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历史] 梳理东北方言人文内涵,还原东北人精神家园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6-12-30 10:18:37
 
  “社会百态”(下)收尾处“盛心盛气、一心扑实、一心巴火”那一组词,可以和“东北话中的‘劲’”里“理解心灵成长”那部分联系起来思考。在现实中做事时要用心力,那么关于心灵的成长也就会被重视起来。

  任何时代都不缺少聪明人。但是,做事时只依靠聪明才智,与完整的运用心力,就不同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6-12-30 10:18:36
 
  “社会百态”发出来后帖子中已经有一些内容了,就邀请了一些可能对帖子内容感兴趣的人。有点意外,也很高兴,第一个反馈的是一位满族哥们,给出的评价比较中肯。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6-12-30 10:17:23
 
  (六)、生活中表达破坏性含义的词语

  扬失  闹扯  劣待  屈赖  霸害  囚磨  踹咕  体凳  冒坏水儿

  糟损  糟贬  糟践

  抛费  抛害  

  窝贬  窝屈

  败霍  败家

  祸祸  祸害

  造  造霍  造害  造践  造败  造尽

  搅  搅闹  搅劲子  搅局  搅群  搅家  搅灾

  作  作索  作践  作妖  作祸  作祸人  作死  作黄天儿   


  从上面列出来的情况看,“造”“搅”“作” 是内容比较多的三大类,其中“作”又是最厉害的。
  “造”,是放纵的行为,多与满足欲望相关。
  “搅”,多是因为在情感需求上不满足而采取的放纵行为,其中一部分带有故意的破坏性。
  “作”, 是中国传统亲情伦理的失败的那一个侧面。“作”是破坏性行为。家长“作”子女,就是折磨人,就是人性之恶的泛滥。子女“作”家长,有的是要挟,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的目的;还有一些,只是为了反抗。同一辈人之间的“作”,基本是要挟行为。“作”可以达到“黄天儿”的程度,即亲情的价值归零了。

  传统的亲情伦理看似无比强大,几乎对个人有无限的处置权,但实际上,在强硬的外表之下它也是脆弱的,也会经常暴露出失败的那一面。从结构特点来看,这种伦理以纵向的附属性关系为主,缺少横向的连结。在这种比较纯粹的附属性关系里,处在附属地位就意味着被限定在狭小的空间里。那么被限定者的策略,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采取放纵的行为方式,以及一定情况下发泄性的搞破坏。在这种比较纯粹的附属性关系里,因为缺少横向的界限,就导致主导者的行为是无界限的。行为的无界限实际上还意味着道德的无底线。“杨家有女初长成”,知道这一句唐诗的人太多了。常言说“棍头出孝子”,传统的亲情伦理也维持了一种秩序,但其基本结构上的重大缺陷,决定了其真实的状态是栽歪在过多的放纵和破坏性行为里。  

  知道生活中破坏性的因素来自哪里,有利于保护正常的生活。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新手1 发表于 2016-12-30 10: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歪、邪、不是

  歪    歪道    歪三拉四    歪㧟斜拉

  歪
  在东北话里有讲歪理的意思,也有往别人身上贴过失的意思。有人给出这样两个例句:
  “这人说话真能歪。”
  “你干的还歪到我身上来了?”

  歪道
  “道”读轻声,表达指向或状态。

  歪三拉四、歪㧟斜拉
  “斜拉”的“拉”读第二声。两个词都是歪出来很多内容的意思。而且,行为人清楚已经“歪”了,他们是故意那么做的。

  “歪”是平常可见之态,自然界里有歪脖树,社会中有病病歪歪的人。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存在,不同事物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不能要求什么都是一本正的。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在社会中追求正义、公正、正确是常态,满足于“歪理”是变态。一个社会如果以“歪”为主,就会像地震之后的样子——举目所见都是歪歪斜斜的。


