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好书推荐」读王蒙先生的《中国人的思路》有感

[复制链接]
hwt6rn1sw_3i 发表于 2020-6-4 21: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长安街读书会
读王蒙先生的《中国人的思路》有感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读王蒙先生的《中国人的思路》有感-1.jpg

★★★★★

王蒙先生的新著《中国人的思路》(外文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座谈会于2018年11月11日上午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在这次会议上,我在听取其他专家发言的基础上,也在大会作了发言。本文是在发言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整理,以就教于王蒙先生和学界同人。

《中国人的思路》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好书,结合王蒙先生的经历以及这本书的思想内容,我认为该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古今中外的贯通性

王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文学大师,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习能力,具有非同一般的超越性,形成了他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贯通古今以及思域融通能力,客观上具备了古今中外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在这本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思维的贯通性方面,王蒙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充分体现了他融通古今与中西结合的整体性思维。他认为,“中国需要一个文化的契合点。关键是寻找到一个契合点,才能实现中国传统文明的更新和创造性的转化”。他注意到了中国文化在当下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他在谈改革开放与中国文化新生的关系时,认为“在转型中,中国一直面临如何评价自己的文化、怎样进行选择的问题。概括起来,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是‘中西’的问题,一个是‘西西’的问题——西方文化能给我们什么选择;还有一个是“中中”的问题,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选择什么;另一个是‘新旧’的问题;最后是目前发展中面对的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问题。”王蒙这段话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他指出了四对范畴:中西;西西;中中;新旧。实际上,我们研究文化,建设新文化,必然要涉及这四对范畴。但我们以往在研究文化时,不少学者往往只有见仁见智的思维片面的深刻性,但缺乏既见仁又见智的的思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因而在研究中西文化时,不经意间就会产生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而不是充分考虑这四对范畴的相关性。

对于我们思维的贯通性,著名作家贾平凹对王蒙给予了名副其实的评价:“贯通先生”。

贾平凹2010年6月受聘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笔者时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在陪同参加6月26日王蒙《庄子的享受》研讨会期间,贾平凹为王蒙写了四个大字的书法:贯通先生。对于这个文坛佳话,王蒙的秘书彭世团在博客上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6月26日是王蒙《庄子的享受》研讨会。由于贾先生当天要回西安,他是第一个发言的。他没有提前写好论文,做的是读书笔记。他讲到了王蒙先生从小说写作到古典文学、哲学研究,从小说到诗到文论,从作家又到行政官员再到作家之间的不断的学术、角色的转换,而且能够把这些看似互不相关的东西融会贯通起来。会后,在王蒙、王海、谢有顺等的陪同下,他来到了王蒙文学研究所所在地一多楼(闻一多先生旧居)。他认真看了研究所里陈列的王蒙的作品与各种证件、材料,似有所思。该所所长温奉桥老师请他为研究所题词,纸墨笔砚都备好了,他却一时不知写什么好了。他与谢有顺商量了一会,运了运气,一气呵成四个字“贯通先生”,我认为这是对他会议发言的最后总结。王蒙先生开玩笑,说要用这个贾体字刻一枚闲章。他以前有三枚“无为”、“不设防”、“逍遥”,这些也许只说明了王蒙先生一个方面,而根是这枚“贯通先生”刻成,则是一枚具有定位作用的闲章了。谢有顺等则说,即使《庄子的享受》研讨会什么成果都没有,最后王蒙先生因会议得到一个“贯通先生”的名号,就是莫大的成功。其实在这个研讨会上,不仅贾先生这样说,不少与会的先生女士们都谈到、感受到了王蒙先生在古今、东西、文理之间贯通的可能与能力。但王蒙先生却不这样认为。“贯通先生”一写好,他就说“其实不通”,“有时不通”。说如果刻了“贯通先生”这个章,他还得再刻一方“其实不通”的章。后来有人出主意,可以改为“通也不通”,他说“通乎不通”。大约就在通与不通之间吧。现在不是讲模糊哲学,云计算嘛,不那么精确了。

王蒙看了贾平凹“贯通先生”的评价,很幽默风趣诙谐地说自己“其实不通”,“有时不通”,“通乎不通”,大约就在通与不通之间吧!王蒙这种谦逊的风格和幽默的语言,引起了大家的呵呵一笑。

王蒙的“贯通”内涵实际上也反映了目前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已经走向了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比如,外国乐团演奏我国电影《西游记》主题曲,与我国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音乐效果可以相媲美;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高韶青在国外演出,国外的演奏家为他伴奏,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掌声经久不息。音乐之美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但对音乐美的欣赏却可以打破国界和民族的局限,实现艺术美的共享与融通。在民俗文化方面,加拿大以多元文化著称,政府决定从2017年开始,把每

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规定为官方节日“春节”(Spring Festival)。从2017年开始,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春节不但正式走向世界,而且业已超过了国内对春节的重视。国内春节只放3天假,通过调休,才达到一个星期。

另外,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王蒙的影响来看,王蒙主要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两家文化,儒道思想的互补共生充分体现在他的灵魂深处,可以说他很好地融通了儒道思想,在儒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其思想深处与为人处世表现了外儒内道,外道内儒,以儒为主、道家为辅,亦儒亦道,儒道互补;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来看,王蒙做到了亦古亦今,承前启后,古今融通;从跨文化的融通角度来看,王蒙的融通表现在亦中亦西,以中为主,兼容西方,中西共生。简言之,王蒙的贯通总体而言是多元文化之间的融通、互补与共生,也是美美与共的世界大同之通。

概览王蒙以往的多部著作以及这部《中国人的思路》,我们不难发现,王蒙在文本里纵横驰骋,天马行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随心所欲,任意挥洒;信手拈来,大开大合;中西合璧,说古道今;传统的,时尚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审美的;民族的,世界的等等,可谓广采博取,又熔于一炉。如此大手笔,不通能行吗?不但要通,而且还要贯通!

