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一周书事| 宋徽宗如何定义美?明朝书贩妙用江南水路卖书?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9-8 20:04:40
1687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第14期“享读”好书榜新鲜出炉了!
书单由书香上海、文汇APP和上海发布联手打造,所列图书综合考虑上海书城、上海图书公司(上海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博库书城、衡山和集、钟书阁、大众书局、言几又、中图现代书店、西西弗书店等沪上实体书店8月20日-9月3日销售数据,经精选后呈上。
《不迷路 不东京》
徐瑾 著
东方
出版
社
推荐理由:《不迷路,不东京》全书分为三部分:迷走、迷色、迷读。“迷走”关于旅行,是青年学者徐瑾对日本风景、风情、历史的探寻;“迷色”则是关于日本艺术、文化的一些思考;在“迷读”部分,徐瑾写下对日本文学的看法。全书通过三个不同的面向来剖析日本的社会文化与人文历史,并适时对比中国与日本,对照自己与他人,最终看清彼此,抵达“不迷”。
徐瑾喜欢印度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他的作品很好地示范了高质量的游记是实地、知识以及观察的结合。“我们已经处于一个朋友圈游记无处不在的时代,但是奈保尔的游记却有着难以遮蔽的价值,因为他的感受与眼界,无可替代。他周游世界,原点却始终来自他的家乡特立尼达,正是通过对比与映照,他理解了世界。他的每本书几乎都是游记,可以视为自传的延续与变体,他不压抑自己的愤怒与自觉,惯于书写当地的滑稽、挫折甚至受伤。但是正是这样的写作,让他展示的世界更为真实、饱满而独特。”换言之,奈保尔通过这种特殊的经历在书中“定义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从不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涂粉”。
徐瑾也喜欢东京那种“复杂的折腾”,因为“东京这种复杂,本身也是现代都市普适的现代性体现,既有匠人精神也有追求效率的一面,既有平淡恬静的一面也有野性飞扬的一面,只看到其中一个面向,都是失败的观察。”作家刘瑜评价:“旅行者总是急于发现,因而很难保持淡然。《不迷路,不东京》却是一本淡然之书。徐瑾在旅途中并不四处寻找,而是更享受沉浸。正是在不动声色的沉浸中,浮现出不徐不疾的感悟。写日本,真是没有比这更日本的方式了。”如果你恰巧也喜欢太宰治、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日本作家,着迷于宫崎骏、小津安二郎等日本导演,追看《深夜食堂》《东京女子图鉴》《四重奏》等日剧,翻开这本书,或将收获接踵而至的惊喜。
《读书毁了我》
王强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为爱书之人,《读书毁了我》记录了知名“书痴”王强寻书、看书、买书、藏书过程中的故事和点滴感受,其对图书的喜爱入痴的状态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你不妨把书看成是王强的“红颜祸水”。因为很多时候,他已经把书当成了他的情人……从历史上的宠物,到厨烟里的大仲马,到莎士比亚的博物学,到伊甸园的黑暗,到曼哈顿的书店……书房是王强的王国,现在王国的主人便陪你展开书世界的瑰丽奇航。
《读书毁了我》是一本阅读札记,几经再版。这也是一份印证,昭示着生命由阅读而走向更开阔的舞台。王强作为商界精英被人知晓,但是北大西语系出身的他,在私人世界的精神领域,有着资深西文书蠹这样重多彩有趣的身份。他为书痴狂,寻书、看书、买书、藏书中的点滴,在他笔下均化为妙趣故事;他以懂书为乐,尤其在西文旧书的世界里见多识广。作为报答,书重塑了他的生命,与书中的伟大灵魂相遇,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精神世界,而他获得了更好的自己和更精彩的人生。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新书分享会上,王强与作家毛尖对话。王强爱书如狂,在选书方面更是极其严格——“读书只读一流的书。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一流的书就像炸药,蕴含着摧毁一切的力量,然后还给你更好的自己。”在他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是作家倾其经历、献血乃至生命写成的;历久弥新,廓然无界,跨越时间与空间,能与读者产生灵魂的碰撞。与此相反,毛尖则是读书观影的“杂家”,年轻时如饥似渴地阅读经典,也接触评论通俗作品,既有专业学术背景,也有直白的大众视角。雅俗相杂,无边无界,乐在其中。
《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
齐东方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推荐理由:何家村窖藏共出土1000多件,分别藏在2个大陶瓮和1个银罐中,材质包括金、银、玉、陶等,做工精细,造型美轮美奂,艺术价值极高,多为唐代皇家御用品,其中甚至有不少是海内外孤品。自1970年出土以来,它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绝大多数从未对外展出。直到2004年5月,何家村遗宝中的65件(组)精品在北大首次集中亮相,其中包括杨贵妃佩戴的“香囊”、唐玄宗的舞马、神秘的“金开元通宝”等。对于何家村遗宝的埋藏之谜、器物背后隐藏的故事、遗宝主人的身份等问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在新书《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中给予了解读。