  心邪    邪性    邪火    邪曲子    抓邪乎气    气迷心邪    刀笔邪神

  心邪
  邪是自心而生的。邪和斜不一样,有“邪恶”而无“斜恶”。

  邪性
  “邪”是内在的本质性的。

  邪火
  “邪”会如火一样表现出能量。

  邪曲子
  “邪”会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并且带着迷惑性。

  抓邪乎气
  就是寻找软弱的对象,通过发泄恶劣情绪的方式压倒他们。这样,“邪”就找到了寄身于社会的空间。

  气迷心邪
  即精神病。也简说为“气迷”。

  刀笔邪神
  有人解释为“以写诉状为职业的恶人”。这个说法告诉人们,有的人是因邪而成“神”。或者,还能让人想到,神仙里面也有邪性的,而且是善于拿笔写字的。
  诉状能发挥作用,在于它利用了被某些社会规范所认同的理性文化。从刀笔邪神所写的诉状可以知道,有理性的内容并不意味着就已经远离邪恶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理性所解决的内容,会被更大范围里的“迷惑性”掌控着,成为“邪曲子”里的一小部分。有时,理性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看清什么人在谈理性以及具体的社会环境。


  不是    派不是    贴不是    拿不是当理说

  “不是”,在东北话中带有缺点、毛病、过错之意,有时也引申为埋怨,如“落一身不是”。“不是”人人有,但如果太多了,人们可是要搞分配、贴标签的。甚至,仅有“派不是”“贴不是”,有的人还不满意,直接,他们就“拿不是当理说”了。“不是”会被一些人变成“理”,再一次表明,理性有时只是被人拿捏着的工具。

  拿“不是”当理说,这“不是”有可能是“歪”,也可能是“邪”。在中国的传统中,“邪”的一般缺少社会基础,但是“歪”的有时会成为主流。因而,“拿不是当理说”大多是拿“歪理”当理说。
  中国人,毕竟有很多的实用主义处世态度。所以在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歪理”常常也就是“理”了。歪理在社会上被很多人接受,还与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有关。在中国的传统里,主要解决的是社会的纵向结构,社会的横向结构往往是空虚的。这就使“歪三拉四”“歪㧟斜拉”的歪理占了便宜,因为它们有时构成了社会中的横向联系(“拉”和“㧟”的动作大多是横向的),似乎可以起到一些填补空白的先进作用。
  实用的态度善于应对当前的情况,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歪理太多也是有代价的。由于传统文化中歪的东西太多,不免它就在近代“落一身不是”,以致曾有一些人主张连汉字也要改掉。歪理多的坏处更在于,严重抑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好几种东北方言工具书中,“拿不是当理说”都被收录为一个独立的条目。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能推导出东北人欠缺理智的结论来,因为在运用这个短语时,说话人是站在反对的斥责的立场上。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901821pain 发表于 2016-12-30 10: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涉及动物名称的说法

  涉及狗的说法

  好狗护四邻
  有人解释为:比喻好汉子保卫街坊邻居。

  老洞狗子
  说的是独居于山野之中,鲜少和外界接触的老头。这样的生活,出自于主动的选择。山林里物产丰富,如果善加利用,在物质上并不会很贫乏。在精神上,则是与世无争、省心落意。但是,以及时行乐为最重要事情的世俗人群一般会冷眼看待这种活法。

  赖狗扶不上墙
  狗要是放赖,常贴在地面上,即使把它的两只前爪放在高处,它也要拿下来,摇着尾巴,低声叫着求饶。

  窝子狗
  狗咬架时,一窝狗会一起上阵。此说法,是斥骂有些人家太好斗,只知打群架,不知道劝不知道和。

  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来了
  这是打架打得太激烈,血一热就只知道打了。

  乱踩狗爪子
  这是倾轧得太激烈。

  狗血喷人
  这是激烈骂战时骂对方污蔑自己。

  人形狗
  这是虚伪得太有水平。

  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香油
  这是骂人容量小福分少。

  人模狗样
  就是乍贤乍佞的意思。此外,这个说法也用于熟人之间开玩笑,调侃对方打扮得挺像回事儿。

  喝人肚子还喝狗肚子里啦
  这是斥骂酒后失德。

  狗扯羊皮
  这是一只闲得难受的狗。

  狗男女
  这是伤风败俗、蝇营狗苟的男人和女人。


  涉及其他动物的说法

  鼠
  人以及动物在经历大的失败或受惊后,会出现一种沉默和失神的状态,和刚被猫惊吓过的老鼠有些相似,这样的情况叫“鼠谧”。

  兔
  熟语中有一句“兔子多暂也驾不了辕”。

  龙
  个体活力超群,叫做“龙性”。

  羊
  熟语中有一句“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大致是说同一类别或同一方向的事情可以归并起来处理。

