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历史] 梳理东北方言人文内涵,还原东北人精神家园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6-12-30 10:25:35
 
  发完了“自然生态”,后面将要发的是“社会百态”。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吖吖吖日 发表于 2016-12-30 10: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字数太多了,“社会百态”发的时候分成三次,原文也是分上中下三部分的。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似鱼非羊 发表于 2016-12-30 1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东北话中的社会百态(上)

  抬头日子   
  前人为什么留下这个说法,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正经过日子人家   
  正经,过日子,人家,组成了东北社会中一个经典的说法,有时也简说成“正经人家”。与此相近,有“正经庄稼人”的说法,如果不是正经庄稼人,则叫作“二八月庄稼人”。二八月庄稼人,有人解释为:对农活不内行也不正经干的农民。没听说有“二八月过日子人家”的说法,但过日子不内行也不正经过的人家恐怕是有的。

  正经人家的说法突出了“正经”二字,在东北话口语习惯中也确实有一些与此相关的批评性说法:没正形、没正溜、没正事、没个正经……


  是一个儿     不是个儿     拿不成个儿

  是一个儿   
  如果说正经过日子人家是饱满良好的家庭,那么“是一个儿”就是对有出息的个人的肯定与称赞。

  不是个儿   
  意思是比不过、不是对手。

  拿不成个儿   
  豆包子,如果馏得时间太长,就拿不成个儿了;包饺子,面和得太软,饺子也会拿不成个儿。一个人,睡意袭来缺少精神头儿,会困得拿不成个儿。一个家庭,缺少必要的伦理道德或价值观念,就会过得拿不成个儿。一大群人,缺少公认的人文传统作为凝聚的力量,也会拿不成个儿。

  我们可以从闯关东的历史来深入体会“拿不成个儿”这个词。闯关东是自发的移民活动,具体的组织和实施者就是个人或家庭,他们自己管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全责。在移民活动中,个人或个体家庭作为行为主体处理了方方面面的事情,直到他们在新环境里开辟了新的生活。这是一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移民在新环境里打下生活根基的过程。可以说,闯关东以后形成的东北社会主要是由一个个能拿成个儿的家庭集聚而来的,在这一社会中也蕴藏着能拿成个儿的文化基因。当然,这种能拿成个儿的思维基本局限于家庭过日子领域。

  从是一个儿、不是个儿、拿不成个儿这几种说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于饱满出众的个体的肯定态度。在民众自发聚成的社会中,释放个体的活力,其实是比较自然的选择。


  不担镇乎    不担事儿    不让份儿    不着饶行    不玩活   不喜外    不白给

  不担镇乎   
  就是面对强力震慑时,稳不住架儿。这涉及人的意志是否坚强。

  不担事儿   
  就是不负责任,不去作为。这涉及人对于责任的态度。

  不让份儿   
  就是不退让。这涉及人在可以有所得时的态度。

  不着饶行   
  就是不学好,没规矩,需要进行惩戒。这涉及人是否遵守社会规范。

  不玩活   
  就是在从事一些具体的劳动时,态度消极。不玩活的人未必是懒人,而且其中有很多是能干的高手。之所以态度消极,可能是个人兴趣不在那个方面,或激励机制有问题。要理解这一些,不妨从东北话中“营生”的说法入手。营生,在东北话里可以指老百姓为谋生所从事的劳动(当官是不好说成“营生”的), 同时也可以指找一些有乐趣的事以度过一段时间的意思,比如闲着没事时嗑瓜子就可以说“是一个营生”。可见,在东北老百姓的意识里劳动和乐趣并不是尖锐对立的,而且倾向于让它们走得很近。由“营生”这个词,可以想到一种朴素的职业观念。

  与“不玩活”相近,在东北话里还有“玩不转转”的说法,就是不擅长做某事的意思。所以,东北人确实在做事时习惯于和“玩”联系起来,也就是希望劳动中有乐趣。

  正因为前面已经提到的闯关东以后东北社会里个体意识的生长,人们在对待劳动时才把自身的感受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在泯灭个体意识的情况下默默的接受所有可以挣到钱的工作。

  把劳动和乐趣联系起来,符合健康人性的需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当然,要在劳动中寻找释放个体活力的空间,还需要以健康的社会环境作为依托。如果一个社会基本不理解“激励机制”为何物,那就会经常见到不玩活的情况。

