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4
淘帖
返回列表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10-21 18:12:00
文学观点
1504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1988年,冯小刚的精神导师、作家王朔迎来人生第一春。那一年,《浮出海面》《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橡皮人》《顽主》四部小说被搬上大银幕,史称“王朔年”。跟发小叶京出门吃饭的路上,王朔说:
“现在中国电影界,哥们儿平蹚!”
那年,本能拿到诺奖的沈从文溘然长逝,祖师奶奶张爱玲在美国躲虱子,浪漫骑士王小波带着李银河归国,耗费十年写成的《黄金时代》即将尘埃落定。
正是那个时候,一个初出茅庐的军中女作家,被美国新闻文化处邀请访问。看到美国是如何培养职业作家后,她买了几本新概念英语,毅然赴美。
可以说,王朔是第一个见识到大众文化力量的作家,也是第一个有意识让作品与影视结合的作家。
在影像的助力下,1992年,朔爷的四卷本文集卖到天价。策划了《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后,影响力达到顶峰。以至于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开机仪式上,姜文打出一条横幅,上面写道:
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可惜,世事沉浮,朔爷并没能够永远牛逼。世纪末,他和冯小刚的“好梦公司”遭受重挫,要么是拍不成,要么过审了,也不给你上映。
1997年,朔爷拍屁股去了美国,不跟他眼里那帮孙子玩儿了。正是那一年,当初那个毅然赴美的女作家,帮助闺蜜陈冲拍出了一部日后遭禁的电影,让一个年仅17岁的少女斩获金马影后。
这个少女,名叫李小璐。
王朔从美国回来后,世界已不再是当初的世界,电影圈儿也没办法平蹚了。2000年前后,朔爷遭遇写作危机,之后他参禅悟道,只偶尔参与过几部剧的编剧,鲜有当年导演们连拍他几本书的盛况。
江山代有才人出,风骚也就七八年。
朔爷是看开了,写写剧本打牙祭。中国导演们却慌得一比。尤其第五代,从文艺转战商业后一直找不着范儿,没一个人能独立拿出一个扎实的文本。有时你都不得不怀疑:
没有了中国作协,这帮人指着什么吃饭啊?
幸好多年以来,那位女作家笔耕不辍、产量巨高,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人才有小说可依,在商业片浪潮中跌跌撞撞后,交出了几部还算不错的作品。
这位作家,就是严歌苓。
1958年,严歌苓出生在文艺之家。父亲严敦勋,是作家也是编剧,母亲是话剧演员。
严歌苓小时候,要接触文学并不容易。“文革”来袭,大部分书都遭封禁。每天给煤炉生火,祖母拿出一本书,一页页地烧。严歌苓就坐在旁边,让祖母不要烧得那么快,这样可以多读一些东西。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12岁那年,为了让哥哥留城,严歌苓报考部队文工团,成了一名跳芭蕾舞的文艺兵。那时,她还没想着要当作家,脑子里全是舞蹈。然而时代的洪流究竟是滚烫的,在部队呆到第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
那一年,20岁的严歌苓怀揣着一颗英雄主义的心申请去前线。
到了前线一看,才发现战争并不壮丽,只有残酷。
她原本是去当战地记者的,结果变成了护士、军医,每天看到无数战士被炸伤手脚,被战争机器阉割。
有的战士受不了,直接自杀了。
回部队后,严歌苓陷入抑郁。唯一救赎心灵的方法,就是写作。发表了一些诗歌和报告文学后,严歌苓写出小说《绿血》和《一个女兵的悄悄话》,在文坛崭露头角。25岁退伍时,成了专职作家。
