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群组
›
文化
›
小说
›
书友圈
›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120本书单|文学艺术 ...
返回列表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120本书单|文学艺术
[复制链接]
三零九309
发表于 2019-12-30 2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年关,总有一种夹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缝隙感。
“留给我们的遗产没有任何遗言”,法国诗人勒内·夏尔在《沉睡的苏醒》中如是说。汉娜·阿伦特告诫我们:在“早已不再”的往昔人事与“尚未抵达”的未来道路之间,必须向思想求助。
在过去与未来的洪流之间,身处于时代的缝隙,通过实践重获真实的生活经验,通过阅读重塑个体的精神和意志,有尊严、负责任地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去爱这个世界。
2019 年已临近尾声。每年年末,新京报都会遴选一年里值得注意的阅读文本。人是时间的产物,也是阅读的产物。当然,并非所有的好书都能留下记忆或引指方向,但总有些书能给予我们生活的勇气。
正是这些文字建构起了我们的乡愁所在。那些不经意间令人怦然心动的字句,让我们游走在思想的峰峦与现实的平地之间。这种信念,或许不见于时代潮流的汹涌澎湃之间,因为时代总善于嘲讽人类的善念;或许不见于日常生活的细水长流之中,因为生活很难赐予我们高光的奇迹;但它或许能够见于偶然翻阅的薄纸短字之上——幸亏还有文字给予我们力量,就像任何缝隙总有光亮照见一样。
莱昂纳多·科恩在《颂歌》里唱到,不要沉湎于过去,不要为未发生的事情担心。因为,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2019,即将成为过去;2020,已是真实到来的未来。通过阅读获取精神的信念,相信有那么一片幸福与自由的存在,在来年的生活里留下属于你我的痕迹——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
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为您推送每本书目的具体介绍及推荐理由 ,敬请关注。
愿阅读,回归阅读本身
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
之
文学艺术
《降魔变》
作者:马鸣谦
版本:中信
出版
集团 | 中信·大方
2019.5
中国悠久的历史脉络中,隐藏着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对于小说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宝藏。从鲁迅的《故事新编》到王小波的《红拂夜奔》,写作风格不同,故事中的历史感却一样迷人。马鸣谦延续这一脉络写就历史小说《降魔变》,以带有古雅气息的文字、多变的叙述视角,讲述了唐末归义军的争斗、消亡史。归义军曾一度统治河西地区十一州,后缩小至沙、瓜二州。二州中索、李、张、曹四家豪强为权力而争,为欲望而夺,无数人血洒沙场,却最终都消散于时间的荒流。书写历史是因为历史中的人和我们人性攸同,而在这出历史悲剧中作者想要呈现的,正是“人性幽暗面及其互动关系”。
《人,或所有的士兵》
作者:邓一光
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7
此书以庭审为发端,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二战期间日本突袭香港后一位战俘的人生故事。在书的结尾处,作者列出参考的资料多达47条,这些资料让本书具有了非虚构的真实感。香港战争是怎样进行的?18天的抵抗后,战俘们又遭遇了什么?作者以战俘中尉军需官郁漱石为核心,通过郁漱石、审判官、郁漱石的养母尹云英、律师冼宗白等人的讲述,建构起郁漱石战前、战后(在战俘营)的人生,折射出香港战争,乃至普遍意义上的所有战争,给人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击。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话,足以表达作者通过七十万字想要告诉我们的:远离战争,不论它以什么名义。
《西北雨》
作者:童伟格
版本:后浪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9
阅读《西北雨》就像走入一座庞大的回忆迷宫,其中的生死消失了界限,时间不再像河流那样单线运动,而是往返曲折;故事中的那座岛屿也像一处生存之地的隐喻,让人感到实际又模糊。这部作品有马尔克斯式的魔幻,有胡安·鲁尔福在《佩德罗·巴拉莫》中营造的生死无界的忧伤诗意的氛围。“我”,一个“退化”的人,一个逐样失去人的各种技能的人,身处这片“被遗弃的孤土”上,“静静坐在路边”,回忆起整个家族——父亲、母亲、祖父、祖母,或者说召唤出他们的魂灵,连带他们在人世间所经历的时光与故事,以及“我”与他们之间的牵连和纠葛。这一切最终也汇聚为“我”的自我建构,成为“我”对这个世界的“赎还”,以及内心的归依之处。
“臧棣诗系”三种
作者:臧棣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8