  鸡
  有一种人,本来是个大坏蛋,但是形象非常体面,很神气,那劲头儿活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所以被称作“大损鸡”。

  猪
  主意特别正的人,被称作有“老猪腰子”。

  王八
  有时人过于劳累(多指脑力劳动),做出反应的速度已经明显下降了,就有一种自嘲的说法,叫做累得“王八二怔”的。

  麻雀
  熟语中有一句“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家雀即麻雀。如果有合适的地方,麻雀常在人家的屋檐下安它们的窝。东北冬天白雪覆地长达几个月,这一段时间里麻雀觅食的双眼几乎失去了作用,因为食物差不多都被雪层埋在下面了。但是,冬去春来,人们还会见到这种小动物。这,就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的大概意思。所以,这句话是在提示人们,即使有时困难异常严重,顽强的人还是能找到出路。

  熊
  有一种人的处世之道叫做“受熊不受敬”。在东北话里“熊”有“欺负”的意思。

  狼
  走路或者做事,谁落在后面,成为最后一个,就被叫做“打狼”了。这种任务,一般人是不敢接受的。

  猫
  有时,人特别劳累(多指体力劳动),稍稍动弹一下都感觉艰难,而身边的猫总是身姿轻盈的样子,于是人们感慨的说“恨不得拽猫尾巴上炕”。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np_凄美 发表于 2016-12-30 10: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几种精彩生动的说法

  月白儿圆
  从字面上理解,说的是月亮圆圆的散发着白光,能指什么具体内容呢?原来,这个说法用于形容一些人所说的谎话,那些谎话说得很高超,虽然话里的事情不存在,但说得就像明月那样活灵活现的,很逼真很周全很诱人。

  吊水壶
  也说作“吊水楼子”。有人解释为:有瀑布的悬崖。在荒山野林中,瀑布的水通常就是洁净的山泉,可以直接喝。因而,悬着瀑布的山崖,就好似天上吊着一个喷涌不尽的大水壶。在瀑布前,人可以饮水,可以赏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是非常融洽的。

  掉系把儿
  “系把儿”即植物的蒂,“掉系把儿”就是植物枯黄时落蒂的现象。这个说法具体指的是某人从某个有权势的职位上下台了。瓜熟之前与蒂落之后,情况很不同,但是瓜会熟蒂会落,“掉系把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滑门吊嘴儿
  这个说法用于形容特别善于言辞的人,有夸张的色彩。“滑门”是左右拉动的,再加上还是吊着的,上下也可以移动,这样一张左右上下都能动的嘴显然是超强的。

  勒大脖子
  即勒索或压迫。脖子是头和肩之间比较细的一部分,并不显得大,所谓“大脖子”,是把“脖子”放大了,局部一放大,事实就突出的显现出来了。

  缺德带冒烟儿
  这是一种抽象带直观的表达方式。缺德,若是已经“冒烟儿”了,肯定很严重,即使没有固定的标准、不能用量化的方式衡量,人们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做出判断了。

  在上面几种说法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想象力、幽默感、修辞手法、灵活的表达、亲近自然的情怀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增进语言表意功能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审美上的感受,使原本表达平凡事物的话语里体现出一种精致的语言艺术。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1984348 发表于 2016-12-30 10: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将要发的是“人情事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犬犬 发表于 2016-12-30 10: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东北话中的人情事理

  上、(关于情感的部分)

  好吃不如饺子
  不只在春节期间,平时东北人也常吃饺子。尤其在家庭生活的一些场合里,饺子不仅是美食佳肴,还承载着精神上的一些寓意。当不常见面的子一辈或孙一辈有人回家时,家里老人总要张罗吃一顿饺子。包饺子的时候,屋里散发着饺子馅的香气,家人围在桌旁分工协作、说说笑笑,忙碌之中会有一种喜悦的心情。吃的时候,只吃饺子,并且认为饺子里有面有菜有肉(纯菜馅的比较少),还可以喝饺子汤,已经是丰富而且平衡的,不再炒菜。家人相聚之时要吃饺子,家人分离之时也要吃饺子,比如,女人在结婚那天离开自己家之前所吃的食物就是饺子。此外,饺子还能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很多人在病后初愈的时候会惦记着吃顿饺子,吃完了饺子,精神头儿也就重新振作了。

