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国产奇幻剧与科幻剧冰火两重天,软科幻或成突破口?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5-28 15: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纵观近期各平台和卫视的热播剧,《我们都要好好的》、《破冰行动》、《封神演义》、《我的真朋友》、《听雪楼》……家庭伦理、商业谍战、古装武侠、青春爱情各有千秋,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连发展迟缓的悬疑探案剧都有崛起之势,《绅探》、《罪夜无间》、《民国少年侦探社》扎堆开播,也引起了受众的关注和讨论。

《复联4》全球吸金又赚泪,首映场堪比过年的阵仗,让路人粉也切身体会到了漫威超级英雄的魅力。

然而,我们的电视剧市场红红火火,各种类型剧如火如荼的发展,只有一种剧,鲜少能看到他们的身影,那就是科幻剧。

科幻剧和奇幻剧,一个着眼于未来,一个根植于远古,但在当下的国内电视剧市场上却是冰火两重天的发展境遇。

奇幻剧蓬勃发展,科幻剧市场缺席

近两年奇幻剧借力于“颜值经济”的兴盛和网络小说的繁荣而得以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仙侠、玄幻、魔幻古装等亚类型,并以每年出一部现象级作品的影响力让业内人士看到这一类型的“钱景”。

比如《香蜜沉沉烬如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集,都是改编自网络小说,本就有极高的读者基数转换为观众资源,加之高颜值、高人气小花、小生的倾情加盟,高度还原原著虐恋精髓,让这些剧成为口碑、收视双丰收的赢家。
20180827210328_tvufe.jpg
即便各平台有着古装配额的限制,也依然阻挡不了制播观三方对奇幻剧的追捧。

反观科幻剧,在国内的类型剧市场中坚守一种概念都极为勉强。

2015 年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荣获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不仅仅是亚洲人首次获此类殊荣,也是中国“科幻小说”界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而他的这次获奖可谓是单枪匹马的将中国科幻作品带到了世界。

科幻剧实则是从电影中发展衍生而来的,我国的科幻电影市场也不容乐观。早在2014年《三体》就已经电影立项,这一年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但是这部万众期待的电影却迟迟未能上映。究其原因,不只是资本或制作的问题,更多的是文化、制度层面的桎梏。

不可否认,好莱坞是当今科幻片当之无愧的产业龙头,每年都会有高质量的作品诞生,比如《星际穿越》、《火星救援》、《银翼杀手》……《流浪地球》与之相比,虽还不够成熟,却是国产科幻电影的一次长足进步。

相应的,西方科幻题材剧集,也蓬勃发展,《西部世界》、《超感猎杀》、《太空无垠》等等,都是9分以上的剧集,展现了宏大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哲学思考。然而这样的剧集,在我国电视剧市场是处于缺席状态的。

我国大多数科幻类剧集,都只是加入科幻元素,而本质还是爱情剧。比如郑爽主演的《保姆手册》,将郑爽设定为2146年穿越而来的AI机器人,没有宏大的世界观,她只是单纯来跟大明星谈恋爱的;王宝强在《我是机器人》中饰演元宝,这是一个有三种形态的角色:人类的元宝、作为智能型机器人的元宝、作为心智并行型机器人的元宝,探讨了人性的贪婪、现世的荒谬,本该出彩的地方却在粗制滥造的制作下暗淡;《执念师》尝试了时空梗,但没有建立可以自圆其说的时空逻辑,沦为一部“爱情伪科幻”剧。另外还有已播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同学两亿岁》、《颤抖吧,阿部!》等,其实也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剧。

今年还有5部未播国产科幻剧,包括北京黑马印象的《无主之地》,九野时代的《探索·三部曲》,尚世影业的《紫川》,华策集团的《就喜欢你看不惯我的样子》以及海宁金泽影视的《上道》。

