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主流价值文化的匮乏缺失使当今国产影视作品终难震撼人心

[复制链接]
hyhb 发表于 2017-3-17 08: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眼观剧|渣并深情着

  我并不是很喜欢唐七,就好像我十分不喜欢桐华、匪我思存、天籁纸鸢、辛夷坞、一度君华这些家伙一样(说及题外话,很久以前有人跟我说天籁和一度是一个人,当时真心震惊到)。

  他们的书在我看来大概都有的共同点就是,一边渣着,一边故作姿态的表着深情,着实恶心的可以。

  作为一个生在新世纪长在红旗下的正常人来说,我觉得他们都有病。

  夜华不相信素素,一边说着要娶她,一边把她眼睛挖了给素锦。完全没有想过告诉她真相,与她解释,一句我会娶你就打发了。素素觉得夜华不相信她不爱他,要娶她只是为了补偿,生了孩子,抛下孩子就跳了诛仙台。

  我那时还是同情素素的,一个凡人,无依无靠,人家想捏死你不要太容易,死了或许还是孩子的一条活路。

  然后素素变回了白浅,白浅记起来一切。她怎么做的呢?不去找渣男贱女算账,不去为自己讨一个公道,拿回眼睛,不去找自己的孩子,只想忘了这些,自欺欺人,逃避伤害。

  我觉得,白浅是个渣妈。她是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孩子,还是相信那个无情的伤她身心的男人会好好看护好他们的孩子呢。呵呵!

  我甚至无数次的想,我要是白浅,我一定叫了全家冲上九重天,狠狠的打渣男贱女的脸,把你对我的通通讨回来。

  这当然不可能,白浅是个多么“淡泊”的女子啊。

  后面的剧情不想说太多,只记得夜华死后,白浅只顾游戏人间,醉生梦死,全不管团子在天上日日哭泣,思念爹娘。

  真真心寒。

  这本书看完,仔细回想,全书最惨大概就是团子了吧,生来被母亲抛弃,遭人议论,父亲死了之后,母亲再一次抛弃了他,只顾着自己去伤去痛了。

  后面有个夜华的番外,看完更觉得恶心,不愿她受伤,自己扛着,什么都不说,说白了还不是不信任,不愿意沟通。没有尝试,怎么就知道她不能理解呢?

  对男女之情,夜华明明有个未婚妻,不去退婚就去纠缠素素,真真是渣。若白浅不是素素,来日要议亲,素素如何自处,他那未见面的未婚妻如何做人?更何况,白浅变回以后,也没听说过夜华要退亲。

  对母子亲情,白浅对团子,实在无情到了极点。血脉亲缘在白浅身上完全没看到,或者说坐作者只把团子当个人肉道具,需要的时候就拎出来遛遛,不需要就随他去死。

  归根结底,这两人都不是我所喜欢的。

  当然这大概是小说的共性,渣男作女死死纠缠,旁边一堆炮灰,我们这些正常的凡人,只配看看。

  相较之下,配角更显得可爱,白真和折颜,连宋、墨渊和凤九都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还是想说一说凤九,这是唐七笔下我最喜欢大概也是唯一喜欢的姑娘了,与总自己说着自己淡泊但总干出些不淡泊事的白浅相比,凤九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姑娘。勇敢追求所爱,知恩必报,受收到伤害之后也知道勇敢放下,实在让我无法不喜欢。相较之下,东华实在配她不上。

  据说唐七要写第四部《三生三世菩提劫》,是师傅与少绾神女的故事,先为这位可怜的少绾神女默哀一下,被虐的死去活来的辛苦了。

  无意刷小说看到有人说,三生三世是唐七抄大风的《桃花债》,下面很多人骂抄你怎么样我红你没红,我就喜欢唐怎么地,你个耽美小说还有脸说什么的。没看过桃花债,但还是觉得抄袭总是不好的,只是中国的现状,大家都知道。(系转载)

  更多精彩,可关注:
   srgmRM5uNknhMHhm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jvfqp 发表于 2017-3-17 08: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聊影视|国产电视剧为什么难以走向海外