  有一些说法,说东北人比较懒。不玩活的东北人确实容易让人认为是懒人。但是我认为,玩活的东北人也是生龙活虎的一股力量。

  不喜外   
  就是主动拉近与某人的距离,认为双方关系比较亲近,或主动融入某种环境。这涉及人在对待一定关系或环境时所持的关于亲疏远近的态度。在东北,通常人与人之间隔阂少,不喜外的人多。东北没有很多的历史传统,也没有很多的“文化壁垒”。闯关东给东北留下的人情观念是明显倾向于建立亲切关系的。比方说,二人转作为闯关东后东北土生土长的文艺形式,一直秉承的一个文化基因就是要求在表演中与观众“不隔语,不隔音,不隔心”。

  有不喜外的态度,应该有助于发展出成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亲和力文化。

  不白给   
  这话挺有意思,因为,什么又是白给呢?其实,在东北话里和“白给”这种说法相近的词语是很多的,比如“大白薯”、“白扔”、“大白扔”、“扔货”、“完蛋货”、“完蛋操”、“完犊子”、“窝囊废”、“废材”、“废物”、“废物点心”,说的都是体现不出价值来的人。白给,就是在竞争性生存环境里体现不出价值来。不白给,是适应竞争性生存环境的一种素质。

  在个体意识已经生发出来的社会环境里, 竞争意识肯定会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观念,因而也会有对于灵敏者的肯定,对于迟钝者的嘲骂,并体现在语言习惯里。


  讲究   
  前面曾经提到,“差劲”在东北话里可以用于形容人,而和差劲的人相反的,就是讲究的人。


  扑奔      求靠       求人弄呛

  扑奔   
  这个词很生动,不仅是奔过去,似乎还像是扑过去一样,表达的是投亲靠友的意思。这个词在闯关东年代应该是常用的。也可以简说为“扑”。

  求靠   
  求靠应该还是求,而不是人身依附。

  求人弄呛   
  这个词表明求人有时是很难的。


  拉帮       搭帮       贴帮

  这三个词说的都是帮人的意思。在东北话中积淀着深沉的互助文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会被称作“心眼儿好使”,“好使”大概也就是正常、明智的意思。


  随河打淌       随弯就弯       随帮唱影

  随河打淌   
  说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但在字面上说的是自然现象。春天开始解冻时,刚刚融化出来的水会沿着河里仍然平滑的冰面肆意漫流到下游去,这种现象就叫随河打淌。(这样的水在东北话里叫做“沿流水”)

  随弯就弯   
  也说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随帮唱影   
  有人解释为:1、附和他人的意愿说话或做事。2、盲从。


  直打直飞      沾火就着      炮仗筒子     听风就是雨      出马一条枪

  这五种说法都用于形容一些直性子的人。


  实不可解      实逼无奈     逼着瓦着     翻打掉锤

  实不可解和实逼无奈很容易理解。

  逼着瓦着   
  有人解释为:又催逼又使手段地。瓦,在东北话中有多种含义,理解“逼着瓦着”,可以回想“瓦弄”的含义。瓦弄,有人解释为:托人设法谋取。

  翻打掉锤
  有人解释为:比喻里外(反复)占便宜。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恩赐解脱 发表于 2016-12-30 10: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东北话中的社会百态(中)

  面儿上人    秧子    街溜子   

  面儿上人
  有人解释为:喜好出头露面的人,场面上的人。

  秧子
  有人解释为:1、旧时多指阔少爷、公子哥或地痞。2、游手好闲的人。

  街溜子
  有人解释为:农民称城里不务正业的人。


  假二横子    屯不错

  假二横子
  这种人经常装出凶横的样子。

  屯不错
  指农村的场面上的人。

  假二横子和屯不错都只适应封闭狭小的生活空间。如果假二横子比较屯,或者屯不错比较横,就都是他们生活空间里难缠的人。不过,在不熟悉的的空间里,他们可就大变样了。


  顺毛驴儿
  有人解释为:喜欢别人顺着自己心意的人。给出的例句是:那老头儿是个顺毛驴儿,只要事事依着他,啥事都好办。这个例句是以一个老太太的口气说出来的,恐怕也是不少中国老太太的过日子经。


  拿奉    拿把    拿大

  拿奉
  有人解释为:以为某事非自己莫属而难为他人。

  拿把
  有人解释为:故意不做自己所擅长的事,以此难为对方。

  拿大
  有人解释为:抬高自己,妄自尊大。


  抖飘儿    卖浅儿    吹着唠

  抖飘儿
  有人解释为:显摆轻浮(贬,多指在女人面前表现得轻佻)。

  卖浅儿
  这事不太容易,卖给谁呢?

