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专访蔡崇达:400万销量的《皮囊》之后
[ 复制链接 ]
你的美瞬间倾城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91
回帖
177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4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4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积分
418
主页
发表于:2023-10-7 13:16:36
483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014年,蔡崇达的处女作《皮囊》
出版
。谁也没想到,这部散文集在日后的8年多,销量超过400万册。
“其实直到下印前,我都在问,这本书能不能不出了?”在《皮囊》畅销的8年时间里,蔡崇达一直没有新作问世,直到长篇小说《命运》。在阅外滩书店举行的新书分享会前,蔡崇达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谈及《皮囊》出版前的这段插曲,他坦言:“我是受文学恩惠的人,对出版这件事,心理压力比较大。我的产量没这么大,不是我没有写,而是要达到我心里值得出版的线。”
《命运》分享会在阅外滩书店举行
1982年,蔡崇达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东石镇,18岁考入泉州师院,2004年毕业后,先后在《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工作,担任过《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GQ》中国版报道总监和《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
回顾蔡崇达的媒体人简历,不可谓不成功。但就在即将迈入30岁的当口,他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他坦陈,自己当时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写《皮囊》的过程,是我向文学求助。我被看不清楚又一直逃避的命题追赶着、撕咬着,无力承受,最终鼓足勇气转过身看到它、面对它,与它相处。”
那个紧追不舍的命题究竟是什么?蔡崇达回忆,29岁时,他觉得,人是为了“理想”和“责任”活下去的。当时他对自己的规划是在媒体领域赢得奖项认可。但当真正拿到这些荣誉之后,他又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他开始觉得,所谓“理想”只不过是给自己抛了一块骨头,抛得远远的,再让自己去追,当你咬到骨头那一瞬间,又开始怀疑这一切的意义。另一边,自从父亲患病后,他把医治父亲视为自身的责任。直到29岁的某一天,这份责任也消失了,因为父亲离世了。
30岁生日那天,蔡崇达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参观了一个展览,长长的展台,安放着各种各样的药丸和医疗器械,每一列都隶属于下面标注的一个个主人公,已逝的人们生前最美好、最痛苦时刻的照片以及他们最后时刻的面容也被一一陈列。
看着这些面孔,蔡崇达想起重病8年、已经离世的父亲。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真正理解父亲。从伦敦归来后,他开始搜寻记忆中的父亲,写下了后来收录于散文集《皮囊》的《残疾》一文。从那篇文章开始,他有了一种紧迫感:“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一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这也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自己。”
在媒体工作时,蔡崇达擅写特稿,他形容,写《皮囊》就像是用报道自己内心的方式,面对耿耿于怀、最难以释怀的命题,剖开它、看到它、认识它、拥抱它。“《皮囊》意外地成为畅销书、长销书,但其实它并非自觉呈现给公众的表达。它不是那么系统性,但很真诚。能得到读者的喜爱,就像成千上万素未谋面的老朋友与我的内心深处相遇,与书里表达的命题共鸣。”蔡崇达说,有了读者、有了销量,对他而言有了一份底气,“可以不那么快出新的书,可以不写不想写的东西。在庆幸和感谢之外,也特别紧张,希望自己的下一本书能够努力试图逼近写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蔡崇达为读者签名
《命运》这本书,最早定下的是书名。“世界诸多无常,很多人活下去的根本目标被动摇,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我觉得,需要有一本叫《命运》的书,描述命运的模样——认识命运、与命运相处,就不再对命运如此恐惧。”
“先把书名和目标定下来,这本书注定是难写的。我试着承担某种责任,尽我所能调动文字的千军万马,逼近这个目标。”蔡崇达说。