  制作水准太差了,雷剧多。

  首先,制片方“短视”,缺乏完整的海外发展战略。国产电视剧制作方缺乏海外发行意识,或者仅仅满足于内地市场,或者畏惧海外市场的开拓,在观念上就缺乏国际性。曾有业内人士抱怨说,《橘子红了》走红时,曾被国外片商看中。可到签合同的时候,对方才发现出品方无法提供无字幕版本,海外片商只好抱憾而归。业内人士张琳说:“在国外某些小电视台,或许能接受将原来的汉语字幕虚化,或者打上黑条,但在日本、韩国的大电视台,这样的做法早就行不通了。”很多中国内地剧都没有多种字幕语言、国际声道可以选择,这种做法在制作时段内固然可以节省翻译成本,但这种短视的目光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其次,内地剧质量偏低,难以挤占海外市场。精品韩剧平均每集投资100万人民币,中国电视剧如今在投资上大大提升,但最高的投资大约也就80、90万元。投资少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产剧的质量整体偏低,限制了中国电视剧的输出。中国国产剧可供海外片商选择的剧种少,输出的大多都是古装历史剧。一些贴切中国现状的电视剧,却因为文化差异和地域不同而很难被国外观众认可和理解。而文化差异较小的都市剧,却制作粗糙,质量较差,很难受到海外观众的欢迎。粗糙的制作不仅影响收视结果,也能直接的影响输出的可能性,中国电视剧在细节处理上相当漫不经心,这也让制作方吃了不少亏。2002年韩国MBC电视台想买进《钱王》。在审查中,却发现剧中有穿帮镜头,结果不得不花了很多时间来修改。大大影响了输出的效果。

  最后,就是市场制度不合理,出口渠道单一。中国内地电视剧销售的主要形式还是版权销售,政府的监管力度很大,虽然早就形成了制播分离,但是各大电视台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还是很难改变的。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电视剧价格评估机制。这样电视台可以任意压低价格甚至限价,直接导致电视剧交易价格不合理,影响电视剧市场的资本投入规模。同时,电视剧赢利模式单一,销售渠道仅限于电视台的播出权,其他多种销售渠道都受到阻碍,比如盗版严重,使得电视剧音像制品的销售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网络版权更没有提上议程。以致于大多数国产电视剧根本没有海外销售,乃至衍生产业包括游戏、图书、旅游等就几乎没有得到开发。

  更多精彩,可关注:
   uvqzQQ7G7WSsM1Ml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7-3-17 08:17:39
 
  1.清风聊影视|一个戏子,凭啥薪酬收入那么高?!

  影视圈内盛传,一对明星夫妇一年的收入比得上一家上市公司全年利润。

  自2015年底,华谊兄弟7.56亿元收购李晨、冯绍峰等人所属公司70%股权以来,愈演愈烈的明星IP资本化热潮,掀起了一场新的明星群体造富运动。

  在这一过程中,按照收购估值计算,包含李晨、范冰冰、吴奇隆等在内的明星身价,几乎在一夜之间,暴涨上亿或近十亿元。与此同时,这场造富运动也正改变着行业的游戏规则。在所有游戏规则中,与钱有关的明星片酬,正让部分影视公司老板苦不堪言。

  4月底,在明星IP资本化运动发酵了一段时间之后,坐在腾讯财经对面的两位影视公司“大佬”,心怀疑虑与不安地分别问出同样一个问题:“这个行业全乱了,为什么明星会拿那么高的片酬?为什么A股公司这么热衷玩明星资本化的游戏?”

  道出相同问题的两位影视公司“大佬”并无任何交集。两人当中,一位是淫浸电影行业数十年,出品过多部文艺大片的公司老板张江(化名),一位是入局影视行业两三年的互联网公司高管柳雷(化名)。两人的共同担忧相近:明星越来越贵,围绕明星展开的资本游戏越来越复杂。

  无独有偶。近期,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也曾讲述一段 “吐槽”故事。“那天我跟一个做影视投资的人聊天,聊到中国影视至少50%以上的资金都付给了演员,这50%中有80%是付给明星的。”刘泽辉提到影视圈一种戏谑的说法:做影视投资,除了投资人不赚钱,连卖盒饭的都赚钱。

  来自不同信源的吐槽信息,揭开了与明星IP资本化热潮相伴,当红艺人收入已然暴涨的事实。那么,连影视公司老板都站出来吐槽,明星们收入高到何种程度?高得合理么?