“臧棣诗系”由《沸腾协会》《尖锐的信任丛书》《情感教育入门》三本诗集组成,集中展现了2000年至今诗人的创作风格与成果。三本书分别以“协会”“丛书”“入门”作为诗歌后缀,达成形式上的统一,也在内容上互相关联,组成一个庞大的诗歌群。三本书有着共同的写作精神:以诗人最基础的两种工具——感受力和语言,去体察、摩挲存于日常的微小之物。诗人强化自己的智性、锐化自己的感受力,以此真正进入微小事物之中,勾勒它们鲜活的样貌,与此同时,它们也进入诗人,让作为人的诗人也焕然一新,乃至脱离了庸常。这种人与事物彼此揩拭对方表面尘土的感受方式,给了永远忙碌、因此感受力渐渐迟钝的读者一种对待世界的范式。
《佛兰德镜子》
作者:dome
版本:后浪 |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9
《佛兰德镜子》由一位中文作者写就,故事主要发生在欧洲的中世纪。这种空间与时间的跨越,想必会给读者带来双重的陌生感。作者熟知自己所要讲述历史的细节,但这些异质色彩浓重的历史,如何吸引缺乏相关知识的中文读者?答案或许在于“故事”。读者喜欢故事,故事性强,便足以吸引人读下去。正如书名所暗示的,这是一本带有博尔赫斯影子的书写,有一种对镜像的痴迷,在小说内部这一点表现在作品的结构上:用故事嵌故事的方式回溯历史,故事与故事、时代与时代之间成为彼此的镜像;而在小说外部,这本讲述中世纪故事的书又和中文读者形成映照,其中的命运、残酷、爱与友谊,试图照出我们的处境。
《紫罗兰的魅影:周瘦鹃与上海文学文化,1911-1949》
作者:陈建华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1
20世纪初的上海犹如都市万花筒,此书透过文人周瘦鹃,透视了1911年到1949年间的上海文学和文化。民初二十年间的周瘦鹃,是翻译家、作家、出版家和电影评论家,他的思想“新旧兼备”,强调个人、爱情和亲情。周氏及其同人打造的文学
杂志
《紫罗兰》,堪称“以上海为中心的民国初年现代都市文艺的百科全书”,反映了民国时期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复杂性。这本书以新文化史为视野,以陈氏当年在哈佛的博士论文为基础,集合了他数年来对以周瘦鹃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多方面的观察,这一群体旨在重铸一种能迎受现代性挑战的社会机制和民族心态。这本书呈现出了近现代“中国”在日常生活和大众心态上深刻的、整体性的变迁。
《寂静的孩子》
作者:袁凌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大方
2019.6
当我们谈到孩子时,总会在不经意间将其概念化、样本化,他们总是作为某个名词、某种社会问题出现,留守、单亲、随迁、失学等等。但是,他们真实的心灵状况,现实和精神的种种缺失,各自的悲欣与成长,却往往被这些社会议题所遮蔽。从2015年开始,作家袁凌一直在默默记录、努力倾听这些孩子。他们不只是乡村的孩子,还有城市的孩子,漂荡在城乡之间的孩子,以及其他处于各种境遇中的孩子。而支撑袁凌坚持四年的动力,并非是因为这其中多大的社会意义,他只是想写下这些孩子,这些生动的、鲜活的、如奔腾的瀑布一样声息喧腾的个体生命。他们需要被听见。
《纸上行舟》
作者:黎幺
版本: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10
《纸上行舟》中的故事大都简单,故事情节失去了原有的主体位置,而让位于各种预想不到的意象或者奇想的情景,如《柒拾贰》中被桥割断的时间、陆地脊椎动物的骨骼般的山,以及用水制作雕像等。换句话说,故事对于这本书来说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塑造故事的想象、语言和它所探索的精神。这精神是作者对个人精神的自由探索和裸露(给读者),其中既有想象力的无限放飞,也有智识对现实世界的辨析。总体来说,其写作指向的文学性几乎就在文学内部,而作者想达到的是一种新颖的虚构和自己的内心深处。至于读者从书中可以获得哪些“意义”,因每个人的现实不同因此很难得到保障,但文中狂想式的语言加速后的快感,一定会抵达每一个读到它的人。
《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再版)
作者:童明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5
这是一本多少有些被冷落的书。书里谈到的问题,诸如对“启蒙”的再思考,对“现代性”的美学反思,看起来似乎是老旧的、学院的东西,但深入到具体文字和问题里,生发的却是现实情境的思考。
作者的行文介乎学院与散文表达之间,对很多文本的细读很有意味,比如福楼拜《包法利夫人》里被漏译的“复合帽”、许多现代城市改造徘徊其中的“奥斯曼幽灵”、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对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的反驳,重版的许多段落都重新翻译和写过,很见功力。它看似是一本谈论文学理论和遥远的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书,折射的却是对当下许多现象的敏锐感受。
《三个较长的故事》
作者:(波兰)姆罗热克
译者:茅银辉/林歆/张慧玲
版本:花城出版社
2019.5
