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历史] 古代女子如何打扮

[复制链接]
萧盛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官方 发表于 2019-3-7 21: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女人天性爱美,古代女子更是如此。尽管当时的社会思潮对她们有诸多限制,但整装修容、追求外貌的姣好,一直是女性生活中的重要环节。

古代的服饰、首饰与化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说,原始的服装仅仅是蔽身御寒的工具,那么,增饰了的衣装与头饰的衣服,便是服饰文明的美学体现。
timg (3).jpg
商周时期的女性服装已经开始讲究色样和纹式,当时人们常穿的礼服,用黑色丝帛制成,上面缀饰了厚绢制成的五彩翠鸟形状的老纹。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刺绣达到极高的水平,刺绣成为衣饰的一个重要部分。《国语》记载,齐襄公时,后宫已是“陈妾数百,衣必文绣”。当时各诸侯国的妇女都在衣服上刺绣花纹图案,增强了衣料的美感程度。

到汉代时,刺绣在服饰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班固诗曰:“刺绣被百领”,这也反映了刺绣在装饰上的普及性。王充在《论衡》中说,齐都临淄有刺绣的传统,凡是妇女都会刺绣。再贫寒的女性也能在衣服上绣上一点花色。

唐宋时期,刺绣仍为衣饰的首选方法,那时,除了传统的丝绣之外,人们又开始使用珍珠绣、金银线绣的手段,让衣料上产生珠光宝气的效果,其风格更显富丽堂皇。在唐代的诗歌中,有很多刺绣的吟咏,如罗隐有“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的诗句;章孝标有“宝髻巧梳金翡翠,罗裙宜著绣鸳鸯”之句。这些都是女性衣绣的生动描述。

宋朝时,珍珠绣缀衣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有的衣服能缀上几百颗小珍珠,就连纽扣也用宝石打制而成。

说完服饰,对于古代女子来说,发型也是非常重要的装饰。这里的发型指的是发髻的形状,因为古代妇女很少有短发一说,而如果留长发,就要梳拢成髻,不可披头散发,尤其是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更应如此。那时的女子以长发为美,将长发梳成各种各样的发髻。唐代诗人常常在诗句中描述女子发型,“峨峨秦氏髻”(韦庄),“时世高梳髻”(白居易),都是在夸咏高髻式样。

宋代妇女比较喜欢高髻,有的髻高得出奇,如南宋的宋理宗时期,有一种叫“不走落”的高髻,又称“朝天髻”,特别受欢迎。当时也有不少人喜欢盘髻,这一类的髻式是大而扁,因为髻扁,对睡眠不妨碍,所以盘此髻者甚多。在宋代,未出嫁的少女,以梳双髻者为多。双髻是指在头上或额旁梳成两个中空如环形的发髻,看起来活泼可爱。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丰厚的长发,头发往往不够用,当时,假髻也就应运而生。

古代妇女的化妆是与衣饰不可分割的一种衬托,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妆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古代的化妆,最常见的就是调脂、弄粉、画眉、点唇等。

从汉代著名的民歌《匈奴歌》所唱“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来分析,涂胭脂的习俗可能是起自匈奴人,匈奴单于之妻称为“阏氏”,而“阏氏”的意思正是燕支。

三国时期,胭脂便开始在汉族妇女中流行了。古籍《采兰杂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侍女初入魏宫(曹丕的行宫)。一天晚上,曹丕在灯下看书,屋内有一水晶七尺屏风。那个侍女便在屏风外等候。不知不觉,侍女睡着了,她的脸碰到了屏风上被划伤,一时伤处如晓霞将散。未曾想,这位侍女更加动人,从此之后,宫里的女子多用胭脂仿画,名“晓霞妆”。

三国以后,胭脂又由宫中和贵族之家向民间普及,成了妇女们的普遍流行的一种化妆品。唐代诗文中有不少提到胭脂,一些仕女画中的妇女面部和嘴唇也常涂有胭脂。宋元以后,胭脂便成为妇女使用最多的一种红色化妆品了。《红楼梦》一书,就有十多处提到胭脂。

据古籍《妆台记》一书记载,胭脂有石榴娇、大红眷、小红眷、万金红、淡心红等品种。正是因为有了这众多的胭脂品种,才使古代妇女打扮得更加漂亮。▌李学朴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江洲司马 发表于 2019-3-9 15: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得比较详尽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关注

125粉丝

2523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