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写手服务区
›
写作技巧
›
小说靠什么来吸引读者
返回列表
小说靠什么来吸引读者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21-4-21 0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有人说:是靠戏,也就是靠剧情。可当我们看完一本书很多年,可能剧中情节都忘了,剧中的人物却会长久的留在心中,比如《罂粟情人》这本书,时隔多年以后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剧中的情节?可是说想何怜幽,却仍然是读者想替代的女神。
人物的重要性也可以从它与剧情的关系上体现出来,剧情其实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物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关系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产生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所以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才是剧情产生的基础,任何脱离或违背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情节都是虚假的。
同样是以爱情为主的小说,让我们喜爱的总是各有不同,《纯属意外》中的李举韶、孙束雅,《这次来真的》中的萧素素等都是非常丰满的人物,让人印象深刻,所以说人物性格才是剧情的基础。
在小说创作其实是从人物开始的,在把握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之后,剧情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出来,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先要从分析人物入手,把人物分析透了,也就很容易把握小说的重心了。
对剧中人物的把握
(
1
)从观众的审美需要及创作的需要看剧本中的人物
表面看剧本中的人物是剧作者创造出来的,他们的创作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使剧中的人物能够让读者喜欢。就要了解读者的欣赏情趣和审美需求。
剧中人物为什么会吸引读者?读者到底会喜欢什么样的人物?这是每个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文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尽可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理想和渴望,并给其带来希望,使人们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因此,一本小说中应该要有一两个具有特殊魅力的人物,这种魅力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可以是偶像的也可以是性格化的。它与现实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离的太近使观众难以产生想象力,失去了艺术真实;离的太远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和缺乏生活真实,从而失去兴趣。
艺术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更深刻的了解自己。人类认识世界的同时也渴望了解自己,读者欣赏小说的同时也在与自己心灵进行对话,所以读者总是能从小说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或周边人物的影子,或是把自己替代进去,从而加强了对故事的接受力。
(
2
)从人物形态看剧中人物
①
两种人物形态
纵观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典型,千姿百态,千差万别,但就其形态而言无非只有两种,即圆形的人和扁形的人。
所谓圆形的人,也就是正常的人,按照现实中本来的样子加以描述,尽可能的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充分展示性格的内在张力,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
扁形的人也就是变形的人,往往把人物性格的某个方面加以突出或夸大,使某种性格压倒所有性格,并推向极致,好人绝对的好,坏人绝对的坏,甚至使人物成为某种性格的代名词,如说到吝啬会想到阿尔巴贡和葛朗台,之所以有这样的人物典型,一方面,是现实中的确有这样变态的人;另以方面也是作者有意将人性中的某些方面加以放大,使之更为突出,以更深刻的揭示出人物的善恶本性。
两种不同的人物形态其实也代表了两种塑造人物的方式。
在小说里这两种人物形态及塑造人物的方式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不同的人物形态及人物塑造方式对剧情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小说在人物塑造及人物形态方面往往有不同的要求。
②
人物形态与戏剧冲突
不同的人物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戏剧冲突的方式,在同样的情境下,不同形态的人物肯定会有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出不同形态的戏剧冲突及剧情。同一个乾隆,在《还珠格格》和《宰相刘罗锅》中就有极大的差异。
(
3
)从人物关系中看剧中人物
人物性格往往要通过人物关系才能体现出来,对于剧中的主人公来说,他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代表着他性格中某个侧面,所以在剧中为主人公设置出合理的人物关系对于塑造人物性格、组织戏剧冲突及情节构置都是至关重要的。
建立合理的人物关系,实际上就是要为人物搭建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动造成矛盾冲突,戏剧情节由此而产生。
①
人物性格的差异性
戏剧冲突首先表现欲望支配之下的性格冲突,所以人物性格之间不仅要有差异性,而且还要含有相互对立的因素,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就容易产生矛盾冲突。
②
人物关系
不同性格的人物只有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可能发生矛盾,所以当人物变的鲜活起来以后,创作者必然会考虑怎样把这些人物合理地牵扯到一起,让他们发生冲突,演绎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席大的都市童话里出现的一系列人物,相互牵扯,发生各种冲突,从而演绎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来。
在剧中,不同性格的人物往往通过血缘、亲缘、朋友、同事、邻居等社会关系来维系着,相互交织并产生出种种利益关系,从而产生各种戏剧冲突。
一些人认为,人物关系越复杂做出来的戏也会越好看,所以很多作者在写戏的时候都会故意把人物关系搞的很复杂,想方设法让人物交织在一起。
复杂的人物关系固然很利于组织矛盾冲突,但更应该记住的是,剧中人物关系贵在自然,倘若为了好写戏,故意把人物关系搞的很复杂,就可能弄巧成拙,做出来的戏也会因此变的虚假,且过多的人物也不是新手能把握好的。
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还常常体现在情感纠葛上,人物间情感的多角关系为组织戏剧冲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因而成为了许多剧情中人物关系购置的固定模式。
③
人物处境
在小说中,人物处境主要是指故事发生时人物所处的物质环境、社会地位及生活境遇,这是戏剧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
A.
