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那些坚持业余时间写作十几年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
返回列表
那些坚持业余时间写作十几年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9-11-11 10: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世界上有千百种职业,写作似乎总在边缘。但对那些拥有着创作习惯的人来说,他们早已经不知不觉把写作这件小事,“坚持”了很多年。我们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写作,以及那些写作的人。
坚持——我们暂且用这个并不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它似乎意味着痛苦:一个写作者在同自己的梦想进行拔河比赛,稍一松手就前功尽弃。许多作家的传记也时常带给我们一种刻板的印象,似乎一个坚持写作的人必然被痛苦的荆棘缠绕,无法脱身,例如简·奥斯汀,费尔南多·佩索阿,弗朗茨·卡夫卡,理查德·耶茨,卡尔·克瑙斯高……
他们或者无法让自己的作品获得承认,或者处于孤独的困境。这些作家的传记让我们每当提到“坚持写作的人”的时候,就跳出一个在夜里的书桌前独自奋斗,生活潦倒的人物影像。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采访了一些在生活中写作多年的人,其中包括普通的理发师,也包括全职编剧,发表过几篇小说的年轻人,诗歌写作者等等。
从他们的话语中,很少能看到那种悲苦沮丧的情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它依然需要写作者付出大量的心血与精力,这个世界上也依然存在很多在角落里焦虑和痛苦的写作者,但写作本身不应该和“沮丧”“困窘”“梦想”这些词语简单地等同起来——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宫子
虎坊桥的理发师
李正杰的理发店位于虎坊桥旁边一条逼仄的胡同里,面积大概八平方不到。他的记忆力很好,两年半以前的顾客,他都记得他们的脸庞以及对应的发质。整个店里只有他一个人,布置也很简陋,除了剪发的必备工具外,没有风扇,也没有用于让顾客排队等待时聊以解闷的电视机或
杂志
。到了夏天,没有风经过的理发店格外闷热,但李正杰已经习惯了,身为湖南人,他冬不怕冷,夏不怕热,而且感受一下被现代生活方式驱逐的真正四季,也挺好。来这里的都是周围的老邻居,落在地上的发色从漆黑到银灰不等,没人的时候,他就在店里,写写自己的诗。
他今年已经50岁。七年前,李正杰从打工了十七年的深圳来到北京的虎坊桥,在胡同间开了这家理发店,同时坚持写诗,一天都没有断过。如果用一种稍显酸腐的眼光去看的话,他每天写下的诗只有一个绝句的样式,没有韵律,也没有激发共鸣的内容,只是他每天的日常所见;但在一个日常生活者和他的乐趣中,文学评论成为了绝对的无力。写诗能让他感到快乐,这就是他七年来坚持不懈的理由。坐车的话,就写在车上看到的东西;有时看到一个送餐员,就写一首关于送餐员的诗。“这些东西没有韵律也没有那种格式的”,他在理发的时候说道,“让人家看了会笑话。也就是自己写着玩玩。我有一个弟弟,他是湖南诗词大会的会员,他写得好,有讲究韵律”,李正杰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好,“有些音我也发不准,韵律也不行。弟弟读过书,我呢,也什么书都没读过”。但在我看来,对写诗而言,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理发之余,李正杰习惯了每天写下几句诗。
“我就是想把每天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等到老了以后,看看这些诗,想想在当时发生的那些事,就挺好的”。今年他还给自己的理发店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口,通俗易懂。
想过以后去发表这些诗吗。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位理发师一如既往地羞涩、谦逊。“不不不,从来没想过,那就是我自己写着玩的”。他也从来不修改自己写完的诗,写完了,就是完了。要是有人给他的诗提建议,他也很欢迎。他从来没想过当一名诗人,他就是一个想把生活见闻记录下来的理发师。在店门口贴着一张纸:理发8元。如果生意好的话,一天能赚上200元,亦足以生活。
一位经常熬夜看球的诗人
“在欧冠决赛前回复就可以吗”,得知我要采访他的时候,李万峰问道。我说,还是尽量早一些吧,要不然支持的球队输了会影响情绪。所以这位诗人还是在第二天就回复了我的问题。
