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模仿性的文本都是静止的,不会告诉你它们想要成为的模样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5-6 12:42:01
历史
750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因为写作是阅读的延伸,也因为学生们一直在阅读,可以理解的是这两个行为会在他们脑海中被混淆。尽管他们的写作受到阅读的启发当然是好事(事实上,说到底如果没有阅读的启发,他们没能力写作),但这同样会引发危机。拿设计比喻来说,一个聪明的学生,她身为读者的经验、直觉,和语感都会促使她在“这孩子上蹿下跳”之后加上明喻或隐喻——“好像热煎锅上的水珠”。只是为了迎合直觉和语感,她写出了一个糟糕的比喻。她忘了比喻最基本的作用,是为了让某样东西更清晰,是删繁就简、展现精华。她做的事情是“增加”和“堆砌”,而不是“精减”。
看约翰· 班维尔怎么描写小小孩,准确说是新生婴儿的声音:“婴儿床上的这个孩子在熟睡中发出一个响声,就像生锈的铁门被推开了。”他完全可以把句子结在“熟睡”后面,但是他想把这个声音写具体,还原它真实的模样,所以他把“生锈的铁门”这个比喻用进来了(如果是有孩子的读者,他们会在颤抖中辨认出这个声音)。约翰· 厄普代克把角斗场比作“摔烂了的结婚蛋糕”,也是非常有力的视觉上的“精减”。重点是:这些有经验的作家懂得比喻的作用,而那个聪明的学生不懂。她在写作时让身为读者的自己——那个忍不住要模仿的读者——取代了身为作者的自己。之后,同样地,是学生本人来为她的“上蹿下跳的孩子”寻找解决方案。工作坊教不了学生怎么写出让人激动的比喻,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探讨比喻的作用,探讨它们应当如何运用——它们应当为精确而存在。
还有个时常出现的问题是一篇东西看起来像小说——克制的语言、对话、描写,存在某种情节或结构——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作者把阅读过程中吸收的各种技巧串联一气,做了一场费心的模仿。我批评的不是模仿行为,而是空洞的写作。阅读小说中学到的技巧应当运用到故事的创作层面,技巧唯一的合法性是它们自身的再创造。如果小说没有情感上或者思想上的驱动,没有让读者感到继续阅读的压力或动机,这样的小说就是胎死腹中。所幸这只是年轻作家生涯中很短暂的阶段,但是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才能度过这个阶段。说真的,写作是已知和未知的结合,你有确定自己要写的东西,还有不确定的写作过程中会发生的事情。已故的约翰· 契弗跟我说过,他从不知道他自己的短篇要怎么收尾,他需要在写每一个故事的过程中去发现,去尝试怎样才能到达那里。所以即便对于大师,嫌弃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怀疑这到底像不像小说,然后单凭信仰继续摸索,这些经历都太寻常了。作者创造文本,文本对作者低语,但是要使这一切发生,文本中必须存在张力——文本必须服务于某样东西,即便作者还不太确定这样东西是什么——必须有推进故事的动力。模仿性的文本从来都是静止的,它们也不会悄悄告诉你它们想要成为的样子。
工作坊没法告诉或教给学生他们的文本应当服务于什么。去做这些揣想是狂妄之举,而且也不会帮到学生。如果文本要有张力,那必须是作者自身的张力,它只能来自内部。
很多好的叙事文学的技巧都没法在工作坊直接学到。叙事动力、隐喻、塑造人物的深度、机智幽默、语言的力度、作者声音,以及很多太过复杂以至都无法妥善归类的东西。当这些出现在我们阅读的文本里,我们应当讨论,或直接或间接,但是到头来,我觉得还是作者本人的前意识直觉(intuitive preconscious forces)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他对语言的高度敏感是这里边最基本的直觉。工作坊能够帮助学生大胆地相信直觉,或者说至少减小对直觉的畏惧。有经验的作家都知道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对的——冰山的更大一部分隐藏在水面之下;他们也知道,当他们在书写最好的作品时,正在发生的更多东西不在他们能够有意识描述的范围之内。所以就让它这样吧,艺术会提升艺术家。
