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古代穷人每天吃什么?别被电视剧误导了,你或许一天都撑不下去
[ 复制链接 ]
雅茹cyr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5
回帖
99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7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7 积分
积分
313
主页
发表于:2023-2-7 14:41:27
12233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黄鹂谈历史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老百姓都把吃作为一件重要的事。如今
杂交水稻技术
,从根本解决了中国百姓的吃饭问题,推广到全世界,造福了世界各地更多饱受饥饿的人。而在中国综合国力和科研实力如此强大的今天,科研人员仍然在为农业发展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可想而知,在食物匮乏以及各方面都不能和今天相比的古代,食物的获得就更加来之不易。
那么古代的穷人每天都吃什么呢?我们不能被电视剧中出现的琳琅满目的美食所误导,或许在古代吃一天都撑不下去。
01、古人一天吃几顿?
秦汉以前,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若是收成不好,可能一天一顿或者几天一顿。古人的
“一日两餐制”
已经深入人心,比如
宋代诗人宋洪迈的两句诗“只把鱼虾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表明当时古人吃饭就是一天只吃两顿,即便是历史上颇为富庶的宋朝也是如此。
在中国古代一日两餐制是一种饮食主流。这两餐也很有讲究,第一餐名为“朝食”,一般在早上9点左右吃;另一餐则叫“餔食”,也就是飧食,吃的时候基本是在下午4点左右。
在古代并没有电灯这样的现代产物,而蜡烛对于古代穷人来说根本用不起,所以除了一些特殊的节日可以在晚上出来走动外,其他时间是没有自由的。吃完飧食后消消食,做做杂活,基本上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所以古代人大部分一天只吃两顿饭,他们没有多余的活动时间。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开始发生改变。汉代以后,许多普通人家也开始向一日三餐甚至四餐转变。在宋朝开设瓦肆以后,甚至还有夜宵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明代中后期对外贸易扩展,商业和经济发展进步。新的作物玉米、马铃薯引入中国,使饮食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就有相关记载:“明代江南人家,朝夕亭午,每天均以三餐为足。不仅存在于官宦人家待客,即使工匠、佣夫之家,也是如此。”
02、古人每天吃什么?
《论语》有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五谷指的就是稻、黍、稷、麦、菽。传说周始祖后稷辅佐大禹,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是尧舜之相,司农之神。《孟子》记载道:“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
由此可见五谷的种植对于当时百姓的重要性。
春秋之前,无论穷人富人的主食都是
粟米
,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小米。直到宋朝末年,粟米都是古人的主食之一,但是粟米的产量不高,如今已经沦为牛羊的饲料。
春秋之后,
小麦
开始普及,情况就有所好转。面食开始流行,当时面粉的做法有两种:烧饼和馒头。馒头需要大量的面粉才能蒸出来,所以富人吃馒头而穷人只能吃烧饼,但那时的烧饼并不像现在这样有滋有味,而是又硬又难啃。
除了小麦,古人常吃的还有一种食物是
大豆
,大豆在我国古代的种植中有较多记载,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而古时候的人们种地大多是靠天吃饭,天气不好,收成就不好,所以很多穷人都种植大豆。
《管子》中曾感叹到:“宜获而不获,风雨将作,五谷以削,百姓零落”,一旦面临天灾降临,失去五谷作为粮食的百姓们,面临着“零落”饿死的风险。
明朝的时候南美的
红薯
传入了中国,可以说红薯的到来为当时的劳苦大众带来了福音。在古代,食物问题是个大问题,因为人们经常吃不饱,但是红薯传进来以后,这个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红薯产量大,热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糖分,而且饱腹能力很强,好种植。红薯普及之后,明清时期两朝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小麦、水稻、大豆、红薯这四样是古人常吃的主食
,尤其是穷人们,除此以外,就是糟糠野菜。
当天灾带来的饥荒降临,人们往往陷入生存危机。挖野菜
应该是人们为了摆脱饥饿的一种最常见的做法。我国是野菜利用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事实上五谷的发现也是在寻找野菜的不断探索中实现的。
明代的朱橚曾主持编纂了一本《救荒本草》,详细地指出了可以食用的野菜和不能食用的野菜。我国古人已经对野菜的认识达到一个系统化的水平,令人倍感唏嘘。
而当野菜被饥荒的人们采摘殆尽,为了填饱肚子,古人会找到更多可以用来充饥的食物,其中有一种食物名为
“观音土”。
我们现代人常说穷的吃土,在那个时代这又何尝不是真实存在的事情。因为这种土有会膨胀的特性,吃下可以暂时解除饥饿感,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食用观音土过多会导致腹胀,难以大便,实际上饥饿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最终只能是涨裂而死。
因此电视剧中所渲染的宴会环境、吃穿住行,只是古代中少数有钱人的奢靡挥霍。对于大多数古代穷人而言,他们始终在不遗余力地解决自己的温饱。就像《悯农》中所说,“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就算是四海之内没有田地荒废,有的农夫还是会被饿死。
03、古人吃肉和果蔬吗?