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指人物的居住条件及周围生存环境。在小说里它经常是构建戏剧冲突的重要元素。创作者在塑造人物的同时,必须考虑为人物设置一定的生存环境,因为环境造就人。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不能产生特定的人物。
B.
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是指人物在社会中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主要包括人物的职业、职务及各种社会关系。
在剧中,主人公职业的设定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有时候职业的设定对于塑造人物性格及展开剧情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职业对人的生活及性格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有些职业会使人享受平淡而乏味的生活,如教师、医生、公务员等,而有些职业则可能经常把人的生活推向惊涛骇浪中,如警察、律师、商人等等,从排戏的角度来看很显然从事后面那些职业的人中间更容易发生戏剧性的冲突。
在电视剧里,人物职务的设定也是很微妙的。一般说来,主人公职务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够使主人公处于矛盾冲突的焦点之上,并且为主人公展示自己的性格及其魅力提供足够的空间。
C.
生活境遇
生活境遇是指由于某些偶然性因素或事件造成的人物生活状态。从写戏的角度说,人物处于困境之中更有利于制造戏剧冲突,而这种困境经常是由恶劣的生活境遇而引起的。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如骨肉分离、疾病、死亡等等都会使人物的生活境遇发生变化,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总之,先固定好性格模式,再通过对话,以及细节的描写慢慢勾勒和丰满。生活需要我们好好观察,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动作都能反映出其人的内心世界,而这些细节都需要我们平时的留意和积累。
人是万物的主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出现人,便出现了生机与活力,因而,人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写人容易,但要把人物写好,则不是一件易事。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刻画出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则要根据实际需要从下面七个方面着手。
第一方面:肖像描写
所谓肖像,首先应是指人物的外部形象,如面貌、休态、衣着等,但又不仅仅是人物的外部形象,而应包括人物内部精神的反映,如神韵、情态等。所以说,人物的肖像应是人物的外表和内心的结合和统一的反映。
肖像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静态、动态;有正面、侧面;有直接、间接;有工笔画式的细致刻画,也有粗线条的勾勒。但无论怎样,肖像描写必须为塑造人物服务,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使人看到他独特的外貌,而且可以从中看到他独特的性格,因而留下难忘的印象。
具体地说应从三个方面来写。
第一,各式各样的肖像画:世上的人复杂多样,但都有其不同于旁人的基本特点,他们的出身、教养、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等等不同,肖像的描写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必须抓住人物独特的特征,并在其中隐藏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感情。
如:鲁迅笔下的小市民杨二嫂,作者称她为细脚伶仃的圆规。那善于言辞、惯于应酬的薄嘴唇;那
“
两手搭在髀间
”
、
“
张着两脚
”
的姿态,可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
“
人圆规
”
,显示出了她的粗俗、放肆。
第二,人物肖像的特写:鲁迅先生曾说过:
“
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
”
。许多作家都有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待征来突现人物的性格。
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眼睛,作者曾九次写到,但每次眼神都不同,深刻地反映了她的思想和命运的变化。
大家所熟悉的巴金《家》中的作者对钱梅芬眼睛的描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钱梅芬她是一个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不能与心爱的人成婚,违心嫁人,却成了寡妇,残酷的现实给她留下了难以平复的累累伤痕,对于这样一个极度忧伤的女性,作者着重刻画了她那饱含泪水的眼睛和额上深深的皱纹,形象凄惋,令人同情。
第三,人物肖像的变化发展:人物也和世界上一切客观事物一样,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他们的年龄、性格、思想、职业和社会地位等等都在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不能不表现在人物的肖像上,因此,高明的作者不但善于抓住不同人物的特点进行肖像描写,而且善于根据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写出肖像的变化发展。
同样还是《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沦为乞丐后,她已由第一次失去丈夫时的
“
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
和第二次失去丈夫后的
“
两颊消失了血色
”
变为
“
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气,仿佛是木刻似的
”
。眼睛也呆滞无光,她成了封建迷信的牺牲品。
第二方面:人物出场
人物出场的描写是文学作品当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大师都非常讲究人物出场的描写,设法让人物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人物将怎样出场,它同作品的情节、结构,同人物的性格都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应根据作品内容的不同要求,按照自己的创作特点,对人物出场的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不同描写。有的是在人物将要出场时,作者自己出面或采用第三人称的方法作概括介绍,或抽象评价,或具体描绘,或二者兼而有之;有的则是让人物有具有个性特点的行动中出场;有的是通过别人的议论,对人物直接出场设悬;有的是写实;有的则带有传奇色彩。
总之,人物出场,无一定之规律,但凡是成功的人物出场描写,不但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而且必然引起读者对这一人物的兴趣,关心他的命运。