李万峰从15岁的时候开始写诗,到现在已经14年了。他最早开始写的并不是诗歌,而是小说,初一的时候写过几页,高中写过几篇武侠故事,到了大学又写了一个长篇,12年在北京的时候又写了第二个长篇,但“全部都很烂”。他很早就知道自己不适合写小说,没有那个体力和耐心,但还是坚持尝试,一来写小说对写诗也有帮助,二来小说多少能补贴点家用。
对他来说,“坚持”这个词适用于小说,因为他想过放弃,也并不算热爱,而写诗则不能用“坚持”这个词来形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也就无所谓坚持。今年,他终于
出版
了一本自己的诗集,名为《在这个世界上是什么意思》,从481首原题为“桃花”的诗中选了135首,算是个小的成就。我问他能不能从中选一首自己最满意的诗,他说很抱歉,没有最满意的,“会不断觉得一些不好,但大部分还是自我认可的。放一首最近写的好不好?还没有发出去过,我老婆都没有看过”。
李万峰今年5月出版了诗集《在这个世界上是什么意思》。
于是,他给了我一首《平衡》:
◎平衡
深夜打枇杷
现在就可以下楼
昨天那个太阳
没有强调或暗示
由此生育的动作
并不留下痕迹
金色的黏土变成眉毛
经常放几个世纪
避开暴力绝无可能
但在这间屋子
事情悬而未决
帐篷、脂肪、陶瓷
也就是知觉对我们的考验
和乌云即将团聚
来敲门了
具体到一只蚊子
电流与火花
把希望迅速扑灭
说起来啊
预兆也不行
酸水浑浊,玫瑰凋谢,枕头遮住额头
以咖啡壶为代表
该扔则扔
——最可爱的咖啡壶
漂在河心去后半夜
冰雪、青苔、豹皮
比睡梦中的旗帜还软
与睡梦中的隧道相仿佛
子宫纽扣大小
勾勾叉叉
以及唯一的满分
福尔马林味
臭鸡蛋味
也帮着磨镜子
不过倒影还有意义
症结所在
正好观察
年轻的身体
穿过树林
忍住几句话没说
年轻的身体而不是某某
知道牙缝中是上古的惊魂
刷牙后只剩这个
闪耀又不被抵挡
十分宝贝的恶声气
如巨石锤心口
咚咚咚
管子应声破裂
说起来,精神极其有限
……
单独的庄重
能堆砌而疑惑不能
曾经崭新的
化于门前
也洒炉灰扫走
动作当然再熟悉不过了
(2018.4.29.17:03)
这些诗都是李万峰在随机的场景中写下的。他没有固定的写作时间,也没有固定的地点。起床的时候,坐车的时候,熬夜看球的时候,还有开会的时候,只要有想写的感觉,他就拿起手边的工具——可能是手机、电脑、笔、逮着什么就写在什么上面。“一首诗的好坏跟写作时花费的精力没有直接关系。回过来说,我随时都可以写,但不是随时都写,我喜欢在精神充沛的时候开始,就是感觉有个东西要来了,就去迎接,去接生。有时候不顺利,几个小时只有几句,就先放着,换个觉得对的时间再尝试。”
白天,他在一家画廊上班,收入不算很多,但对生活也算是满意。平时看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或者当下的综艺节目,翻翻艺术书、小说和古籍——他喜欢聂鲁达,但觉得王维、李白、《聊斋志异》才是带给他最多影响的东西。“对我来说,全部的启发都指向一条路,用分行的所谓‘新诗’来把事情搞明白,看看究竟是什么回事,能不能和传统真正建立联系。”
一位以游戏比喻写作的小说家
当我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尝试和“坚持”写作的时候,张二对这两个词都充满了质疑。“我没有抱着尝试或者坚持的态度写过东西。这就好像你去和一个人说话,你应该不会说‘我尝试着跟你说一下’,除非对方对你来说很重要,比如说你正在追求的姑娘,会扣你学分的老师,或者你的投资人,脾气暴躁的老板,准备捏死你的巨人和黑魔鬼。”
2008年的夏天,26岁的张二从武汉来到了北京,租了一间狭窄的屋子。那个时候他还没有电脑,智能手机也没有大众化,网吧的上网费又太贵,他就带上练习本和笔,坐在肯德基里,一边喝可乐一边写点东西。转眼间,十年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零星在《北京文学》、《上海文学》之类的杂志发表过几篇小说,但都没有备份存稿,他也不觉得遗憾,相比之下,他更想把以前发表的作品统统删掉。“对自己制造的垃圾,我的容忍度比较低。”
张二零星在文学杂志发表了一些小说,他没有备份存稿,也并不觉得遗憾。在他看来,作品足够出色,自然能够出版流传,不够好的东西,再珍藏也没有意义。
对于作品的出版和发表,张二把它比喻为一场游戏。如果作品足够出色,肯定能够出版;要是你玩游戏总是输,肯定是写作者自己的问题,要不然就是你根本不应该来玩这个游戏。写作的意义也同样如此,它会让人有一种愉快和充实感。“要是你去参加一场游戏,那就好好玩吧,谁也说不好你会不会就死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心不在焉去玩儿还不如不玩。”虽然用游戏做了很多比喻,但现实中的张二对游戏并没有兴趣,他觉得用来玩游戏的时间还不如看看书,写点东西。他喜欢阅读维特根斯坦。