书中谈到,在出土的何家村遗宝中,一批不同于中原文化的西域异宝引人关注,被视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碰撞孕育出的一颗颗明珠。以“鎏金海兽水波纹银碗”为例,波涛汹涌的水波中心托起一只戏水的海兽,边上却奇异地伴有一对鸳鸯,中西合璧的光辉闪耀在这件艺术作品上。再比如,“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出土,让人们得知:原来古代的香囊形制多样,除了丝织品,还有金银制品。据齐东方考证,唐代香囊直径多在5厘米以下,顶部安有环钮、链条、挂钩,可随身携带,可作为手中的赏玩,可任意摆放,可四处悬挂,用途广泛,使用十分方便。女性随身暗藏一枚小巧的香囊而不被人所知,走动时,周围始终萦绕沁人的芳香,可以达到玉体飘香的效果。透过古老物件,一窥时代风尚。
《大明梦华·明朝生活实录》
萧盛 著
新华先锋·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以明代笔记的风格,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明朝百姓的语言、衣着、饮食、住所、出行、文化、娱乐、节日、职场、官场等生活百态。将明朝大历史融入到小故事之中,引经据典,轻松说史,展现出一幅浓墨重彩、包罗万象、生动活泼的明朝生活大画卷,仿佛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本书不止是说明朝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当时的风土人情,重点是想通过明朝人的行为方式,说出世道人心。
比如,书中写到明朝的出版史“民间书商的销售智慧”,当时,中国有四处地方集刻书、印书及书市功能于一体,明人胡应麟有云:凡聚书之地有四,燕市也,金陵也,闾阖也,临安也。说的是北京、南京、苏州和杭州的书市。又云:凡刻书之地有三,吴也,越也,闽也。指图书出版多在浙江、江苏和福建三地,道出了当时全国三处出版大省。全国书坊最多的又有四处地方,分别是福建的建阳、江苏的苏州,以及首都北京、陪都南京。在这四处地方之中,刻印刊行图书最多的则是建阳,居全国之首,所刻印之书籍占整个大明朝的五之其一。整座县城,大部分人脱离了农务劳作,效事于书坊,街上之商铺多为书肆,码头之上船只往来,所运者无非书籍,江湖之上,书香四溢。此四个地方,为全国出版之中心,所刻印之书往全国辐射,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刻印、销售网络。至于书籍之销售,则有三市,考市也、庙市也、灯市。
而在苏杭一带,书商们利用发达的江南水路,载书而贩,舟行天下者众,他们南至钱塘,东达松江,北上京口,扁舟孤棹,佣书为业,且多受藏书家、读者欢迎,待之如宾。比如明朝书贩周子肇,有别于一般的书贩在路边开店设摊,他驾一叶扁舟,周游四海,多结交士大夫,针对文雅人士,并上门推销,入了府门,从袖口处取出书单,供人查阅,与主人把酒言欢,高谈书事,其乐融融之中,便把生意做了。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
贾冬婷 杨璐 编著
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理由:谈及宋朝,现代人的态度很明显地分为两大类。一类人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另一类人则大爱宋朝,最想穿越回去的朝代就是宋朝。而汉学家们普遍认为,尽管从军事威力和势力范围来衡量,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确是中国历史上尤具人文精神的朝代之一。翻开《我们为什么爱宋朝》打造的宋朝生活美学地图,读者仿若徜徉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的高峰时期。
在宋朝,取代宵禁,中国历史上开始出现通宵达旦的夜市,都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并大放异彩。同时,士大夫阶层出现,“寒俊”崛起,成为文明传播扩散的重要一环。那些在乡不在仕的人也成为文化的骑手,使风雅成为宋代的一时之风。正如陈寅恪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书中谈到宋徽宗——站在当时人的角度,宋徽宗完全符合一个时代偶像的要求:优雅、博学、多思,具有艺术气质而非孔武有力。“男性的精致文雅的新潮流”,是有宋一代的“转向”,从追求“大丈夫”到崇拜文人,而这个时代转向的代表人物,就是宋徽宗。尽管宋徽宗也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心壮志,但相对于政治军事上的开拓,他更在意迈出以规范来定义“美”的步伐。关于瓷,最有名的诗句来自宋徽宗对美的定义。“雨过天青云破处”是他做的一场梦,这诗也可能是柴荣所做, 但大量文献记载都把这句话送给了极大提高官窑青瓷标准和质量的宋徽宗,因为他追求极致美感的形象深入人心。探讨宋徽宗的日常生活,会被“兔毫连盏烹云液”的精美茶盏所吸引,会为“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的茶花而感叹。宋徽宗的专著《大观茶论》要求,茶盏尚青黑,有玉毫条达,用水需清轻甘洁。由此,确立了品茶的最高表现形式,而突破了饮的界限。
