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设置“循环情节”,让故事更悠长些

[复制链接]
sinchair 发表于 2019-12-29 07: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故事研习社
在电影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形式,即第一幕的场景,在影片的最后,会再次出现。在写作技巧上,我们管这叫“循环情节”

今天研习君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作品中运用“循环情节”完美收尾。

设置“循环情节”,让故事更悠长些-1.jpg

循环情节就是将故事结尾的情节用在开头部分。在一幕、一个章节、整部小说的开头结尾处都可以用。

这并不是说一开始写主人公非常孤独,到了结尾处写他有了一大帮朋友。我所指的循环是指在开始部分构造某个时刻,然后在结尾处设置同样的时刻,通过两处的对比说明主人公在前后两处不同的处理方式。设置同样的情境,将她带到同样的某个抉择时刻,但是她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假设在文章初始状态时,我们塑造了一个害怕被抛弃的女性角色,她让所有可能的朋友和男友签署了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协议规定朋友和男友永远不得离开或者抛弃她,如有违反将用个人财产对她进行补偿。在这个故事中,在女主角首次出现的场景中可以使用上述内容:一个年轻男子来到她家门口,打算带她去吃晚餐。女主角邀请他进屋,让他坐在桌边,桌子上放着笔和纸。她说:“签上你的名字。”这时读者发现原来桌子上的纸就是承诺不抛弃她的协议。

再快进到故事的结尾处,这时女主角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已经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重要决定。作者可以将结束场景还原成出场的场景:一个年轻男子来到她家带她去吃晚餐,女主角请他进屋,让他坐在桌边,桌子上放着笔和纸。她说:“签上你的名字。”但是这一次我们发现那是为两人共同的好友写的一张生日贺卡。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她的名字旁边,这一刻亲密自然地流露。这一场景和出场的场景极其相似,但是结尾处的她已经变了。

或者,如果女主角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是另一种选择,要设置的场景就变成了她让他坐下签字,但是当他伸手去拿笔的时候,她疯了似的大笑,用手铐把他拷到了桌子上。

这样的形式,在许多电影中,都会有巧妙的运用。

设置“循环情节”,让故事更悠长些-2.jpg

《圣诞颂歌》中,埃比尼泽·斯克鲁吉在面对拉契的儿子小蒂姆的时候就是一个骗子,但在故事结尾,他对这个孩子和蔼可亲,并且成了他的第二个爸爸。

《土拨鼠日》中,菲尔·康纳斯每天都踏入同一个坑洼,坑洼里的水冰凉透骨,但是在他的内心发生改变之后,他想到如果将步子跨大一点就能避开这处坑洼。

在杰夫·格尔克的第三部小说《致命缺陷》中,故事开头描写的是凌晨两点主人公和他的小女儿,小女儿看完图画书在他的肩头睡着了,但因为他的地下通信中心出了状况,充满父爱的这一幕被打断了,之后的故事就以主人公应对危机为中心展开了。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他回到家,在凌晨两点陪着女儿看图画书,但这一次父女二人之间充满温情的一幕没有被打断。

我要说明并不是每一部小说都要用上面这种类型的循环结尾,通过让主人公回忆之前自己的思想行为,作者也能很好地实现情节循环。

设置“循环情节”,让故事更悠长些-3.jpg

比如在杰夫·格尔克的第四本小说《行动:火把》中,故事开头第一句写道:“今天我要杀掉一个残忍之徒。”故事结尾并不是对这一幕进行重构,而是让主人公回忆故事开头的那一天,然后意识到自己比开始时变好了很多。

循环让小说读起来有一种完整、全面和有计划的感觉。就好像在动笔写作之前,作者已经完完全全地将整个故事构思了出来。这样写出来的小说像是给礼物进行包装,让一切看起来都已经了结,让读者感觉是作者有意为之,赞叹作者简直是天才小说家。

在主人公的心路结尾处,回顾一下初始状态的场景,看看是不是可以将结尾处与之相呼应,以此来体现故事主人公发生的变化。

今天的写作小技巧,各位get了吗?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让你的写作不再迷茫。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