张二在白天也有一份工作,目前他在一家文化公司做产品和内容运营。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敲键盘写作,当然这时候的状态往往并不是很好,要么加班太晚,要么太困,然后他就去洗个澡,让自己清醒十分钟。——那么,这样的工作会和你的写作冲动之间有很大的矛盾吧;我问道。“写作冲动是什么?”张二说,“我没有见到过。”他说自己和灵感这种东西不太熟。他也想象不出写作能和工作之间产生什么冲突,虽然他不想工作
(每个人的内心都不想疲劳于工作
),但是拿写作当借口的话,也有点太不地道了。
一位终于有电影上映的职业编剧
可能很多人觉得,在众多写作者中,职业编剧是距离梦想最近的一类,不像诗人或小说家,写完一篇作品后要等待有眼光的人去发现、认可,等待出版商漫长的选题流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编剧离成片最远,也大多是个体”,目前正在从事剧本写作的余思说道,写作之外,她比较关注编剧的生存问题,“一般遇到编剧维权什么的,我都会转发。虽然自己社交网络的粉丝也没多少,加起来也就十多万,但我还是希望能帮助编剧发出自己的声音……对抗一个甲方和组织不易,所以希望自己为编剧这个职业做点什么。”
在本次的采访者中,余思的写作年龄是最晚的,2015年才开始从事编剧。这之前,她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谈到为什么不直接从事编剧的时候,余思说,她不想变成
写手
或枪手,“怕自己被这个过程磨砺掉了热爱”。那阵子,她从事过许多与影视相关的职业,例如出版编辑、4A广告公司文案、电影宣传、剧本文学顾问,工作都完成得不错,收入也稳定了下来,这让她得以重新回头看自己的梦想。这才下决心辞职,做起了编剧工作。
出版编辑、4A广告公司文案、电影宣传、剧本文学顾问... 成为专职编剧之前,余思换了很多工作。漫长的“坚持”之后,才终于有了一些能称为“作品”的收获。
然而,对一个编剧来说,最失落的时刻莫过于自己的剧本无法上演。正式成为职业编剧后,余思的第一部作品获得了迪士尼中国的认可,余思还专程跑去了洛杉矶,并且获得了上海电影节的邀请。眼看万事俱备的时候,由于其他原因,这部片子只能流拍。那是她最想放弃的这项工作的时候。她在回北京的飞机上哭了一路。
直到今年,她才赢来了自己的机遇。因为另外一位编剧的临时离开,原定的剧本无法拍摄,余思不得不拿出另一个剧本来救场,她在冲刺状态下写出了《伊阿索密码》的剧本。它的定档预告片已经在这个月正式公布。她目前还在继续写一部《你好,旧时光》网剧的电影版,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静下来的时候看看家里的猫,或者窗外的朝阳公园。
——为什么总是写这类都市爱情剧本呢。我问道。
“我自己个人是非常喜欢好莱坞八十九十年代的爱情喜剧,所以对这个爱情电影的类型我确实是有所偏爱。而且我觉得剧情片和情感片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毕竟人类永远需要爱情。”她回答我说,“我很喜欢花,植物,对园艺有着狂热的痴迷。很希望自己能一直做一个对生活保持热爱的人,从事创作的人很多都是悲观主义者,但我希望我的文字能给这个世界带去美好吧。”
在这次的受访者中,余思提到了“坚持”,但没有苦涩沮丧的情感。为了保证自己四十年后还能创作,她调整了生物钟,尽量避免熬夜写稿。“身体是最大的本钱”。
▼
或许,每个人都感到过“写作”是一种自然需要——我们都需要从生活里抽离出来的时刻,对它旁观一番。如果这种旁观不以写作的形式出现,也一定会找到其他的方式——
你的“写作”时刻,是什么呢?
采写:新京报记者 宫子
编辑:余雅琴
标签:
那些
坚持
业余
时间
写作
TA的其他文章
真实历史中的“鹤唳华亭”:陆机之死与西晋的灭亡
苏轼其实是白居易的“小迷弟”
换帅后由盈转亏 阅文IP化受阻
对话刘按:大众出版的头部公司们,都还不够好
林斤澜:世界上的小说,都从短篇开始
当当双11战绩: 每秒售出8000册图书
网文改编剧《唐砖》曝欢喜冤家人物海报
300-500元/千字 | 「异事悟」第二期主题征稿
相关帖子
•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网友:写了一百万,才挣了三万多
•
艺术设计《时间的伤痕》
•
适合新人的小说大纲写作思路
•
想要快速通过写作变现的看过来
•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
写作素材:暗恋的10种表现,言情小说必备
•
写作干货:终于有人把言情小说的爽点说清楚了
•
那些顶级的网文作家,他们的作品你都看过么
•
近期拆书心得,以及一些写作技巧总结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