  可怜不适见的
  这个说法明确表达出一种基本的社会价值——同情心。同情心的普遍出现,是社会走向新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同情心的出现,以拥有能够自主的自我观念为前提。同情心是推己及人的,是个人情感的主动外延。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像随风倒的小草那样决定自己在社会上的行为,那么他仍然是一个被动性的存在。他还需要先找到自己,找到自己之后才能再顾及别人。只能跟风做事,不会有同情心的生长。
  同情心的出现,以对他人的认同为前提。如果一个社会里普遍存在对他人的正常的认同,就容易产生全社会认可的价值,有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若一个社会里缺少人与人之间基本的认同,甚至把他人只当作欺诈和掠夺的对象,就谈不上什么同情心了。   
  同情心是人尊重同类的一种情感。不要误以为有施舍物质的行为就有了同情心。中国的乞讨行为较少通过唤起别人同情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摧残自我人格来娱乐他人,比如跪在路旁不断的向行人磕头。可知,中国的施舍行为只有较少的一部分是因为同情。当然,如今的信息时代里事情正在发生变化,通过网络进行的慈善行为已经主要是基于同情心的,新的社会潮流正在兴起。
  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乏“仁爱”一类的说法,但是在实践中树立起多少同情心呢?
  东北话里能够凝结出一个关于同情心的专门说法,值得东北人好自珍重。

  养活人
  这个说法反映了东北人对家乡自然环境朴素的感恩情怀。一个地方,自然环境能为人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多方面的便利条件,而且比较稳定,才会被称作“养活人”。东北的自然条件是不用多说的,东北人应该有这样的情怀。
  然而,当今很多东北人也深为自己的家乡感到忧虑。问题出自当前常规国土保护工作还没有重视起来的一种地质灾害——侵蚀沟。就像各人之间免疫力不同,不同地区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免疫力”也有差别,东北的一个特别脆弱的地方就是容易形成侵蚀沟问题。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虽然侵蚀沟带来的危害在日益加剧,我们的社会却如同被束缚住了手脚——还缺少整体性的回应和大范围的行动。亲临现场看一看那些三四十米深几公里长并且仍在不断扩大的大沟,你就会明白东北平原正在遭受怎样的破坏。如果不及早制止大大小小数以百万计的沟壑对东北平原的切割,未来所谓的中国第一大平原还会存在吗?
  解决侵蚀沟问题,当前急需破解掉社会失灵的问题。严重的侵蚀沟危害,无疑给社会造成了一定数量的损失。这些损失(尤其是长期的损失)究竟该怎样计算,对相关社会主体的影响是怎样的,目前还缺少评估体系。因为对损失缺乏基本的数量化的认识,相关社会主体在防治工作中就缺乏进行投入的依据。同时,各社会主体之间也缺少分担职责的机制。因而防治侵蚀沟的研究工作还需要大力加强,除了技术可行性问题,社会可行性方面的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总的来看,目前对侵蚀沟的防与治还缺乏坚实的工作基础。
  防治侵蚀沟的责任,不应该完全由地方来承担,从整体情况看,在国家层面树立起解决问题的政策决心是合理的和必要的。
  侵蚀沟问题不会是不可战胜的。综合考虑问题的成因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多方面的需求,树立先进的治理理念,采用创新的方案和最新的技术,开展多种工程试验,应该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的感恩情怀,不应该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如果东北平原失去了地理条件的基本稳定,依靠哪里产的粮食养活人呢?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吖吖吖日 发表于 2016-12-30 10: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身在大江之南,若在东北的话,一定会拍一些侵蚀沟的照片传上来。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np_凄美 发表于 2016-12-30 1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东北话中的人情事理

  中、(关于日常经验的部分)

