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

[复制链接]
粗粮 发表于 2021-4-27 18: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嗳☆SaSa☆ 发表于 2021-4-27 18: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作者: @一方晴空
作为一名信心满满的新手创作者,最快乐的事情,应该就是看到自己的稿子变现了。掌握了写作技巧后,再加上自己的大胆尝试和探索,变现其实不难实现。而真正难的,是日后不断的写作积累,海纳素材,拓展视野,笔耕不辍,反思沉淀,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质的飞跃,能够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更高品质的作品,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那么,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投身于写作积累,开启我们创作生活的新篇章呢?我想,不妨从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开始。
大家也许读过《微习惯》一书。「微习惯」提倡「无限」降低单位时间内的任务量,比如你的目标是每天锻炼一小时,那么,就缩减为每天做一个俯卧撑;你要每天写一篇 3000 字的文章,那就缩短成每天写一行字。任务一定要小到无论你多疲惫、多忙碌都能够完成它,然后在这个「微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超额」。
在这种微目标的前提下,每天的任务都可以轻松被完成,那么,你就会得到不断的正反馈的强化,实现自我激励,最后达到超额完成计划的实际效果。最终你还会收获从「微习惯」过渡到「好习惯」的惊喜。
作为「微习惯」的适用人群,一个普通人兼轻度拖延症患者,我是他的忠实拥趸同时也是受益者。
根据「微习惯」理念,我给自己制作了一张像待办事项清单一样的简单计划,过塑后张贴在自己的书桌前方,完成后就用白板笔打勾,晚上睡前擦掉,第二天重新使用。这个方法对于像我一样时间紧凑的兼职创作者来说会非常实用,对全职创作者当然也是一样适用的。如下图所示: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1.jpg 这个计划包含写作积累必不可少的 5 项内容:素材入库、阅读、拆解热文、日常练笔和投稿。方便起见,我就以自己为例给大家介绍了。
一、素材入库
素材入库,被 @王瑞恩 老师称为写作第零步。在没学习写作之前,觉得素材积累不就是多看书嘛,其实不然。什么叫素材?只有在你写作时,根据主题需要,可以随时调用出来的,才叫真正意义上的素材。临时网搜?急拼硬凑?那叫「救火」。
把有价值的资源打上标签,结构化,以适合输出的形式整理入库,像是一种「乐高式积累」,是素材积累的正确姿势,也是一名创作者日常必练的基本功。按内容分类,可分为新闻资讯,知识经验,故事见闻,观点金句这几类。
如下面的表格,这是一个新闻资讯类素材的入库方式。红色字体为标签,当你需要写与「青少年心理」相关的观点文或故事时,通过搜索标签关键词就可以轻松调出这个素材;如果你需要更多细节,可以点击链接来获取;而同类事件的补充对比,在写观点文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2.jpg 我给自己制定的素材积累计划是每天完成四项中的一项,忙碌的时候,甚至曾「微」 到过一句话一个词。在微目标的前提下,完成任务毫无疑问是没有任何难度的。眼见自己积累的素材一天天丰厚起来,这是感觉极其美妙的一件事。
关于如何收集和整理素材,知乎推出的写作课程有相关分享,感兴趣的知友可以通过下方的免费零基础直播课体验。知乎盐选专栏内容编辑将为大家在线分享写作心得:
二、阅读
阅读包括读书、读文和关注新闻热点事件,借以拓宽自己的视界,丰富写作素材,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我给自己制定的阅读计划是每天完成其中的一项。每天读几页或几行,多久读完一本书是不规定的,但读后都要求进行相应的素材入库。
仍然拿我在「樊登读书」APP 上读、其实是听过的《微习惯》这本书举例。我听了一遍后就确认是本好书,听第二遍时把这本书的观点和我喜欢的金句进行了素材入库,前后大概用了两个小时不到,就掌握了一本书的精粹。我们可能做不到把每本书都买回家逐行逐句朗读,所以听书这种读书方式,也不失为微习惯的一种活用。
在微目标的前提下,自由超额是常态。而这种即得的——良好的自律感和踏实的满足感,又让我无形中越来越执着于坚持这件事情。
三、拆解热文
为什么要拆解网络热文?就像数学解题有公式,英语解题有语法,代入法是快速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网络热文同样也有其招式套路。我们拆解网络热文,就是为了向大师偷师偷艺。一方面你会对热文的巧妙构思和结构了然于心,另一方面你会积累到大量可以拿来即用的宝贵素材。拆解到一定量,你自己写作起来自然也就驾轻就熟了。
这是针对自己写作输出内容而进行的通篇精读和结构化操作,我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每周完成一篇。
四、日常练笔
我的计划是每天在知乎上发一个短篇,每周发一个长篇。不论「回答」、「想法」、「文章」,还是「视频」都可以。目前我在知乎安家已经 53 天,我的创作也有 55 篇了,为了坚持,我发过一句话的短篇,长文也几乎都被我短写了。
没关系!重要的是,我写文时的感觉越来越顺溜了,坚持的「功力」也越来越深厚了。还有,每次开始练笔写作时,我都有一种登临到 Wonderland 探险的奇妙体验。
这其中,既有自己执着坚持的魅力,也有知乎微妙而强势的魅力,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在坚持,相信这种感觉对你也不会陌生。