姆罗热克是波兰短篇小说的大师。他打破了常规叙事,用极简图景构成譬喻,讽刺上世纪波兰人民的众生相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在中篇故事中,姆罗热克延续了这种风格,用更愤怒的形象比喻周围的波兰社会。在《骡子手册》一篇中,姆罗热克以撰写教科书的口吻,告诫读者如何分辨日常生活中的“骡子”,他们是一批与常识相悖,目光狭隘而丑陋的人。他们有可能化身为小偷与流氓,也可能是富有学养的教授。在幽默锐利的口吻中,姆罗热克轻松地揭下了虚伪者的面具,借助文学这门能够重置一切的艺术语言,姆罗热克让被扭曲的事物更夸张,在荒诞中走向虚无的消解。
《火的记忆3:风的世纪》
作者:(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译者:路燕萍/李瑾/黄韵颐/龚若晴/李雪冰
版本:S码书房 | 作家出版社
2019.2
拉丁美洲是一群国家,拉丁美洲也是一个完整的地区,它们有共同的记忆。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曾以“被切开的血管”形容拉丁美洲的历史。《火的记忆》是一部编年史作品,记录了拉丁美洲从神话与原住民时期发展到当代的历程。这些国家曾经遭受过西班牙人的入侵,在资本主义时期又遭到了美国与西欧等大企业的资源掠夺,而民族工业道路又让拉美国家陷入独裁者的阴影。《火的记忆》打破了“魔幻现实”的神话色彩,让读者以历史的视角意识到,拉美大陆没有魔幻,有的只是历史的荒诞。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作者:(英)林德尔·戈登
译者:许小凡
版本:艺文志eons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1
艾略特曾构想一种完美的人生,“一类时时刻刻燃烧的生命”,却最终不得。尽管艾略特的写作有着众所周知的“去个人化”特点,本书作者还是相信诗歌作为一个诗人的特殊传记的普遍性,凭借对艾略特生活材料的掌握,配以想象的再创造,在艾略特的诗歌中找寻更能展现其内在真实的内容,并将生活的外部事实与之相对照,以互相补充、互相解释。戈登描摹出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用策略征服文坛、困于婚姻、有时又古怪偏执的艾略特。这并非作者对艾略特的诋毁,而是出自对全面、真实的艾略特的再现意愿,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艾略特表达最深敬意的方式。
《我的奋斗3:童年岛屿》
作者:(挪威)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译者:林后
版本: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19.8
六卷本的自传体小说考验着读者的耐性,也考验着作家面对文字的承受力。克瑙斯高如同普鲁斯特般追忆岁月,但又以北欧严峻冷酷的风格为这段岁月增添了道德意味。他的童年从不平等的家庭开始,逐渐接触不平等的学校与社会。在看似安稳的挪威社区中,在这种家庭秩序中成长的孩子们将暴力与欺凌的色彩喷涂在街道的角落中。相比前两本自传,《我的奋斗3》里书写了更多让人不适的内容。该书不仅是个体的成长史,也是对人类血液中根深蒂固的暴力基因的描绘。我们该如何对抗日常生活的权威与霸凌,如何在夹缝中成长并面对未来,克瑙斯高的讲述可以为读者带去新的感受。
《消失的塞布丽娜》
作者:(美)尼克·德纳索
译者:李溪月
版本:后浪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9
作为首度入围布克奖的图像小说,《消失的塞布丽娜》成功地以视觉形式捕捉了令人焦虑的时代特征。网络媒体如今成为人们讨论公共话题的平台,真相在证据材料面前不断反转。然而,我们聚焦的真相必然是真实的吗?故事中,塞布丽娜的失踪引发了社会舆论,人们首先抱以同情。但由于一次镜头前的口误,塞布丽娜的失踪成了一宗“阴谋论”。一个人的身份从受害者变为施害者,似乎只需要一则消息与评论。这种在诉求正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缺失,正是当下许多“斗士”身上发生的现状。
《黑羊与灰鹰:巴尔干六百年,一次苦难与希望的探索之旅 》
作者:(英) 丽贝卡·韦斯特
译者:向洪全/奉霞/陈丹杰
版本:三辉图书 | 中信出版集团
2019.3
今年,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西方媒体的争议。但在这片土地上,真相与正义从来不等于简单明确的结论。英国作家韦斯特前后三次抵达巴尔干,以游记的形式描述她所理解的巴尔干。韦斯特远离了先入为主的观点和收音机里聒噪的知识体系,她用自己的双眼观看,与街头巷尾的当地人交谈,从中洞观巴尔干六百年的历史。《黑羊与灰鹰》展现了东西方政治博弈给这片地区带来的毁灭性遗产,它们沦为大帝国的工具被反复贩卖,未知的威胁激化了城邦间的民族矛盾。南斯拉夫地区发生的罪恶无需辩解,但其内部有着错综复杂的渊源。真相,需要我们自己去探寻。
《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佩索阿诗选》
作者:(葡萄牙)佩索阿
译者:杨铁军
版本:雅众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19.5