在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吃肉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周礼记载
“天子食太牢(牛,羊,猪),庶人食菜。”
在当时的条件下,普通的平民,按照礼制是不允许吃肉的。
随着社会动荡,普通人也可以开始接触肉食。不过以当时的生产条件来说,能够吃肉的往往是身份地位显赫的人,
《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就是很好的证明。汉朝以后,虽然生产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吃肉更加的有限。在当时,马和牛是稀缺的资源。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主要用于行军打仗。牛则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帮助人们耕地耕田。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杀马杀牛就是重罪。当时汉朝对匈奴用兵,急需战马,所以任何人不允许杀马。而牛从汉朝开始,在接下来的上千年时间里,都不允许随意宰杀。在很多时候,牛甚至需要到官府去备案。如果牛死了,官府还要下来查验。
当时的人们,主要是吃
羊、鱼、猪、狗,以及一些家禽
。但羊多被用于祭祀,所以很多平民开始选择吃狗肉。
中国有句古话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屠狗辈就是说在当时因为吃狗肉的都是一些普通百姓,所以泛指杀狗的人也是社会的底层人。
到了隋唐时期,社会生产力比汉朝的时候更加进步。当时的普通百姓,已经可以吃到家养的鸡和猪了。
比如唐诗曾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说法
。当时普通老百姓家里,已经有了用鸡肉去招待客人的能力。不过,
杜甫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古代的底层人民仍然需要啃窝窝头和野菜苟延残喘,勉强维持生计,而吃肉喝酒只是大部分上层人士的特权。
蔬菜方面,古人吃的蔬菜种类颇多。葵科植物、豆叶、萝卜、韭菜是早期比较常见的蔬菜。
葱古名为“芤”,
是产于中国本土的蔬菜品种,历史非常悠久,同时也是我们现在的主要调味品之一。葫就是大蒜,《
本草注》:“今人谓葫为大蒜,蒜为小蒜。”白菜古名“菘”,古时谚语: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这里的“晚菘”就指的是秋末冬初的白菜,它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所以在那时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如意菜是黄豆芽。
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如意菜于首阳山的故事
,后世便以采如意菜作为清高隐逸的象征。这道菜在战国时期已有所记载。而到了魏晋至唐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一些从国外引进蔬菜品种比如茄子、黄瓜、菠菜、豆角等开始在国内普及。
古代穷人多喝汤羹,但大多是野菜汤。汉朝的张骞作为使者出使西域后,与外界的文化交流频繁,因此胡人的很多食物比如
葡萄、芝麻、甜瓜、核桃
等一一进入中原,这时中原的饮食结构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古人开始渐渐吃起水果。
04、古人有调味品吗?
