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为国产烂剧背锅,编剧有多冤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3-5-21 14:11:34
991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谈心社(ID:txs163)
“看了下预告,千万不要魔改啊!”
“只要剧情不要魔改,这cp我嗑定了。”
“希望我最喜欢的小说别被魔改……”
前几日,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长风渡》放出的一组片花,立刻成为观众和原作读者讨论的中心:
一边被剧中的cp线吸引,盼望着赶紧“抬上来”,一边隐隐担心自己喜欢的作品被魔改。
近几年来,IP改编、甜宠,一直是国产剧牢牢抓紧的流量密码。前者能借原作热度的东风,后者则能凭借CP营销出圈,分分钟拿捏收视率。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幅度改编剧情和“强行组CP”成了众所周知的雷区。
“将根本不适合甜宠的IP/职场剧/家庭剧,强行搞成甜宠剧”,更是在雷点里取了个交集。
“编剧能不能别动我的宝藏原作?”“编剧别惦记那点爱情戏了!”“编剧能不能上两天班啊”……
国产剧的种种争议之下,不少观众直接将一切的矛头指向了“一剧之本”的创作方——
编剧。
为了试图搞清楚国产剧观众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三位业内编剧。
国产编剧与魔改的爱恨情仇
去年七月,著名晋江IP《天才基本法》影视化,因剧作将原著热血高燃的悬疑故事,改为庸俗的言情套路,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这不是“魔改”话题在观众和编剧之间的第一次交锋。
在微博话题榜上,几乎每一部知名IP影视剧都有与“魔改”相关的词条,其中一部分甚至能达到上亿的话题量。
所谓“魔改”,即代表着对既有的作品进行大幅度的、违背原作本意的修改
观众无法理解编剧的改编,苦于角色设定和故事主线的偏差,认为原著剧情的1:1还原才是剧集保障的重要因素。
然而对于编剧来说,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编剧苏小拗入行已有十二年。
2017年,她从影视公司出走,开始做独立编剧。同时会去参加一些头部影视公司的剧本会,与国内知名编剧团队和好莱坞编剧共同对市场上可操作的IP进行数据、质量等多方面的评估,并提供剧情改编的思路。
苏小拗认为,IP改编市场,是有大量泡沫存在的。
“其实真正的IP并不多,真正的IP也不需要魔改,我们的水平是不足以把经典的故事进行‘魔改’的。”
她描述了IP改编需要考量的多种情况。
编剧在进行一个IP改编之前,需要熟悉这部作品,一部作品有可能只是构架不错,但里面的内容并不足以支撑这个构架。
“比方说有时候可能觉得书中的CP线很好看,但放到剧中的话,要去想的不仅仅就是人物了,还要想剧中的节奏、有没有空间对CP进行刻画。”
《长月烬明》爆红后,编剧也曾因CP人设受到争议/图为《长月烬明》编剧发文
在苏小拗看来,不同量级的编剧,改编所要面临的情况也完全不同。
于普通编剧而言,收到制作方邀请来改编这个IP,如果原封不动就说这个IP很好,可能会出现资方质疑编剧拿钱不干活的状况。
“人家觉得我买来IP你一点都不动,我请你来做什么呢?”
但对于有知名度的大编剧来说,则是另一种情况。
“大编剧肯定想亮出自己的本领,他有自己的优势在,甚至可能和原著水平是相当的,他肯定要发挥自身优势,对其中框架和内容进行符合影视化创作的调整。”
而在这些问题之外,成本和审查,也是影响编剧改编的重要因素。
编剧老童同样提到了这一点:“剧本,其实很像一个商品。”
影视公司捕捉平台的口味,平台捕捉观众的口味:
在平台看来,观众的口味,才真正决定数据和流量。
制作方会因此对剧本有一定的需求,当这些需求给到编剧,编剧会像制作一个产品一样,去配合制作公司的要求来创作。
IP改编在这一流程中,势必会走向两个方向。
当IP本身基底较好,大多数编剧会选择踏踏实实地消化。
老童曾经看过《三体》的原作和剧作,她认为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IP改编。
图源:《三体》
“本身的IP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扎实,而剧就是老老实实按照小说进行改编,包括故事的节奏、结构、人物设定,等于是一个不断加成的过程。”
但在小说创作者逐渐低龄化的如今,一些原著的质量未必能达到影视需求,编剧就只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
“这是不得不去选择的一个方向。”老童无奈地回答。
“拍不好别的,就拍爱情?”