  吹着唠
  吹的重要性不用多说,男人都喜欢吹牛,女人都喜欢会吹牛的男人。唠,就是平常交流时的说或者聊。吹着唠,就是吹的重要性已经优先于唠,尽量把吹贯彻到唠之中去。


  像势    下势    落势

  像势
  用于积极的值得肯定的情形中。干正经事,也应该有势。

  下势
  有人解释为:下台,失去权势。

  落势
  有人解释为:家道败落。


  花舌子    耍奸头    痼动    阴毒

  花舌子
  一般以舌代人,指的是人。说“耍花舌子”时,指说一些很出彩很动听但也很虚很假的话。此外,有人解释“花舌子”时还给出了一个特定的义项:在土匪和被绑票人的家属之间传信儿的人。

  耍奸头
  可以认为是一种品性,也可以是处理一件具体事情时的态度。指品性时,那样的人在社会上所凭借的就是机巧多变的头脑,他们认为成本与付出等事都是与他们无关的。

  痼动
  可以理解为痼疾之动,指的是总要去坏别人的一种品性。

  阴毒
  “毒”读轻声。指人的一种品性。


  起幺蛾子    起刺儿    起哈子

  起幺蛾子
  有人解释为:来邪的,闹特殊。蛾子不论是飞的时候还是落下来栖止的时候,都带有一点神秘的色彩。说某人“起幺蛾子”时,所指的具体内容也是出乎众人意料的。

  起刺儿
  与之相近的还有起皮子、起屁,基本可以通用,说的大致就是调皮、捣蛋、找茬、寻衅。

  起哈子
  “哈”(东北话口语里读第二声)就是讹,起哈子就是一伙人合起来讹人。


  涎皮赖脸    死乞白赖    下三滥

  涎皮赖脸
  指缺少羞耻意识。

  死乞白赖
  指动机有问题,又纠缠不休。

  下三滥
  也叫“下厮滥”,有人解释为:1、下贱。2、指下贱、没出息的人。


  牲口    牲性    不懂人语    杵橛横丧

  牲口、牲性、不懂人语
  都是叱骂打爹骂娘、缺少基本伦理之人的用语。

  杵橛横丧
  野蛮,不通人情,不懂道理。


  败道    走下道    四六不上线    不朝好场赶

  败道
  有人解释为:(走长路力竭而)跌撞,也比喻不走正路。

  走下道
  是不学好、放任自流的一种形象的说法。

  四六不上线
  即不论怎样就是上不了正道。

  不朝好场赶
  指的是主观上就不朝正确的方向努力了。


  输耍不成人
  在东北话中赌博往往被说成“耍钱”,总在耍钱场混日子的人叫耍钱鬼子,沉迷于赌博而不顾其他的人被称作输耍不成人。


  老尿泥    花豆包

  老尿泥
  有人解释为:软弱、不正经的老年人。

  花豆包
  有人解释为:老色鬼。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6-12-30 10:23:32
 
  “社会百态”(下)字数超过4000,也要分开来发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土八路 发表于 2016-12-30 10: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东北话中的社会百态(下)“得瑟”之前部分