  眼气    眼热    眼蓝    眼猴    眼力见儿    眼毒

  眼气、眼热
  “气”读轻声。都是对看到的事物有些羡慕和嫉妒的意思。

  眼蓝
  有人给出的解释是:形容十分急切或窘迫的样子。

  眼猴
  有人 给出的解释是:挑剔。

  眼力见儿
  有人给出的解释是:见机行事的能力。

  眼毒
  有人给出的解释是:看问题透彻。


  嘴小    嘴大    嘴浅    嘴欠    嘴损    嘴不对心    嘴头会气儿

  嘴小、嘴大
  指影响力不同的人所说的话,在作用上有小有大。

  嘴浅、嘴欠、嘴损、嘴不对心
  都是言谈内容不正当的表现。

  嘴头会气儿
  有两种常见的含义,第一种是嘴上斗气,第二种是随便说说。


  显皮     侉皮    渺皮    抢皮    臊皮    欺皮子    好里好面

  显皮
  “皮”读轻声,后面至“臊皮”中的“皮”都读轻声。是在人前炫耀的意思。

  侉皮
  是表面上在夸人,实际上在贬人的意思。

  渺皮
  看不起人的意思。

  抢皮
  抢夺别人面子的意思。

  臊皮
  羞臊别人的脸面的意思。

  欺皮子
  有人解释为:小孩儿见爹娘爱别的孩子而生气、哭闹。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这个说法告诉人们,大人们习惯的面子文化,有时会被孩子的“赤子之心”欺负得无处安放。

  好里好面
  就是面子上可以,内在的情况也过得去。

  上面这些说法,表达出了丰富的面子文化。
  面子文化是一种合理的存在,正当的面子文化可以辅助社会的运行,带来积极的风气。不过,拘泥于外表面,太注重一些细枝末节问题,也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能认可面子下面更重要的事情,生活才有深度。而且,应该让面子和“里子”建立起协调的积极的关系,使“好里好面”成为普遍的存在,社会生活才会比较和谐。


  没深拉浅    掉价儿    身称    深沉

  没深拉浅
  有人解释为:说话做事没有分寸。

  掉价儿
  有人解释为:物价跌落,引申为说或做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

  身称
  “称”读轻声。有人解释为:有礼貌,讲礼节。

  深沉
  “沉”读轻声。有人解释为:1、修养、涵养。2、情感不外露3、(话的)含蓄性。还有人把这个词解释为:稳重、通情达理、有涵养的心理品质。


  落一屯不落一邻
  这句熟语讲的是,在一些礼节性活动中如果向具体的每个人单独致意,要注意避免出现遗漏的现象。


  不许乎    不捋乎    不虑事儿    拿话

  不许乎、不捋乎
  都是没注意的意思。

  不虑事儿
  是注意力低落,头脑中问题意识淡漠的意思。

  拿话
  指善于从听到的言谈话语中把握住有用的信息。


  搁心    抻心    解心宽

  搁心
  有人解释为:1、多心。2、专心、留意。

  抻心
  是由于心理过于敏感而感觉受到伤害的一种情况。

  解心宽
  有人解释为:借某物、事排除烦闷。显然,这是很重要的一种生活经验,对维护身心健康很有价值。当然,排解烦闷时不应选择有害的媒介。


  熬扯    挠蹬     扑蹬    扑腾    累巴累掖    苦巴苦曳    苦熬苦曳    苦熬干休(或“苦熬干修”)

  这些词意思相近。有时因为环境不利,人们在生活中遍尝艰辛,难遇好事情,而且可以做出的选择也是有限的,改善生活状态的愿望只能寄托于久后。这时就要能坚持、能挣扎。东北话中这一类含义的词竟然这么多,看来遭遇困难时东北乡亲们还是禁折腾的。