《夜书房:初集》
胡洪侠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推荐理由:书中内容多为作者读书偶记及交友趣事,展示了古今中外的书中趣事。诚如书中所描述的,“回到书房,窗帘一拉上,你就自由了。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自由,不过是随心所欲想些事情。这自由有点儿像许愿已久而总是无法读完的名著,到了晚上,才有心情掀开封面,翻到自己喜欢的章节,读上几页。当然也读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朦朦胧胧的断章,飘飘忽忽的碎片。在书房里想过去是容易的,也是充满趣味的。你的眼睛只需像探照灯一样在一个个书架一排排书籍上扫过,说不清在哪一格的哪一本书的书脊上,你过去的一段时光就被照亮了。我得理直气壮地承认,很多书我没好好读过。一定要读吗?你曾在某个时间喜欢它们,你把它们带回家,也就把你的一件旧情、一桩往事、一缕心绪夹在书页里带了回来。看它们一眼,你不就想起小城的春秋、校园的徘徊和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的炎热吗?流失的岁月正是你藏书的书签,找到书签,你就知道你的生命曾在什么地方停靠过。这就够了。”
好友杨照评价:胡洪侠爱书成痴,而且痴之有道。他的“道”是随时念念不忘与书相关的大大小小故事,随时萃取其中最有趣或最有意义的,以口、以笔抒发流传。说“随时”,确有其证,那就是这本《夜书房》初集中所收文章,具备了高度机动的即兴风格,像是信手拈来,虽短小却必定精道,不是日日深浸书中之人,孰能至此?而在作家马家辉眼里,仅是“夜书房”三个字已有故事——仿佛在夜里隔着玻璃,我们看见刚从报社下班回家的胡洪侠躺卧在书房的小沙发上,我们好奇于他每夜看见的宇宙景象,幸好,他毫不吝啬,读过了书,把所见、所感、所思勾画出来并结集出版,让我们有机会窥探这宇宙的细致与精致。翻开《夜书房》,是探索、是偷窥、是相陪。
《那年 那信》
敬一丹 著
磨铁·浙江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那年那信》是央视主持人敬一丹继《我遇到你》之后的新作,一部“家世”式的成长记录。这是普通新中国家庭的故事,点点滴滴中有辛酸欣喜,但始终伴随着家人的浓浓温情。敬一丹通过“信中信”方式来讲故事,浓缩了1700封家书,满满的生活细节,生动勾勒出随着不同年代而变迁的世间图景,读来真实感人。
从1950年的情书,到2018年的“微信控”,本书时间跨度68年,涵盖了五代人各自不同的成长历程。不同年代的气息渗透其中。在敬一丹看来,这些信里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代代都有故事,家家都有故事,千家万户的故事就像一块块小拼图,拼出了不同年代的世间图景。对比网络覆盖、即时通讯的现代,那邮筒上绿色的记忆,那手写的、穿山涉水历经寒暑保留下来的信件,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在字里行间、岁月更迭中的回望。正如敬一丹所说,“回望,连接着昨天、今天、明天。”阅读的过程中回首过往,会看得更清晰透彻,未来的路自然会走得更从容明白。
《芯事:一本书读懂芯片产业》
谢志峰 陈大明 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什么是芯片?芯片产业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我国的芯片产业现状如何?有无突破的可能和路径?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关注的焦点。《芯事》梳理了60年来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脉络,解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布局,展现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艰辛历程。通过述说集成电路企业、行业和区域发展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作者将亲身经历与行业发展脉络相结合,在历史故事中解读技术复杂、专业强性的集成电路行业,在对标中凝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集成电路历程,从中汲取发展集成电路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
“芯片”概念上简言之,芯片是集成电路形成的产品。集成电路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规模化电路集合。拆开一台旧收音机、一部旧手机,你就可以看见集成电路的基本构成。《芯事》的两位作者,是半导体研究者、产业研究者,他们从1958年集成电路发明前后谈起,有科学史,有产业史,回答了芯片是如何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以及中国芯片企业的探索、发展和困境。副标题“一本书读懂芯片产业”亦表明该书希望实现科普效果的急切心情。
