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群组
›
休闲
›
时尚
›
美图圈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妇女、女生、女神……这些词是怎么变味的?
[ 复制链接 ]
快到碗里来了1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72
回帖
183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积分
386
主页
发表于:2020-11-26 17:49:00
2043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
英语International Women's Day,法语Journée internationale des femmes。
这里,先祝诸位女士、女子、女郎、女性朋友们,节日快乐。
——嗯,我也有点把不准,该怎么称呼。
头几年吧,有声音反对“妇女”这说法。之后,我看到过,有提议改成女神节、女王节、女生节。
细想,好像哪里不太对。
尤其是,对语言敏感一点的话,会觉得,好像哪个词都不够准确。如果直接叫女性节,又有点……生硬?
我小时候,妇女这个词,不太出现在口语里。谁如果称呼别人“这位妇女”,觉得不是很礼貌。似乎妇女这个词,更多出现在书面文字、广播喇叭里。比如我在外婆以前待过的厂里,听到喇叭说,“妇女同志们请到第二食堂集合。”
所以妇女这个词很中性,很对路,但我理解为什么许多女性朋友不喜欢这词:
因为语境的缘故,现在说到妇女,至少我自己,总会想到双职工家庭劳动妇女的形象。
使用的语境,是会改变词意味的吧?
女子,这个词在金庸小说里挺常见。没啥感情色彩。但在现代口语里用起来,常有隔了一层之感。
好好说着话,“刚才遇到的那位女子”,总有些出戏;得说成“适才/方才那位女子”,感觉就好一些。
大概女子这个词,偏书面,不口语,且偏古,日常生活里用来,也不大对吧?
女人,这个词如果不在讨论两性的书面用,就会觉得失之礼貌。“女人,请把那个碗递给我”,大有颐指气使的味道。“女人,你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霸道总裁的口吻。
小姐这个词,很早就不好用了。1990年代的喜剧作品里,就常有类似桥段。男:“小姐……”女:“说谁小姐呢?你才小姐呢!”说来说去,还是被某个职业,把这词搅变味了。
明清小说里称娘子、小娘子,现在当然也不能用了。
还是小孩子比较方便:对陌生女性称姐姐、阿姨、奶奶,都显得亲昵。
成年之后就麻烦了。姐姐不能叫,把人叫老了;阿姨这词,更容易招恨。也不能随便叫人妹妹,那是轻薄无行。
互联网初期时,有人称美眉,现在再叫,那就土得掉渣了。
我有天津朋友说,管人叫姐姐(读成类似于戒节),人家不会恼,错不了。
现在网上叫人小姐姐,好像也不错。姐姐表尊敬,小姐姐又显亲昵又捧人年轻,嗯。
我一度觉得,称“姑娘”挺方便的。这不江湖少侠看见女孩子,称一声姑娘,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人家也不会瞪眼竖眉把你当田伯光追着砍。
但我一位北京的女性朋友说,她们女孩子圈子里,互相称姑娘,甚至自己称姑娘,挺好,有种女生宿舍的亲近感;男人称姑娘,总有种老大爷问路的感觉。
唉。
世纪之交,街上搞促销的,很流行称呼“美女”“帅哥”。于是这两个词也很快用滥了。
最初这两个词是夸人的,现在搁大街上,谁叫你一声“美女”、“帅哥”,估计也不太会有人引以为荣吧?
女孩子和女生这两个词,我小时候看书时,还有专指:前者基本就是女童,后者基本是女学生。
后来我年纪稍长,发现女孩子这个词类似于英语girl,范围变宽了,一度可以覆盖一切未婚女子。
女生这个更宽了,尤其在海峡对岸。早年有个相亲节目叫《非常男女》,我妈爱看,我有时也听一耳朵,总看见三十多岁的男女对谈,说“我们女生,你们男生”——我猜他们也不是学生了,大概,那边就是习惯用男生女生,代指男人女人吧?
说起来,世纪之交时,因为徐怀钰那首《我是女生》,导致我们那里说起女生这个词,总觉得是个台腔少女,用类似于徐怀钰(后来是林志玲)的口吻在说话。
您一定也发现了:
一个词使用的语境、场合与意思,会对词汇乃至群体本身,产生影响。
比如吧,女神这个词。
在我小时候,女神这个汉语词,真正璀璨堂皇。一百年前,还有诗人写《女神之再生》:
“姐妹们,新造的葡萄酒浆,不能盛在那旧了的皮囊。
为容受你们的新热、新光,我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
那时节,女神这个词,带着希腊神话式的崇高优雅色彩。哪怕在日语里进入流行文化了——比如《女神的圣斗士》,比如《女神异闻录》(题外话:刚出来的P5R中文版,真值得再打一遍哦……)——也还没那么糟。
所以女神这个词,什么时候开始变味的呢?
