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刘慈欣:“在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感受是孤独的”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20-4-18 15: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说到国内的科幻小说,就不能不提刘慈欣创作的《三体》系列(含《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三部)。作为中国科幻界里程碑式的著作,《三体》自2008年1月面市以来,就受到不少读者的追捧,不仅横扫国内各大科幻图书榜单,还曾荣获银河奖、雨果奖等多项科幻界大奖。

那么,刘慈欣是如何与科幻结缘的?他又是如何创作出《三体》、如何看待小说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关系的?近日,重庆日报记者通过电话专访了身在北京的刘慈欣。
1223172850387040195.jpg
“坐七八个小时火车去北京查资料”

重庆日报:你是如何与科幻结缘的?

刘慈欣:我最早与科幻结缘是在1970年。当时,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我们一家搬到山西阳泉三矿。那一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得知这一消息,我第一时间跑到家附近的池塘,看着漆黑的天幕,想着卫星发射的情景,心中不由自主地生起一股莫名的向往之情。

几年后的夏天,我在阳泉家中的床下翻出整整一箱子书,里面有《托尔斯泰文集》《白鲸》《地心游记》《太空神曲》。我如获至宝。记得当时我先看的是《地心游记》,没看几页,就被书里所构建的世界深深吸引。后来,父亲告诉我,这种小说叫做“科学幻想小说”,是有科学根据的创作。这也是我和科幻小说的第一次正面接触。

重庆日报: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你已经创作了20多年的科幻小说,能分享下自身的感受吗?

刘慈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感受是孤独的,如同自己坚守的是一片根本没人在意的一个疆域。我前期创作的科幻小说大多都是在山西完成的,那时白天忙工作,晚上要照顾孩子,我通常要很晚才能回到房间进行创作。夜深人静,陪伴我的除了太行山的寒风,就是一本本《科学美国人》杂志

那时,当我写作遇到问题时,也不知道问谁,只能一个人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去北京查资料。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三体》发表,我才发现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科幻文学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着,这种孤独感才逐渐消失。

“有一年什么都不做,一直在思考小说结构”

重庆日报:你创作《三体》的初衷是什么?

刘慈欣:《三体》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曾经读过的一本天体力学书籍。这本书里介绍了一个“三体问题”:把宇宙简化为三个有质量的点,这三个点在质量与引力作用下做完全无规则的运动。这样的现实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当时看到这个问题,我就相当感兴趣。

后来,受到吴岩在《中国轨道》里描写人类不顾一切探索太空的启发,我开启了关于“三颗无规则运行恒星的恒星系”的构思。构思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用小说来讨论未来科技的博弈和生存空间的争夺,思考“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零道德的宇宙中生存”。

重庆日报:你创作《三体》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刘慈欣:虽然看起来我写《三体》只用了四年多时间,但实际上,如果加上前期的构思,《三体》用了我十多年时间才完成。甚至有一年,我什么都不做,就一直在思考《三体》的结构。有了前期的准备,我在开始开始动笔写《三体》时,已经把三部曲的故事架构想好了。

重庆日报:你觉得未来自己会写出超越《三体》的科幻小说吗?

刘慈欣:也许有,但确实很难。因为类似《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主要是集中在创意上,集中在展示科学的奇迹上、宇宙的奇迹上。我们现在就是处于奇迹的时代,到处都是奇迹,科学技术已经早就失去它的神奇感了。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写出一部能够让自己很兴奋,让读者也觉得很好看的这种类型的传统科幻,确实十分困难,但以后还是要努力去做。

“我会很在意改编的电影好不好看”

重庆日报:继《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之后,《三体》也即将被搬上电影银幕,你对此有何期待?你如何看待IP经过改编后,往往和原著差别较大这一问题?

刘慈欣:电影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形式,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很多时候难以做到忠实原著。我不会在意电影剧情和小说差别大不大,但我会很在意改编的电影好不好看。如果谁拍的《三体》电影剧情十分忠于原著,但电影本身非常难看,我会十分不满。而如果一部叫做《三体》的电影制作精良、剧情精彩,但和《三体》小说的剧情天差地别,我也会欣然接受。

我觉得,小说改编电影应当遵循电影艺术本身的规律,忠于原著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改编的电影就十分忠实原著,但影片本身却评价不高,最终票房惨淡,续集的计划也泡汤。

重庆日报:漫威有“漫威宇宙”(指以钢铁侠、蜘蛛侠等漫画人物为主要人物进行创作的一系列电影),DC有“DC宇宙”(指以蝙蝠侠、超人等DC漫画人物为主角创作的一系列电影),有读者认为刘慈欣的作品也能建立“刘慈欣宇宙”,对此你怎么看?

刘慈欣:虽然我个人不喜欢漫威,但却希望中国科幻作品能建立类似漫威、DC这样的体系,这将对中国科幻作品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力。但我认为自己的作品无法建立这样的体系,首先是体量上差了很多,IP的积累量不够,且类型只有小说。从中国科幻作品的情况来看,目前也不具备建立这样体系的条件。

重庆日报:有读者和评论者认为,从你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你的世界观(宇宙观)是冷静的,也是相对悲观的。也有读者表示,在作品中,你针对人类对科技的迷恋进行了一定的批评,是这样吗?

刘慈欣:我自己的感觉和这种观点恰恰相反,我是一个科技的绝对拥护者。没有科技的进步人类发展就会停滞。科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工具,如果使用不当,的确可能造成很大的灾难,但不能因为担心、畏惧灾难的发生,就放弃科技的发展,反而应当勇敢地面对、解决问题。
来源: 重庆日报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