如果说魔改引发的争议,背后只是观众对编剧“不尊重原著”的负面情绪;
那么“什么都拍不好,所以只能搞甜宠、拉CP、拍爱情”,才是观众对编剧能力产生质疑的最直接意见。
这个结论虽然略显极端,但不算武断。
《中国电视剧报告》显示,2022年播出的热门电视剧,一半以上都是以爱情为主线。
在这份根据网络热度排名的电视剧榜单中,前三名更是凭借剧中CP多次出圈/图源巨量算数
而娱乐资本论的调查报告中,爱情线更是在各类女性剧中,占据了相当大比重的时长。
图源@河豚影视档案
从创作、宣传到播出,大多数国产影视剧都将爱情线视为重头戏,不但将大部分创作精力投入其中,还将其视为剧情宣发的重心。
备受期待的律政剧《玫瑰之战》,开播后却变成案件频频降智、男女主公费恋爱的“甜宠故事”。
宣传主线是女性成长史的职场剧《星辰大海》,女主上班第一天就“不小心”把咖啡撒到老板身上,而后剧情一路走向“冰山霸总爱上我”的感情线。
为突出主角爱情而弱化的故事主线,悬浮空洞的职场剧情沦为“爱情线陪衬”、因强加情感线而烂尾“烂腰”、口碑失利……
使观众的期待从渴望“呈现真实职场情况”,跌落到被迫观看“职场背景的甜宠故事”。
不少人对此发出疑问:
是因为写不好真实剧情,所以退而求甜宠吗?
编剧老童在进入上海头部传媒公司之前,有过4年多的编剧经验,因而进入公司的第二年就接手了一个较大的项目。
从拍摄到后期,老童总共跟了4年,从头跟到尾。
她深刻感觉到:“留给编剧的创作时间不是剧本周期决定的,而是平台要不要这个项目决定的。”
平台对于项目的决定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有的剧本仅大纲环节就会磨合两年,但平台在决定要完整剧本时,可能是突然决定,“要求一个月里出5集都是有可能的。”
编剧在面临诸如此类的情况时,往往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查找资料。
老童提到“如果一家影视公司今年不拍项目出来,就等于说今年这个公司没有流水了,所以有些项目一定是要求今年必须开出来的。”
一旦面临这样的情况,即便编剧手上的剧本只创作了几集,也必须要尽快跟上项目开启的节奏,只能急急忙忙进组开始写。
剧情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担任“剧本创作”责任的编剧,难免成为众矢之的。
国产职场剧的悬浮问题,曾数次引发争议
在老童的叙述中,当下编剧行业较多的两类群体,是小说作者出身的编剧,和专业出身的编剧。
前者,往往精巧于情节的构思,交稿速度也会很快。但部分缺乏系统的编剧思维,不太擅长构架影视公司及平台所需要的大纲等内容。
而后者这种“正儿八经专业出身的编剧”,很少有能够深入接触外界、涉猎其他领域的经历。
“比如说读艺术类学校出身的编剧,他们可能本身就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不少毕了业就直接跟着前辈做编剧,少了生活阅历和职场积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给到充足的时间查找资料。“一切以卖掉产品为主”的行业速度,就必然导致剧情悬浮,内容空洞。
制作周期变短,行业产出速度加快,是采访中编剧们普遍提到的问题。
苏小拗同样谈到,“从创造者的角度来说,正常创作需要大量采风,像是以前做《闯关东》的高满堂老师,他在创作前会做大量的采风工作,比如访问闯关东的老人,实地考察等等。”
图源:《闯关东》
但在剧作需求量增加的大环境下, 资金需要迅速运转,行业需要飞速发展,这个时候很难进行大量时间的采风,对行业进行具体采访。
这一问题在都市职业剧中,尤为频繁。
“有时候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火,我们去追热点,要在热点冷却下来之前就完成创作,时间非常紧迫。”
苏小拗坦言,这类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是:
首先编剧要有沉下心来创作的时间,要有想把它做好的心,与此同时,制作方也要有这样做一部好剧的心。
“你的CP,其实不可控”
奇怪的是,影视创作的“糖度泛滥”,并没有很好地满足观众与日俱增的嗑cp需求,反而引导着影视市场走向另一方向——
题材同质化、CP线与观众期待的偏差、故事套路陈旧。
这些问题不仅加剧着观众的不满,也成为创作方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编剧熊方的另一个身份,是影视制作人。
她在大学时就攻读专业戏剧影视文学,毕业后也曾尝试在别的行业里工作了两年,感到不合适后,又重新做回自由编剧,和洪金宝工作室、上海电影制片厂都有项目合作。
在编剧从业期间,熊方深刻感受到“做编剧是一件非常被动的事情”,恰逢一些时机,她开始转做制片人。
双重身份下,熊方对于影视市场的现状,见解可能会更加全面。
熊方认为:“并不是只有国产剧在聚焦爱情,放眼去看所有的戏,那么多韩剧,最后都是在讲爱情,比如《太阳的后裔》。
图源:《太阳的后裔》
所有的戏不管是什么类型,最后都是在写人。写人,其实都是在写情感,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这种东西是逃避不了的。
即便都市剧会比甜宠剧多一点生活化,但最终回归的都是人的情感。”
在熊方看来,爱情是人在任何年龄都有权利去享受的,这件事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创作空间。
但在谈到CP线创作时,不少编剧都提到了一个词:不可控。
