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金庸弟弟妹妹:他写书是为了挣钱养家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10-31 08:17:00
1568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据金庸身边工作人员确认,著名作家金庸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环球人物》
杂志
曾在2011年独家探访金庸先生的妹妹查良琇和三弟查良浩。
以下是当时的文章:
想了解家人眼中的金庸,采访进程出乎意料地难。并不是找不到金庸的家人,而是找到了人,几乎都三缄其口。他们的目的很单纯,“让老人家能清清静静地过‘退出江湖’的日子吧”。
金庸父亲查枢卿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生下五子两女,金庸是老二。7个同胞手足中,在世的还有3人,金庸长居香港,妹妹查良琇住在杭州临安,三弟查良浩则在上海。
从小就崇拜祖父
查良琇比金庸小1岁,从她记事起,家里不管是谁,闲下来就喜欢看书,因为查家的藏书实在太丰富,“只要想看,取之不尽。小时候,书是我们兄妹几个最大的财富”。二哥金庸更是个书迷,8岁时在家里翻到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粗粗翻了几页,便迷上了, “想不到世上还有这么好看的书!”金庸10岁那年,父亲送给他一件圣诞礼物。他打开一看,是一本书——《圣诞颂歌》,讲述的是一个冷漠无情的守财奴,变成一个慈爱友善的人的故事。直到现在,金庸还珍藏着这本书。
金庸弟弟妹妹:他写书是为了挣钱养家
在查良琇的记忆中,她和金庸的童年生活是富足快乐的。一家人住在海宁老家一座五进大宅子里,里面有90多间房子和一个大花园。镇上有査家开的钱庄、米行和酱园店。祖父查文清还买了几千亩田地,用收到的租金设立了一座义庄,用于资助族中的孤儿寡母。凡是査家子弟,上了中学、大学,每年都可以到义庄领两次津贴。如果有人出国留学,津贴的数额更大。金庸的父亲是祖父的小儿子,也领了一笔津贴,早早出去接受了西洋教育。
“祖父是对二哥影响最大的人。”查良琇介绍道,查文清是海宁査家的最后一位进士,曾任江苏丹阳知县,任上出过一桩轰动一时的“丹阳教案”。当时,不少外国传教士涌入中国,常常依借西方势力欺压百姓。而官府慑于西方列强的淫威,视而不见。百姓与传教士时有摩擦。终于有一天,丹阳数百人围攻了当地教堂,一把火将其烧掉。事发后,查文清的上司为了向列强交代,要求查文清处斩“为首之人”。查文清不忍,决心“力为民请命、不济则以官殉”,秘密差人通知为首两人逃走,又通知其他37户参与者赶紧离开丹阳。等所有事情安排妥当,他才向上司汇报,“并无为首之人”,自请辞官。
查文清去世后,37户人家及丹阳几十位士绅,一起赶到海宁,三步一磕头,跪拜至查家祭奠。见查文清坟地狭小,他们出资买下坟地周围60亩土地给查家,以示谢恩。其中一户更是立下家规:凡我子孙,生男者到查家为奴;生女者,到查家为妻妾,如不纳,为婢;如不用,才可另谋职业。金庸大哥查良铿的夫人,就是这户人家的孙女。
金庸和查良琇出生后不久,祖父就去世了,但这些事迹都写在族谱里。祖父不为官位利禄杀害百姓,敢于反抗外国传教士的事,深深印在金庸心里。将近20年后,抗战胜利之时,金庸又从家中长工和生的口里,得知当年正是他的祖父,在丹阳重审了前文所述的和生冤案,把和生带回海宁家里安顿下来。祖父的英雄气,被他写进了《连城诀》。
弟弟心中的“故事大王”
1936年,12岁的金庸小学毕业后,便离开了海宁,到嘉兴上中学,开始了长期的独立生活,直到1945年底,才第一次回家。游子归来,全家人都高兴坏了。
小弟查良钰生前曾回忆道:“二哥回家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衣着简朴,一直面带笑容,对来家探望的人非常客气,但话语不多。因为二哥比我和三哥大了10多岁,所以待我俩十分亲热。家里有空房子他不住,非要和我们住在一起。那时,他见了外人讲话很慢,还有些口吃,但和我们在一起却完全变了样儿,成了‘故事大王’。每天晚上,二哥都给我们讲故事。他的故事都是现编的,可是天衣无缝。常常是说到兴头上,他一下子跳起来站在床上,连比划带摹仿,手舞足蹈的,有意思极了!”金庸在家里住了近半个月,就给两个弟弟讲了近半个月的故事,成了査良浩、查良钰记事以来最开心、最难忘的日子。
晚上,等弟弟们睡着,金庸“书瘾”发作,又钻进书房去。那时家里已经有三间书房,大多是线装书。《封神演义》、《儿女英雄传》、《明史》、《水浒》,都“逃不过”金庸的眼睛。
“有困难,找二哥”
1950年,海宁家中遭遇变故,父亲查枢卿作为“反动地主”被“镇压”而死,大家庭霎时土崩瓦解,上上下下十来口的生活没有着落。只身在外打拼的金庸,扛起照顾家人的责任。“有困难,找二哥”是兄妹们的共识。
金庸弟弟妹妹:他写书是为了挣钱养家