  有尿    尿性

  有尿
  有人解释为:有本事,有种。

  尿性
  说的是来自人的原始生命力的强悍,或者用于褒扬人本领超群。

  这两个说法都表达出对野性的原始生命力的褒扬。大概是渔猎文明给东北话带来了这些具体的说法。在东北,渔猎活动的普遍影响一直持续到很晚近的时期。之所以借用尿来表现生命力,可能与雄性动物常常通过撒尿来表现生命力的现象有关。
  张扬野性的原始生命力,在闯关东时代是人们普遍的选择。早期闯关东进入东北的人群中,有些人就是以打猎为目的的(貂皮是当时人们说的关东三宝之一,是能够通过打猎获得的高经济价值物品之一)。从事农耕的人群,同样面对着荒野环境的挑战。那些拓荒者的后代——今天的一些东北人,在回顾先辈的经历时,常说“开荒斩草”这样一个词。从开荒斩草起步,在原本是荒野的环境里开创出粮谷丰裕的新生活,既需要适应荒野,也要能够战胜荒野。
  不论渔猎文明的社会生活,还是闯关东后开发荒野的过程,都需要张扬野性生命力的文化。事实上,东北人生活中的一些习俗,就传递着张扬生命力的信念。比如,看到男童在撒尿时,长辈人总喜欢逗他:“哎呀,这小子有尿啊!”实际上这是一种鼓励,犹如说“你小子挺行啊”;在本质上,则是培养男童树立起对自己生命力的自豪感。
  补充一点。个别东北方言词典中把“尿性”解释为“顽强、强悍”的同时,还解释成“软弱、服软”。但绝大多数东北方言词典中给出的解释里只有前一方面的含义。联系到“有尿”的说法和逗男童撒尿的现象,也可以知道把“尿性”解释为“软弱、服软”是很别扭的。可能,在“尿性”这个词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歧义。


  滑腾    利整    利亮

  滑腾
  有人解释为:形容人动作灵活敏捷。

  利整
  形容事情做得不错,看上去挺规整。

  利亮
  形容人时,是一种办的事经常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风格;形容事时,表明做得出彩儿。


  图鄙    图鄙活儿    图鄙钱儿

  图鄙
  有人解释为:乡巴佬,不通世情的人。

  图鄙活儿
  有人解释为:受累而报酬低微的活,或不该干而干的傻瓜活。

  图鄙钱儿
  也说作“土鳖钱儿”,指的是得来辛苦、来源有限、数量很少的收入,或者在某些场合显得寒酸、数量太少的钱。

  这些说法与闯关东后的社会形势有关。闯关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追逐自然资源红利的行为。自发性移民对资源红利的追逐,带动了对整个东北的开发。由于在社会形成之初有红利可追,人们的期望就比较高;一定情况下期望值低的,就被认作“鄙”了。
  自然资源的红利在东北已经不再是人们追逐的主要热点,但是发展离不开特定资源的支持,选择资源的能力仍然十分重要。地方经济如果长期局限在狭窄的范围里,不去开拓新的资源,也可能会落入“鄙”的状态。


  损种    低气    下作    吃下眼子食

  损种
  指有的人有可以利用的正当条件,能够改善自身的状况,但是却拒绝改善。

  低气
  有人解释为:卑贱,低人一等。

  下作
  除了指吃相不雅,也可以指品行下流。

  吃下眼子食
  指的是任人摆布的工作或生活处境。

  这四个说法涉及到了工作、生活、品行等方面的选择问题。此外,东北话中还有一句熟语——“好孩子不往庙上舍”,讲的也是要注意职业与社会空间的选择。


  四致    方舒

  四致
  “致”读轻声。表示居住空间宜人。也可以引申为日子过得不错的状态。

  方舒
  “舒”读轻声。表示在一定空间内有回避关系的男女两性之间是方便的。不方舒,就是男女之间不方便。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蝴蝶为花碎 发表于 2016-12-30 10: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东北话中的社会百态(下)之“得瑟”

