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科幻作品对我们到底有什么用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4-12 09: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中,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教授,从不久前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谈起,为大家讲述了如何评价科幻作品以及科幻作品对于我们的意义。本文为讲座中的部分内容。
timg.jpg
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硬伤”

我们先来说说《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前一段时间很火,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到底怎样的电影才算是一部成功的科幻大片?简单来说,就是票房好。但是,历史上有很多经典的科幻电影票房并不好。比如,1968年的《2001太空漫步》和1981年的《银翼杀手》,这两部电影即使现在上映,估计票房也不会太好。可这并不妨碍这两部科幻电影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

目前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第一名是《战狼2》,达到56亿元,第二名就是《流浪地球》,已经累计超过46亿元。所以说,《流浪地球》算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中国本土科幻大片。

非常有意思的是,围绕着《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争议,有人说这是一部好电影,也有人说这是一部很糟糕的电影。当然,这些争议对这部电影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有争议,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流浪地球》的负面争议,很大一部分是在讨论《流浪地球》这部电影里的科学硬伤。那么,这些所谓的硬伤到底是不是真的硬伤呢?

我们知道,科幻电影当然是充满幻想的,肯定要幻想一些今天的科学还做不到的事情。如果把这样的内容都称作硬伤的话,那就不要拍科幻电影了,因为所谓科幻就是想象的未来。所以,对于“科学硬伤”,需要设立一个标准。

在我看来,“科学硬伤”就是一些直接违背现有的科学常识的问题。但是,如果在一部电影里,想象了一些我们现代科学还做不到的事情,而通过人类未来的努力可能做到,这样的事情就不能算是硬伤。

举个例子:美国电影《火星救援》从一开始就有一个硬伤。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男主角在火星的一次大风暴中不幸受伤,不能按时回到地球,于是地球上的人去救援他。

这个故事中的硬伤在哪里?就在火星上的风暴。刚才我说了,直接违背现有的科学常识,这就是硬伤。火星上的大气浓度是地球的0.8%,这样稀薄的大气,几乎就像没有空气一样。风暴又是什么?风暴是由大气的流动形成的,大气都稀薄成那样了,怎么可能会有风暴呢?所以这个风暴的情节,就是一个科学硬伤。

关于这个硬伤,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自己也承认。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小说的作者曾经对媒体说:我知道火星上不可能有这样的风暴,不过故事情节需要一个灾难,我想不出别的灾难,就写了风暴。其实,如果把火星上的风暴改成一场地震,情节就合理多了。

这个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很吸引人,男主角在一个大棚里种土豆。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你把地球上的土豆搬到火星上去种,是种不了的。为什么?一,空气过于稀薄。二,火星上的日照比地球上的日照差得多。这样微弱的日照,土豆能不能长好,没有人试过。三,火星上没有液态水。那么,这个情节算不算是硬伤呢?按照我的标准来看,不能算是硬伤。为什么?因为通过我们人类的努力,这件事情也许在未来可以做到。比如,我们也许可以开发出某种新的土豆品种,它只需要很少的日照就可以成长。还比如,我们将来可以发明人造水,浇灌火星上的土豆。

前面那个风暴的情节是一个自然灾害,但它违背了现有的科学常识,所以算是硬伤;种土豆的情节看上去也有违科学常识,但通过人的努力,在未来有可能实现,所以不算是硬伤。

很多人说《流浪地球》里有硬伤,举的一个主要例子就是,在地球上装了10000台行星发动机。有人认为,这个发动机一旦运作,强大的后坐力会把地壳弄碎。还有人根据地质学的原理,认为要安装这样的行星发动机是不可能的。

按照我刚才所说的标准,这个情节和种土豆的性质是一样的。因为,行星发动机通过人的努力在未来也许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将来人类研发出了某种后坐力非常小的行星发动机,或者采取地壳的加固措施可以安装上行星发动机。所以,这个情节也不能算是硬伤。

为什么科幻作品的结尾大多是黑暗的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人类为什么要创作科幻作品,也就是说,写科幻作品到底有什么用。

以前,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幼稚。大多数人认为,科幻作品就是科普的一部分,是为了让小朋友对科学更加热爱,所以编一些科幻故事给孩子们看。正是因为这种观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无论是科幻小说还是科幻电影,主要的对象是孩子。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是一部低幼的儿童作品。

然而,科幻作品并不只是写给孩子看的。

在西方,科幻作品主要是给成人看的。写给成人看的科幻作品,主要是为了引发人们思考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是一些抽象的问题。比如,通过《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电影,设想这样一个特殊的故事,能够引发我们讨论“人类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很多科幻作品,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

你们知道科幻小说的“祖师奶奶”是谁吗?一个比较常见的答案是英国小说家玛丽·雪莱。

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从而成为科幻小说的创始人。《科学怪人》被拍过很多次电影,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

这位科幻小说的祖师奶奶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血脉,这个血脉是什么?就是对于科学的反思精神。《科学怪人》的故事,说的是一位科学家创造了一个“人造人”,结果这个“人造人”对他的造物主心生怨恨,并造就了一系列悲剧。这个悲剧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血脉,它从此开启了科幻小说对于科学的反思精神。

科幻小说的发展历史大致有两个主要阶段。很多人都知道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创作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儒勒·凡尔纳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在以他为代表的时代,科幻小说的总体基调是:科学是非常美好的,未来我们将有更多的科学技术,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而英国小说家威尔斯对于科幻小说的态度,则与儒勒·凡尔纳完全相反。1895年,威尔斯因小说《时间机器》一举成名,随后又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多部科幻小说。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未来都是黑暗的。为什么未来是黑暗的呢?因为他的科幻小说都是反思科学的。他引导人们思考这样的问题:科学技术再发展下去,我们人类怎么办?科学技术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会出现问题?

从威尔斯之后,在西方世界,这种带有反思精神的科幻小说成了主流,直到今天仍是这样。

我在大学里做讲座的时候经常问现场的大学生:你们想一想,国外哪一部科幻电影的结尾是光明的?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没有人举手,除了有一次,一位学生提到《火星救援》。我承认,这部科幻电影是有一个光明的结尾,但我查了这部电影,发现这部电影其实是美国国家航天局资助的宣传片,所以是一个特殊的例子。

对于普通人来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我们很少会去思考科学技术除了有利于人类的一面之外,还存在不利的另一面。事实上,科学技术就像其他事物一样,也有负面的价值,而能够集中地揭示科学技术负面价值的,正是科幻作品。

在科幻小说史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西莫夫的小说《基地系列》。美国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前前后后写了几十年,小说中有大量超乎寻常的故事设置,横亘几千年的文明史。在小说的结尾处,作者更是写下了惊人的预言——“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必将死亡!”

很多人都知道阿西莫夫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而他有关人工智能的结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结论呢?在一般的科幻作品里经常出现的情节是:人工智能变坏了,它要征服人类,它要统治人类。但阿西莫夫不这样认为。

阿西莫夫假定人工智能没有变坏,而是全心全意地为人类服务,甚至把我们要做的一切事情都做了。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活着就没有了意义。比如,你不需要上学了,往脑子里植入一个芯片,你马上就成了博士。有了人工智能替你上班、替你办事,你只需待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这样的人生会让人变成行尸走肉,最后人工智能一定会得出结论:这些寄生虫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纯粹是对环境的破坏和浪费,于是,消灭人类成为它们理智的选择。

这就是科幻小说作家的前瞻性。虽然他们可能极度地热爱科学技术,但是他们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科学技术将带给人类的未来世界。来源:解放日报 | 演讲 江晓原 整理 徐蓓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