  福布斯名人榜的榜单变迁,可以反映了明星的财富积累是如何加速前进的。2005年,章子怡凭借3500万元的收入,成为当年的演员群体中的大赢家。2015年,范冰冰以1.2亿元的收入占据榜首,谢霆锋、成龙、黄晓明、孙俪、赵薇、刘德华以及李易峰的收入均迈过5000万元大关。

  制片人和导演对于“高片酬”的抱怨声也从未停止。导演冯小宁曾炮轰一线明星片酬畸高,让中国当前影视创作背上极其沉重的包袱。而制片人关于“明星高片酬压缩制作成本,影响影视作品质量”的抗议,也从未停止。

  热钱涌动的影视行业,暂时不缺为明星买单的金主。于是,如何留住越来越贵的明星成为影视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搭上资本市场快车的公司试图通过资本的力量来“捆绑”明星。

  某网友说,中国的戏子,腰缠万贯,过着奢侈糜烂的享受,科学家过着艰辛的生活,百姓过着困苦的生活,戏子一开口,一扭腰,回头一笑,多少腐败分子为她买单送金送银,科学家研究有成果,会受到奖励,老百姓辛勤劳动,只能满足温饱。建议国家出台限制行政、国企、私企去追捧戏子,给戏子不劳而获收入巨财。

  为什么中国的戏子收入那么高,是法制度不建全造成的,改革开放市场放开在有一些商业活动请明星演出做商业广告,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元,在有一些私人大老板请明星,头两天看请林志玲20分钟给一百万元,又看范冰冰出场费每分钟六万元人民币,可见文化市场管理混乱成度,就连星光大道出去那草根也成了小明星都都能挣大钱,明演员拍片满天要价,也就顺理成章了现在男明星挣不过女明星。

  媒体对戏子收入的放大作用,导误导了吃瓜群众。恕我口无遮拦,我们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也就是说,是一个身心没有寄托的民族,茶余饭后还能干点什么呢?除了打麻将,就是看电视和刷头条娱乐了。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众多的脑残粉,比如什么玉米、钢丝、冰棒、蜜蜂和紫菜,而且为那些唱中文歌中国人听不懂、唱英文歌英国人听不懂的偶像尖叫,甚至为有一副鹰钩鼻的艺人跳海自杀。试想一下,有这么多脑残粉,无论是卖霸王洗发水,还是卖小霸王学习机,怎能不赚个钵满盆满?再说了,戏子的钱不一定都是演戏挣来的,也有坑蒙拐骗的,不是有人拿6000万来套股民30亿的例子吗?

  戏子,尤其是小鲜肉的收入高,也是因为观众的“贱”和制片人的“贪”。一方面,导演为了找某个受热捧的小鲜肉演娘娘或是一只猴子,迎合一部分观众的胃口,而不惜花大价钱请小鲜肉加盟,以保障票房收入;另一方,小鲜肉的脑残粉也在微博和其它媒体造势,要是不请某某某演那个谁谁谁,老娘就不看该剧了!——一吹一捧,一迎一合,这更让这些戏子身价倍增。因为事情的发展最终只有一种结果:用小鲜肉或是不用。用了,有那么多脑残粉,票房有保障;而不用呢?天知道!但也许票房收入更高呢?但制片人不冒这个险,不挣脑残的钱是傻X。因此,小鲜肉大行其道,是因为关联人的贱和贪。

  最后,中国的文化市场处在一个尴尬的阶段。在一个发达健全的社会,文化及其代表的道德层面是社会的灵魂,而经济及其代表的物质层面是社会的肉体——我们的肉体在一路裸奔,而灵魂远远地被拉在了十万八千里的身后,这才是戏子高收入的根源所在。看戏子杂耍比看书有意思多了,不是吗?读书无味,娱乐至死。