如大家十分喜爱的《西游记》中的
“
孙悟空出世
”
,那出世的奇异情景,便奠定了全书的浪漫主义基调。作者着意渲染孙悟空出世后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后又带群猴勇探水帘洞
……
,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勇敢、机智、活便伶俐的猴王形象,便呈现在读者眼前。
第三方面:从行动上描写人物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正如高尔基所说:
“
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地多做事,少说话
”
。
为了使形象鲜明、突出、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作家就要运用典型化的方法,从生活中选取、提炼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动。
如《水浒传》中十分精彩的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作者极其鲜明地表达了鲁达嫉恶如仇、专好打不平、助强扶弱的典型性格。同时在这一具体行动中,又多侧面刻画了鲁达的个性:以经略相公的名义来找郑屠寻衅,命其三次切肉,过到了耍弄和激起斗欧的目的,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于其人之身的高妙手段。只是三拳,便意外地打死了郑屠,这既显出了他的勇力,也反映了他性格的粗豪;他怕吃官司,没人送饭,便指着郑尸骂他诈死,借机脱身,这又表现了他粗中有细、机警灵活的一面。
第四方面:从对话中描写人物
对话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应该是冗长乏味、空洞无物,也永远不应该成为作者的传声筒。
对话,应该是精炼、生动和性格化的。
“
言为心声
”
,从对话中,可以看到人物心灵的隐秘。在创作中,我们应赋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要获得这种本领,首先除了要非常熟悉生活中各种各样人物的语言之外,还得靠平日的千锤百炼,并认真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
“
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当然,继承和借鉴不可能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
”
。这是我们应遵循的原则。
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他在对话中,变化无常的腔调,活现了他趋炎附势、谄上压下的丑恶嘴脸,以及善变的性格特征,使这个沙皇警察的典型形象跃然纸上。
第五个方面:人物情绪和心理的刻画
文学是心灵的镜子,文学要揭示人物心灵的奥秘,就必须探讨和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文学是以情动人的,文学要写情,就不能不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绪,人物的不同情绪和不同心理活动反映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性格的不同,只有从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人物的个性出发,才能正确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正确反映他的心理活动。
如:《范进中举》中
“
范进欢喜疯了
”
一段,作者通过
“
笑声
”
、
“
拍着手大笑
”
和
“
拍着笑着
”
等逐层描写,把范进中举后顿时喜得发疯的神态形容得淋漓尽致。这既是对中国封建末期知识分子醉心功名、富贵的辛辣讽刺,也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有力批判。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幻觉一段,既反映出这女孩的天真、单纯以及她对温饱的渴求,又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第六方面: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具体的细微事物作细腻逼真、具体生动的描写。有人说,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
恩格斯把
“
细节的真实
”
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可见细节描写的重要意义。在我们学习古今中外作家对人物性格描写的经验时,必须深入研究他们怎样选择、提炼和运用细节的经验。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是通过儿子看父亲的背影,揭示父子之情的。作者十分细腻地描写上了年纪又是胖子的父亲,如何艰难地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去买橘子时的一系列动作,同时又写了儿子看到背影时内心感受的感情细节,使父子之情真切感人。
第七方面:烘托
俗话说
“
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
”
,骏马与花枝,是对将军与美人的烘托。将军骑上骏马,显得格外英武;鲜花映照美人,美人就变得更加美丽。
文学创作也是这样。我们要写人,总得写出一定的背景和环境,还要有景物的陪衬,这就是文学创作上通常说的烘托的表现手法。文学史上一切杰出的作家,都非常注意通过对环境气氛和各种景物的描写,去表现人物性格。
如都德《最后一课》中
“
课堂里不同寻常的气氛
”
那一段,作者通过三件异常的事情,衬托了阿尔萨斯人民强烈的爱国精神,在普鲁士军队占领了法国国土并下命不准学习法文的惨痛日子里,法国人民更深刻更强烈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珍惜学习法文的最后一次机会,并借此表示不屈服的精神。
标签:
小说
什么
吸引
读者
TA的其他文章
《影》的“丛林法则”,延续着张艺谋一贯对权力的暧昧
“女频”网文:是玛丽苏式的狂欢,也是“爱”的需要
对于萌新作者的稿子问题分析,以及编辑基础审稿要求
严歌苓: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
文学态度决定文学品质和深度
【女频新风向】17K精灵小喵:如何成为稿费破2万的“学霸”
作家不应站在前台而应隐于作品后
网文改编剧《唐砖》曝欢喜冤家人物海报
相关帖子
•
小说《诉讼》(摘要)
•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网友:写了一百万,才挣了三万多
•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
这本小说回答了“什么是网感”——评大山头《低俗!订阅了》
•
首奖30万元 | 第5届「七猫小说网」现实题材征文大赛
•
10万元/部 | 首届「爱奇艺小说网」文学锦标赛
•
网文20年十大都市小说排行榜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个...
•
番茄小说招聘国际化网文编辑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