五、投稿
作为刚刚起步的兼职写手,我不打算很激进,我的计划是每月能够过稿一篇。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扎实的努力,每次都带给读者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以上就是关于写作积累的「简单计划」的内容模式介绍了。
《微习惯》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然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的确如此,这世上没有哪一件事的魅力能与坚持相媲美。当你自己在不断地变强大时,你才有可能带给读者更多、更新、更好的东西。
除此之外,在写作积累开始以前,值得新手创作者们注意的还有以下几点。
一、要理清自己的写作定位;二、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投稿渠道;三、要了解平台的文风特点。
写作定位如果准确,会让你发挥所长,乘快船起航;找到合适自己的投稿渠道,会让你有可靠的平台支持,粉丝数受众群稳健发展;了解平台的文风特点,会启示你创作出合乎受众群体需求的作品。你日常的写作积累,也应考虑以此为主要导向,让自己的积累因更有方向而变得更有力度。
我是一名教培行业的英语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多年来积累了较丰富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以及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经验,这是我的兴趣及优势所在。所以我给自己的初步定位,就是把英语教育和亲子沟通内容作为我的主要输出方向,以利于推进自己的写作进展。
平台呢我就选知乎。很喜欢知乎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文化氛围,多元化的创收方式,以及这个平台强大的算法支持。在这里,你既是一个「服务者」,又是一个「被服务者」。知乎的强大,就在于他能够让你感受到,他也在积极地、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你每天去完成你的梦想。这一点,相信不只是在打开创作中心时你能够感受到。
知乎平台实用、专业又不失个性的文风特点,也是我非常认同的类型。当我们在分享自己的知识帮助别人的同时,又可以保留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岂不是就有了一种主客皆欢的互动效果?
不知不觉就赘言至此,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以后能带给大家更多有趣有用的东西。
说到这里,再度向推荐大家加入知乎官方推出的《零基础写作直播课》。这里不仅有资深编辑为你分享干货技巧,更有专业老师不断反馈打磨学员的创作能力,课程限时免费,希望能为你的创作带来更多启发。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58785949678395392">最后,祝愿大家在写作积累的过程中,能够体验畅快,收获丰盛。我们一起加油!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赵雪儿W5 发表于 2021-4-27 18: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作者都不是靠脑子积累素材的,而是通过方法和工具来积累
前几天有人问我,说创作感觉到了一个瓶颈,感觉都不知道写什么了。
在我最开始做编辑的时候,我也有过类似的感觉。当时写的还是汽车类干货,把汽车拆开了也就那么些部件,我曾经一度怀疑这样的文章能写多久。
但是经过老板的一顿输出,我发现一个相同的点,其实换不同的角度就是一篇全新的文章。比如要不要经常洗车,你可以说要,也可以说不要,还可以说有时候要。
这其实就是一个产出的问题,做自媒体的人都有所体会,这是一个命脉。如果我们每天更新的话,就要源源不断地产出新的文章,这对于个人的压力是很大。要么你的知识储备足够进行长时间的输出,要么就是你的学习速度可以超过更新文章的速度。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这么一句话: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从根本上讲,“不断更新”意味着要兼顾这四种要素,要以睿智而均衡的方式,经常并持续运用我们天性中的这四个层面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1.jpg 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图中的智力部分提到了阅读和写作,通过不断地去阅读一些书籍或者他人的文章,来获得一些知识和灵感,最后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
这个概念不是只有史蒂芬·柯维说过,顾炎武曾经讲过一个词,叫做采铜于山,也就是只有去到铜山,才能采到铜矿。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2.jpg 六神磊磊就是这一类作者的代表之一,他依托的铜山就是金庸的武侠世界。不管他写什么题材的文章,只需要把武侠世界中的故事和情节联系起来,就可以产出一篇合格的原创文章。
我们并不是六神磊磊,可能没有看过那么多的金庸书籍。但是这个概念同样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我们可以说古龙,也可以说三国。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每天看几篇文章,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最后找到能论证这个观点的例子,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文章框架。