古人没有什么丰富的调味品,我们现在的油盐酱醋,对于那个时候的他们来说就是奢望。吃盐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
。“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遂成盐。”黄帝时就有制盐的记载。
但古代的盐一般都是官府把控,然后下放给某些大盐商,之后进入流通市场。
古代贩卖私盐的人往往会被施以重罪,因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对盐实行垄断经营。古代制盐技术的落后,工序繁琐,所以普通人家也吃不起盐,吃的饭菜都是清汤寡水的。对于穷人来讲,调味一般都是用蒜,在辣椒出现以后,很多老百姓也用辣椒来调味。平常也会用盐,但是肯定不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
春秋时期已经有了用五谷来炼油的记载
,但当时人们大多数拿五谷油当灯油。哪怕是在食物烹饪方法丰富多样的宋朝,煎炸和炒盛行。但是由于粮食的产量有限,油在日常饮食中也同样是奢侈品。古代的穷人做饭没有油也没有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保存食物能够过冬,他们往往一天只吃两顿饭,并且饭还多是以谷物壳和野菜树根为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度过他们的生活。
小结:
我们从小就学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诗词,因为有着古时候艰苦的经历,才会有这样的诗词。我们已然知道了古代人们生活的诸多不易,所以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候饿殍满道的场景很多,所以中华子孙都比较重视粮食,到了现代依然如此。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住行都有保障,但绝对不能铺张浪费,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
#古代
#穷人
#每天
#吃什么
#什么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番茄小说的算法是什么样的?给量又是什么样的?
0
2522
猪pp
2024-04-05
写作交流
什么是循环爽点、情绪爽点?如何运用并提升小说质量?
0
2126
547218
2024-04-16
写作交流
你为什么一直扑街?可能是这两点没有做好
0
2105
野爹
2024-04-28
写作交流
期待感到底是什么,一招简单学会
0
2176
洗白白等这
2024-05-07
文化新闻
网文影视化为什么都偏爱古装题材?
0
3225
写手发布
2024-05-08
媒体约稿
「每天读点故事」APP短篇征稿
0
2515
一笑释然
2024-05-10
写作交流
番茄小说的算法、给量又是什么样的?
0
2954
肖阳业
2024-05-22
文化新闻
这本小说回答了“什么是网感”——评大山头《低俗!订阅了》
0
4207
写手发布
2024-07-24
文化新闻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0
4747
写手发布
2024-07-25
写作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网友:写了一百万,才挣了三万多
0
2783
写手发布
2024-07-2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9)
寒冷刺骨
做饲料用的起小米?比猪还贵吧!
2023-2-7 14:42:1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过界自己
转发了
2023-2-7 14:42:4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okLCCD
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住行都有保障,但绝对不能铺张浪费。
2023-2-7 14:42:5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ljl7575
粟米不是小米,小米现在和未来也不会是牛羊猪饲料。作者别抬杠
2023-2-7 14:43:1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stroberto
古人 ? 六十年代到八十年吃什么
2023-2-7 14:43:5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neisalaan
我也不会信你说的
2023-2-7 14:44:5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slyfhyd
穷了几千年
2023-2-7 14:45:5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小山子88
就这样,古代人也比现代人聪明的多啊!不是吗?
2023-2-7 14:46:4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社背村
看电视都把人看傻了,特别是一些野居更是如此了,误导孩子们!!
2023-2-7 14:47:1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作者推荐
《大闹天宫》借古讽今、《古惑仔》儿童不宜,现在还有什么能看?
文案写作的技巧有哪些?
小透明加新人写手总结一下女频网站目前的签约福利哈
莫言: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优质党课」—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有ppt的讲稿就是不 ...
番茄专访|宋象白:家庭和事业,成年人可以全都有
从《山河令》看书改剧的因果律
当女粉丝喊男明星“老婆”:“泥塑”现象背后的女性诉求
马伯庸将推新作《长安的荔枝》,摆渡于史实和想象之间的长安往事
《余生,请多指教》定档 杨紫肖战谱奏治愈系乐章
话题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网文作者规模首次突破300
对话新时代青年先锋获奖者疯丢子:重拾正能量题材创作
4
800元/篇 | 「零杂志」杂志5月主题征稿
5
机器人瓦力:成为作家只有一条路——写!
6
给短剧设计爽点的人,已经入账百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