二、文化发展的引领性

研究文化不仅要体现出学术性和创新性,而且要体现出实践性,即对文化发展的引领性。王蒙这部《中国人的思路》既有学术创新性,也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引领性。

我国文革时期,曾经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口号,改革开放初期,也曾经有“西方有物质文明,中国有精神文明”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绝然对立起来。在近些年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人也曾经出现过谈西色变的恐惧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简单对立起来。针对文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思维片面性和观点的偏颇性,王蒙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研究文化与引领中国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发挥文化研究对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在研究中,王蒙一方面注意处理好传统与时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充分注意到对中西差异尽可能给予客观辩证的诠释,以纠正文化研究中的错误倾向。对于我们这部著作对文化发展的引领性,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在这次座谈会的致辞中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王蒙先生新著《中国人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当代文化,繁荣发展新时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学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文化冲突与融合、多元文化与共同价值准则等,王蒙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缜密性、系统性、辩证性和整体性特征,无论对于我们研究文化,还是建设新的文化形态,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他认为,“只看到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看不到它们的互补、交流、融合与相互促进;强调文化之间的对立,如宗教与种族战争。怀着各种偏见,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与敌意,这是文化沙文主义。完全否认多元文化之间的某些共同价值准则,这是文化相对主义。一心照搬域外的文化成品,是无视本土历史传统的文化虚无主义、分裂主义与文化乌托邦主义。”王蒙这种思考是深刻的,辩证的,是有说服力的,是符合中庸思维的,也是从根本上避免了极端主义的片面性和绝对性,既看到了世界的文化冲突,又看到了世界文化在互补、交流、融合中的相互促进;既看到了多元文化的丰富性,也看到了世界共同价值准则的普遍性;既反对文化相对主义,也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分裂主义与文化乌托邦主义。可以说,王蒙这种观点无论对于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对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对于建设新的中国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蒙是一个对中国文化充满了自信的作家和学者。他通过对中西、西西、中中、新旧四对范畴的辩证分析,在拥抱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他又对全盘西化的极端观点进行了斩钉截铁的回应:“中国永远不可能全盘西化,过去不可能,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这句话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是发自王蒙心灵深处的呐喊,也是他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自信、自豪和骄傲。

三、雅俗共赏的可读性

从学术研究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深入深出;二是深入浅出;三是浅入深出;四是浅入浅出。深入深出是作者的内容深刻,形式表达也比较深奥晦涩,如康德的著作,不易被人接受;深入浅出是作者深刻的内容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表达出来,做到雅俗共赏;浅入深出是故作深奥,内容浅显但表达形式晦涩难懂;浅入浅出则属于通俗的普及类,缺乏学术含量。王蒙的这部《中国人的思路》属于深入浅出的类型,内容深刻丰富,而形式表达通俗易懂,做到了雅俗共赏。

在雅俗共赏的可读性方面,王蒙这部著作做到了语言的散文性、诗意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在散文性方面,王蒙这部著作的语言风格也不拘泥于学术语言的逻辑性,总体风格比较潇洒,比较率真,比较自由,比较多彩,体现了学术语言与散文笔法的有机结合。在诗意性方面,王蒙作为一个文学大师,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他在谈及享受汉语时,认为“汉语是一个充满诗性和审美性的语言”,而作为文学大师,理所当然也是语言艺术大师,所以我们看到这部著作的语言自由灵活,似乎毫无拘束,似乎信手拈来,这恰恰是语言散文性的表现。在学术性方面,王蒙这部著作力求做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外来文化濡化的有机统一,在思维的大开大合中体现了创新的学术价值。事实上,正是因为王蒙这部著作做到了语言的散文性、诗意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才让读者在阅读中一方面获得审美愉悦,一方面又从阅读中受到文本的启迪。这三者的有机统一,这也许就是这部著作受到这么多读者热烈欢迎的缘故吧!

对于王蒙这部著作的风格,我们可以用著名文学评论家郜元宝发表的书评来加以表述,他认为王蒙“关于中国文化的许多研究,许多说法,许多乐观的估计,沉重的忧思,高屋建瓴,融通中西,思接千载,直逼当下,推心置腹,辞若对面,有学理性,更具实用性,值得我们认真听取,认真体会。”由王蒙推及到郜元宝,再由郜元宝推及王蒙,郜元宝的这段评论文字似乎得到了王蒙散文笔法的神韵。

综上可见,王蒙先生具有集文学界、文化学者、文化官员、文化使者于一身的多重身份,这种身份的复合型决定了他对文化认识和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王蒙先生对文化的言说具有独特的品格与眼光。我国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希望和相信王蒙这部著作能够给我们的文化发展带来新智慧和新启迪。

参考来源:

[1]拙文是我在王蒙先生的新著《中国人的思路》座谈会上发言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而成。

[2]王蒙:《中国人的思路》,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12页。

[3]王蒙:《中国人的思路》,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13页。

[4]彭世团博客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d2a830100kg0n.html。

[5]王蒙:《中国人的思路》,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27页。

[6]王蒙:《中国人的思路》,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28页。

[7]王蒙:《中国人的思路》,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0页。

[8]郜元宝:《读王蒙<中国人的思路>》《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2月07日。

(薛永武)

「新书推荐」长安街读书会第20200601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2019长安街好书」长安街读书会年度推荐干部学习书单(经典篇)

「2019长安街好书」长安街读书会年度推荐干部学习书单(热门篇)

长安街直播

「好书推荐」读王蒙先生的《中国人的思路》有感-2.jpg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本期责编:方舟重洋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