专事一个类型的写作不同,我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类型,这样可以带来更多新奇感。当年之所以进入网文写作领域,也是因为那时在网上找不到想读的书了。我喜欢阅读新奇的作品,创作也是如此。况且一个作者本来就应该不断求变求新,所以未来我还会尝试更多更有趣的类型。我的目标是想在65岁退休前写满一亿字。今年我43岁,还有20年时间,任务还是蛮有希望完成的。
目前我正在创作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大概的构思是写快速发展的大都会和出身郊区乡镇青年的命运纠葛。如果将大都会比喻成一块光怪陆离的镜子,那么青年站在镜子前会看到什么?总之,这是一部讲述当代青年在乡土和大都会之间挣扎、游离以及创业、建业的故事。在我看来,现实题材创作一定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深入现实中的各行各业。书中的每个角色在现实中都应该有原型,每个故事都能在现实中找到锚点。现在的网络文学作品不缺故事,不缺情节,在世界架构、背景设定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在人物刻画上,不少作品也已经做得很不错,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从作品本身来说,一部分网络文学佳作没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但是因为类型创作的原因,不少作品的故事主线、矛盾冲突等更多地纠结在主角个人的恩怨情仇上,在立意、导向上还不是很积极向上。一个好的故事,几个好的人物如果还能配以劝人上进的有更多教育意义的立意导向,我想这样的作品会更受读者的喜欢,也会得到社会大众更多的期待。
张小童:在您看来,如何创作出高质量的网络文学作品?
血 红:我有一点个人见解和心得。其一就是初心。最早的网络文学写作是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稿费的。网络文学诞生的初心是作者对文字的热情、对创作的激情,是一群“小众”网友因为对小说的热爱聚集在一起创作,由此自然诞生的一种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文学样式。因此,网络文学的初心是对创作的虔诚。也唯有此虔诚,才能让无数作者写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也唯此虔诚,才能让这群网络作者当中的一小部分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文字底蕴的逐渐雄厚,不断追求作品中人文情怀和文学价值的提升。也正是这一小部分网络文学作者,他们其实已经超越了对作品衍生的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去追求作品本身更高的内在价值。所以,对他们而言,初心已经变成了一种情怀,他们正在不断努力创作出更好地让自己和书友更满意的作品。这是值得期待的。
其二,就是传承和创新。网文作品中的很多元素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在书中我们可以尽情地讴歌从先祖那里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如仁义礼智信,以及由此衍生、酝酿出来的厚重而有人情味的、秩序井然的社会伦理等。这些传统美德会让我们的作品更有感染力,更有情感力量。我们这些作者更要传承网络文学已经由创造而生的一些特性。比如网文的各种类型,以及让各种故事更动人、更有吸引力的写作手法等。这些网络文学的好东西我们要传承下去。而创新则要求我们所有作者、编辑及周边从业人员要警惕固步自封。我们需要创造新的类型、模式,新的写作手法、结构逻辑等,我们要抵制广被诟病的诸如套路文、千篇一律、相互“模仿”之类的创作问题,每个作者都应当力求创新、开拓,发挥自己的天赋,创作出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我们要虔诚地对待创作,传承好的基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再创新。
“让更多的海外读者通过我们的作品,明悟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和精彩。”
张小童:您的一些作品,比如《巫颂》《巫神纪》在海外也很受欢迎,您如何看待“网文出海”?
血 红:“网文出海”无疑是一件好事。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网络文学中东方玄幻、仙侠故事乃至都市、科幻等很多类型小说的创作源头。我们有理由、有责任,让中国的网络文学作品走出去,让更多海外读者通过我们的作品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明悟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和“精彩”,进而爱上并尊敬我们的传统文化。
为了写《巫颂》《邪风曲》《巫神纪》这类作品,我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历史和神话传说书籍。研究《山海经》、研究道教,熟读《道德经》,尤爱读的是《封神演义》……我阅读的书籍很多,题材也不尽相同,从世界名著到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再到西方玄幻、魔幻类书籍,这些书籍对我的网文写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我的大多作品总是能给读者构建出一个宏大的西方玄幻或者魔幻世界,同时在这些作品中又都能找到中国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张小童:在您看来,中国神话故事与西方神话的关联是什么?您在作品中是怎么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的?
