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自古以来众多学术学派的思想都与德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德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时,黄帝之所以能号令众生,主要依靠两个字:品德。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德服人,倘若他不是率领大众所依靠的不是德,而是君威,那我想世界可能又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当然了,大多数太祖都是依靠品德而建立的皇朝,其中比较典型的莫过于周文王,他的德连寻常百姓都歌颂,但他的对手纣王却因为品德不行,最终自焚而死。按照当时的姜太公的说法是商朝气数已尽,周文王伐商上顺应天道,成功是必然。
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只有一点,纣王德不配位,皇帝这个职位自然就有品德合格者居之,即民心所向之人。
而后世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关于德的研究已经形成一种系统的思想,小到诚实守信,大到心系天下,都有德的身影。甚至德的文化至今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一个人要成才要先修德,再修其它的。否则即便他费劲心思获得了一个很高的地位,那他不久也会下台。
佛教是比较有意思的,他看上去好像和品德扯不上太大的关系,实际上他强调的德是守,守德。即不会因为外界所造成的刺激所影响自己。这就是佛教的,无生无死,无苦无悲,无欲无求。也正是因为无,他们的品德都是讲究以慈悲为怀。所以他们自然谈不上失德。
法家关于德则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依靠外物(法律)来规范德。使百姓在法律(品德线)以内活动。
也正是因为各个学派对德有着共同的目标,才会造就大德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