《上海六千年》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主编 仲富兰 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漫漫岁月长河中,上海有哪些标志性的激动人心时刻?这座城市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以上海地方志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史实为支撑的上海发展史普及读本《上海六千年》,分为《远古文明》《千年之城》《百年梦想》三卷,每册篇幅约15万字,总容量在50万字左右。全书讲上海发展的“三部曲”:上海文明的起源,即上海6000年的人类生活史;上海城市的形成,即上海1000年的城市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的成就和未来愿景,即到21世纪中叶近100年上海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史。
从六千年前的一把稻谷到“上海浦”聚落纵横、帆樯栉比的水乡风物;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文明曙光到“一城烟火半东南“的城镇兴旺;从老城厢、城隍庙到十里洋场上的都会繁华;从兴业路76号振聋发聩的一声巨响到申城新生再度扬帆起航。上海六千年的沧桑巨变里,有古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有先辈果敢勤奋坚韧不拔的风骨,有前贤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情怀,有今人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的气魄……全书梳理了发生在6000年历史长河、6000平方公里地域的“上海故事”,以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为切入点,以上海历史演进和发展为脉络,突出体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兼具权威性和可读性。
《去北地,再去北地》
陈保平 陈丹燕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去北地,再去北地》是“陈丹燕·旅行汇”系列第10本,由陈丹燕与陈保平合著,为夫妇1993年共赴俄罗斯、2017年共赴波罗的海三国的日记。这种鲜活交叉视角的对比使得历史沧桑感呼之欲出,能在严寒与高压中品位百转千回的温情,在文学与现实、时间与空间里设立了两个对照组:两次旅行时夫妻之间的相互对照、横跨24年的故地重游形成今昔对照。每一段旅途都有两份相似但又截然不同的答卷,字里行间流露出奇妙的相似和差别。
莫言评价,陈丹燕持之以恒地描绘和剖析旅行中的世界与自我,用优雅清澈的中文雕刻出苍茫大地中的一山一水、无尽城池里的一室一窗,以女性的细密敏锐感知自然的终极神秘,并神游在与世界伟大心灵交流的内心世界中。到底是旅行滋养了文字,还是文学丰富了旅行,还真是说不清的事。在学者葛剑雄看来,写的虽是旅游,却在与不同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对话,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感悟人生。
文汇记者:许旸,编辑制作:许旸,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
#明朝
#妙用
#江南
#水路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如何描写男女主一眼万年
0
1827
xhz198998
2024-03-18
写作交流
如何给读者放钩子?增强期待感!
0
2030
平反而知足常乐
2024-03-19
写作交流
如何描写“隐忍又自虐”的桥段
0
1642
313061067
2024-03-21
写作交流
如何设计出好剧情,以及怎样判断细纲的好坏?
0
1841
ljl7575
2024-04-12
写作交流
什么是循环爽点、情绪爽点?如何运用并提升小说质量?
0
2144
547218
2024-04-16
写作交流
余秋雨:如何训练语言表述能力?
0
2095
无敌娜娜无敌
2024-05-06
文化新闻
《庆余年》爆火背后的“猫腻”:如何成就网文界“大宗师”?
0
2923
写手发布
2024-06-05
写作交流
如何“头脑风暴”情节和点子?
0
2189
陌路微笑
2024-06-21
文化新闻
如何做透一个小众书市场?这个品牌用10年来回答
0
2532
写手发布
2024-07-05
写作交流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0
2914
neisalaan
2024-07-1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网文大神“杀虫队队员”现场签名排长队:一场打破常规的网络文学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112万元奖金投向现实题材,1.5亿元投入微短剧,上海头部网文平台
4
15年了,为何中国科幻,没有诞生下一个“刘慈欣”
5
管三建议作者别全职,现在还有哪个网站对底层作者好?
6
网络文学:加速迈进主流化精品化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