艺术不能小组包办,任何在这种层面运作工作坊的尝试都会产生反效果。所以,被点评的学生不应从其他同学或老师那里寻找解决方法。学生应当回到先前没有被充分留意的文本中找到问题根源。在好的工作坊里,只要上几个小时课,大家就清楚这一条了。(不理解这一条导致了有关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谣传满天飞,那些一无所知的评论者假想着这里发生的一切。比如说,他们会想象有着所谓的“爱荷华短篇小说”,或者假想有某种强势的美学风格被灌输给学生。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工作坊努力回应每个学生带来的作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看一眼他们的作品有多么纷繁不同——姑且不提那些赫赫有名的毕业生——就是明证。)
艺术创作和平面几何不一样,不能通过学习和运用一整套规则来完成。年轻的作家或许会得到类似规则的暗示或建议的引导,然而这些实际上顶多就是观察,而且不是普遍适用的。我想起和已故的爵士音乐家保罗·德斯蒙德(Paul Desmond)合作的往事——我弹钢琴,这位大师吹萨克斯。当中有一刻,我转换和弦来做即兴演奏,保罗突然停下了萨克斯,过来给我演示如何更好地掌控琴键。“通常,”他说,“但不是所有情况,我们尽量保留两种和弦都常见的音符。”这在写作工作坊里也是一样,建议是靠着这种精神提出来的:“通常,但不是所有情况。”
工作坊关注技巧,它理应如此,但是暗示、建议和想法的冲撞会在整个学期持续不断地上演,每个学生要自行判断哪些东西有用。这儿有张单子(是我的一个学生在三周的课程里记下的笔记),大概可以看到我们涉及了哪些问题:“人物的性格应当多面,而不是重复……文本应当暗示,这样读者可以推测……戏剧性至关重要。作者的叙述太多读者就会觉得自己被当成小孩对待……作家如果足够警觉,会看到文本已呈现出自己的走向……小说里的对话和‘现实’中的交谈不是一回事儿(这是契弗说的!)……语言的降级会导致人物的降级……文本不能犯健忘症,每个句子必须和之前出现的所有句子相联……节奏需要有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观察,基于对不同的学生作品的讨论。工作坊实践的一部分就是老作家带年轻作家,有点像艺术工作室,老作家因为已经创作出重要的作品,他们可以说是很多问题的“过来人”,所以能够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必要的见解。学生似乎总在渴望这些见解,不过我有时候在想他们实际上是不是在训练我给建议的习惯——一旦我进入那种状态,他们就迅速拿起笔来。我相信他们懂得这些观察的价值,这个价值在于帮他们用更开阔的思路来考虑这些问题,而不是急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弗兰克·康罗伊(Frank Conroy)的《作家工作坊》(The Writers’ Workshop)一文,钱佳楠译,刊载于《鲤·写作课》(张悦然主编,九州
出版
社2019年3月),澎湃新闻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弗兰克·康罗伊(1936—2005),美国作家,出版过五部作品,包括受到高度赞誉的回忆录《时间暂停》(Stop-Time)。他于1987年到2005年离世之间担任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主任。
#模仿
#静止的
#告诉你
#它们
#想要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想问一下,想要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笔,有没有什么好 ...
3
9476
oulei
2023-02-27
写作交流
五十万字300稿费,现实告诉你,你的努力值多少!
0
6134
写手发布
2023-04-05
写作交流
想要让你的商业计划、论文或文案更加出色吗?提供专业
0
4318
文案机构
2023-05-14
写作交流
新人写网文,先从模仿还是先纯原创?
0
5518
小志1989
2023-06-24
原创文学
想你,却不敢告诉你
0
1368
深蓝雾影
2023-07-31
媒体约稿
想要出版自己图书的小伙伴过来看看
0
2969
聚文出版
2023-08-17
写作交流
想要写网文?你做这些心理准备了吗
0
3658
李大康
2023-09-19
文化新闻
女频改编剧热度不减,它们都来自哪些网文作者?
0
3685
写手发布
2024-01-01
写作交流
投稿被拒几次就放弃?想要保底或高全勤的不妨试试海投
0
2862
james不服
2024-05-15
休闲分享
想要快速通过写作变现的看过来
1
1955
弄墨
2024-07-0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招聘有经验写手
大家都是怎样开始小说创作的
大家都是怎样开始小说创作的
4
大家都是怎样开始小说创作的
5
韩红出诗文集邓紫棋写科幻 文学与流行文化双向赋能
6
郭艳:女性写作及其文本策略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