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上海,一个网络文学作家之死
返回列表
上海,一个网络文学作家之死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9-8-29 19: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格子不是一个孤僻的人。他是他们那个圈子里,最会享受生活的人。每次聚会,他都是夺目的太阳。
尸臭味是从2005号房间传出来的。10天后,他才被人发现。房门被撬开的那一刻,整层楼的味道都变了。在气温25~35度、空气平均湿度60%~75%的上海,不能闻太久,会反胃。
往生者是一名网络文学作家,笔名“格子里的夜晚”,真名刘嘉俊,39岁。他曾与韩寒共同获得1999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迅速红遍全国。故去之前,他身上最重要的标签是
网文
平台大神作家。
8月23日晚,他被消防员、警察、法医和四个朋友围着抬出那间一个月租金几万元租住的房子,警察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小区的一个保安在楼道间远远望着他们,当时,还是他把那些人带上楼的。
“我以为是假的,这太突然了,我两个礼拜前还和他一起吃饭了。”徐慧丽因刘嘉俊的才气成为粉丝,后因刘嘉俊和她聊得来成为了普通朋友。徐慧丽痛苦地对我说,“咋说没就没了呢?”
难道又闭关了?
在网络文学圈,熟悉刘嘉俊的人都叫他格子,他的粉丝则把他称为老刘。
他们是这样发现“格子”出事的。8月23日,在约定吃饭时间,格子没有赴朋友的约一起吃饭,朋友联系不上他。
晚上9点左右,格子的四个朋友前往2005号房间找他。门反锁着,他们进不去,便在楼下找到了一个保安,但也开不了门,随后他们报了警,后来,消防员也来了,把门锁给撬开了,才发现他已经故去。
格子的朋友向我转述,法医和警方判断,这是一个意外,“警察跟我说很有可能就几秒钟的事。”“医生说可能是急性心脏病,瞬间心跳加速,或者是因为肌肉方面对血管或者对心脏造成负荷,让你一瞬间停止,是有可能的。”但确切死因未知。
具体死亡时间也未知。8月12日,格子在一个微信群发了一条消息,在朋友圈发布了两张图片。从那以后,再也没发过任何消息。所以,他什么时候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无人知晓。
其实,早在三天前,就有人觉得2005号房间不对劲儿了。
8月20日,朋友孙皓(化名)专程到了格子的小区,敲了2005的门,没人开,打电话也没人接。他在一楼保安处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安保,如果看到刘嘉俊,一定要让他给他打电话,他们还要约着吃饭。
孙皓还是隐隐觉得不安,他想在派出所立案,怕出了什么事。但立案需要证明他和刘嘉俊之间的关系,如果能有刘嘉俊身边亲人的联系方式,通过亲人来证明他们的关系就最好了,但孙皓说,他没有刘嘉俊身边任何一个亲友的联系方式,立不了案。一年前,他们在网络认识,第一次见面在半年前。他们不算特别熟,私下见得也不多。
格子消失的那十天,其他人没觉得有什么奇怪。平常格子消失几天后,就会出现。加上一年多以来,格子在日本有一个动漫项目,经常往返日本,他们以为格子又去日本了。
2017年,徐慧丽去过2005号房间,他看到屋里有着很壮观的书橱、两台苹果一体机、书桌、沙发,客厅还有大屏电视和音响。她在那里和格子叫了外卖,一起看《悲惨世界》。她在培训行业工作。格子好奇起她所在的行业,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行业类型影视剧。她觉得太有趣了,想写剧本。可她是局外人。
2018年底,格子“花了一天整理完了书架。按照新的想法,优先级来了。还有大堆东西塞不进书架,其中一些估计要逐渐转成电子版来收藏了。”
“你教我怎么写剧本吧。他说,好啊。”但直到现在,她连剧本大纲都还没写过。去年,她开始想写小说,入坑网文圈。
8月8日晚上,他们约在了徐家汇一家日料店吃饭,边聊边说那家日料不够新鲜,格子还感叹,他的公司在日本有项目合作,不久就可以去日本吃新鲜的海鲜日料了。
徐慧丽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好好学写作,啃着螃蟹脚对格子说,“你回头开个书单给我吧。”
“好啊。”格子回答她。
在徐家汇一号线地铁里,他们用一句话结束了当天的约会——“下次找个空调足一点的地方一起喝咖啡吧。”
话毕,穿着黑色T裇衫的格子进入陕西路站,没有回头。
回到家,徐慧丽立马给他发了信息要书单,他在微信里回复:“让我想想。”
“隔一周再问他要书单,这家伙不回微信了。”徐慧丽一边用“家伙”来称呼格子,一边流着眼泪,嘴里喃喃道,“又闭关了?”
