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群组
›
文化
›
小说
›
书友圈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读书无用?学会"3D式阅读",让书籍成为照亮未来人生的灯塔
[ 复制链接 ]
特陶婆婆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2
回帖
185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 积分
积分
377
主页
发表于:2020-2-17 09:13:56
1490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戴你读书
全文约3200字,阅读用时约9分钟。
你好啊!我是戴叔。
根据国家新闻
出版
署公布的数据,仅2017年,中国就出版新版图书255106种。这么多书,且不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时间已经够少了,更不用提各类娱乐、资讯正在疯狂吸睛,抢占我们少的可怜的注意力。
每年出版的书籍有几十万种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吗?阅读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阅读经历:青少年时代被逼着读书,导致对书籍的深恶痛绝;长大以后,想读点什么,却发现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读完有什么用。这大概就是现代人读书的通病:读之无味,弃之可惜。
阅读是我们最想做却又最害怕做的事
针对这一类的通病,《高效能阅读》能够完美地回答你内心的一些疑问。作者日本作家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曾在大型唱片公司从事艺人、电影、动画的营销和企宣工作,现在负责面向大型制造商的新产品开发、营销等咨询工作,并任企业培训讲师。
本书是作者阅读百余册阅读方法书籍,并结合自身阅读体验的实证之作,小至读书辅助工具的选择,大到个人云端数据库的建立,面面俱到,可以帮助读者从整体上提升阅读质量。
其中,《高效能阅读》的核心观点就是"3D学习",即立体化地学习。那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呢?不妨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角度入手。
《高效能阅读》
一、阅读前的准备工作
在经历了学生时代父母、老师无数次"折磨"以及填鸭
式的教育后,大多数人对阅读的体验除了恐惧就是痛苦,哪里还谈得上兴趣?更别说享受读书的乐趣了!所以,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产生对读书的兴趣?
明确阅读动机。
动机很重要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人生缺少了动机,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那么只能是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每天机械式地生活。如果你有了一个目标,努力朝着目标前进,那么每天都会感觉有动力、有希望。
读书也是如此,如果不知道为了"什么"而读,要么是根本读不下去,要么就读完不知道有什么用,读书就完全成了一种敷衍的行为。
"一旦阅读'古今名著'沦为形式主义的行为,那么'把书读完本身就成了目的'","读书应以自己的好奇心为原点,从感兴趣的地方入手"。
因此,在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中,我们最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为什么读,可以是从内心上渴望通过读书提升内涵、丰富知识体系,也可以是为了升职加薪、增加谈资。当然,最好是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相结合,激发出来的动力也会异常强大。
其次,要降低起始阶段的阅读难度。
不善读书的人,应该尽量降低读书的门槛,待积累了足够的充实感,再尝试迈上下一级台阶。
降低阅读的门槛
有的时候,我们总会有一种"迷之自信",上来就希望能够彻底读懂一本大部头,但往往事与愿违,最后还严重损害了对阅读的兴趣。
其实,大可不必。如果想了解某个领域,完全可以从一本零基础的入门书籍着手,先把大致的概念、观点给摸清楚,再来细致地了解具体内容。
现在有很多的通俗读物,比如半小时漫画系列,就是非常不错的入门书籍。
最后,可以尝试打造阅读的氛围。
比如,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在家里打造一个家庭图书馆,"被书包围,听着音乐,悠然自得地喝着咖啡"。或者,现在很多人喜欢去星巴克等咖啡店体验安静又舒适的阅读环境。
此外,现在很多城市还有主题式的书店,比如和宠物相结合,一边撸猫一边阅读,想想都感觉很惬意,自然更能把阅读上升到一种享受。
主题书店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二、阅读中的记录工作
在明确了动机以后,对于这本书,我们就大致有了一个阅读方向,接下来就是要从书中找到"方向"的答案。所以,
我们首先要通过目录把握整体结构。
具体怎么做呢?