  总之,“戏子天价”怪象是个阶段性的产物,艺术终究会回归艺术本位——观众是看你的表演天赋和演技的,不是看你的脸蛋和身段——这又不是找老婆!最终,娱乐行业也会像英国那样,受热捧的艺人和节目都是靠演技说话,哪怕演员丑得像猪。当然,这必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演进过程。

  更多精彩,可关注:
   A2Nd4yP1274l23l2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清风客行 发表于 2017-3-17 08: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2.清风聊影视|对中国电影的小评价

  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强列冲击的今天,我不惜标榜自己是一个狂热的、激进的、矫枉过正的民族主义份子。但一提到中国的电影文化,我立刻焉了气,像一个刚吹了牛,马上露陷,羞得无处藏身的小丑。国产片看一回后悔一回,后悔自己干嘛花宝贵的时间看这斯那斯?

  曾经看了以下三部国产片,以下是观后感也好,影评也罢,总之是我不得不说的一些话:

  《夜宴》《杨家女将军令如山》现代国产古装片最大的问题是:追求形式化的视觉冲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用于形式的元素有:重金、排场、道具、演员、阵容、花样,作秀等。相对而言,影片的思想和内涵越来越来越单调,越来越重复。所用的元素无非是:复仇、武打、战争、爱情、性……尤其是《夜宴》《赤壁》片中牵强附绘的色情,简单令人作呕。韩国的古装片,则恰恰相反,皇宫类似我们的民宅,民宅就是几处草0000子,那么长的电视剧《大长今》《医道》什么的,几乎没有一个性爱境头,不也在我国兴起一股“韩流”吗?

  《手机》据说是几年前的贺岁片,葛氏主演,我比较喜欢他冷幽默式的风格。遗憾的是片中幽默的段子太负面,剧情也很平淡。通过手机这个大众化的通息工具,反映的社会问题确实具有普遍性,也非常之“中国特色”。手机本无问题,但人们却用其撒谎、爱昧、冷漠、讹诈等,人性阴暗面借由科技化的工具一一放大并传播,大有全民恶俗之感。看完后就像不小心吃了一颗外观完好里面却已生虫的蜜枣,不吐不快。于是乎不仅不想回味片中的内容,而是迫不及待地想摸去对这部影片的记忆,否则难以安眠。第二个感受是我当即就模仿着京腔将电影中的那份猜忌用在老公身上。但他那人透明得跟玻璃似的,我查无罪证,只好作罢。同时也觉察到自己真是无聊,好好的,干嘛要去学电影中不好的呢。

  一部影片揭露丑恶,仅仅是让人认识丑恶,还是远离丑恶,更或是减少丑恶?换句话说一部影片要弘扬美好,仅仅是让人认识美好,还是亲近美好,更或是增加美好?仅此一点,影片的境界相去甚远。比如说:我看完《我和妻子的1779个故事》这部影片,当时产生的想法是:我也要为我所爱的人(女儿)而坚持写作。也要让爱我的人(老公),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爱我的人(夫/妻)和我爱的人(孩子)都还健康地活着,并且就在自己身边,这是天底下最大幸福。夫复何求?

  此外还是《东京物语》《亮眼睛》等片子古老而又朴素,却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一份温情。当然章子怡刚出道时拍的《我的父亲母亲》也可归于此类。

  以上是我对中国电影的基本看法,当我再标榜自己是民族文化忠实的拥护者时,一定会加上一句:“中国电影除外”。

  更多精彩,可关注:
   DJWpwhBWA34WA2fZ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qqoli 发表于 2017-3-17 08: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3.清风聊影视|三观太正在娱乐圈是没有市场的

  在娱乐圈,三观太正,是要吃亏的。

  我记得这是去年《战狼》播出时,某个影评员写出的观点。吴京是个有品德的好人,《战狼》是部宣扬国威的电影。但是,这个影评员指出,吴京也就止步于此了,不会有太大成就,原因就是他三观太正,在影视圈是绝对吃不开的。