  得瑟
  是躁动状态下的自我表现行为。在东北话里,“得瑟”是常用说法,在不同场合里会形成很多具体的含义。
  “得瑟”已经从东北方言进入普通话了,标志性事件是2012年被《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在书写上采用了“嘚瑟”)。从方言进入普通话,意味着其所带有的东北地域性和民族主流文化之间实现了一种通融,那么认真探究“得瑟”这个词的来源和词义,对于理解东北地域文化会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在参考已有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东北的历史,我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古代汉语里没有“得瑟”这种说法。有人认为,“得瑟”是某个古代词语发生几次音形义变化后在东北衍生而成的。然而,这一说法中对“得瑟”的理解是以表面化的解释(对几种表象进行归纳,缺少对质的把握)为依据的,即使叙述出一个复杂的音形义变化过程,也不能说明最后演变出“得瑟”的原因。另有人根据一些近似特征,说“得瑟”源自山东个别地方的方言,却只是随便的一说,缺少基本的依据。还有人说,“得瑟”来自于满语。可是,清朝时的满族人普遍有明确的名分,规矩森严礼节繁多,缺少张扬个性的社会空间,怎么能有这样一个词被创造出来并流行开呢?根据东北历史上具体的社会状况,在道理上说得通的是,“得瑟”源自于闯关东。
  闯关东造就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突兀的基本情况,就是闯关东民众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他们自己主动获取的。不是从前人那里继承的,不是政府分配的,不是暴力掠夺的,依靠个体正当的主动争取能够得到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就刺激了普通民众社会主体意识的萌生。得瑟,就是社会主体意识萌生之后,个体为了争取社会生活中的优势位置所主动采取的自我表现行为。
  从历史过程来看,“得瑟”刚被创造出来时,很可能是描述了闯关东时代特别引人注意的一种社会景象——“得”是指得到了土地等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瑟”就是人得到重大收获时兴奋得肢体有些发抖的现象。客观景象,应该是“得瑟”这个词被创造出来的首要依据。而这一景象所具有的社会历史意义,很快使“得瑟”一词在社会生活中被赋予了具体的含义。
  闯关东时代民众普遍主动争取到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至少带有两方面的社会历史意义。一、在与物的关系上,人发挥出了很大的主动性,并且获得了基本的主动地位。二、对物发挥出主动性带动了对人的主动性的追求。物质基础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是一个基本的支撑,有了对物关系上的主动,人们还会接着寻求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动。所以,东北话中有熟语:小人别得地,得地就装屁。根据这两方面的社会历史意义,可知“得瑟”作为闯关东时代出现的社会景象,意味着一种由社会基础关系的变革所带来的显著的主动性。在相对无序的移民社会里,这种主动性很容易引起躁动情绪,并且冲击到既有的人际关系。后来,随着闯关东时代的离去那种人们主动争取到物质基础后极为兴奋的社会景象不再出现了,对物的主动性作为社会变革中的底层关系被遮掩了,而对人的主动性作为社会变革中的显性部分则流传下来了,于是“得瑟”就被理解成人在躁动状态下的自我表现行为。   
  在“得瑟”被创造出来的过程中,有可能“得色”的说法起到了诱导作用。“得色”,古已有之,描述的也是人在有所得时喜形于外的现象。如果把“得瑟”理解成获得重大收获时极为兴奋的表现,那么,可以把它看作是“得色”的升级版。“得色”是面部的神情,“得瑟”则已发展到出现了明显的肢体动作,二者含义不同,但是它们在口语里原本发音相同,为了能够在交谈中区分开,人们就对新识别出来而且外在表现强烈的“得瑟”做了区别处理,具体做法就是把首字“得”读成了新的表现出更大力度的第四声。这样处理后,由于“得”字接近于重读,“瑟”字就顺势弱化为轻音了。
  有些人在解释“得瑟”时,把“得瑟”和“得色”认作一回事了,没有区分出它们的不同。还有一些人认为,“得瑟”是由“哆嗦”经过音形义转化后出现的,但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全国通用的“哆嗦”一词只在东北转化出了“得瑟”。目前可见的对于“得瑟”的各种解释,普遍是从使用场景中总结出几种具体含义,而没有先提炼出这一类现象的内在特征。结果,在解说“得瑟”的来历时众说纷纭。
  “得瑟”作为一类社会现象,是可以找出内在特征的。在躁动状态下通过自我表现行为争取社会生活中的优势位置,就是“得瑟”的内在特征。
  根据其内在特征,我们可以知道“得瑟”不是中国传统社会里本来就有的。中国传统社会要依靠礼教来维持运行,礼教,不可能容许“得瑟”这种行为的存在。“得瑟”显然是中国社会向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新生发出来的现象。正因为表达的是新现象,“得瑟”在现实使用中没有被“得色”覆盖掉,也没有被其他词代替,而是在全国被接受为一个独立的新词了。由于没有指出“得瑟”是为了表达新的社会现象而创造出来的,此前关于“得瑟”来历的众多说法都存在有些方面说不通的问题。
  “得瑟”这样一种现象不是凭空出现的,不是某种社会思潮带来的,关键在于“得”。正是闯关东时代特殊的历史机缘,给大众创造了可以“得”的机会。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闯关东所处的那个历史时期生活在东北的人也普遍外出逃荒,那东北话里还会有“得瑟”吗?就算“得瑟”是由“哆嗦”转化来的,恐怕东北人也没心思用了。   

