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Kindle生错了时代?也许是我们辜负了阅读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3-6-6 10:22:37
904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 电子书阅读器只不过是知识载体的又一次变化,知识获取的途径一直在变,但获取者却不会变,始终是人类个体。”
文 | 叶克飞
早在去年,亚马逊就已宣布将于2023年6月30日起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5月31日,亚马逊发布公告,解答Kindle中国电子书店运营停止的相关问题。该公司表示,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将运营至2023年6月30日,在此之后用户将无法继续购买新书。
字面意思为“点燃”、寓意“点燃智慧之火”的Kindle,于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一度高歌猛进,冲击着固有的实体阅读方式。但在十年后,它黯然离场,似乎只留下“泡面盖”的传说。
Kindle是由亚马逊Amazon设计和销售的电子阅读器。2007年11月19日,第一代Kindle在美国发布,售价399美元,首批产品上市后五个半小时便被抢购一空。
2009年,Kindle 2发布,并于当年发布国际版,开始全球发售。此后十几年间,Kindle陆续发布各种版本,屏幕越来越清晰,内存越来越大,机身越来越轻薄,续航时间越来越稳定,从按键到触摸屏,阅读灯和冷暖光等相继成为标配……不过不管如何改进,两个基本要素始终没有变:单一阅读功能和自身不会发光的护眼墨水屏。
这曾经是Kindle的最大卖点,但在中国市场,它却变成了最大劣势。中国消费者相对更喜欢多功能产品,Kindle作为单纯的电子书,却往往被拿来与平板电脑进行比较。不能看视频、不能玩游戏、不能刷朋友圈,都成了缺陷。至于墨水屏,尽管护眼,但再如何高清,也远远比不上手机和平板的电子屏那般绚丽多彩。而且,因为墨水屏生产厂商相对集中的原因,经不起任何磕碰的墨水屏售价几乎与Kindle本身相当,更换成本高且繁琐。
当然,也有价格因素。Kindle最初是一个价格市场的搅局者,它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部分国产厂商将电子书阅读器定位为高档产品,产品毛利率一度高达50%以上,Kindle进入后,通过各种低价甩卖硬件策略,将整个市场价格体系拉低。2013年到2018年,Kindle电子阅读器在中国累计销售数百万台,中国成为亚马逊全球Kindle设备销售第一大市场。
但时至今日,这个希望走“低价卖硬件,靠虚拟平台售书长期获利”之路的搅局者,多少已经落后于市场。
Kindle商城的图书购买价格尽管低于纸质书标价,也有会员订阅制服务,但国内纸质书市场在网购平台的推动下,时常呈现“畸形折扣”。同时,近年国内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竞争激烈,不但产品多,如微信读书等电子书平台也纷纷崛起。它们的包月价格更低,而且借助于平台原有的社交功能氛围,诸如相互点赞、留言和阅读时长排名等功能都颇受欢迎,因此注册用户和日活用户都远远超过Kindle用户。与之相对的是,对于
出版
机构来说,曾被视为行业发展方向之一的电子书,经过多年探索,增长相当缓慢,盈利空间早已出现瓶颈,许多业内人士反而不看好电子书平台的崛起,认为它们压榨了原本就相当艰难的传统出版市场。在这个对抗格局之下,两头都不讨好的Kindle更显边缘化。
也有一些网民的版权意识依旧较为淡薄,习惯四处“求资源”。而Kindle对盗版书格式支持不佳,原本是版权保护层面的做法,但在这些网民眼中也成了“不好用”的证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Kindle虽是电子书领域的划时代产品,但也有生不逢时的一面——自诞生之日起,它就面临着智能手机这个大敌,苹果手机就是与它同一年诞生的。智能手机作为多功能载体,迅速突破了固有的通话功能,将人类带入社交媒体和视频时代,压缩着人们的阅读时间与空间。更何况,如果不在意电子屏的伤眼问题,手机和平板也能用来阅读电子书。相比之下,Kindle在功能上的“纯粹单一”,在用户眼中很可能变成“可以不支付的成本”。
Kindle退出中国市场,更多是出于市场利益考量,并不会改变中国的电子书市场乃至阅读市场的格局。对于读书人来说,也仅仅是少了一个平台渠道而已。但借此机会审视“阅读”,也许是个不错的契机。
相比在中国市场的状况,Kindle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还算不错。这当中有许多因素影响,比如纸质出版市场的差异、纸质书和电子书发行节奏的差异等。但有一点确实不容忽视:在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的欧美地区,人们的手机使用频率、对短视频平台的依赖都远远低于中国,在公园里、地铁上乃至理发店里长时间读书都很常见,这给了Kindle更大的生存空间。