  当时我不以为然,但是后来逐渐发现,这种说法是对的。吴京的后续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很难再有独立撑起一部戏的机会,多是与人联合主演,戏份被分走很多。

  与吴京有同样困境的还有赵文卓,在大陆观众中有着良好的人品口碑,但是现在几乎已经从电影大屏幕中消失,只能沦落到拍红色抗战电视剧的地步。

  以前还有点想不通,以为是这些人不努力的缘故,后来赵.薇事件暴露,台资、外资控制影视集团的内幕曝光之后,才恍然大悟-----三观太正,靠近某党,是会被仇视的,在这个圈子自然难以吃的开。

  《战狼》因为是军事题材,有军队背景,上映之后,竞争对手还不敢太放肆的攻击。但是去年另一部三观太正的电影《九层妖塔》就被黑出了翔。

  为什么说《九层妖塔》三观太正呢?如果你仔细看了电影,就会发现里面对当年那个时代的讴歌无处不在。文.革刚结束,社会还没被资本污染,导演花了很多精力在一些细节上,尽力还原那个时代。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画风充满了信仰坚定、乐观向上、舍己为人,一个精神无比充实的年代。

  值得一提的是,主演胡八一的扮演者,赵又廷是台湾人。

  对于资本集团来说,这样一个三观太正的电影,这样一个“台.湾.叛.徒”,就是他们天然的敌人!

  面对敌人应该像寒风一样凌冽,于是网上铺天盖地的“垃圾”声扑面而来,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对人物的批评,对剧情的批评,很多都是无理取闹,根本没有仔细观看影片后的断章取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部电影的好坏,还是要自己亲自看过之后才能评价。去年我没进电影院看片,现在看的也是网络上的高清免费版。

  我自认看过电影无数,电影的好坏还是能看出一二的。自己的感觉是,这是一部诚意之作,演员表演的很到位,特效也在中上水准,画面有几十年前的风格,代入感很强。剧情能够自圆其说,符合逻辑,很多说不通的地方,在最后一幕时,揭开了谜底。而且留下了悬念,明显是为续集做的铺垫。

  但是这样一部三观太正的影片并不讨喜,资本集团不会喜欢,观众也未必买账。《雷锋》前几年只有几十万票房的尴尬,《轩辕大帝》全靠机关单位组团观看的无奈,其实都说明了观众的喜好----娱乐是放松,不是说教,大道理就不要在休息日打扰我们啦!

  《九层妖塔》与《寻龙诀》都是根据鬼吹灯系列改编,两部电影也是各有千秋。比起前者三观太正来说,后者至少没太给党唱赞歌,反而通过刻画一些文.革小将的傻逼言行,获得了很多的赞誉。

  看来,去年那个影评作者果然没有说错,三观太正,果然是在娱乐圈没前途的。(援引自网上)

  更多精彩,可关注:
   mz0kzEzWcbS8BS3N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电蚊拍 发表于 2017-3-17 08: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4.清风聊影视|有希望就要坚持

  《隧道》放在硬盘里很多天了,一直没看,正巧今天等待网络续费,没有网,就选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演是河正宇和吴达洙,韩影fans都知道这2个人,说到这里,必须得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韩国电影是亚洲电影的最高水平,可能有喷子会质疑这一点,但是请看过电影后再喷,黑转粉是经常事。

  河正宇是韩国男神,吴达洙不是男神,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配角,他被称为千万妖精,韩国衡量电影的标准不是票房,而是观影人数,这比中国的评价方式不知高明了多少倍,千万妖精意思他经常是千万观影人次电影的配角,韩国人口少,一部电影如果观影人数超过了千万,恕我直言,这部电影是值得全世界人观看的,例如我们熟悉的韩影作品《国际市场》,《杀人回忆》,复仇三部曲等,我以后会写一系列韩国电影的影评,包括大家喜闻乐见的伦理片,哈哈。

  为什么一直没看?