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要找例子来论证呢?
原因是例子可以降低理解难度,让自己的表达更容易被读者理解。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3.jpg 因为当你只讲理论知识的时候,读者是一个学习的角色,他可能什么都不懂,对一切充满了未知和焦虑,会觉得你讲的东西好抽象啊。
如果你搭配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他就可以通过回忆来理解例子,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印证你之前说的理论知识,过程中没有那种未知的茫然无措。
比如当我们讲一个“知识的诅咒”概念时,如果你直接解释“知识的诅咒”的定义:如果我们很熟悉某个对象的话,那么我们会很难想象,在不了解的人的眼中,这个对象是什么样子的
这里解释理解起来就有点费劲,我们增加一个例子来试试。
大家肯定听说过“你画我猜”的游戏,一个人看到关键词后用画来体现,另一个人来猜关键词。比如关键词是西瓜,画的人如果只花了一个月牙,那猜的人很有可能就会猜成哈密瓜。这个时候画的人就很郁闷了,我画的明显是西瓜啊,为什么能猜成哈密瓜。
这是因为画的人知道答案,拥有这个方面的知识,所以他无法想象猜的人为什么会猜错。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4.jpg 相同的场景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你和别人沟通工作任务的时候,感觉两个人讲了半天,结果是两脸懵逼。
再比如之前上过热搜的乘法口诀女孩,给她辅导功课的妈妈气的头疼,孩子就卡在3X5=15上,死活背不出来,不是三五得五,就是三五三十五。感觉妈妈在视频里血压都升高了,明明已经给她重复教了好几遍,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乘法口诀还是背不出来。
其实这就是中了“知识的诅咒”,妈妈猜测不到,当孩子在背三五得五的时候,脑海里在想些什么。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5.jpg 所以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你说的话,可以尝试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来说明
只需要选择一个你感兴趣或者有能力的铜山,然后花时间去挖掘,输出自己的原创观点,那么你的文章以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素材。
这本书知乎读书会暂时没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链接看一下。
码字不易,费时费心,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麻烦花1秒钟点个赞。谢谢你。:)
感谢你的支持!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814509843 发表于 2021-4-27 18: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学写作的朋友,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如何积累素材?如何培养写作的敏感,每天都能找到话题?」
自从我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并保持几年来的持续更新后,我开始刻意训练自己对世界、生活、自我和写作这个领域的敏感度。写作需要素材,那我就要提高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度、对能激发我文字表达欲的人、事物的敏感度。
所以,今天,我会给大家分析一下找不到话题写的原因,以及我们该如何培养写作的敏感。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1.jpg
一、对世界有态度有意见
我们人是社会动物,会有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向这个世界宣示我们的情感、欲望。只要他具备了基本的表达能力,也就有了重要的写作基础。正如古典所说:「记得,写你最有表达欲的东西。」
其实,写作能力的培养,就跟说话一样。只要你能说得清楚,那就会写得明白。
一个发表演讲的人,一个写文章的人,都会是一个很有自己态度的人。因为他有话要对这个世界讲,有思想观点要传递给读者听众,从而通过表达来融入、参与和引领这个世界。
写作,不只有自我表达,更是为了创造价值。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有哪些态度和观点要发表,这是你的自由话语权。比如,我觉得现在的 90 后身上都会那么几个关键词:年轻人、高房价、条件一般、压力大,那这就让我想到一个话题:「90 后的我们,到底赚多少钱才够?」比如,我身边会遇到许多伸手党,并且又觉得他们很烦,那我就会忍不住写一篇文章来描述一下他们。比如,我看到许多在校学生提不起劲学习,我就特别想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刺激一下大家,告诉他们生活不容易,让大家存在危机感,推动他们向上成长。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什么话题内容都无所谓的人,否则你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值得思考的、也没什么可表达的东西。