那天是8月13日,如果按照最终发现他的时间来算,那时,他已经不在人间了。
与徐慧丽抱有相同惊讶态度的还有十多个人,他们是格子在上海的亲戚、朋友和学生,得知消息后,8月23日当晚,从上海各处赶来。
夜深人静,雨水朦胧,他们就那样呆呆地矗立在一楼大厅久久不愿离去,有人还想来,被劝住了。他们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着殡仪馆的车开来。然后把格子接走,准备第二天举行的火化事宜。
2016年,格子和朋友讨论过死亡
8月24日和25日,我在上海和格子有十年到二十年结交的人聊了聊,格子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他的笔名来自一段手写笔时光。有一个说法是,他中小学时期写文章大多是夜晚在格子本上写,随即有了“格子里的夜晚”之名。
格子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是1999年。那年,正值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新鲜出炉。这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比赛形式,在媒体圈和文学界迅速传播,再加上中国7所顶级名校的直升诱惑,让无数学子趋之若鹜。
格子当时在上海一所高中上学,他写了一篇叫《物理班》的文章,最后与韩寒共同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迅速红遍全国。高中还没结束,他就拿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保送资格,被破格录取。
他获奖的消息连同获奖文章都被展示在《萌芽》
杂志
上,一些正在读初中的中学生看到消息后,深受影响,报名参加了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不少人至今还活跃在文学界。
他高三闲来无事,每每出现在学校,还被同学戏称,“你这样刺激我们,不觉得很过分吗?”二十年后,噩耗传来,他的同学感慨:“你这样吓唬我们,不觉得很过分吗?”
格子最初的梦想是考入大学计算机系,大学毕业后当一名三维动画师,但一篇《物理课》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格子得奖后,一点没闲下来,关于他的新闻资讯密度仅次于韩寒。他先进入《萌芽》刊中刊当上《惊奇》的主编,后来加盟日点击量一万多的中学生网站ASWECAN。没过多久又与人合出了小说《高三史记》。
一边要上学,一边要兼顾工作,这让他忙得不可开交。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到大二,他向校方申请休学,专心做作者和编辑,每周去《萌芽》杂志社上两次班。
不久后,《惊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个月都要出一个版本,他的工作量加大一倍。他曾用“严酷”来形容自己的写作任务。
“80后”文学浪潮澎湃汹涌之时,也是80后这一代人崛起的时候,外界给他们贴上的标签是反传统、追求自我、不墨守成规。格子被视为他们的代表,很多新锐媒体也把越来越多的版面给到格子,让外界习惯用“青春文学”去定义他。
但他自身对整个世界的思考深度,已经超出这一标签能定义的范畴。他和很多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选手关系都很好,他是他们的大师兄。但他想要去摆脱“新概念”赋予的既定标签,他有更为宏大的野心。
他与韩寒实现野心的路径不同。2002年底,22岁的格子进入《上海壹周》报社担任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他在里面进步很快。在报社,会接触到很多采访人,他在多次采访任务中,积累了对人的基本判断标准,也让自己学会了职场心态。
他的第一本网文书叫《数字生命》,是科幻类型,十几万字,以absolut为笔名,一边写一边在起点中文网更新。2003年,他和一帮朋友去江苏南京玩了两天。从南京回到上海后,这本书忽然在新书榜上榜了。
也是那次南京之行,悟道结识了格子。33岁的悟道在国内一家头部网文平台重要岗位任职。悟道说,那是格子第一次在网文圈火起来,但“火”都是意外之事。随即,格子与官方平台走完了签约流程,正式成为一名职业网文作者,先后发表了《间谍公司》《大陆图腾》等作品,一出道就站在了网文界巅峰,拿到了白金作家的名号。
这次爆火让格子意识到,网络文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路径,可以让自己去写一些更为复杂的故事。悟道说,格子从来不是一个局限于某一个领域的人,也从来不是一个给自己设限的人;从网络文学到动漫、电影、文学研究,格子都在做尝试和突破。
格子的2018年度网易云音乐歌单,他在微博写到,“看起来还不错,挺积极的。。。”
近一两年里,格子和他的朋友悟道、徐岩一直在研究一套“网络文学评测工具”,那也是一套网络文学创作的方法论体系,只要拥有写作能力的人能理解那套方法论,就能轻松写出超出平均水平线的网文作品。
悟道把格子的这种行为称为网络文学领域的工业化流水线探索,把很多写作环节和写作元素确定下来,最后对外公布,让整个行业受益。
2016年,悟道的外婆去世,他和格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讨论过死亡。悟道说,他们其实都不害怕死亡,但他们却害怕死了之后没什么东西可以留下来让人记住。“小说也好,故事也好,很多人会知道,但能流传下来的东西是什么?我们都认为那些东西还不够精彩。”
这群已经摆脱了物质困扰的人,想在个人价值上有更大的突破。从那以后,格子开始去做更加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但早在一年前他就开始这么做了。徐岩和格子曾一起租房住过,他先前在北京一家纸媒上班,2014年去了上海。他知道格子制作写作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全过程。
也是从2014年夏天,格子开始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开设了一门写作课,教学生写作。这门课最难的一点在于,它面对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零基础,很多学生都是艺术生,最开始对文学不是特别感兴趣。格子上课时对学生要求苛刻,生活中待他们如亲友。
2015年格子在微博写到,“上海考点开战在即。。。很幸运能参与到一些人的未来!”