査良琇讲述了金庸对弟弟们的照顾。金庸到香港后不久,三弟査良浩上学,没有学费,金庸马上寄钱资助。紧接着,1951年,小弟査良钰也要去抚顺读书,金庸立即汇来100元钱,之后每学期都把钱按时寄到抚顺。小弟读书很努力,1956年考上北京矿业学院,6年大学期间,他接连添了6个孩子,其中两对双胞胎,又赶上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家里经济条件捉襟见肘。金庸知道后,不但很快汇了钱,还专门为孩子寄来小衣服、糖、奶粉、饼干等。“要是没有二哥的帮助,还不知道小弟能不能熬过那段困难的日子。”
弟弟妹妹的事情,金庸总是考虑得很仔细。1981年7月,金庸偕妻子儿女回到内地,邓小平会见了他。很快,弟弟妹妹就接到金庸发来的电报,相约杭州一聚。随电报寄到的,是金庸给大家的去杭州的路费。
査良琇说,金庸细致得“许多事情你还没有想到,他就已想到,为你办好了”。她举例说,1996年,住在淮南的小弟查良钰忽然呕吐不止,浑身抽搐,淮南的医院查不出毛病,查良钰的家人束手无策,金庸知道后马上动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亲自安排小弟转到杭州邵逸夫医院。经检查是脑部瘤出血,必须立即手术。金庸得知后,竟然细心到提出手术不能破坏面部美观。为此,邵逸夫医院将浙江省有名的专家全部请到了场,40多位专家进行了4次大会诊。查良钰手术成功后,金庸又赶来看他。那时香港直飞杭州不方便,得从北京转机。转机那天,有大雾,飞机不能起飞,金庸在首都机场等了整整一天。一到医院,顾不上自己休息,就亲自推着小弟进行康复锻炼。
“他为我操了半个多世纪的心”
在査良琇的讲述中,记者察觉,她家境也不富裕,午饭的主菜是丝瓜豆腐汤。记者突然联想起金庸在《明报》时“抠”作者稿费是出了名的,忍不住问:“看您家条件不是很好,金庸也资助过您吗?”
“当然有!我的前夫当年在国民党部队里当官,1949年去了台湾。这样的情况,导致我的家庭成分一直不好,不能分到土地,也没法参加招工去工作。我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饭吃,更没钱读书。二哥知道后,就开始给我寄钱。那时候他自己也没钱,社会上有一些人说,‘金庸写书是为了出名’,我听了都觉得可笑,饭都吃不饱会想着出名吗?二哥那时候写书就是为了挣钱养家。我50多岁的时候,几个孩子都长大了,才和现在这个丈夫在一起生活,他也是农民。二哥就继续给我生活费,来临安看我,连孩子穿的衣服都带了很多。直到2002年,政府每年给我补贴,我就让二哥不要给我寄钱了,他都已经为我操了半个多世纪的心了!他说那就给我在杭州买房吧,我说孩子都在乡下,杭州的房子用不上,我没要。”
金庸还是整个大家庭的“大哥”。父亲和生母死得早,后母又没有收入来源,他便照顾后母直到她去世,平时嘘寒问暖,生活费都由他一人承担;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盖房子,他也是二话不说就帮忙。査良琇说:“二哥这么多年在外,受了很多苦。但他从来没和我们提过一句。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却总能在他那里得到帮助。”
但是,金庸从未踏进袁花镇旧居一步。金庸的弟弟妹妹推测,父亲的死仍是他心中不愿触碰的痛。留在海宁的同父异母弟弟查良楠,一提起此事就满眼泪水:“母亲临走前有遗言,希望我能见二哥一面,感谢他对母亲的照顾。”多年来,他一直守着査家旧居,守着母亲沉甸甸的嘱托,守着一份兄弟重逢的期待。
作者:《环球人物》记者 李鹭芸
本文刊登自《环球人物》杂志2011年第26期
#金庸
#弟弟
#妹妹
#写书
#为了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长安的荔枝,让我想到唐明皇为了满足杨贵妃吃荔枝那些...
0
3713
huangqiang712
2023-06-16
写作交流
端午节吃粽子有何历史渊源?为了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0
3811
huangqiang712
2023-06-20
文化新闻
金庸逝世五周年|杨过与郭芙的命运倒错
0
4408
写手发布
2023-10-31
写作交流
竞千帆:现在究竟去哪里写书,个人的一点建议
0
3170
莲开的美
2023-11-07
写作交流
解答作者 在飞卢写书挣钱的核心问题
0
3349
lang183029372
2024-01-06
文化新闻
金庸唯一存世连载版手稿亮相
0
3414
写手发布
2024-03-11
文化新闻
陈墨:谁能超越金庸?这不是个好问题
0
3225
写手发布
2024-03-11
文化新闻
浙江海宁:重新亮相!金庸故居正式开放
0
3160
写手发布
2024-03-14
写作交流
在番茄写小说写书的一个相对全面的总结
0
5196
被玩坏的狗胖
2024-04-11
文化新闻
周国平:我写作是为了安顿自己
0
3285
写手发布
2024-04-2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图书市场艰难,二手书是“避风港”还是“重灾区”?
封面新闻对话刘慈欣:《三体》之后,我一直耐心等待灵感的降临
告别肤浅阅读!原来我们都被“看”书骗了这么久?
4
《当代》揭晓2024年度长篇小说五佳
5
中国科幻小说,开始流行长篇历史题材?
6
最高500元/篇丨「余生坊」最新约稿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