  根据上面的探究可以知道,“得瑟”这个词真正的原创性意义就在于,在我们这个礼教传统深厚的民族里,它表达出了一种属于个体的张扬的主动性。
  从使用情况来看,青少年经常使用甚至有些偏爱“得瑟”这个词。在“得瑟”由东北走向全国的过程中,除了东北题材的小品和电视剧,网络也是一个主要的传播途径,而在网络上主要的使用人群就是青少年。(因为是网络上的一个热词,北方某省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的一本网络用语工具书里就收录了“得瑟”)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得瑟”是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主题,在他们争取独立的社会主体地位的过程中,要实现人际关系上的除旧布新,就需要“得”——成长,也需要“瑟”——明显的表现出来。当然,青少年偏爱“得瑟”这个词,也在于他们是容易躁动的人群。
  从使用情况中可以知道的另一个现象是,全国各地报纸的新闻标题在用到这个词时,普遍使用得很灵活,明显超出了各种词典中列出的那些义项。
  不过,得瑟是带有冲击性的行为,在社会上人们还是认为它主要意味着消极的意义。至于那种不以有所得作为根基,单凭主观愿望就得瑟的行为,确实只能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可以预想的是,在普通民众享有的社会主体地位日渐增强的情况下,人们对待“得瑟”现象时将会更加明智。在中国,个体化的主动性,应该也可以成为社会活力的一个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嘚瑟”(即“得瑟”),在促进这个词传播的同时,也在书写用字上留下了改进的空间。这个词本是无确定书面表达形式的方言词,但是从地方志、方言工具书、电视剧字幕、网络用语等场合中可以看到,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选用了“得瑟”两个字。尤其给我留下印象的是,2014年在杭州,我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姑娘,她穿的白色文化衫上只有大大的“得瑟”两个字。如果对比一下,也可以发现用“得”比用“嘚”更合适一些。从发音上看,两个字原本都没有第四声,选用“嘚” 也是临时赋予其第四声。从字形上看,“得”是常见字,而“嘚”字比较生僻。从字义上看,“得”字可以提示这个词来源于有所得的现象,并且提醒人们“得”是根基,而“嘚”字只起拟声作用,不能表达其他意义,会矮化整个词的内涵。音形义的良好结合是汉语的优势,在成为普通话中规范的词语时,显然用“得”更能体现这一点。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6-12-30 10:21:02
 
  (五)、东北话中的社会百态(下)“得瑟”之后部分

  平杵    俩好轧一好

  平杵
  就是在竞赛活动或带有竞争色彩的对比中,双方持平不分高下的一种关系。

  俩好轧一好
  就是两个好结合成一个新的好。这是一种双赢关系,而且还“轧”在一起了。


  根本    本当  

  根本、本当,都用于形容人的处世习性。“根本”的人,处理事情时把生活的根基置于优先位置,重视长远。在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经验里,有明显的注重根本的价值取向。“本当”和“根本”意思相近,不过“本当”中不仅强调“根本”还强调“当”,因而更灵活一些,表现了对当前情况的重视。“本当”多用于夸奖小孩或者年青人。
  “本当”里的“本”东北人是习惯于读作第二声的,又是字典里原来没有的一个怪声调,能让人想起“得瑟”里的“得”。这种读怪调的情况是东北话中的一类现象。
  其实,来点怪的,是人的天性中本来就需要的。东北话里有“制惊道怪”的说法,说的是小朋友喜欢故意惊吓别人以及做怪声、怪动作或讲一些神秘古怪的故事,这反映出人自幼年时就对奇怪和刺激的事情感兴趣,乐于去探索。即使在成人的世界里,人们也会“制惊”和“道怪”。“制惊”,有的旅游项目就是要让游客体验惊吓与刺激的,有的电影也是通过这个方式来吸引观众的;“道怪”,魔术表演和时装秀的主要卖点之一就是“怪”,就是平时说话,卖个关子也是常有的事。可见,人们有时会主动制造新的怪事物并接纳它。
  至于“本当”被读出了怪调,可能与闯关东人群的一个现实需要有关。闯关东人群到达东北后主要是延续了农耕文明,农业社会中重视根本的价值取向仍然要坚持,但是这种坚持要在适应新环境和解决好当前问题的条件下去实现,这和一直生活在安定环境里有很多的不同。首字“本”被读成接近于重音的向上扬的第二声(“当”顺势读成轻声),目的就是为了强调这是一个服务于新生活的重要的新词,而且这么读可以和“本当”原有的“本来应当”的意思区别开。
  闯关东时代,人们本就在探索新环境、新生活,制造和接纳有点怪的事物是正常的,在东北话里出现读怪调的现象,有时就反映了这种生活。“本当”的读音有点怪,但是带有能启发人的新意。