“一年后,我看到学生的作业,不管他们写的怎么样,格式一开始就是对的,学生写作的思路很清晰。我觉得格子真的是费心了。”徐岩说。
一次,徐岩去松江做讲座,有朋友跟他戏说,“等我周末回上海找你喝酒”。徐岩一脸懵圈。但这也是徐岩到上海后学到的第一个知识点——“松江不属于上海”,它离市区太远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松江区,格子的工作室在市区,为了能好好教学,避免来回奔波,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专心搞教学。
徐岩把格子比作一个全能型写作选手,他不仅能在小说领域横跨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学,还做过记者、教过商务文案写作,自己写商业计划书,做咨询、写项目策划案、写游戏策划、写歌词、写剧本。在无数个尝试背后,是他极力探索文字不同领域的边界和寻找一些本质规律的雄心。
格子被抬出2005房间当晚,他的学生也到了现场。悟道看到那些年轻人,他觉得,格子确实有一些东西留下来了,至少在那些年轻人身上播下了种子。
不止这个,去年夏天,格子还去浙江茅盾故乡参与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学生年龄段的奖项,做评委,也给那些学生讲课。
这两年频繁在日本动漫界、文学界接触,他正在把国内的网络文学经验带过去,原因是他想在网文IP化路径上做更深的探索,原本格子以为日本网文界和动漫一样前卫,但“综合来看,我们领先日本网络文学界5到8年,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对网文行业很多作者而言,国内读者进化速度和挑剔水准比国外厉害太多了”。
“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目标跟想法了,但看到格子之后我就知道,(觉得)重新有些事情要做。欠的账,欠的酒,欠的故事,都要把它......”悟道说着说着,眼睛红了起来。
“格子走了以后,我不知道我的参考对象还有谁,我曾有一段时间,把格子当成是我的copy对象,他太优秀了。”说到这里,他用手把镜框推开,抹着抹泪。
格子被测试系统计算为“完美主义”
格子不是一个孤僻的人,“他身边永远不会缺朋友,他是我们当中最擅长社交的,他身边的朋友永远比他家的酒多。”徐岩说。
他也是他们那个圈子里,最会享受生活的人。他知道上海绝大多数好吃的饭馆,只要是他推荐的饭馆,保证好吃。他自己会做饭吃,水果、腊肠螺丝意面、粥、鸡蛋等食物,在近半年里登上过他的餐桌。
他对威士忌情有独钟,教会了不少圈内人如何喝酒。他很会喝咖啡,对于咖啡而言,他把咖啡分得很细,手冲咖啡,速溶咖啡,现磨咖啡,不同牌子的咖啡口感。他自己偶尔会拍照,不久前还在摆弄一个淘回来的老旧相机。在家里客厅的橱柜上,摆放着很多精致的手办和其他小物件。
每次聚会,他都是夺目的太阳。“他不是一个活得很丧的人。”徐岩说,“他存在于你想象不到的任何一个角度或者状态上。他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人,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跟他很轻松地聊起来。这样的一个人,你很难用一两句话很简单的去评价他。”
他一个人在2005房间独居两年多了,他身边的朋友并不觉得一个人住是一种错误选择。从家里“搬出来住这件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他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创作环境,而大部分跟父母或者家人居住的,很难实现”。
格子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因此,格子也深受工科思维影响,他也擅长用工科思维来写文章。他喜欢先写提纲结构,再写文章内容,把提纲里的每个字放大到文章里的数百个字。
东方网“1站视频”留下了格子最后的公开影像资料,在采访中,他将写文章看成是信息输出的过程,修辞手法、遣词造句看成是优化信息输出的过程。他能容忍别人把他写的东西看作是盈利性文本。网络文学进入市场后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盈利,第二目的才是自我表达。
