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结构基本决定了你的文章最终大概会长成什么样子,一个好的文章结构,也能提升文章的水平。
如何搭建一篇文章的框架
很多人写文章都有一个习惯,即提笔就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这样写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你很容易写着写着就跑偏了,最终写出来的文章跟你最初的设想偏离很大。
(2)你会写得很慢,甚至写不下去。
(3)你的文章最终可能变成了逻辑混乱的碎碎念、流水账。
如何避免这种「管不住字」的情况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写文章之前先搭建好文章的框架。
建一座大楼,不能没有设计图就直接开始砌砖建墙,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的框架就如同房屋的设计图一样重要。事先搭建好文章的框架,作用在于确立文章的写作主题和行文方向,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主题更加明确,而且因为你的写作有了方向,你知道每一步该写什么,你的写作效率会更高。
搭建一篇文章的框架,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进行。
确立写作主题
建房子第一步是画设计图吗?不,第一步是想清楚你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写作,也不是一上来就列提纲,写作的第一步是先确定主题,也就是你要写什么,这是搭建文章框架的第一步。如何确立主题?
理想的情况是,主题非常确定,我们可以直接列提纲。但现实往往比理想状况复杂得多,第一步我们通常只能确定一个大概的主题方向。确定大方向之后,我们要梳理出几个立意,最终我们综合考量才能把这篇文章的核心立意确定下来。
举个例子,我写过一篇文章《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地讲道理》。这篇文章的主题方向是怎么来的?我看梁宁的一篇文章中有一部分大概讲的是「管人的本质就是管理情绪,很多创业者管人的能力很差,是因为他们只会一招——不停地讲道理。」
我看到这个观点时,非常有共鸣,特别想写一篇文章,于是我根据这个观点,列出了一些立意。
一流的老板,不讲道理
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情绪
情商高的人,最不讲道理
根据这些立意,我又琢磨出一些东西,比如不讲道理,本质上是不讲事实、不讲逻辑等,因为人是情绪动物,事实和逻辑是正确的,但未必是有效的,基于此,我又想到了几个立意。
情商高的人,总是先道歉
情商高的人,不讲道理讲人性
情商高的人,不跟爱的人讲道理
列完这些立意,我就开始梳理,其实所有不讲道理讲情绪、讲人性的状况,都是情商高的表现,而这种高情商体现在各种人际关系上,不仅是老板做管理,在爱情关系、亲子关系中也有体现,所以我最终的立意就是「情商高的人,最不讲道理」。后面我希望这个立意更吸引人一点,使用了标题技巧中的激发危机感,把这句话表达成了「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地讲道理」,这句话就成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标题。
新手写文章,因为没有丰富的经验,脑子里也没有存储大量的素材、观点,所以更多的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先确定一个大方向,在混沌中找到秩序,找到那个确定的点,甚至有必要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章素材,从中找到一个相关立意,最终再综合确定要从哪个立意着手。
经过长期的写作练习后,你熟谙人性,理解目标用户的痛点、需求,同时你在自己的写作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观点和素材,这时候你就有可能一开始就能直接确定一个非常好的立意。
根据你对主题的理解列出提纲
确立主题后,接下来就是根据主题列提纲,也就是列你这篇文章要写哪些部分,每一步写什么。如何列提纲?
我给大家总结了 14 个思考方向。
(1)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新闻?有什么痛点/需求?
(2)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事/观点/方法/概念等。
(3)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要讲这件事?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你可以用哪些概念、道理、观点、事例去解释它?是进行正面论证,还是进行反面论证?
(4)怎么做——你可以写如何做一件事;如何使用一个概念;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5)分解——把一个整体拆分成很多部分。
(6)并列——当你论证一个观点时,你可以找同一个层级但不同维度的案例进行并列论证。
(7)递进——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程度的递进等。
(8)关联——这件事和其他哪些事有联系?这个人和其他哪些人有联系?这个概念和其他哪些概念有联系?
(9)过程——一件事是怎么发展的?
(10)转折——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改变?
