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余华对谈王安忆:GPT不会对我们俩构成威胁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3-3-27 15:02:06
1124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生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人脑总是要犯错的,但这也是人脑最可贵的地方。”
“起码到现在为止,我认为GPT不会对我和安忆构成威胁。”
……
3月2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思群堂,作家王安忆与余华的妙语连珠引来一阵阵爆笑和掌声。
这场“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的活动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校轰动,有人跑去行政楼连夜排队,有人为此建了“余华老师追星失败群”,有人发现票价在某网站炒到了一万,主办方更是紧急更换大场地,并安排线上直播——数据显示,仅前一个小时华师大的视频号就吸引了16万人在线观看,一个小时后数据又飙升到40万人。
这样的文学热情,好像一下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华师大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文学据点。余华兴致勃勃地说起当年他因《收获》改稿来上海,经常住进华师大宿舍,和格非、苏童、程永新、马原他们一见面就聊文学,聊到半夜大伙饿了,还一起爬铁门出去找东西吃,“那是很美好的经历。”
“像余华说的,那个时代很美好,就是谈文学。”王安忆感慨,“文学是我们最主要的事情。”
两人的对话还不时串起莫言、苏童、迟子建等等作家,许多小细节都能让同学们开怀大笑,还有同学弹幕留言:“莫言:没来,又感觉来了。”
从现实中汲取,又往前推推
这场对谈的主题为“现实与传奇”。谈及文学与现实,王安忆直言自己是一个写实主义写作者,是一个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截取素材的人。“我最初看余华,包括《现实一种》等等。先锋文学进来的时候我对这种叙事方法是有所警惕的,一是怀疑持久性,一是怀疑可读性,因为先锋文学所表现的世界和我们的常识是有距离的,除非你像马尔克斯一样重新创造一个常识,好像又没到那个程度。但我看到余华后来的写作,他是这批先锋作家里唯一一个清醒的、自觉的、一下子就找到小说伦理的作家。”
回顾当时的时代背景,王安忆感慨“每个人都在反抗”:“你知道我们已经封闭了那么多年,对于前辈们告诉我们的‘小说是怎么样的’,我们必须要做出一些不同的姿态。但是余华能够从这个陷阱里跳出来,他服从了现实生活的逻辑,但又能从现实逻辑里脱身,而大部分人是不能脱身的。”
让余华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他和王安忆一起去台湾,在机场时王安忆说了一句“余华你现在的小说让我看到人了”。“我后来的写作和之前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之前我感觉我是小说人物的主宰,但是当我写长篇小说的时候,我开始发现人物有他们自己的命运,这是《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之后的写作。所以我想安忆提到的,我之前作品中的人可能更多是以符号的形象出现,而之后的是以人的形象出现。”
“其实所有的文学,无论用什么方式,如果没有现实的基础,这样的文学作品是飘着的。我们都要从现实中汲取。”余华还举例鲁迅的《风波》和澳大利亚作家弗兰纳根的《河流引路人之死》,“如果我们提取后发现它不够,我们可能还要再把它往前推一推。”
貌似传奇,但也是普通生活
当谈到传奇性,王安忆说起最近看到的美国“70后”作家加·泽文的《明日传奇》,小说在写电子游戏的制作传奇时又写到了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有些东西貌似传奇,但它底下还是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
她表示,虚构性叙事在全球都是很难的,如今出现大量非虚构,是因为非虚构本身的真实性就能说服人,而且如今真实事件的传奇性一点都不弱。在这种情况下,小说家最初的出发点还是一个题材能不能吸引自己,是不是有价值。