1988年,严歌苓受邀访美,跑了7个城市,见识了美国不少艺术院校。那之前,她曾进入鲁迅文学作家研究班,跟一个叫莫言的青年作家成了同学。但去美国一看,好像人家培养作家的方法更规范更系统。于是乎,严歌苓上街买了几本新概念英语和几本中英对照字典,开始疯狂学英语。
显然,严歌苓想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
毕竟那个时候,她的同学莫言,已经写出了杰作《红高粱》。没多久,导演张艺谋靠拍这部小说,拿下柏林金熊,震惊世界。
那时,严歌苓还不知道,自己和张艺谋的合作,早就在时光深处埋下一道伏笔。1987年,还是军旅作家的严歌苓曾与前夫李克威合作,在《电影作品》第九期上发表了一个剧本,名为《避难》。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避难》的故事,最早构思来自李克威的父亲,作家李准。它讲述了在日寇占领南京时,一群妓女逃到天主教堂避难,遭到日本人突袭,为救一群国民党伤兵,危难之际,妓女们站了出来,用肉体拯救了那些伤兵。
多年后,经过岁月淘洗的严歌苓,再次回望那个故事,对人心和人性有了更深的洞察,随即写出小说,《金陵十三钗》。
那时,已有“国师”美誉加身的老谋子,陷在商业片的泥石流里出不来。甚至在2009年拍出《三枪》这样倒胃口的垃圾,《山楂树之恋》又未能及时替他挽回名声,大有才尽之感。幸好,严歌苓出现了。在看到《金陵十三钗》之后,张艺谋仿佛看到了商业和文艺之间的完美平衡,赶紧买下小说版权。
随后,《金陵十三钗》冲奥,铩羽而归。
1988年擦身而过的两个人,就这样站在了同一个历史舞台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1988年,张艺谋风光无限。
《红高粱》柏林摘熊,让他成为第五代导演里最亮的那一颗星。
那时,严歌苓的同学莫言还是个愣头青。张艺谋本来在拍《老井》,读完《红高粱》,为了抢小说版权,直接从山西坐火车去山东找莫言。急得胶皮凉鞋在公交车上被人踩断,脚趾头也破了,流了一路的血。
因为张晒得像个农民,莫言看到他,想起了高密乡生产队的大队长,觉得很亲切,就以800元的价格,把小说卖给了老谋子。
拍《红高粱》间隙,莫言曾招呼姜文、巩俐、老谋子去自己家吃饼。姜文哐当一脚,把莫言家唯一的暖水壶给踢爆了。莫言情商很高,笑着说:
这电影肯定会爆!
那天,几个男人光着膀子合影。照片在2012年被人翻了出来时,老谋子感叹:
那时我哪想到莫言得诺贝尔啊?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当时合照中,巩俐、莫言、谋子都算半个新人。唯独姜文,虽然还不到30岁,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戏骨。张艺谋曾说:
如果没有姜文,《红高粱》就不会有那股狂野的气息。
而看到张艺谋拿奖后,姜文心里琢磨:哦,原来拍电影拿奖这么简单啊,那等兄弟我有时间了,也去拍一个。
1992年,从美国做人才访问回来后,姜文真打算干了。一开始,他想拍作家苏童的《红粉》,结果被李少红抢了版权。直到年底,住他家马路对面的王朔丢给他一本《动物凶猛》,他才找到了那片灿烂的阳光。
从此,中国多了个新人导演,叫姜文。
1988年,听闻张艺谋拿奖,陈凯歌不知作何感想。那一年,他拿着自己的电影《孩子王》跑去法国戛纳参展,正好遇到了一个叫徐枫的女人。此人是谁呢?是大导演胡金铨拍《侠女》时的女主角。徐枫当时看《孩子王》,差点儿就睡着了。等影片结束,她问陈凯歌:
我手上有个本子,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拍一拍?
陈凯歌问:什么本子,谁写的啊?
徐枫说:作者叫李碧华。
陈凯歌一听这名儿,还以为是个三流作家呢。在他看来,港台流行文学都不入流,那能跟咱们大陆的“寻根”“伤痕”“先锋”比吗?