我写的第一篇 10 万+文章是《优秀的人,凭什么要和你在一起?》当时成为爆款,被许多官方大号转载。其实这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上的一个经典回答,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但从这个角度写的人很少。
在常人的认知里,大家都想和优秀的人打交道,做朋友,觉得他们对自己都有很大的帮助和益处。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你想要链接到优秀的人,自己又能拿出来什么资源或价值作为交换呢?如果没有,优秀的人凭什么要和你交朋友?当时想到这点,又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故事,我心里就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要表达、要发声。
所以,一开始写作的时候,你要不停地问自己对这个世界持有什么态度,还有什么想法和意见,还有什么话要表达。
二、对生活事物的敏锐度。
写作素材普遍来源于整个生活里,只要你热爱生活,感受力强,总能找到源源不断的话题。
而当你不知道要写什么,找不到话题内容的时候,这就很可能是你对写作范围的理解太狭隘了。写作的核心是思考,万事万物都可以引发思考,成为你写作的对象。
契诃夫说过:「怎么会没有题材呢?一切都是题材,到处都是题材!」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 24 小时,除了睡觉,其他所有的时间你都是醒着的,大脑都保持着较清晰的意识,学习,工作,聊天,听说读写几乎都在经历。一天下来,随时随地都在取得经验,而且使经验越来越深切,越来越正确。其实,真的会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思考的,也值得被记录和分享。
我平常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如果无意中说了哪句特别有道理的话,就会留心记下来,当作下次写文的标题、金句或话题内容。比如,有一次我跟群里成员交流知识付费的事情,然后我顺手发了一句话感叹:「舍得为自己花钱的人,都是活在未来的人。」这时群里立马有人回应,称赞。之后,我就写了一篇「投资成长」的话题文章。当然,在听到别人分享的好观点、优质话题时,我也十分关注,会去仔细品味一番。
再比如,你在工作中出现了问题被领导批评,那你下班回去后就可以写自我反思;参加一次线下的培训活动,听到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就可以写点你的思考与理解;在网上认识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他身上发现了许多闪光点,那也可以把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写下来。
很多时候,我们的灵感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敏感。可能一个金句,一个故事,一个观点就能够触发我们内心一连串的反应,展开许多联想和思考。
但我在这里要给大家强调的不是为了等灵感才写作,而是在刻意察觉和练习中触发灵感。  
举一个例子,比如漫画作家亚当斯每天早上起床、洗簌、吃早餐等一系列的固定事情完成后,他便清空大脑,然后打开电脑、看新闻、读文章,了解这个世界都在发生着什么。因为他必须从这些日常的信息里,寻找专栏文章的素材和下一幅漫画的灵感。
我们的生活大多时候是平淡的,但总不是平淡无味。这时,乍光一现的灵感就是糖,生活是水,偶尔加点糖确实很甜,但能在淡淡的水里看到澄清,才真懂了生活,真悟了道理。
所以,你要在澄清的水中,找到那些调动你内心情绪的、不同的口味糖,那些让你受触动的,震撼的,惊讶的,欣喜的,严肃的,愤怒的,困惑的,这些都是添加糖,也都是你写作的源泉。
如何在大家生活节奏快且信息泛滥的媒体时代,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来阅读自己写的内容?我们要如何明确自己的内容定位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acici 发表于 2021-4-27 18: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千字干货)如果说作品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那么素材就是它的血肉、器官、四肢。
素材的积累相当重要,可以说没有素材,就没有鲜活的生命体。从创作最源头开始,素材收集也是一个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工作。
很多作者学了不少写作技巧,但还是感觉无法下笔,经常卡文或不能坚持,有极大概率就是因为素材积累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有厨艺,没有米面油,怎么做饭呢?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科学的素材收集方法,大家可以把它当做一种公式来用,在平时形成良好的素材收集习惯。
该方法来自迈克尔·拉毕格的《开发故事创意》一书,原有的内容比较适合西方,我按咱们的习惯改良了一下,该法名为——“CLOSAT”素材法。
所谓的“CLOSAT”法,就是将素材按六种类别进行分类,各个类别分别为:
    Characters,也即人物,首字母为C;Location,也即地点,首字母为L;Object,也即物品,首字母为O;Situation,也即情景,首字母为S;Action,也即行动,首字母为A;Theme,也即主题,首字母为T。
我们一个一个分开详细讲。
一、C类(人物)