佩索阿的一生有一百多个异名,每一个都代表了不同的精神世界。《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收录了以“冈波斯”为异名的作品。他虽然对世界与人生有深刻的体会,但在行动时永远将自己的时间搁置于未来。无论诗歌的开头多么具有雄心,每首诗的音调最终都滑向空无。冈波斯的人生变成了自己的一场梦,但他又仿佛觉得睡觉这件事情是荒诞的。这种对行为的拒绝,十分契合现代人的精神困境,疲惫而无力改变现状,丧失了向生活提出要求的能力,又期待着未来能有所不同。“即使我明天买了票,后天才是那场戏开演的日子……”,佩索阿的诗歌在苦郁中徘徊,驶向那已知却不愿接受的未来。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和他的时代》
作者:(美)约瑟夫·弗兰克
译者:王晨/初金一/王嘉宇/李莎
版本:三辉图书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10
19世纪的俄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变革。对作家来说,这是一个思想激变的时期,即便是同一位作家,由于社会的催化,也分裂出层次不同的思想阶段。作为俄国最具思想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反映出作家本人与时代的纠缠。美国学者弗兰克是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专家,他在文化比较视野中分析陀氏的作品,剖析他如何在灵魂救赎的各种可能性中跋涉,并塑造自己的道德力量。彼得鲁赛维茨对原作五卷本进行了精编,浓缩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时代的冲突,让读者得以直观地进入陀氏的文学地心。
《逃之夭夭》
作者:(德)马丁·瓦尔泽
译者:黄燎宇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9
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已经92岁,但他的写作依旧在继续,他对德国二战历史与自我人生的内省尚未结束。《逃之夭夭》在2017年于德国首次出版,它几乎融合了瓦尔泽过去写作生涯中留下的所有思绪,诸如作家因批评家而身躯缩小的场景,也再次在这本书中出现。该书没有明确的情节,却象征着作家本人的连贯性思考,瓦尔泽完全融入了作品,反思自己在二战时期作出的选择(他曾加入纳粹德国防空部队),反思作家与语言的关系,历史与身为作家的指责让他长期无法认同自己的生活。“我的日子有点太美了”,书中的一切反思都以此开始。瓦尔泽以自我施虐的方式,逼迫自己痛苦思考,为的是让更多人能从痛苦中获得些许救赎。
《夜的命名术:皮扎尼克诗合集》
作者:(阿根廷)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
译者:汪天艾
版本:S码书房 | 作家出版社
2019.11
皮扎尼克的眼睛明亮、勇敢,又被恐惧的影子所笼罩。她“自幼受失眠与幻觉困扰”,18岁起接受精神分析治疗,为了让自己对生活产生兴趣,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像她的诗的题目《救赎》所明示的,皮扎尼克进入诗歌,栖息于诗歌(词语)之中,是为了避免走向疯狂与死亡,但死亡的威胁像早已在等待的黑洞,是她的宿命。她相信诗歌,“词语本该能拯救我”,所以她用生命亲近词语,创造词语,试图修复“最本质的伤口”,最终在36岁结束了修复工作,结束了生命;留下了诗。皮扎尼克的诗正如她的生命,短促、激烈,混合着儿童式的天真和疯狂的想象。
《奥斯特利茨》(再版)
作者:(德)塞巴尔德
译者:刁承俊
版本: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3
在与“大屠杀”相关的文学作品中,《奥斯特利茨》罕见地以艺术形式而非纪实记录的方式将读者带入那个恐怖的景观。塞巴尔德混淆了虚构与现实的界线,在小说叙述中穿插着图片、信件与照片。然而,这些图像指向的并非存在,而是存在者的消失,塞巴尔德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将“我”置入了一个永恒被审视的囚牢。无论是车站大厅的天窗,还是昆虫标本的眼睛,小说里的“我”都无法摆脱被监视的心理状态。“我注视它的时间越长,就越是感受到它频繁使我在它面前垂下目光”。《奥斯特利茨》打破了时空,让个体的心理成为历史唯一的天空,即便纳粹时代的阴霾散去,无数已消失之人的目光依旧遮蔽着阳光,形成了令人窒息的伤痕。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作者:(英)柯律格
译者:黄小峰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8
关于明代的学术著作很多,《大明》独辟蹊径,以图像和实物为材料,徐徐展开对一个王朝的解读。《大明》不止关注彼时彼刻,更是指出“明代”作为一种想象,如何持续影响后世。尽管这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书籍,但阅读起来饶有趣味。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被激活的艺术品和器物的生命力,明代人使用和把玩的物质有了真实的温度。柯律格游走在艺术史和汉学之间,视野广阔。他的艺术研究没有局限在艺术家和文人身上,而是开启了对明代藩王的关注,展现了一个更广阔的明代社会,并将明代放在世界史的版图里考察,为当代读者提供了理解历史新的路径。
《艺术创世记》
作者:(英) 奈杰尔·斯皮维
译者:盛夏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9.6