《无主之地》故事设定在未来人类文明摧毁之时;《探索·三部曲》以奇异事件为切入点,探讨人生百态;《紫川》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讲述虚构大陆的纷争;《就喜欢你看不惯我的样子》则是外星人附身猫身上的爱情故事;《上道》则探讨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这五部剧让我们看到电视剧市场为科幻类题材的发展做出的多角度尝试,兴奋的同时也不得忽视我国科幻剧还在探索之中,并没有出现“代表作”。

西科幻中奇幻,限制因素不止一条

不难看出,我国剧集多为奇幻剧,而西方则多为科幻剧,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根源的不同。

西方的世界观是古希腊传统和基督教传统的派生物,又受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认为人可以认识规律作用于宇宙,甚至认为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重新设计并控制宇宙。因此,他们急于想象未来世界,并试图掌握控制未来的方法,由此催生了科幻题材的诞生。

中国强调的是传统,传统不能打破,而是一种遵循,很多古装剧都反映了传统对人的束缚,所以当离经叛道的《延禧攻略》魏璎珞诞生时,才能精准戳中观众G点,这也侧面反映出观众求新求变的诉求,亦是科幻剧发展的契机。

另外,我国科幻剧创作源头不充沛。相较于其他类型剧,科幻剧的文学资源就十分贫乏。科学元素的严谨逻辑必然也对编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故事性、逻辑性和想象力都有更高的要求。

最后,国内的特效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奇幻剧的繁荣将一定程度上促进特效的进步,但其发展成熟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同时电视剧的投入体量往往又限定了对特效的投入。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电视剧市场体量还不足以支撑诸如《神盾局特工》这样高制作的科幻作品。
timg (1).jpg

较早接触西方科幻剧的观众,已经形成了较高的观看起点,而这与落后的制作水平之间,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科幻剧的发展难上加难。

同质化现象严重,软科幻或成突破口

实际上,目前无论是网剧还是上星剧,都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审查管理制度相对宽松的网络市场,甚至出现粗制滥造的“口水剧”。而几乎还是一片“处女地”的科幻剧市场,是有待我们开发创新的最有利资源。

“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但原则上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美国科幻作家赫伯特·w·弗兰克曾这样形容过科幻电影,通常我们将科幻作品分成“硬科幻”和“软科幻”。

所谓“硬科幻”是指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进行假想和推断,通过描写新技术、新发明来揭示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幻作品,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太空无垠》等。此类作品具有严密的逻辑和考究的科学根据,很多或可能在未来成为现实。

而“软科幻”则是相对于“硬科幻”出现的。在剧情内容表现上更注重人文价值艺术与故事情节表达,这类作品往往注重通过科幻媒介探讨人性与反思人类的现在或未来。那些硬核科学依据则一笔带过,有些甚至会塑造自己的世界观和逻辑。

电视剧的投资制作以及技术的局限,是我们很难在短时间跨越的鸿沟,因此“硬科幻”作品并不是最佳选择,而更注重人文气质的“软科幻”则能为我们的创新打开一扇大门。

《西部世界》是近年来口碑较高的科幻作品。故事设定在未来世界,在一个庞大的高科技成人主题乐园中,有着拟真人的机器“接待员”能让游客享尽情欲、暴力,满足人类的各类欲望。然而部分机器人出现自我觉醒,开始反抗。人工智能代替人类,以及对命运的恐惧(被人操控),《西部世界》展现了惊人且庞大的世界观。
timg (2).jpg
《超感猎杀》由《黑客帝国》系列和《云图》导演沃卓斯基姐妹与《巴比伦5号》编剧、著名制作人J·迈克尔·斯特拉辛斯基共同监制,讲述来自不同城市的八位陌生人,不同身份,不同取向,因为某个神秘事件实现通感。他们被神秘人聚集,又被神秘组织猎杀,他们必须齐心协力配合。这其实是用“科幻”包装了一个“他们的故事”,展现不同身份、地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这两部剧没有宏大的场面,胜就胜在精妙的观念输出和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未来30年的世界,做合理的窥探,为现在的矛盾问题寻求解决思路。

情怀、价值和好故事是我国科幻剧发展的突破口。

人类的遐想是世界前进的动力,科幻剧的前景定将于其独特的人文价值一样前途无量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