结果本子拿来一看,嗯,真香。
5年后,《霸王别姬》摘下戛纳金棕榈。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很不幸,看到张艺谋拍出《英雄》后,陈凯歌也魔怔了。必须拍大片,一路钻进《无极》的无聊中就出不来了。看到观众们骂声一片,甚至有人说《霸王别姬》是父亲帮忙拍的,凯哥很愤怒,必须证明自己。真以为我不会拍梨园故事吗?哥们儿我立马给你拍一个《梅兰芳》看看。
《梅兰芳》立项时,陈凯歌想物色个好编剧,找来找去,找到了严歌苓。
严歌苓说:我写小说还可以,写剧本真不行。
陈凯歌就把《莫扎特》《末代皇帝》《阿拉伯的劳伦斯》几部电影丢给她:没事儿,你先琢磨琢磨。
最后,《梅兰芳》打破了当年中国文艺片的票房纪录。
这个纪录最后一次被刷新,是在2017年。
刷新纪录的电影,名叫《芳华》。
它的编剧,依然是严歌苓。
第一次让严歌苓赴美后的文学作品与电影发生关系的,不是张艺谋,不是陈凯歌,更不是冯小刚。那个人,比这三个牛多了。
去美国之前,严歌苓好歹是个名作家。等到了美国,她什么也不是。克服语言障碍后,只能打工维持生计。在一个雇主家,因为看不懂清洁剂的英文,她把玻璃清洁剂当成了地板的打蜡液,雇主回家一看,指着她鼻子破口大骂。在餐厅打工,忘了关咖啡机,玻璃壶“砰”的一声炸了,她当即就被解雇。这段时期,她和所有外国留学生、中国新移民一样,讨生活、挣饭钱。
能成事儿的人,都对自己有一股狠劲。严歌苓也不例外。抛下名作家的身份,在国外看人脸色生活,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但为了提高写作,严歌苓根本不在乎这些。考上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写作系后,她成为该系一百多年来历史上唯一一个外国学生,并且拿到一个全额奖学金。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1992年,听同学讲完一个华人移民少女的故事,严歌苓写下小说《少女小渔》,一出来,就拿了台湾文学一等奖。不久,一个陌生电话打到她跟前。来人说:你好,我想要这篇小说的版权。
严问:您哪位?
对方说:
《喜宴》看过吗?我叫李安。
最终,李安给了她一大笔钱,足以让她安心写作,不再打工。从此,严歌苓得到了一个崭新的身份:编剧。
严歌苓写了一稿剧本后,李安拿去改,但没有拍,转手给了张艾嘉。张艾嘉何等人物?情史赫赫,滚石三教父里面,李宗盛、罗大佑两人都跟她有过勾连。不过《少女小渔》最终捧红的,是奶茶刘若英。
通过陈升推荐参演,刘若英拿下亚太影展影后,从此事业一飞冲天。
多年后,李安拍《色·戒》,严歌苓跑去探班。李安有点遗憾,说:
可惜我没拍,要是我拍的话,故事就是另一番味道了。
虽然不能说是严歌苓改变了刘若英的命运轨迹,但至少可以说,没有严歌苓的创作,就不会有李小璐17岁拿到金马影后这回事。
1988年,演员陈冲的声誉也迎来春天。她参演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横扫奥斯卡,拿到9个大奖。陈冲从此走向国际。而早在19岁出演《小花》时,严歌苓就跟她认识了。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1991年,严歌苓搬到旧金山,天天去陈冲家里玩。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闺蜜,可谓无话不谈。连陈冲的独家传记《本色陈冲》,都是严歌苓操刀。《少女小渔》出来后,1995年,正柏林影展当评委的陈冲突然给闺蜜打了个电话说:我决定自己导片子,就拍你的小说《天浴》。
严歌苓问:怎么想起要拍这个?