借由对人类创造的象征性视觉符号的历史阐释,斯皮维将艺术令人眼花缭乱的人文地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拉斯克岩洞的史前动物壁画、古埃及的概念化图像,到古希腊的青铜像、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本书分析的触角伸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呈现艺术如何呈现想象、死亡、权力的过程中,试图解答艺术的存在与发展。《艺术创世记》结合了人类学式的观察,将读者带到艺术发生的现场。晓畅易读的文本将读者对艺术的思考推向宏大的极限。人类如何叙述故事和创造社会等级?如何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运用独一无二的想象力创造我们的符号?
《莲与龙:中国纹饰》
作者:(英)杰西卡•罗森
译者:张平
版本: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9.4
一本具有文献留存价值的出色考证之作。本书英文版于上世纪80年代首次出版,此前的艺术史学者对装饰纹样并不关心,人们很少关注到古代地中海与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作者杰西卡·罗森曾担任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在一次关于罗马的展览中意识到中国银器与西方银器的关联,后来在贡布里希启发下开始研究西方花卉与叶状装饰传统的连续性,思考其与东方叶状图案的关联。《莲与龙》正是这一研究的产物。莲纹和龙纹,分属于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两个装饰母题——花卉纹样和动物纹样,以它们为媒介,罗森发现了一条勾连地中海、伊朗、土耳其和中国的文化纽带,证实了装饰纹样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所触碰的历史脉搏。
《时光的倒影:艺术史中的伟大园林》
作者:周文翰
版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9.5
《时光的倒影》完成了对艺术史上历代伟大园林图像的纵向捕捉,将思考的维度横向伸展至不同时代的文化认知。这场园林艺术的探索,从西方最著名的想象园林伊甸园开始,以最脍炙人口的东方乐土桃花源结束。园林在人类的想象世界中何以占据重要位置,它象征了生产形态的何种转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作者将艺术史、文化史与博物学通识写作相结合,文本介于学术书写与大众书写之间,流畅优美的分析让一帧帧浮动的园林影像沉淀在观念史的长河中。《时光的倒影》展现了国内通识人文出版空间之下的一种精耕细作的方向。
《告别观念:现代艺术史中的若干片段》
作者:(英)T.J. 克拉克
译者:徐建 等
版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9.3
作为现代艺术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观察者之一,T.J.克拉克在《告别观念》中展现了一种突破传统的艺术史写作。他选取了7个现代主义艺术的侧面,将其置于政治思想背景之下,思考艺术如何以极端的方式对世界作出回应: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新古典主义与政治融合,展现出任何人都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性;印象主义构建的政治乌托邦,蕴含无政府主义底色;冷战时期抽象表现主义的“粗俗”,反映了文化精英对总体性文化权力的渴望……跟上克拉克的步调有一定难度,但阅读会让你突破绘画技艺框定的范式来思考现代主义。他的思考是片段式的也是全景式的,旁征博引的论述蕴含澎湃的激情,并借由对艺术的思考触及了现代性盲目性的本质。
《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
作者:薛龙春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9
黄易是清代最重要的金石学家之一,也是乾嘉金石学中最为活跃的关键人物,为后人留下了《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与《小蓬莱阁金石目》等著作。《古欢》可以看做是《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的序言,如今单独成书。该书以黄易与朋友的信札为研究对象,围绕金石收藏的流程和金石学共同体的形成,重构了乾嘉金石学的社会生态样貌。黄易一生的高光时刻是发现了武梁祠,《古欢》也以此作为全书的核心部分之一。该书以乾嘉金石学时尚入手,以清代文人的物质文明折射时代精神。作者薛龙春醇熟使用了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他对材料运用的耐心和细致,体现出一位当代史学研究者的品格。
《中国早期艺术史》
作者:(瑞典)喜仁龙
译者:陆香/郭雯熙/张同
版本: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9.8