大概是,跟高富帅这类,专门物化人群的词,搁一块久了之后,就慢慢变了?
大概,语言就是这样:
为了社交的方便,为了细化对象,会慢慢地分化出来。
所以妇女、女子、女人、姑娘、小姐、女士、女神、女性、美女、小姐姐、姐姐、妹子、妹妹等等等等,对应了不同的语境。
越是细化,越是大量使用,就越会强化某个词的意味。
想来,词被细化和滥用,许多是因为
商业话术,
比如沿街促销的都要喊“美女帅哥”,类似于有段时候,出租车司机都要喊“老板”。
也有些词,纯粹是
小圈子黑话
,意思完全扭曲之后,再推广到大众使用。
大概,越是不同圈子,对同一个词,越会有不同的看法。
即,妇女、女子、女人、姑娘、小姐、女士、女郎、女神、女性、美女、小姐姐、姐姐、妹子、妹妹这些词,只所以会带出不同的意味,是因为有那么多不同的语境和诉求,在将这些词的意味定型。
越是在词汇上推陈出新地玩花样耍俏、将对象细分、将圈子割裂,群体就被越来越分裂。
于是,当今天这个节日来临时,需要一个词来(礼貌地)总括女性群体时,总好像哪个词都不是很对了。
我个人觉得,其实把今天的节日直接叫做“女节”,也挺好。
但因为现代汉语口语里,习惯说双音节词,所以大家也总是在找一个双语词,来给节日做前缀。
说来说去,也无非这个意思:
当我们为妇女节这个称呼纠结时,觉得女神啦女王啦妇女啦这些词被用变了味的时候,可以稍微琢磨下。
本来,许多所谓新词流行词,就是作为商业话术(满街叫美女帅哥的人们)或小圈子玩梗(高富帅女神之类的搭配)起来,然后慢慢变味的。
有太多新词本身毫无意义,用了就滥,滥到终于没法再用。
比如“我和我的小伙伴”,比如“蛮拼的”,比如“蓝瘦香菇”。
大量滥用,除了一时的新鲜感外,也就是让这些词变得让人不再想用,让我们的日常词汇被污染。
我们要尊重女性,也包括尊重其他任何群体,就可以考虑这么开始:
如果可以,尽量少用乱七八糟意思扭曲物化女性或其他群体的商业话术或黑话新词。
更简单一点:
好好说话。
不然,真有一天,词的意思都被污染完了,我们连找个适当的词来表情达意,都没法子了。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
(6)
鬼墨
其实吧,想开了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小猪叫佩琪了,那还是小猪!
2020-11-26 17:49:4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依╮
许久之前,妇女节等于一个母亲节都是给已经成家立业的女性送上礼物和祝福。现在因为社会的发展,变成了女神节,只要是个女的(没有满14周岁除外)都可以给你要礼物
2020-11-26 17:50:1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简秋
这些称谓其实都可以,都是书面语和口头词,只要我们心中不想偏,对女性足够尊重,那么这些称谓就都合适。
2020-11-26 17:50:2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防盗侠ii
三八节是劳动妇女的节日,不是全体女人的节日
2020-11-26 17:51:0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兰若离悠
女士节
2020-11-26 17:51:5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喜欢喝YIN水
叫女侠吧
2020-11-26 17:52:5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马伯庸,网文年代幸存的非典型作家
罗永浩《真还传》小说出炉,多家公司抢注真还传商标
核心期刊撤稿“马屁”文章,三大质疑仍待回应
提纲写的好,稿费少不了
想写好网络小说,你起码要做到这四点
同样是网文改编的网剧,为什么剑王朝的热度比庆余年差这么多
深陷“霸权合同”风波 阅文集团股价大跌逾7%
爱奇艺美女作家遥淼:作品被名导陈嘉上选中拍电影
中国歌坛“词圣”钟奕勉获中国主流媒体推荐
难做的阅读生意:许知远的赔钱,吴文辉的付费梦碎
话题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4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5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6
诚聘 各科硕博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