熊方在创作时原本心里预定的CP是男二和女二,但随着创作进度,会发现男二和女三的火花更足;
当创作和预想发生偏差,熊方通常会陷入“按原来设定写下去”、“做改编”,或是“隐隐藏一条线进去”的思路交错中。
“每一种情况,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苏小拗则强调,自己在过往创作中评估CP线时,会从流量和市场的角度,或是原著里原本就存在的CP角度,多维去考虑。
“我们不会强行做谁和谁的CP。”
“嗑CP本来就是类型决定的,如果书里作者已经认定某对CP了,流量就已经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好的选择。
我们会考虑读者最high哪里,把它保留下来。”
但也时常会有意外发生。
当苏小拗发现,剧本中某对CP刻画得极其生硬,或是审查中遇到问题,就会被迫进入改编的流程。
“有时如果作者做的CP不够精彩,或者是勾连的没有那么好,我们肯定也会在创作中对它进行勾连。”
这一操作通常要面临挑战观众期待的风险,在一些非情感类题材的现实、悬疑作品中,情感线的着重刻画,常常会引发观众的不满。
备受期待的悬疑剧《他是谁》,就曾因结尾仓促、强加感情戏被嘲烂尾
但苏小拗始终认为“情感戏的设置是为了丰富剧中人物的人设。”
她曾经阅读了詹宏志老师(中国台湾著名作家、编辑、电影人,代表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悲情城市》)所写的《侦探研究》,“侦探只办案,不谈恋爱,侦探只动脑,而不动情动心,更不分泌荷尔蒙,这是侦探小说的规则。”
但这是侦探小说中的情况。
在剧作中,最主要表现的是人物,人物肯定会有自己的感情线、成长线,有自己的生活,影视化以后可能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破案故事。
只是编剧的考量和观众的期待之间,难免出现偏离:
“我们的初衷是让他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人,只是这其中的度可能很难拿捏。”
在诸多因影视剧引起争论的时刻,观众和编剧仿佛是恒定的对立者。
编剧承载了观众最多的期待,也背负了最多的舆论责任。
但事实上,不计其数的影视剧争议背后,并不是编剧的单方面输出,而是资方、市场、与编剧之间的多重博弈。
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创作,资方不断加快的产出速度,让不同影视剧逐步走向同一套路,降维为已被验证过低风险、高收益的同质化恋爱戏码。
在采访中,编剧们多次提到一句话:
“编剧是离剧播最远的一方。”
从剧本到拍摄,中间要经历无数个环节,不但要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改编情况,也常常会面临项目在某一个环节被突然叫停,之前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但编剧又是最希望剧本拍摄出来的一方。他们为之付出的心血,可能只有剧作署名在荧幕上的那一刻,才能真正得到证实。
正如熊方所说:
“用笔头吃饭的创作者,没有一个是不抱有小理想、小抱负的。
为什么那么多电影,编剧跟导演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因为只有这样,编剧最想创作的故事才能最原封不动地反映在荧幕上。”
编辑丨小王作者丨小王
#国产
#编剧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情深不知所起》热播 编剧梵鸢:为爱勇敢,为爱蜕变
0
2380
写手发布
2024-07-05
交易招聘
长沙瞳日文学编剧部强力招聘!
0
2840
一等良民和绅
2024-06-13
交易招聘
有灵感,有脑洞的编剧大手子看过来
0
2981
钟轶
2024-05-30
交易招聘
坐标杭州,招坐班编剧
0
2712
gzh0762
2024-05-30
媒体约稿
招聘文案,编剧,写手
0
1240
波妞儿
2024-04-18
交易招聘
亨阅文化高薪诚聘坐班编剧
0
3192
2072
2024-03-20
文化新闻
从业者揭秘爆款短剧编剧月入10万:能火的不到1%、普通剧本一部给2万
0
3058
写手发布
2024-03-15
交易招聘
亨阅文化高薪诚聘坐班编剧/收稿
0
3630
gaohxshen
2024-01-15
媒体约稿
经致文学招聘短剧编剧
0
1982
万利公司
2023-12-22
媒体约稿
亨阅文化强势收稿/招编剧
0
1962
亨阅主编妖风
2023-12-11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阿乙:农村经验已用完,下一步往哪走?
我国网络文学驻站作者达1755万人
《重返1988》作者关外西风:重生商战文到底该怎么写
《西游八十一案》作者陈渐被知网侵权13年
中外学者如何研究清代仓储制度
全民阅读调查发布:纸质阅读量下降,听书成新主流
张颂文新剧热度飙升,《猎冰》原著如何把握最佳“破圈”机会
"道歉"怎么成了《上海堡垒》的关键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4
300元/千字 | 「博爱」杂志约稿函
5
七猫女频创新征文2025第2期「古言新作」
6
写手之家站内推广位最新报价(下调后的报价)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