(11)对比——两个人的对比、两件事的对比、两个观点的对比、不同时间的对比等。
(12)结果——一件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13)反思——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新观点中反观自己,你得到了什么。
(14)意义——这件事的发生带来了哪些价值?去做一件事有什么价值?学会并正确使用一个概念、观点、方法会得到什么价值?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 14 个思考方向,你可以根据你的理解继续添加,甚至你可以直接梳理出你的一个列表来,这些点相当于思维模型。抛给你一个写作主题时,你可能什么都想不出来,但对照这个列表你一下就能想到很多可以写的东西。
比如我写《我见过的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地讲道理》这篇文章,这个主题是一个很细的点,我列提纲时的思考方向就是如何论证它,论证它的思考方向就是找同一个层级但不同维度的案例并列论证,比如老板和员工、父母和孩子、爱人和朋友这些维度,这四点就是并列视角。
比如我写的《如何科学安排假期,做真正会休息的高手?6 000 字干货给你讲透》,这是篇典型的讲方法论的文章,所以我列提纲时要用到的思维模型是这样的。
问题——大家的痛点:不会休息,越休假越累;
为什么——越休息越累的原因;
关联——哪些概念可以解释这件事?被动娱乐、主动娱乐、心流、自控力、边际效应等;
怎么做——给大家提出科学休假的具体建议。
根据这些思维模型,你可以列出很多值得写的点,列好了之后,再梳理一下,一个初步的提纲就出来了。
搜索素材,根据素材补充、完善提纲
第二步做完之后,你有了一个初步的提纲,这个提纲是根据你的理解直接写出来的,肯定不够完整,更不算完美。怎么解决呢?大家一般列完一个大概的提纲之后,就要开始在多个渠道、用多个关键词搜索素材了。在搜索素材的过程中,不同的素材会给你不同的启发,你可以根据这些启发补充、完善提纲。
列提纲就是列观点,也就是列出你的思考。你的思考是怎么来的?基于对素材的理解。进行第二步的时候,我们直接去思考,其实依靠的是素材中的个体经验部分,即个人经历和身边人的经历。所以,进行第三步的时候,我们要调动外部经验来弥补个体经验的不足。
比如我写《成大事者,都有个被忽略的特质:有仇必报》,一开始根据个体经验我并没有写第三点「报仇成本高,赢家不报复」,这个点就是我在搜索素材时看到了王烁老师讲的「超级合作:赢家不报复」,受此启发,我觉得很多人不报复的原因就是觉得报仇成本太高,所以我有必要在提纲里再加一点,给大家讲讲为什么报仇成本高,也要去报仇。
比如我写《真正会聊天的人,懂得把优越感留给对方》,其中有个大的论点是「如何才能自己少展示优越感,把优越感留给对方」,我用 5 个点来论证,第 5 点「自己秀优越感时,记得你还有同行人」就是我看到黄渤在 46 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的表现时激发出的新思考。
为了避免写得慢、没主题、没逻辑,我们在写作时要先定主题,再根据对主题的理解列提纲。为了让提纲更完整,我们需要在搜索素材时不断补充、完善提纲。
如何写开头,让人想要继续阅读
我们在前面讲了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天然矛盾,其中一个矛盾是,作者一定认为自己的文章值得看,希望被更多人阅读,但对读者来说并非如此,他们不一定非得看你的文章,他们随时可能把它关掉。
广告学大师大卫·奥格威曾经说过,阅读标题的人数是阅读正文人数的 5 倍。读者点击你的文章,是你选题做得好、标题起得好。所以,如果你的文章标题能吸引读者点进来,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这时你的开头又足够精彩,能吸引读者,那么读者就会继续阅读下去,反之他就会直接关掉你的文章,哪怕你后面的内容再精彩,也没了被人看到的机会。
因此,写开头的核心目的就是让读者继续往下看文章。如何写出让人想要继续阅读的开头?有三个技巧。
激发好奇
这是爆款文章开头最常用的一种技巧,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如果你能在开头想办法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探索欲,他就一定会往下看文章以寻求答案、解答疑惑。
1.提个读者忍不住去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越学反而越蠢?碎片化学习是个骗局 》的开头。
所有当代人都面临两个问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该怎么解决?
2.讲一个反常的事或颠覆的观点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