血 红: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都体现了人类的祖先在抗争大自然中的那种生命烙印。比如我们都有过大洪水的记忆,有过史前文明的传说,无论是东方的中国神话还是西方的神话当中,都有过巨人,也都有过山岭、海洋、湖泊、河流中各式各样的神灵,证明人类在关于神话的文化脉络中,其实是有很多共通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神话可能在对大自然的抗争中更多表现出一种奋斗的、不屈的精神。东方的神话故事可能是以一个又一个的神仙为个人体系,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个人的积极奋斗、不断向上晋升的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类似于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的澎湃的生命力。而西方的神话故事更多是以血脉论、天赋论为主,这是东西方神话故事在人文精神上的根本不同。
在故事创作中,中国的网络文学早期汲取了不少西方魔幻小说的元素,代表着中国的网文作者有非常强烈的汲取外来营养然后化为己用的能力。到了网文发展的中后期,中国网络文学无论是仙侠还是玄幻、奇幻,乃至于都市小说,更多元素则来自于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体现了中国故事博大精深的底蕴。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和设定充满了中国神话当中的浪漫主义情怀,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抗争精神。比如追求大逍遥、大自在、大无畏的精神力量等。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融合方式。希望未来中国的网络文学中能涌现出一批“出海”的精品之作去影响更多的海外读者。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在文化交流和融合上的一个努力方向。
在我自己的作品中,我更喜欢给主角赋予“虽然出身比较卑微,但是非常努力向上”的一种精神。其实这种精神在中国的许多历史人物身上都可以寻到,比如那一句“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相比西方神话更多传达的一种宿命感、宿命论,我们的主角积极向上,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拔高自己的奋斗精神其实要更加珍贵,这也是我在未来的创作当中会不断坚持的一点。
张小童:作为一名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您推开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大门?
血 红:我们这一代网络文学作者普遍都受到过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作家的影响。我们崇拜侠客,崇尚中国最朴素、原始的侠义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侠客梦,一个热血慷慨、男儿自强的侠客梦。比如我推崇的作家古龙,我羡慕他身上很多东西,总之可以说是一种“潇洒”的生活态度。
1998年我考上了大学,读的是那时热门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因为专业的要求,1999年就买了台电脑,开始学着在网上找“资源”,其中一部分就是早期的网文。记得我最早看的网文作品是《星战英雄》,是中国台湾的作者写的,在学校的BBS上有人上传手打的连载,一个月更新一集。后来就有了《紫川》《风姿物语》这些连载小说,按照现在的归类都是属于玄幻类型的。稍微晚一点就有了大陆作者仿照写的一些作品,但是都不成体系,作者也不出名,唯一记得的就是冰川伸的《咆哮七海》。再之后,就有了网友翻译的外国魔幻小说,如《暗黑精灵三部曲》《龙枪》等。那时的感触是,这些作者的想象力、对世界的架构都太了不起了。
2003年,我在武汉和几个玩得好的同学在大学门外的居民公寓内租了一间房。那段时间,我每天刷BBS找书看,但是在网上能找到的书基本都没有结尾,很多作品写上很精彩的十几章二十几章后就突然没了,从作品到作者都消失不见了,无数情节故事、人物恩怨在我脑海中翻腾。终于有一天,我想注册个账号,把脑子里翻滚着的那些情节故事吐出来。于是就写了第一本作品《林克》,一本“西幻”类的小说,现在看起来除了故事主线设计得还有点意思,其他的一切都糟糕透顶。但是想想,一个学计算机软件的男生敢于下手写东西,已经很大胆了。
张小童:目前为止您最喜欢自己的哪部作品?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情况。
血 红:我从2003年开始创作,今年就20年了。主要的代表作大致有《升龙道》《邪风曲》《巫颂》《巫神纪》《光明纪元》等。我擅长的主要是玄幻和仙侠,十七八部长篇,大抵上就是一年多一部的速度。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巫颂》。它在我所有的小说中也占据了“世界观核心”的重要地位。其他的作品比如《升龙道》发于起点,应该是网文界最早的都市修仙文。《邪风曲》是古典仙侠文,应该也是网文界最早的假借历史为背景的仙侠题材小说,同样是发于起点中文网。《巫颂》首发于17K,确切地说应该也是最早以远古历史为背景,对远古神话和早期文明做文学衍生的神话仙侠类作品。以上三本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后来的《巫神纪》《光明纪元》以及其他十几本长篇各有特色,但是代表性不如这三本。我也出版了不少实体书,有的作品做成了游戏,业绩不错。这两年有些作品还售出了影视剧版权,最近就刚刚有一个短篇作品的影视相关版权已经“落地”,希望未来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
张小童:对于网络小说中的人物设定您有哪些独到见解?
