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原创文学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一个读书人的自白信
[ 复制链接 ]
你要感动我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72
回帖
217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4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4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 积分
积分
436
主页
发表于:2019-12-7 21:24:41
其他
11391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1 读书理应是一种愉悦
上大学的时候有个朋友来寝室敲门,向躺在床上犯迷糊的我强烈推荐了一个短篇小说,说一定要读读因为那个主人公实在是太像我了。他猜测我一定会喜欢,但结果恰好相反,读完后我对里面的主人公油然而生一股憎恶之情。那篇小说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旧书商门德尔》,里面的老头子三十六年与书卷为伴,书桌就是他的家园兼坟墓。读完后我怒不可遏地反驳说自己是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没到蜕变为书页扫描仪的年纪,当时我最喜欢阅读的是凯鲁亚克的《大瑟尔》和波西格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我可不想当个终日枯守在桌旁阅读的守门人,我想当未知路线的前锋,我幻想着流浪,谈轮盘赌式的恋爱,做些疯癫癫的事情,对着月亮抽烟、酗酒,我像菲茨杰拉德一样迷恋着橱窗里半透明般飘浮的奢侈品,迷恋着外形如热带水果的鞋子和雨伞。
读书,对我来说理应是一种愉悦——这并非简单字面上的、感官层面的喜悦,而是一种能让精神沉浸到某个空间,并在其中自由舒展的状态。许多脑海里的阻碍、礁石、重复性的波浪都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家们以笔触涂层的显影。这些新鲜的光影看似细微而不经意,却将永恒而平等的光线散射在每个角落里,每个小人物、荒唐的行为、卑鄙的内心活动、被愚弄或侮辱的命运,都在其中找到了自身的尊严并抵达更崇高的真实。无论是阅读纪德、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布朗肖,还是马尔克斯、凯鲁亚克、克里斯蒂与村上春树,在好的作品面前,忘却时光与自我的浸入式愉悦永远是第一位的。
然而,就像寻欢作乐久了的人早晚会染上疾病一样(除非他身体像酒精人尤金·奥尼尔那样棒),读书读得太愉悦,那疾病也就随之而来。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开始走不动路,每天的步行路线用半截粉笔头就能勾勒殆尽,去其他城市做一趟旅行仿佛要搞一次航空登月般步履维艰,接着,视力也开始退化,交际圈被书桌旁边的四堵墙锁死,发音系统也变得迟钝,好像放弃掉口语交流能让自己的思路走得更快更远。从来不曾喜欢过斯通纳或理查德·耶茨这样的人物,不曾有过他们的成就,却染上了他们的所有痛苦。在阅读朋霍费尔的传记《陌生的荣耀》时,深刻羡慕他那充沛的精力,半天之内就可以完成阅读与写作任务,而后会见朋友,进行体育活动,日常交际,什么事情都不耽误。可这样的幸运儿实在是少之又少。我相信有些人在一出生的时候就被命运恩赐了抗体,可以在书堆里打滚又怡然自得,不受“巴托比症候”的侵害,但我显然不是其中一员。
2 书读得越多,脑子越模糊
以上困窘都是由读书造成的吗——气血不足、身体颓坏、精神抑郁萎靡、营养不良——但即便如此,多数情况下书迷们还是喜欢炫耀自己由阅读塑造而来的身材,喜欢对某类观点或话题侃侃而谈。我曾经试着参加过一两次读书会,地点就在某家咖啡馆外面的遮阳伞下,几个年轻的大学生啜饮咖啡品读黑塞,但过了几分钟后我就直接离开了,主观原因是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话题可聊,而客观原因在于大学生们都不抽烟并且厌恶身边坐着一个吞吐爆珠香烟的不文明分子,以及我薄弱的记忆力无法为《玻璃球游戏》找到文本论据。这也是读书人疾病中的一种,书读得越多,脑子里模糊的东西也就越多,也许正因如此,很多人才会不断添置书架摆满书籍,表面上看起来是天堂啦,图书馆啦,乌托邦啦,直到搬家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背负着一堆沉甸甸的废铁,可这废铁又是连着肉的,帕慕克说人们只需要在身旁留下地震时必须保留的几本书籍便足够,但真到了割舍的时候又何其痛苦。那天下午我感受到了两种监狱的存在,一种是想以摒除的方式把话不投机的读书人押送出去,一种是想以确定的观点和言论捕获小说。二者我都不喜欢。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加强锻炼。现代读者与作家越来越让人感到无聊的一个原因是人们都走到了文明的笼子里,作家们都穿着正装,教养良好,在大学或书房里写作偶尔还参加几场似是而非的文化活动,“我感觉自己打扮得像只企鹅”,约翰·班维尔在布克奖评选前跑到了公园里,盯着池塘里的黑天鹅深觉自己那身黑色西装的荒诞性。现在,不要说拳击手、海员、洗车工、流浪与拾荒者,即便是以律师和小公务员的身份兼职写作的作家都几乎绝迹。作家与读者都是按创意写作或阅读课计划培养出来的。社会是要朝着文明的体系进步,代价则是人们不得不放弃掉昔日可爱的野蛮、无所顾忌,它的气血正在逐渐衰弱,它没有体力面对精神的荒野而开始在主题化公寓的房间里串来串去。我想着,自己应该跑出去,从事一些与文学无关的工作,放下手中的书,翻过那道单向透视玻璃……