  中用    成用    正用    闲置忙用

  中用
  常是能用的意思,也有适合于使用的意思。

  成用
  有人解释为:有用,实用,有使用价值。

  正用
  就是正经的、正当的用途。还有“正花正用”的说法,是强调花费和使用的正当性。

  闲置忙用
  也说成“闲时忙用”,是空闲的时候做好准备,以供忙时使用的意思。


  伤镰    伤力    伤食    伤众    伤和气    伤天理

  伤镰
  指秋收时收割过早,谷物还没有充分的成熟。镰刀正在逐渐退出农业生产,但是确定收割时机的经验还是有用的。

  伤力
  过力则伤身。

  伤食
  过食也伤身。

  伤众
  是说的话伤到了听众中的多数人。

  伤和气、伤天理    和气和天理是无形的,但是也不要去伤害。


  修好    做德    积幸   

  这三个词都是关于个人修为的,都和中国传统的积德行善观念有关。


  尽让    作情    留人性

  尽让
  “尽”人们习惯于读第三声。意思是谦让。

  作情
  是以第三方的身份(三方均关系密切)对当事双方之间事情的解决提出主意。

  留人性
  有人解释为:(给人)留下好印象。给出的例句是:办事还得想着留人性。


  依足    意足    知足    识足

  依足
  多用于一些具体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表示满意。也常用否定形式“不依足”。“不依足”就是以前提出的一些要求已经得到落实或有人应承,但不满足,继续提要求。

  意足
  用于自我表白,表示满足。

  知足
  自我感觉满足。

  识足
  经过一定认识过程之后感到满足。


  耍宝    逗咳嗽    逗哏

  耍宝
  就是通过一定形式的张扬的自我表现行为,给大家带来滑稽有趣的笑料。

  逗咳嗽
  就是故意逗引别人说笑。

  逗哏
  “哏”字在普通话里读第二声,东北人一般习惯于读第三声。是逗笑话的意思。


  上眼药    坐蜡    遮柳子    造一鼻子灰

  这几种说法都和“糗事”有关。上眼药,是别人给自己带来了糗事;坐蜡,是经过一段过程后出现的糗事;遮柳子,也有写作“遮溜子”,是遮掩糗事;造一鼻子灰,是意想不到、促不及防的糗事。


  使错手了    庸乎啥    怨谁    动说和人

  使错手了
  这个说法指打架时失手伤人了。其中明确有一个“错”字,表明在这一种打架行为里并不希望出现伤人的事情。

  庸乎啥
  就是因为啥的意思。

  怨谁
  就是责任在谁那里的意思。

  动说和人
  就是请人进行调解。


  砸孤丁
  也有写成“扎古丁”的。意思是抢劫。
  砸孤丁,也是一种观念——针对单独个体的暴力思维。社会由不同的人组成,其中有一类人是没有精神信念的。当没有精神信念的人集聚成群时,砸孤丁思维就有了存在的基础。没有精神信念的人,理解社会的角度是特殊的,他们专注于物质财富以及反映社会关系变化的“势”,而把指导社会长期运行的精神义理看作是傻子才认为重要的事情。这样的一群人在社会中,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特殊取向。第一,在认知结构上,认势不认理。对于势有盲从心理,对于理既鄙视又自卑。第二,在价值判断上,见物质不见精神。追求物化的实际利益,把精神文明当作欺世的手段。第三,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适应强力主导之下或压迫或顺从或欺骗或迷信的关系,排斥不由强力主导的其他关系。第四,在社会目标上,竭力谋求得势。基于以上四点,当这一群人发现了一个单独活动的个体时,第一这个人是最弱的,第二这个人只有物质上的价值,第三这个人只适于用强力手段制服,第四这个人被制服后意味着有人在社会上得势。   
  污蔑性的歧视也是暴力思维中的一部分。前些年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中曾有一种针对单身女博士研究生的说法,本质上也是在砸孤丁。读博士,已是精神上的富裕户,却也要面对“仇富”的环境。
  砸孤丁的行动和砸孤丁的观念,有时就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现象中的一部分。


  挨边儿靠己    安帮靠己    知近人

  这三个说法讲的都是伙伴关系。“挨边儿靠己”中的“挨边儿”,“安帮靠己”中的“安帮”,表明这些伙伴关系是由外在缘分引起的。“知近人”,则是实现了内在认同的伙伴关系。闯关东时代的移民运动,培育了开拓性人群的伙伴关系。在闯关东的路上,结伴而行是很有利的选择。在东北开辟定居生活之初,结成伙伴关系也是普遍的现象,东北农村很多屯子就叫“两家子”“三家子”““三合”“四合”……沿续至今,东北农民组织起来的各种合作组织仍然很有活力。   
  不过,在东北的城市里,工业是通过集聚资源以一马当先的方式搞起来的,大型企业甚至是自成格局的,就使一部分人把伙伴关系当成了不利于前进的陈旧事物。时光易逝,如今,有个“挨边儿”或“安帮”的关系,恐怕也该珍惜了吧?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2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