陈冲说:
我在柏林看了好多影片,都是些现代人猥琐、变态,没有一部使人感到心灵升华。《天浴》我超喜欢,我要让大家知道,我们还有这样神圣的东西。
为了《天浴》,陈冲推掉一切角色,专心致志地打磨剧本,连伍迪·艾伦的邀请都给拒绝了。最终,电影不负众望,拿下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在柏林获金熊奖提名,还被《时代周刊》选入年度全球十大佳片。
然而,出道即巅峰的李小璐,始终对这部电影耿耿于怀,甚至不想再和陈冲合作。陈冲思想开放,拍了无数暴露镜头。当时还未成年的李小璐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体,不拍裸戏。陈冲胆子大啊,带着剧本,找了个替身,把裸戏重拍了一遍。
气得李小璐说:不明真相的观众以为那是我,我感觉我受到了伤害。
这件事,陈冲的确不够厚道,但话说回来,李小璐自己也没想成为陈冲那样有艺术追求的演员。回头接戏,一部比一部烂,活生生把艺术生涯打成一把浆糊。
到了2002年,她只能拍《十三格格》这种豆瓣高达5.5分的电视剧,还通过此剧认识了一个名叫李晨的男演员。
想想命运真难料,1998年,李小璐都影后了,范冰冰还在《还珠格格》里演丫鬟。2002年,范冰冰才初登大银幕。短短几年,金锁就在资本路上一路狂奔,李小璐则在自拍路上夜不归宿。
不过都作凉了,这一点倒是殊途同归。
唯独叫人感到可惜的,是刘若英。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2010年一天夜里,刘若英跟周迅说自己在构思一个故事,讲两个年轻人从相知相恋到分手的悲剧。周迅听完,眼泪婆娑地说:写下来啊!拍电影!
随后,刘若英写下《过年,回家》,篇幅很短。导演张一白看了,就让刘若英做导演,片名用五月天的一首歌,叫做《后来的我们》。影片反复打磨,到今年才上映,短短10天,票房横扫13亿。结果,票房注水的丑闻曝光,气得网友说:
刘若英连张艾嘉的皮毛都没学到。
有些东西烂掉了,不是一个严歌苓能拯救的。中国电影晃范儿,也不能全怪编剧。
当初的我们,还有《天浴》。
后来的我们,学会了给票房注水。
在鲁迅文学研究院,严歌苓还有个非常有名的同学,名叫余华。
1988年严歌苓赴美前,余华也迎来了人生转折,《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接连发表。之前,他一边做牙医一边写作。邮递员懒得敲门进院,每次把信从外面扔进来。父亲一听就说:你的退稿信来了。
那一年,余华收到许多
约稿
,他拿给父亲看。父亲问:什么意思?
余华说:
我出名了。你再也听不到那个声音了。
5年后,陈凯歌拍出《霸王别姬》,想必老谋子有所触动,也要憋个大的。他看了余华的全部小说,打算拍《河边的错误》。找到余华,余华丢给他一本《收获》
杂志
清样,说:
这篇小说还没发,你拿去拍吧。
凭借电影《活着》,葛大爷拿下戛纳影帝。但这部片子没能上映,葛优回国后,演了个古装电视剧《寇老西儿》,被观众集体吐槽,演艺生涯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冯小刚。
那之后,葛大爷才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1988年,冯小刚还在电视剧《便衣警察》里做美工呢,整天跟在《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屁股后面转。85年的时候,两人在海南拍戏。休息期间,郑晓龙读一篇小说,边笑边骂:真他妈孙子!
冯问谁呀,郑说:王朔,我一哥们儿。
冯小刚从此搭上了王老师这条线。
2000年,有部纪录片叫《冯小刚导演的一天》。冯导在片中说:
我们这些市井家的孩子,跟那些文艺家庭有背景的人不同,必须心里装着别人,把别人哄高兴了,自己才能高兴。
遵照这个原则,他一路王老师长王老师短,先从美工混成了编剧,又跟着郑晓龙混成了《北京人在纽约》的联合导演。
1993年前后,王老师写了大量的剧本,把自己写恶心了,索性开个公司,找编剧来写吧。“好梦公司”应运而生。然而公司的梦,一点也不好做,当时文艺界、评论界对王朔打压。《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还没来得及拍,棚子就撤了。《我是你爸爸》张艺谋想拍,姜文不愿意演,王朔拉着冯小刚拍成了《冤家父子》,跑去国外拿了奖,照样不让播。作家王刚的小说《月亮背面》拍出来也没了下文。王朔心灰意冷,对冯说:
咱别一起死,你自己找活路吧。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临走前,王把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给了冯小刚。不想一事无成的冯小刚找到葛大爷,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拍出了1997年的《甲方乙方》。当时给各大院线经理看样片时,声画居然不同步,冯小刚在影院过道里哭着大骂:
我他妈怎么这么背啊!