不管是《皮囊》还是《命运》,蔡崇达的书写离不开家乡与亲人。“很多作家的第一本都是写自己、写家人、写家乡、写生命历程的。没有能力看到家乡,看到自己和构成自己的一切,就更没有能力看到更多的人性、更大的世界。”在蔡崇达看来,“生下”家乡,“生下”自己和亲友几乎是写作者必经的过程。“最后,写家乡不只是为了写家乡,家乡其实是亿万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累积,是行为秩序、价值理念,是一代代人生下来、活下去、留下来的经验——‘生下’自己的家乡,就是从最熟悉的通道,从共同的生命经验,通向生命本质的命题。”
《命运》的主人公是《皮囊》里的核心人物阿太。“要描述命运的样子,可能需要这个人活得足够漫长。命运刁难不到她、为难不到她,她与命运漫长的相处,折射出命运的模样。”蔡崇达说,阿太活了99岁,历经人间变迁和种种困难,但她生命的核依然向前,“小说的开头就写死亡,在濒死一刻回望,死亡可能是描绘命运最好的立足点。”
为这个开头,蔡崇达重写了多次,“直到第二十七八遍,终于找到了它。我才感到,自己或许有能力‘生出’这部小说了。”他感慨,“新闻的导语如同路线图,你已经掌握了所有素材,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而写小说没有现成的寻宝路线图。即便找到了开头,还是不知道第二章要写什么,只有不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摸索,找到开头,只是找到了行进的方向。”
在《皮囊》畅销的这些年,很多人问过蔡崇达,为什么这本书这么受欢迎?“我回答过很多有可能的原因,但究竟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后来看到一位韩国评论家说,作者试图用古代中国的精神秩序疗愈当下中国。我很庆幸自己生在闽南,我一直说,不是我的书畅销,而是闽南文化畅销,是传统的中原文化畅销。泉州是宋元时期的第一大港,每当中原发生战乱,就有人不断迁徙过来,带来不同朝代的传统文化。”
“当我内心面对逃无可逃的命题,下意识调动生命经验中储存的家乡秩序,无意中暴露了我自家乡文化中继承、学习的精神链接。这些精神资源或许对当下人们的生命历程依然有启发。”在蔡崇达看来,写作者就像老天爷的农作物,长在什么样的土地,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所扎根的风土就是先人积淀下的经验。“中国人其实是精神世界高度发达的民族,这些年,传统文化重新回到年轻人的生活,民俗、民艺成为新的时髦。我女儿10岁,对这些话题特别感兴趣。我的写作之所以会被看见,或许就是在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希望寻找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有什么样的精神秩序可以依凭。”
#专访
#蔡崇达
#销量
#皮囊
#之后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风波之后,番茄作者近期日收下降?
0
3971
写手发布
2024-07-29
文化新闻
古言网文的大手笔——专访白金作家意千重
0
3219
写手发布
2024-01-23
文化新闻
专访 | 金克丝的救赎:“年代文+美食随身空间”,金榜TOP1...
0
3291
写手发布
2023-12-30
文化新闻
专访《烟雨楼》作者一夕烟雨:如何度过新手期
0
4052
写手发布
2023-12-26
文化新闻
从销量扑街到月销过万,这套再版书凭什么起死回生?
0
4159
写手发布
2023-11-16
文化新闻
《皮囊》《命运》成了畅销书 蔡崇达:为一个作家存活于...
0
6609
写手发布
2023-08-30
文化新闻
橙瓜专访丨画骨师:披星戴月的创作之路,不负热爱
0
11429
写手发布
2023-05-17
文化新闻
专访天瑞说符:我是“降临派”,但ChatGPT不会取代我
0
8885
写手发布
2023-04-11
文化新闻
《三体》之后,国产科幻剧的春天来了吗?
0
9424
写手发布
2023-03-02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200元/篇 |《意林》杂志“三尺讲台”栏目征稿继续!
《狐狸》:作家必须善于“背叛”,才能赢得虚构的权利
为什么关于文笔的提问下面总有人以男频网文角度分析?
【写作素菜】古代宫女等级制度
新手小白如何快速掌握写作技巧,并实现写作变现。
前番茄签约作家,现飞卢责编白醋教你网文如何制造爽点
100-300元/篇丨公众号「无物永驻」征稿
中文在线千字100起大量收短篇: 急缺知乎,uc向短篇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曾舜晞演的吴邪烂透了,这种“盗墓”南派三叔要气炸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超详细干货
关于女频写文及申签的建议总结
耽改上了,泰腐会被抬走吗
网文写作,怎么做到每一句话都为情绪服务?
【写作素菜】古代宫女等级制度
闲鱼文学奖:杜甫不行,你可以
为什么关于文笔的提问下面总有人以男频网文角度分析?
假期书单| 一口气可以轻松读完的好书,除了追剧,一起自我提升吧
《皮囊》之后,蔡崇达长篇小说《命运》出版
话题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5月主题征文
4
《湖南文学》长篇小说栏目征稿启事
5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6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