“传奇性和叙述本身有着密切关系。”余华提到之前参与纪录片《我在岛屿读书》的录制,有一期是诗人欧阳江河和学者祝勇来做嘉宾,两人去水上渔村,回来后各自讲述。“欧阳江河是用一种诗人的方式描述,祝勇是用一种理论的方式描述,都不太靠谱。”余华说,但他后来看了王安忆的新作《五湖四海》,其中充满了小说家注意到的种种细节,让渔村生活一下清晰了,年轻的读者读来也会感到传奇。
在他看来,日常生活中确实充满传奇性,但还有一种传奇性是被时间拉长后显示出来的,比如《资治通鉴》和《史记》里的大部分故事在今天看来充满了传奇性。他还笑言刺客里总是荆轲的故事被改编,但那其实并不是刺客里最好的故事,最好的其实是豫让和聂政的故事。“到了《文城》的时候,仅仅一个原因是那个年代很久远,它适合用一种传奇小说的方式去写,我可以充分发挥传奇小说里边的各种因素去把它写出来。”
“GPT不会对我和安忆构成威胁”
眼下AI语言模型GPT-4引发了社会对人工智能“传奇”的探讨风潮,王安忆和余华也分别回应了AI写作对作家的影响。
在王安忆看来,AI写作通过搜索组合大量文字资料进行模式化写作,有时甚至涉嫌抄袭。她借用人工智能下围棋的概念,谈及人工智能为围棋爱好者提高了复盘效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复盘乐趣缺失”的问题。换言之,小说写作的乐趣同样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写作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就这个过程它不能替代我。另外,我也怀疑人工智能不能做到,因为生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我们国内也有一个(人工智能),我还真下载了使用一下,但不好用。我首先问了一个问题,我说文学是个什么东西,结果那个搜索出现了故障,然后我就觉得是不是我的问题太粗俗了啊。我又问得文雅一点,说文学有什么意义?等了半天又是搜索出现故障。”余华分享了自己的一次人工智能使用经历,“它的故障,可能就是最好的回答。因为这两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意义?你可以有一个回答,也可以有一万个回答。”
余华还表示,AI写作可以“写出中庸的小说,但写不出个性的小说”,它的作品只能是“完美且中庸”,而文学应当是一个挑战乏味的世界。文学作品优缺点并存,丧失了缺点也就是丧失了优点。人脑总要犯错误,用人脑写作的“伟大文学作品都有败笔”,但这也是人脑最可贵之处。
“起码到现在为止,我认为GPT不会对我和安忆构成威胁。”这一句话,引起了全场喝彩。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实习生 周洋帆
#余华
#对谈
#王安忆
#我们
#我们俩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经典再版
0
3097
写手发布
2024-04-24
文化新闻
我们网文圈,有属于自己的年终狂欢节
0
3938
写手发布
2023-12-22
文化新闻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网文都变成短剧了吗?
0
4151
写手发布
2023-11-18
原创文学
我们的生命本自具足——《面纱》
0
1448
小蓝
2023-10-07
文化新闻
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0
5112
写手发布
2023-09-21
文化新闻
河北涿州:“书在水里,我们只能向前看,向前走”
0
5836
写手发布
2023-08-03
文化新闻
莫言余华等北师大畅谈青年写作能力如何养成
0
6701
写手发布
2023-06-27
文化新闻
Kindle生错了时代?也许是我们辜负了阅读
0
9042
写手发布
2023-06-06
文化新闻
余华:90后作家是个强大群体,要重视他们
0
8113
写手发布
2023-05-19
文化新闻
我们为什么会被网络文学中的人物吸引
0
7206
写手发布
2023-05-17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两个“阿凡提”,究竟谁抄袭?
《桃源山村》作者海胆王分享网文写作经历
五十万字300稿费,现实告诉你,你的努力值多少!
金庸状告江南《此间的少年》侵权案终审宣判
奔着“漫威十年庆典”去的 看完《复联3》影迷心碎了
吴赟:为何会“买书人嫌贵,出版人嫌低”
七猫现言大神盛不世:“虐文天后”甜爽转型,挑战新领域
塔读实力作家竹九乐:把自己沉浸在故事里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4
300元/千字 | 「博爱」杂志约稿函
5
七猫女频创新征文2025第2期「古言新作」
6
写手之家站内推广位最新报价(下调后的报价)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