喜龙仁是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第一代领军人物,他对中国的雕塑、园林、绘画、建筑等领域有广泛深入的研究。这部书是他50岁时的成熟之作,也是西方汉学界系统研究中国早期艺术史的发轫之作。该书首版于90年前。书中涉及的诸多珍贵文物和名胜古迹,许多都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惨遭破坏或消失,喜龙仁为之留下的影像和文字是它们在世间的最后遗存。喜龙仁身兼艺术史家、考古学家和收藏家三重身份,他对中国早期艺术的发展流变进行了细致梳理。从文献价值和思想价值而言,这本书都堪称经典。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再版)
作者:张真
译者:沙丹/赵晓兰/高丹
版本: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9.1
《银幕艳史》以都市文化为切入点,书写了上海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意义。这本书并非一本狭隘意义上的电影研究书籍,而深具史学价值。作为20世纪初的“新媒体”,电影如何展示和构建一个现代社会?张真通过文本分析,对早期上海电影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涉猎广泛,既有对电影本体的探讨,也有文化意义上的研究和批评。时隔七年,《银幕艳史》得以修订再版,增加了《白话现代主义和中国电影研究》等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思考中国电影和20世纪历史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学术书籍还彰显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张真富有洞见地考察了早期电影的性别角色,树立了电影史学研究的先锋姿态。
《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谈录》(再版)
作者:焦元溥
版本: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10
距离初版12年后,《游艺黑白》在原来基础上增补了53位钢琴家的访问,总字数达108万字,扩充了一倍之多。在普通人眼中,钢琴的意义似乎正在脱离艺术的初心,“乐器之王”正在批量制造考级琴童,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在级别制度前消解了复杂性,成为与车尔尼练习曲进阶序列一般尚待攻克的技术难点。然而钢琴的黑白世界并不只有技法和乐理,《游艺黑白》所传达的正是这些弦外之音。焦元溥的访谈足迹遍及全球,足以构建出现代钢琴演奏的全景谱系;跨越文字你能进一步看见被符号化的大师背后的真实,感受和思考音乐与文化的碰撞。
2019年度阅读盛典开幕在即
三大阅读榜单即将揭晓
立足于“公共、专业”的阅读立场上,我们希望张扬这样的阅读维度:欣赏那些我们未能抵达的风景,从真实的自我出发去建设、寻觅,带着开放的心灵理解周遭的世界。
但,我们也体察到不同的群体差异化的阅读追求。所以今年,我们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2019年,“新京报年度好书评选”升级为“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阅读推荐榜”。
从10月中旬开始,历时两个月,经过编辑部初选与出版社推荐,我们从今年的出版物中选出100本年度推荐入围书单,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思想、社科、经济、儿童、教育、生活、新知、再版11个类别。此外,今年额外增加了20本热门书籍推荐,组成120本入围推荐书单。
在120本入围推荐书单的基础上,我们将于2020年1月11日阅读盛典现场揭晓三大榜单。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
:邀请14位业内专家学者研讨,最终由编辑部根据专家评委意见,确定最终的推荐书单。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大众阅读推荐榜
:邀请读者从120本入围书单里投票,根据总投票数据生成推荐榜单。投票程序还在搭建之中,不日将向大家开放。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书评人阅读推荐榜
:邀请100位书评人投票生成推荐榜单。
—— 预 告 ——
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大众阅读推荐榜
投票活动即将启动
参与投票即可生成属于你的年终阅读榜单所有投票数据生成的最终榜单,将在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现场公布
编辑:董牧孜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
2
正序浏览
谁跌撞了年少
发表于 2019-12-30 21: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uannbaby
发表于 2019-12-30 21: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三零九309
中级写手
0
关注
12
粉丝
44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