  说实话这部电影的标题没吸引我,例如前几月热映的《小姐》,我马上就找资源啊,疯狂的要看看为什么“小姐”被拍成了电影,韩国电影已经开放到这种程度了嘛,A货都可以进入院线了。《隧道》,看名字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想象没必要看电影了,但是看完后,才知道,韩影代表的真的是质量,不虚此行。

  韩国电影,无论题材如何,其对社会问题的反映,体现在电影的很多细节中,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国电影,无不充斥着对于政府的批评,对于负能量的批评,这部隧道从题材上来说,肯定是灾难片,但是依旧在讽刺韩国政府,或者说讽刺行政机构。其弘扬的往往却是一些小人物,我们总是从一些小人物中体会到沧海桑田,痛苦与快乐,这是我是韩影死忠粉的重要原因。要说韩国电影的影响力如何?它们甚至可以影响国家的政策决策。大家可以自行查询一些资料。

  《隧道》一开始就反映了韩国民众也和咱们国家一样,为钱奔忙,为工作奔忙的情景,一个耳朵不好的老头还要出来工作,加油不加满的创业者河正宇,如果没加满油,河正宇早就冲出隧道了,这是河正宇内心所想的,这个老头正是整个剧情的推动者,这个看似平淡的小人物作为一个引子,让我不禁想继续看看后面都发生了什么,电影进度很快,加完油就发生了事故,直接进入主题,这个就值得中国电影学习,叙事方式老是啰里啰唆,像《我不是潘金莲》,题材是我喜欢的,但是电影剪辑不过关,平铺直叙,如果第一个镜头就是李雪莲与官员们分庭抗礼,表述不满,吃瓜群众指指点点,想必原意看的人会更多。中国电影老是反映文艺片,我们观众欣赏不了,不支持之类的,这个说法太搞笑了,我们看的是电影,不是小说,为了娱乐,不是为了欣赏文学。例如辛德勒的名单,也不是商业电影,但是却是最伟大的电影之一,不在于电影是什么题材,而在于电影的技术问题。艺术电影总是标榜自己情节推进慢,一点一点揭开世界观,这都是什么逻辑,艺术电影刻板化才是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扭转我们的电影审美观念。(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隧道塌陷以后,河正宇没有受伤,但是被困在隧道中,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河正宇打电话求救,跟打中国游戏客服电话似的,答非所问,这边差点要死,那边还在喝着咖啡接听,行政制度的臃肿,低效率也被一个求救电话所揭示。但是现实生活中,即使机构再如何不行,总有一批默默风险的人支撑着国家的运行,吴达洙所饰演的队长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是一个国家运行的重要零件,普通但是尽职尽责。

  很多细节都反映了吴队长的职业素质和人文关怀,解救过程中的经验十分到位。河正宇身边有加油站老头送的两瓶水和买给女儿过生日的蛋糕,河正宇的生存意识很强大,给水瓶刻上了刻度,按照刻度饮水,节约用水,这部电影是非常有逻辑性的,河正宇是一个小有成就的代理商,因为给客户优惠拿到了单子,这说明其是一个精明的人,同时又有一点人性,后来河正宇发现还有一个幸存者是美娜,将自己仅有水分给她一部分,为什么这么做,前后都是有关联的,基于人设,河正宇是一个较为善良的人。

  差不多20多天的时候,抢救队伍通过钻井达到了河正宇的上方,当时由于施工图的错误,位置找错了,而现在河正宇已经没有食物和水了,队长尝试了喝尿,尿冷了才好喝一点,这个点让我很感动,队长一直很负责。后来,施救队伍因为事故死了人,对于河正宇的施救变得困难,河正宇在其妻子的激励下,并没有放弃自我,开始自救,自我探寻出路,政府方面怕隧道坍塌引起的经济损失太大,想放弃施救,直接爆破。在救不救的问题上,政府,施工单位,河正宇及其家人,抢救队长,死者家属等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一直都有,现实社会和电影中都存在,这个问题在另外一部韩国电影《永不熄灭的火》中反映的更好。后期我也会解读这部电影。