先通过序言、后记、目录来整体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现在很多作者会在序言部分把全书每一章的脉络给梳理出来,读者也可以根据目录的标题来大致确定每一章的内容。
书籍的目录很重要
比如《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在前言部分,作者就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给概括出来了,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地阅读,而不是从头看到尾,既节省了时间,也把握了重点,避免了"一读到底"的心态。
其次,我们要重视做笔记的过程。
很多人读完一本书,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当然,我很能理解这种对书的爱惜和敬畏之心,因为曾经的我也是这样。但是,这样的一尘不染,反映到读书的结果上,自然也基本是"忘得精光"。
其实,做笔记并非只能在书本上进行,还可以贴便签,或者专门拿一本笔记本记录,甚至利用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云笔记软件实现。
学会边阅读边做笔记
此外,笔记也并非是照搬书籍,这样的笔记毫无意义。记录的意义在于写下此时此刻我们的所思所想,否则就是纯粹的摘抄了。
赵周老师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介绍了他自己独创的RIA便签法,按照"重述、经验和行动"三个方面来制作自己的笔记:重述,即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经验,将划线部分与自己的经历相结合,加深印象;行动,即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做。
RIA便签法(图片源自网络)
最后,在读不下去的时候果断停止。
在以往的教育经历中,我们往往被告知"要坚持、不放弃",最后的结果却往往是背道而驰。我并不是想说坚持不重要,但
"无趣的书应该立刻停止阅读"
。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清水先生的一段话,我认为非常非常好:"没必要强迫自己忍耐。如果觉得无趣,最好断然停止。这样的书与现在的自己无缘。也许以后有一天缘分来了,会觉得读起来很有趣,但至少在目前是无缘的。勉强自己去读无趣的书,于精神卫生有害无益,最好停止阅读。"
有些书,可能我们在年少的时候读不懂,也没有兴趣,但是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有了一段人生经历之后再去阅读,就可能会有一种"年少不知书中意,读懂已不再少年"的感觉。
经历了人生,可能才能读懂一部分内容
世间的书太多了,并没有哪一本是我们一定要读,非读不可的。对于不同心境、阶段、经历的自己,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当下状态阅读,而没有所谓必读不必读一说。
何况,强迫自己去阅读那些无法沉浸进去的书,对于自己就是一种极大的精神痛苦,除了让自己更快地远离书籍、增加阅读的痛苦,别无他用。
三、阅读后的行动工作
读完一本书以后,我们可能会有这么四个感觉:对全书的主题和概念还是比较模糊;能读懂并且有兴趣,希望再深入了解;这本书对自己来说毫无作用;这本书感觉还比较有用。
对于前面两种感觉,我们需要做得是建立自己的
"垂直型阅读"
,对后面两种感觉,则是无用的摒弃,有用的列出行动计划,在实践中精进。
什么是"垂直型阅读"?
就是
深耕某一个领域,努力培养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营造"思考的主场"。
成为一名学者需要深耕一个领域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可以建立一套看待世界的准则。第二,拥有自己的护城河,建立一套立足世界的本领和技能。
此外,我们还需要适度的
"水平型阅读"
,即适当涉猎一些与自己当前工作无关的其他领域的书籍,既让自己能够更广泛地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也能为自己当前的工作注入新的灵感。
在书中,作者也推荐了一个"70:20:10"的"投资基准",即对当前业务指导的书籍投资70%,对支持现有业务或可能成为新业务的其他领域的参考文献投资20%,余下10%分给完全未知的书籍。至于721的比例,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至于行动计划,则是阅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我们能否从"2D学习"进阶到"3D学习"的关键。
行动力是能否到达目标的关键
要努力吸取这些教训以嵌合自己的工作。读过以后就能直接套用教训的简单工作,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
正因如此,
"行动"
这一步骤才格外重要。甚至,一味地阅读,反而会对自己的思想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孟子才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很重要。对于书籍给出的知识,不能不加批判地吸收,必须结合自己的思考,特别是自己的经历和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地吸收,这样才能纳为己用,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读书一定要思考
正如书中提到的"守破离",只有通过模仿和改进,才能最终自成一脉,创造属于自己的独家体系。
其实,我们的一生就是在书写一本自己人生经历的书。看到不同的书,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得到了什么,都是当下人生体会的一部分。
如果你记录下来了,那么这样的感悟会伴随你一辈子;如果没有,也许最后人生就是一本"无字天书"。这样的空白是你们希望拥有的吗?
不妨尝试学会"3D式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人生中的乐趣,更成为照亮自己未来人生的灯塔,书写自己前进的每一步!
今日互动,你有什么好的阅读经验吗?欢迎留言分享。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
(1)
小雾w
有没有电子版的?
2020-2-17 09:14:3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网文作者:新兴的文化职业,能否推动现代文学走向一个新高度
获得多项文学大奖的李娟,她的散文究竟好在哪里?我来为你揭秘
腾讯焦虑大爆发,得罪810万网络作家,一天蒸发1500亿港币!
《给青年作家的信》:没人能教你如何写作,写作只有一条路:写
《庆余年》众演员再聚《赘婿》,郭麒麟“扮猪吃老虎”
肖战+吴宣仪,《斗罗大陆》拍成电视剧,能塑造玄幻剧的高峰么?
39位白金,173位大神,这些网文作者,你知道几位?
从陆游买鱼看宋朝鱼价
他的书卖了8000万册,却说自己只是个二流作家?
最新小说改影视剧汇总,有你心中的白月光吗?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