  盛心盛气    一心扑实    一心巴火

  盛心盛气
  是表里相通、一致,情绪很饱满的样子。

  一心扑实
  指人做事非常投入,身心已经沉浸于其中的状态。需要区别的是,还有“一心朴实”的说法。一心朴实,有人解释为 “一心一意,朴朴实实”。一心朴实,主要说的是一种个性。而“一心扑实”表达的是做事时的状态。这两个说法发音相同,但围绕做事而用到这样的说法时,应该是“一心扑实”。
  一心扑实,意味着做事之人的主动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了。那么,怎样才会调动起人们做事的主动性呢?社会处于何种状况时,“一心扑实”的说法才能在大众中广泛使用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回顾一下闯关东时代民众主动获取经济基础的情况,就会豁然开朗了。显然,闯关东是一个历经风险与艰辛的过程,在付出全身心的努力获得安身立命、养家度日的经济基础后,闯关东前人为维护这份经济基础而做事时也会带着强烈的主动性。

  一心巴火
  我根据现实中人们使用的情况,提炼出三种基本含义。1、心情急切。2、热切期望达到某种愿望。3、认准某个方向之后,动力十足,会持续的自我激励以推进所做之事。
  东北话里有一些用“巴火”作后缀的词语,除了“一心巴火”,还有“吵吵巴火”“强(势)巴火”“贪黑巴火”。我觉得,“巴火”的本来面目是“扒火”。(大概是因为人们写这些方言词语时选择了同音字记录的方式,更简单易记的“巴”字就被采用了)以前,东北在冬天时用火盆取暖,就经常要“扒火”。火盆,一般是泥做的,像盆那样大,但比较高,像一个特大的碗。火盆里装树枝等热值比较高的柴火燃烧后形成的火炭,火炭的表层随着热量的散去会变为灰烬,灰烬会遮蔽下面的火炭,就延缓了下面火炭的散热过程,使火盆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持续的放热。对于小孩来说,火盆尤其是个好东西,因为在冷寂的冬天可以用它烧烤土豆或者麻雀。有时,想把土豆埋到火炭里去,或者刚从外面进屋的人想烤火,就需要“扒火”了。把表层的灰烬拨开后,火炭会露出来,散发的光和热顿时直扑人们的脸面,屋里的温度也会有所提升。以“巴火(扒火)”为后缀,可以进一步丰富词意。所谓“贪黑巴火”,就是冬天熬夜时还要不时的“扒火”取暖;所谓“强(势)巴火”,就是费了很大的努力;所谓“吵吵巴火”,就是吵得高低起伏的但也很有劲头儿。                                      
  扒火,是一个道理。有底火,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热力十足。没有底火,则意味着没有储备。至于有底火却不知利用,也是一个挺严重的问题。

  盛心盛气、一心扑实、一心巴火,这三个词表达的都是人内心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后的情形。三个词都可以表现做事时的状态,其中“盛心盛气”是即时性的,“一心扑实”和“一心巴火”是长时期的,而“一心巴火”又比“一心扑实”更加主动进取。在社会环境正常的前提下,一心巴火的干正经事,前方,就是抬头日子。


  浅白净子    周正   秀溜    厚诚    身亭儿    身板儿

  社会百态中,人们首先观察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人;而对于人,观察者先注意的又是他们的相貌。这一组中的几个词,是东北话中关于人的长相和身材的说法,带有健康的审美意识。

  浅白净子
  指皮肤比较白的人。

  周正
  带有端庄美。

  秀溜
  是形态美和线条美。

  厚诚
  指人长得粗壮厚实。

  身亭儿
  强调一种挺立的美。

  身板儿
  喻示身体端正而且结实。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6-12-30 10:20:54
 
  在“社会百态”(上)中梳理出来的一个主要结论是,东北社会有活力,但不能“随河打淌”“随弯就弯”的过日子。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6-12-30 10:20:03
 
  “社会百态”(中)理出了一些批评性话语,可以从它们针对哪些具体问题,体会社会的风貌。在那些话语中,社会阴暗消极的一面会显出来,但批评的立场也会提示人们思考社会意识在进步过程中的轨迹。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2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