这种类别要关注的就是特点鲜明的个体。
人物收集起来可以做主人公,也可以做次要角色(NPC)。注意,人物类素材一定要有个性,比较特别(平凡到不能再平凡也属于一种特别),起到的作用就是使作者在调用某种类型角色时能够快速联想,包括衣着、体型、风格、口头禅或标志性动作、习惯等。
举个例子,鲜明的小偷形象:衣着普通,可能胡子拉碴、头发浓密,不爱说话,目光飘忽不定。
或者更加具有性格区分度的两种:
    老警察——衣着普通,与小市民无二,做事圆滑,面对违法之事有时甚至会视利益情况做出不同处理;年轻警察——带有冲劲,刚正不阿,对邪恶和不公正极为反感,衣着色彩明亮,外表大多阳光。
二、L类(地点)

地点类素材很好理解,很多作者都反映过,场景环境总是写不好,谈个恋爱只能去小树林,而且连树都还描写不生动。这是由地点素材匮乏导致的。
我们在收集素材时,一切可能发生故事的地方都在该类型之下。
这样的地点应该有一些细微之处能够体现在文字中,并让读者感受到这样的环境特色:清幽、嘈杂、危险、祥和等等。
    普通型地点素材举例:常见的家中生活处、电影院、某某大学、监狱;特殊型地点素材举例:热带雨林中的某处瀑布(声音极大,场面壮观)、跳伞前的飞机上(高空低压、寒冷、极限运动)。
三、O类(物品)

物品属于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是杀人工具,也可以是一个礼物,还可以是摆在老家院子角落里的一个簸箕。只要是有价值的非人器物,都属于物品类素材。
物品大多组成故事细节,但更为合适的方式是担当导火线以及某个线索
在很多警匪片里都有这样的情节,侦探勘察完现场之后,会在某个细微处找到突破口,比如一根头发丝,比如死者的指甲里的血迹等等,结合起物品的表征可以更好发挥它的作用。
再举个例子,厕所火灾后的灰烬里一把尖刀。
四、S类(情境)

当看到某种冲突出现时,情境类素材积累点就到了。
双方或多方立场对立、目的互斥是较为基本的情境结构,能够起到制造压力的效果。与其他素材不同的是,情境类的幅度稍微广些,涉及面也大一些。
举个例子,人物一和人物二同时看上一本书,书店里只剩一本,双方均不愿退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小情境样本。
另外,冲突只是较为有效的情境素材,不一定非得是冲突,只要满足基本情境条件,能够在故事中使用的都可囊括进来。
五、A类(行动)

