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做了「自动写作」训练。听反馈,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还想继续「自动写作」。
为什么要做「自动写作」训练呢?「自动写作」的一个基本目标,是释放压在我们脑袋上的种种陈规陋习,打破成长过程中强行套在我们身上的桎梏。这种对活性生命的「封印」,使得本来天真活泼好动、喜欢胡思乱想的小孩子,经过若干年的「这不许那不准」的教育之后,就变成了一个缺乏信心,不知道写作有什么意义,什么也不敢想,什么也不敢做的初中生了——可以说,孙悟空就是这样一个初中生,脑袋套着紧箍咒,天天被迫做作业,稍有一点不遵守课堂纪律,就被唐僧老师念紧箍咒,而痛苦得头痛欲裂,死去活来。
一个学生学习到最后,唯一懂得的是:这个不能写,那个不能写。
我希望在「自动写作」的时候,你们能打破「不能写」的限制,打破这个紧箍咒。
一、你经历的一切成为写作内容
上次我们请了两位同学读自己乱写的片段,有位女同学到某个句段,脑袋卡壳了,「一、二、三、四……」一共数出了二十只蚂蚁。有句俗话「竹筒倒豆子」,筒里没豆子怎么倒?只能倒空气了。
写作的内容,可能是人生经历的再述。你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你写作的内容。
这个很重要。很多大作家,在他们开始写作时,就是「自传式写作」。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开头第一章「教师」,第二章「妈妈」,第三章「爸爸」,第四章「苦行僧」,这就是他自我记忆的再现。
法国大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共七卷,就是他自己所经历的世界的再现。我特别喜欢那个开头,真是很有魔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有时候,蜡烛才吹灭,我的眼皮儿随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着了。」半小时之后,我才想到应该睡觉;这一想,我反倒清醒过来。我打算把自以为还捏在手里的书放好,吹灭灯火。……我不知道那时几点钟了;我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就像林中鸟儿的啭鸣,标明距离的远近。
我读过很多遍。很简单,但是有魔性的开头——有远有近,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虚有实。
我是中国的乡村孩子,小时候生活很贫穷,我点着煤油灯度过小学岁月。我还没有书可读,但是,我的经验都被普鲁斯特的叙事带动了,产生了经验共鸣——我与普鲁斯特的共鸣点在「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极小的圩镇里,只有十几户人家,极其荒僻,但在铁路中途站边,深更半夜,可能会有一趟火车快速经过,穿过梦的两端。你还来不及好好回想,还捉摸不到那种具体感,整个世界又沉寂下来,完全没有了声响。
也不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偶尔会有青蛙在遥远的水田那边,叫几声,让夜晚显得更加寂静。
我的人生经验被《追忆似水年华》激活,产生了回响,我一直在反复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火车,声响,形态,飞驰,梦中,这成为写作中源源不断的源泉之一。
这就是好的经验叙事,你的一切人生经历,都有成为写作材料的潜质,你只是没有信心而已。
等会儿我们还会有训练,但这次是有限定范围的写作训练。你们可以胡思乱想,但要在十分钟之内完成,不能越过限定,而且要有文章的格式。不过,用不着考虑一个特别牛的开头,不用设计一个特别棒的结尾,也不用绞尽脑汁想出多么丰富的情节。毕竟只是一个训练。
我给大家一个标准的开头,两个字,每个人都从这两个字开始写:「树懒」。
我们先看一个关于「树懒」的视频,花十分钟。要强调的是,第二次训练跟第一次有所不同,上次可以一只蚂蚁、两只蚂蚁,就一直这样写下去,但这次不行。这次训练,不能超出树懒的内容,树懒写成河马是不行的,但是可以比喻成河马。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