“格子属于那种有资本、有能力去给自己做这样一个环境的人,所以说他自己独立搬出来住,我觉得没什么。”悟道说,男性对于独居这个事情没什么的,普遍认可度比较高,他也是个独居主义者。格子居住的小区是富人聚集地,房子质量上乘。
也正是因为独居,造成了格子一个人从这个世界黯然消逝。悟道把促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解读为巧合,一切都太巧了。
但其他一些迹象表明,格子在离世前,有一些不好的端倪。
一个夜间值班保安说,最近几个月里,经常看到格子在深夜12点左右,或者凌晨才回到住处。
8月1日,格子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一瓶子写着“熬夜水”三个字,配文写到:“养生。。。算是吧。”他高血压有一年多了,数值是190,在他这个年龄段,正常血压在80~120。
8月9日,格子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精神压力测验报告图。那个测试有完美主义、拖延、自闭、抑郁、焦虑、情绪化六个结果输出维度,他的压力指数是399,被测试系统计算为完美主义。
测试报告图这样描述他的“病情表现”:你的压力源自于你总是在不断给自己预设更好,更高的标准,一旦做不到,就会产生自责感和虚无感,仿佛一根无形的鞭子在驱使你前进。短暂的懈怠后,你的内心里会更沮丧,或许在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路上该停下来歇歇了。
“治疗意见”:就算身体被掏空,你也要出去浪呀!
悟道的说法与这份网络测试报告不谋而合。他太逞强了,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样会让他压力倍增。他一直想要拓展自己的边界和行业的边界,文字写作只是他认识这个世界的一个工具,在有可能的范围里,他都想触及到。
他们在一起聊天时,平时的口头禅除了“傻X”外,还有,“我们搞一个比他更好的!”每次说起这句话,他都雄心勃勃,信心满满。
他的朋友后来想想,他整个人生的触点太多了,到头来反而成了拖累他的东西。
如果把视野放到整个行业来看,压力也非常大。悟道说,“在中国的故事行业里面,每隔三年淘汰掉80%的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人们大多只会看到那批站在金字塔尖顶上的人,但那批人为了能站在上面所付出的努力超乎常人想象,“可能是下面一批人的十倍百倍”。
2018年,格子创作过一部作品叫《完本之王》,简介是这样写的:仆街作者岳清言赶稿过劳死了。然而,为了个不怎么样的作品累死这种事情哪怕是身为作者也太过罕见了。于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找上了他。他重生了,并且有了一个奇特的能力: 每写完一个故事,他就能获得一个技能。一个来自于故事里的角色或者是故事原作者的技能。仿佛,这个世界要开始厚待这个仆街货了……
格子写下的这部作品,既像是一个寓言,又像是个自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 石灿
标签:
上海
一个
网络文学
作家
TA的其他文章
面对ChatGPT,短篇小说何为?
《三体》曝光角色海报,这部“国产神剧”上线进入倒计时
抖音电商来了,今天召集出版界开了一个闭门会
2016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7.86本,你拖后腿了吗?
刘慈欣与《三体》背后的故事
扑街后,如何自我查找原因?实用方法建议收藏
艾丽丝·门罗:她的笔下不只是惊心动魄的女性生活
《我当摸金校尉的那些年》横店开机 淘梦网易深耕影视IP
相关帖子
•
「番茄·网络文学爱心基金」更新公示,放宽帮扶标准
•
网络文学的“流量玩法”与“免费逻辑”
•
《上海故事》2024年最新约稿函
•
网络文学就一定要日更万字么?也可以越写越短
•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广告收入首次超过订阅收入
•
读大学,还是不读大学,这是一个问题
•
如何做透一个小众书市场?这个品牌用10年来回答
•
在番茄写小说一个多月,就踩了这么多坑......
•
200-300元/千字 | 「上海故事」约稿函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