动作描写是相当大的一门学问,单独也可以讲个几天几夜,限于篇幅,在这里做概述。
行为或动作一定要为大局服务,带有目的性。这里举一个很精彩的动作素材:
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挽、卷、抬起、迈、拖向前、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一扎”将捕鱼的镜头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就好像一出戏刚刚上演一样,这样的描写,不可谓不出神入化。
再来一个经典片段:
那野人喝了酒,又听见自己已经获救,不觉精神为之一振,居然马上坐了起来。不料,星期五一听见他说话,把他的脸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拥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扭自己的两手,打自己的脸和头,继而又是高声大唱,又是乱跳狂舞,活像个疯子。他那样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动得流泪。——《鲁滨逊漂流记》
如上文,野人的“坐”起来,和星期五的“吻”“拥抱”“大哭大笑”“大喊大叫”“乱跳乱舞”等等形成一个对比,把星期五的兴奋和狂喜塑造得非常美妙。
上面两个例子是已经转化为作品的现成素材,我们在遇到一些原始的动作时,也要注意运作模式,恰当地积累下来。
六、T类(主题)

留心可能作为主旨的观点、想法、经验。
然后在写作时融入到故事之中去,比如说35岁职场危机,就能贯穿到都市、现代小说里,升华故事情感。
主题素材相对较虚化,不容易抓住,但好在不需要太多,主旨也就那么一些,而且使用时往往一两个就够了,所以难度反而不是很大。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1.jpg 综上,使用“CLOSAT”素材法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的素材不再是紊乱模糊的,在具体创作时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快速调用,而且原素材在收集时是经过思考整理的,运用会更加得心应手。
<hr/>素材收集源

· 观察生活
日常生活是一切的源头,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素材积累。
吃饭的餐厅、下午茶的水吧、学习、旅行、上班等等,有无数有趣的内容等着我们去摘取。记得擦亮眼睛~
· 亲人好友的经历
自己亲自体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可以多听听来自老师、朋友、长辈们的故事,觉得很棒的就可以摘抄下来。
多和他们聊天,会有精彩的情节出现。
· 梦境
庄生晓梦、南柯一梦、黄粱一梦,我们无比熟悉的这三个梦境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有些人在平时没有什么想法,但梦里的脑洞却超级大,更要利用好这个完全不用靠他人的方式,把素材积累起来。
· 媒体网络
电影、电视剧、新闻,甚至各种八卦,都能成为某种素材的来源,特别是新闻,这种未被加工之前的纯实践经过,是最原生也最有改造价值的情境、主题素材。
有很多世界名著就是出自原生新闻,比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 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获得一些相当精彩的素材或者灵感,而且还能学习其他作家的表现手法,通过阅读时你的联想,思绪发散之后,往往一个故事雏形就已经在你脑海里成形了。
还有一些比如绘画、著名雕塑、摄影等也属于广义上的阅读素材源。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2.jpg
    自身灵感
平时生活中,我们也有灵光一现的时候,捕捉住这些内容,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随机出现的灵感容易遗忘,记得有了灵感就尽快记录下来,准备一个专用的素材笔记本或手机里设置一个特别文件夹,有助于抓住它们。
    主动搜索
有时候写作素材不一定是被动获得,我们也可以利用好谷歌、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主动出击,按照自己需要的素材内容进行检索。类型可以简单分为:
不确定的人名、地点、时间、事件等,需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资料确认的;
不确定的词语、原文和用法,需要了解确切意思的;
新闻事件、数据、事实、资料,需要核实的。
这三类内容都很适合通过搜索引擎查阅,且大多精准有效。
总的来看,素材收集和使用并不难,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我们的创作源会更加丰富~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征文约稿小助手(ID:yitiaoyingyugou),上面会分享很多写作经验、技巧、投稿信息等,不见不散哟。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嗳☆SaSa☆ 发表于 2021-4-27 18: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无事就看书,最近看了一本专门教授写作方法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学会写作》,书中刚好讲到了怎样积累素材。作者是有着十年媒体从业经验,创办过“主编课堂”的刘杨,目前已累积培养学员近10万名。已出版书籍《你和成功只差一个真相》《从0到估值1000万》。
接下来,我就与大家一起分享下书中关于积累素材的四种方法——