多年后,宣传另一部电影时,冯又哭了。
那部戏,就是严歌苓写的《芳华》。
严歌苓对人性的洞察,是从童年开始的。
文革时作协大院里,有一位女作家不堪凌辱,服安眠药自杀。拉到医院抢救,赤裸着身体被人放在楼道里,有好心人走上去,为她盖了一床被褥。偏偏有一个电工走过,故意将烟头掉在被褥上,若无其事地把被褥拎起来抖,为的是偷窥女作家的裸体。
那时,严歌苓就意识到了人性的黑洞。成长过程中,她脑子里攒下来无数故事,唯一的生命出口,就是写作。而在拍《北京人在纽约》时,冯小刚认识了才华过盛的姜文,着实见识到姜文的实力。后来姜文对他说:
电影应该是酒,而不是鲜榨葡萄汁,你不能只满足于做一杯杯的葡萄汁。
严歌苓“救过”冯小刚一次、张艺谋两次,她身后是半部电影史 ...
姜老师的话,是冯小刚一个心结。在商业电影风生水起后,他始终想拍具备艺术追求的电影,敞开了玩儿一把,像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讲述大院青春一样,讲述一下自己在文工团的青春。听说严歌苓曾经在文工团跳舞,他希望对方能写五个女兵和一个男兵的故事:在一次雪崩中,五个女兵都牺牲了,从这样一个角度去写。
严歌苓说:
我只能写我自己的故事,要不然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回望岁月芳华,严歌苓想起当初的人和事,也是万般感概。想当年,她爱上了一位大自己7岁的排长。写了160封情书。部队禁止恋爱,两人只能眉目传情。没想到的是,恋爱一事被上级发现,男方居然主动检举揭发严歌苓。很快,严歌苓就被叫去,一遍又一遍地写检查,身心倍遭侮辱。
最大的伤害,来自最喜欢的人。这一点,和《芳华》里的好人刘峰很像。
在文工团,还有一个女孩儿。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带上帽子,晚上黑了灯才摘下。宿舍里的女孩儿都以为她是秃头。趁其不备,摘下帽子一看,原来不秃,只是头发比正常人多三倍。大家觉得她性格懦弱,从此就经常欺负她。严歌苓从女孩儿身上拎出一缕魂儿,把她写成了电影里的何小曼。
最开始,电影叫《你触摸了我》,冯小刚害怕通不过,给改成了《芳华》。
#严歌苓
#一次
#张艺谋
#两次
#身后
收藏
送赞
・
4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张艺谋将首次执导电视剧《主角》 改编自陈彦茅奖作品
0
14164
写手发布
2022-01-24
文化新闻
《江照黎明》女性悬疑的一次“论文体”创作
0
13213
Amei★Sherry
2022-02-18
写作交流
扑街了一次,终于在蕃茄小说签约了
20
39962
胡小高`
2022-05-01
写作交流
晋江申签两次失败了,不是网文套路真的不受欢迎吗?
5
23346
社背村
2022-07-29
写作交流
第一次写完一本小说,但是没人看,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但不 ...
2
13819
幻影雷闪
2022-10-16
写作交流
《满江红》:从“爽片”中辨认张艺谋
0
2880
写手发布
2023-01-30
原创文学
记录自己的一次暴饮暴食
0
2153
小佳佳
2023-03-14
文化新闻
张艺谋拍《英雄联盟》,不算“下凡”
0
8389
写手发布
2023-04-11
写作交流
第一次写网络小说,赚了3万3
0
4461
Amei★Sherry
2023-07-18
文化新闻
麦家60岁:第一次讲述不堪回首的全部
0
3785
yinhuier
2024-07-2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2)
豪大大
来自手机
写的真他妈好。牛逼。
2018-12-2 08:30:4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XiaSong
2019-2-22 19:46:2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浏览过的版块
文化新闻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4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5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6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4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