  受害者的老母亲打了河正宇的妻子,为了救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大家都开始认为,不应该再继续施救,很多人都为此付出了代价。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为了救少数人而牺牲更多人,到底值不值得,我觉得没有什么值不值得,那个决定就是人性,人性决定我们有感请,看不得别人可能被获救,却自己没有去救他。如果你决定了不去救,那么你会内疚一辈子,不要小瞧内疚这个问题,轻者让你抑郁,重者你会疯掉。说到底,人还是为了自己,为了不让自己内疚,为了让自己精神世界更加充实而去施救。

  我怕你继续等我们,而我们不去救你

  对不起老公

  妻子的告白,这段很感人,妻子这个时候也动摇了,毕竟已经过了很多天了,理论上河正宇肯定已经死了。河正宇泪目,妻子泪目。

  队长决定自己下去了,探查河正宇是生是死。小人物的担当是韩国电影的主题。河正宇艰难的忘洞外爬,队长用探测器探查,看到这里,你会很希望二者早点相遇,但是领导强迫队长出去,启动爆破程序。河正宇差点乱石压死,河正宇使劲按着喇叭,终于被队长察觉到,人们才意识到河正宇还活着。

  坍塌后的第35天,河正宇依旧活着,这不能不说是求生的奇迹,很多人会说,是不是有点假,这里我不想考虑是不是有点假,我原意相信这个事情会发生,或者说,我原意相信希望。河正宇终于被就出来了,还有那条狗。

  电影到最后都没有忘记讽刺政府和施工企业,为了钱什么都能干出来。河正宇被救出来后,政府官员要出来发表讲话,耽误救助时间。

  队长故意让记者看到河正宇好像说话了,记者问河正宇重生后的第一句,吴队长说,

  你们这些混蛋都给我滚!!!

  我笑了,这是导演故意的吗,是对于不作为,低效率韩国政府行政体系的一声呐喊。

  《隧道》电影总体来说,没有大场面,毕竟整个故事发生在隧道里,所以就缺少了2012的惊心动魄,但是仍旧非常感人和发人深省:

  希望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可关注:
   ka6G6XxDAz6icade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901821pain 发表于 2017-3-17 08: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5.历史正剧“爆红”的背后

  最近,央视播放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在某视频网站复播的《大明王朝1566》受到了年轻网友的一致好评。“终于可以洗洗被‘流量小花’们辣坏的眼睛了”“这样的演员才配叫有演技”……为什么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不对年轻观众胃口的历史正剧却赢得了出乎意料的好评?因为影视作品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之大,是不可忽视的。优质的历史剧,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自信的导向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之前充斥荧屏的一些劣质历史剧却恰恰败坏了大家看历史剧的兴致。

  青少年了解历史的途径很多,但最直接、最容易接受的恐怕当属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所以以真实历史故事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如果做不到尊重历史,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某热播剧里把屈原、李白这样的大家“请”来当女主的师傅、把剧中人物的服饰弄错了朝代……这些差错在制作人员看来无伤大雅,在我看来却不可原谅——这些瑕疵某种程度上对于青少年的历史记忆来说就是深刻的印象。当一个孩子被问起李白是谁时,脱口而出的是“沈珍珠的师傅”,恐怕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也会尴尬不已吧?

  而历史正剧“爆红”,源于对历史的尊重。服饰、道具、语言、文字的最大程度还原,故事情节在不脱离事实基础上的精心演绎,构成了对历史剧充满好奇心的年轻观众最需要的两大要素:故事精彩、史实靠谱。往小里说,历史正剧的“爆红”是影视作品里的“清流”,有助于青少年观众在富有可看性的故事里接受历史知识。往大里说,历史正剧是一个国家文化储存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提起每个朝代的历史,如果都能有一部或几部优质影视作品能为之演绎,那么在向外国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就有了更多通俗易懂的素材。前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时向外国友人赠送了几部我国当代优秀电视剧光盘就是很好的例证。

  历史正剧“爆红”,说明观众没有被劣质剧糊弄倒,说明只要用心创作的好作品终归是会被点赞的。这一点导向,不仅对于影视行业,对每个行业都有积极意义。(持续加更)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0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