血 红:我可以做一些粗浅的阐述,但仅仅局限于比较传统的网络小说类型。传统的网络小说篇幅普遍较大,一本书几乎涵盖一个人物的一生。从主角的幼年、童年开始,有动辄数百年、数千年甚至更加漫长的时间跨度。人物一生所经历的一切就是作者要呈现给读者的故事。篇幅如此之长,时间跨度如此之大,是什么在吸引读者不断地追读?毫无疑问是主角的奋斗与挣扎,是主角从微末崛起,一路战天斗地不断获取成绩、功勋和荣耀的经历在支撑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过去不少网络小说中,作者对主角的设定都是出身较低微,层级不高,甚者孤身一人、贫苦无倚、身处绝境,时刻面临灭顶之灾。这样的设定可以在情节处理上让主角更迅速地进入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第一时间吸引读者。而读者也会对这些弱势的有缺陷的、被各种外部压力、危险包围的主角的命运抱有一种焦虑和好奇。他们会如何扭转命运?如何抗争命运的压力?如何从绝境中转危为安?这一切都值得期盼。主角在一场场艰难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一点点补全缺陷、夯实基础,一点点强大和提升自己。读者也会在此过程中获得足够的代入感与满足感。在配角的设定上,这类网络小说往往喜欢将负面角色设定成高大上的类型,让配角一出场就拥有足够的力度迅速激化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催化主角的成长。同时这些超凡配角的出现,也会让主角在成长旅途中拥有更大的可期待性,会让整部作品的情节更加丰满有趣,更有吸引力。
张小童:您如何看待传统文学对网络文学的滋养?对网络文学的未来还有哪些期待?
血 红:在我看来,所谓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只是载体和传播渠道有了差异。网络文学中比较流行的类型在古代的传奇故事、神魔小说中也能找到对应的种类。比如还珠楼主先生的《蜀山剑侠传》,又如卫斯理的系列小说等。如果将文学划分为严肃文学和商业文学,或许是更加恰当的划分方式,这是我个人的想法。网络文学作为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所谓的“网络”与否,其实和文字本身的属性没有多大关系。因此保留原本网络文学最原本的东西,仙侠也好,奇幻也好,各种类型都保留下来,然后在类型上进行扩大,容纳吸收更多的主流的文学样式,做大整个网络文学的规模,让更多的精英作者进入这个行当,产生更多的精品、经典,让网络文学成为下游产业的概念输出源头是当务之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网络文学的从业者,从作者到编辑再到周边的一些岗位,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网文作者更要充实自己,学更多,读更多,走更多的路,见识更多的市井民情以写出更高质量的作品。而编辑以及其他的相关岗位也会有类似的要求。这其中还包括职称评定和职业道德审核、职业道德约束等问题。或者说,网络文学下一步,应该在标准化、体系化,在评判标准、评判体系上做出新的突破。
来源:文艺报 | 张小童
#血红
#读书
#写书
#是个
#轮回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首奖3000元 | 「中华读书报」报刊有奖征文
0
2127
oulei
2024-07-25
媒体约稿
「微信读书」最新征稿:急需大量小说、故事
0
2187
gzh0762
2024-06-06
媒体约稿
700元/篇起 | 「十点读书会」长期征稿
0
1835
Sunday丶J
2024-05-30
写作交流
在番茄写小说写书的一个相对全面的总结
0
5154
被玩坏的狗胖
2024-04-11
写作交流
解答作者 在飞卢写书挣钱的核心问题
0
3227
lang183029372
2024-01-06
媒体约稿
2000元/篇丨「微信读书」长期大量征稿
0
2908
不得骑姐
2023-12-30
写作交流
竞千帆:现在究竟去哪里写书,个人的一点建议
0
3143
莲开的美
2023-11-07
媒体约稿
2000元/篇【微信读书】APP主题征稿(短篇)
0
2926
玲儿1234
2023-10-11
文化新闻
写书半年收入40万,失业宅女的网文逆袭路!
0
9084
fangrongxi
2023-05-27
文化新闻
世界读书日|中国年轻人如何通过阅读对抗精神衰老
0
8750
过界自己
2023-04-22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网络小说出版,你需要了解这些事情。对你写作太有用了!
霸屏暑期档,网文因何而爆?
别沉迷“宫斗”不能自拔
樊小纯出新书《不存在的照片》,从纪录片导演到哲学系...
写作没灵感,根本不是事
尚南山:网文光辉灿烂,不怕长路漫漫
15岁少年看网络小说成瘾 为看小说不惜割腕
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行业分析报告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300元/千字 | 「博爱」杂志约稿函
七猫女频创新征文2025第2期「古言新作」
4
写手之家站内推广位最新报价(下调后的报价)
5
给我们的公众号写国示新闻评论文章
6
网络作家红刺北:如何让读者难忘故事情节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