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阅读器,可容纳大量书籍,解决纸质书的承载限制,同时又比纸质书更便于摘录、搜索、批注和查阅字典,“沉浸式阅读”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许多电子书阅读器和纸质书的拥趸之所以抗拒手机读书,恰恰是因为手机功能太多、诱惑太多,一个微信消息可能就打断阅读节奏。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日均使用时间达到110分钟,2021年,这个数字扩大到120分钟。对短视频的沉浸甚至依赖,引发许多担忧。在空闲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每天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短视频时间,意味着许多人或许从不阅读。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阅读的载体如何变化,而是谁在阅读,又有多少时间阅读。
自古以来,书就是知识的载体。古时有竹简、牛皮卷,到了纸张和印刷术逐渐兴起后,纸质书走入人类生活,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是奢侈品。对于中国普通民众而言,直到明清时代,雕版印刷术步向成熟时,小说才真正走入市井生活。至于中世纪欧洲,藏书能有几百册便已可享誉各国,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拥有一本私家书籍。直到古腾堡金属活字印刷术成熟后,书籍才得以普及,知识不再被教会垄断,为欧洲进入公民社会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契机。
电子书阅读器只不过是知识载体的又一次变化,知识获取的途径一直在变,但获取者却不会变,始终是人类个体。作为划时代的成功产品,Kindle颠覆了图书销售模式,是数字内容产业盈利模式的先行者,它无愧于最初的那句口号:“把书店开到大众的口袋中”。而对于个体来说,在一个“口袋里就有书店”的时代,不阅读算不算一种辜负?
Kindle离开,但阅读仍要继续。
编辑|沈彬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kindle
#错了
#时代
#也许
#我们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读者》杂志征稿:XX时代的爱情
0
2738
东方朋友
2024-01-04
文化新闻
我们网文圈,有属于自己的年终狂欢节
0
3932
写手发布
2023-12-22
文化新闻
蒋方舟:我始终相信一个人超越时代的可能性
0
3903
写手发布
2023-12-16
文化新闻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网文都变成短剧了吗?
0
4151
写手发布
2023-11-18
媒体约稿
重回峥嵘时代,书旗小说女频年代征文来袭
0
2609
婷心随衣动
2023-11-03
休闲分享
AI,未来也许只是一种办公软件
0
3273
sacici
2023-10-29
原创文学
我们的生命本自具足——《面纱》
0
1448
小蓝
2023-10-07
文化新闻
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0
5097
写手发布
2023-09-21
文化新闻
后《三体》时代,谁将是“下一个刘慈欣”?
0
4811
写手发布
2023-09-19
文化新闻
河北涿州:“书在水里,我们只能向前看,向前走”
0
5836
写手发布
2023-08-03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锦绣未央》抄袭案首案将于2019年2月26日开庭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也收到死亡威胁!警方已介入
对“东八区的先生们”说不
古言大神溪照影:写作让平凡的我得到了升华
长河熠:书香门第走出来的“岁月记录者”
京东文学奖入围作品出炉
诺贝尔奖:有陪跑32次甚至48次的,是否应设立陪跑奖
《无心法师3》官宣定档3月3日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300元/千字 | 「博爱」杂志约稿函
七猫女频创新征文2025第2期「古言新作」
4
写手之家站内推广位最新报价(下调后的报价)
5
给我们的公众号写国示新闻评论文章
6
网络作家红刺北:如何让读者难忘故事情节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