可当读书这种疾病发生后,治疗便几乎是徒劳的。电影里的1900号为什么就是不肯下船呢。他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就只有一道舷梯而他已经提着箱子下降到了中途。可他还是转身回去了。他在窗户外面看到了新生活的可能性,美好的愿景把他推向了人群,他和那个女孩子的距离几乎只有一张黑胶唱片但那间隔就像《创世纪》里定格的两根手指般遥远。为书所累的人也陷入了此种痼疾,可以独自躲在房间里抒情,或者像卡夫卡那样把爱情的痛苦转化为没写名字的干花束然后插在自己卧室的瓶子里自赏,可若是想把它手递手地传达出去,则艰难不已。察觉到我在此痼疾的路上渐行渐远之后,身边的朋友们针对我的状况提出了一系列描述,诸如恐惧,封闭,为思想所困,抑或是沉默寡言的天性使然,唯一庆幸的一点是在读书人常见的疾病中,我没有感染上那种自以为是的傲慢之症,遇到什么刁难苛责基本都是一笑置之,也不曾拿着福柯或齐泽克的理论就裙子长短之本质侃侃而谈。这导致我在痛苦而自作自受的读书人群体中,连几个病友都碰不到,就一个人呆在书的病房里阅读。
3 沉迷于书的无奈
坐在病房里,眼前闪烁着陌生的作家,未曾听闻的书名,还有装帧精美的封面,每当看到这些东西在一本书上出现时,便按捺不住购买的欲望。即便是水准一般的小说,也会因为某几个片段或对话而在心里留下一道划痕,至于优秀的作品,就如同剑术练习的现场,有成堆的句子会在我心里乱七八糟地劈砍——“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卡夫卡的这句话还是过于乐观了。斧头砍完后,剩下的往往并不是什么宽阔的海洋,而只是狼藉不堪的现场。世界变得更纷乱了。刚读完一本托马斯·沃尔夫的小说想去市中心来一场爵士乐般的散步,接下来就有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巨著将你牢牢地捆在书架上并用高强度思想鞭笞你的灵魂——想抽身而走,不可能的。
所以,在这片海面上,才会有那么一群不愿意下船、终生在船舱里举办狂欢节的人。那是一群不安分的隐士。那里有二手黑市,有图书侦探,有谋杀犯,有就着盘子读书的疯子,有修道院里跑出来的焚书人和在甲板上前后驰骋的堂吉诃德,兴许还有栖居在底层的收藏家,被幻想童话搞得五迷三道的孩子或成人,盲人图书管理员,住在隔壁却要靠读书交流灵魂的情侣……人与书的故事就不断在这艘船上上演。他们是最为书籍而疯狂、最病入膏肓的一批人,他们也是绝对不会在文学史上留下姓名的一批人,他们的行为对摆脱图书之荼毒毫无裨益,但若试想人终是要因为某种疾病而死的,那么死于书之疾病听起来还算有些诗意,不至于狰狞可怖。
读着不同人与书之间的故事,感受到的不仅是幻想、自由、乐趣、奇迹之类的东西,更多的还是那种沉迷于书的无奈,因此,每当碰到这些同病相怜者的故事时,我还是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倾听。这无助于疾病的缓解,却多少带来了一些苦中作乐的慰藉。
撰文/宫子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
乞丐8乞丐仔
读书会让人变得谦逊而快乐。
2019-12-7 21:25:2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这50部巅峰网络小说,堪称一网打尽网文20年最优秀作品,无人不知
才写几千字就找我签约,想问,这个可靠吗?签约后会有什么不同。 ...
网络文学,请回答2020
大家好,请问女生为主线的玄幻小说有没有人看的?
100位作家总结出的7条写作技巧,让你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宅猪、永恒之火、三戒大师等人气大神开书,追更又有动力了!
“回车键”真是作诗秘诀?每个孩子本都是“诗国”的天使
《小舍得》原作者回应“贩卖焦虑” 曝南俪有原型
5大经典级网络小说,连刷三遍都不过瘾!
成为作家需要忍受什么?
话题
金七猫奖得主:以非遗为舟,在现实题材中疗愈与成长
网文大神“杀虫队队员”现场签名排长队:一场打破常规的网络文学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4
112万元奖金投向现实题材,1.5亿元投入微短剧,上海头部网文平台
5
15年了,为何中国科幻,没有诞生下一个“刘慈欣”
6
管三建议作者别全职,现在还有哪个网站对底层作者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