1.感受法


人体的感知有六个方面,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也是每个人身上自带的雷达和感应器。很多人不知道怎么使用它们,以至于让它们蒙上灰,生了锈,实在是暴殄天物。


眼——看主体,看环境,看人物的身体语言。


耳——因为某种声音产生某种感受。比如,国外有这样一句著名的广告语:让人流口水的不是牛排,而是煎牛排时的吱吱声。


你也许会很好奇为什么吱吱声能引发人们的食欲,那是因为吱吱声能带给人们某种感受。


鼻&舌——气味和味道直通人的内心感受。


凡是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大都流尽了口水。这部纪录片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主要因为它调动的不仅是人的嗅觉和味觉,更是全身的感受,由饮食带动的特定情感。


身&意——方法就是倾诉。不管你是开心还是悲伤,只需用笔或者手机如实地记录下来。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这样日积月累,就能积攒无数的碎片。而这些碎片,恰恰就是写作的第一手材料。待到事后整理,便能拼凑出完整的写作素材。


通过以上方法积极调动人体的感知,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画面感,真实感,让人身临其境。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1.jpg 2.采访法


采访是最直接、系统和快速获得信息的手段,在写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采访的流程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准备、采访和整理。


采访并不是简单的闲聊,所以要在事先准备好采访提纲,然后逐条检查,以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采访的过程中除了要找到提纲上列出问题的答案,还要在采访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细节,然后再深入挖掘更多的信息。


最后就是对采访的录音和笔记进行整理。保证采访内容准确性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资料,力求全面、完整。


3.笔记法


笔记有两种,一种是日常笔记,一种是读书笔记。


日常笔记并不一定是日记,它不拘形式,可以随时随地地记录日常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点滴小事。比如胡适的《胡适日记》,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等。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摘要法、感触法和延展法。


摘要法即“把书读薄”的方法,拿到一本书以后,只需记录一本书的要点、标题、金句或者提纲,这样便能迅速提炼出一本书的纲要。


感触法就是读书的过程中,对书中某些字、词或者句子有了感悟,包括注释、个人理解延伸阅读提示、发散思考等。这样,可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延伸法就是读完一本书以后自己写一篇书评或者读书报告,以便对书中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4.利用网络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候,只要能上网,就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海量的资料,根本就不用去图书馆了。可问题是,虽然网上资料浩如烟海,但同一个热点,大概40%的内容都是重复的。而且同一个信息,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解读,真假难辨。


那么,如何利用网络快速而又精准地搜集素材呢?


(1)搜索引擎。利用谷歌、百度或搜狗等找到知识素材(人名、地点、时间、事件等),然后再汇总网络上的不同意见和趋势,加以甄别,以便客观地看待问题。


(2)内容大数据。喜欢蹭热点的写作者可以通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和百度实时热点的排名来知道哪些内容深受读者的欢迎。


按照以上四种方法搜集完素材,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要整理好这些素材,以便我们更好地运用,真正将外部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首先,要对素材进行整体分类。


其次,要给笔记加索引或者目录,把重要的内容用彩色笔和便签条标注出来。


最后,定期把所有笔记的内容再归纳一下。比如这一年你做了3本读书笔记,4本日常笔记,2本听课笔记,那这9本笔记里,哪些东西是彼此联系的?哪些让你印象笔记深刻?哪些内容值得你反复复习?


这就是这本《学会写作》中关于积累素材的所有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希望这些方法对正在学习写作的你也能够有所帮助。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2.jpg 笔记有两种,一种是日常笔记,一种是读书笔记。


日常笔记并不一定是日记,它不拘形式,可以随时随地地记录日常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点滴小事。比如胡适的《胡适日记》,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等。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摘要法、感触法和延展法。


摘要法即“把书读薄”的方法,拿到一本书以后,只需记录一本书的要点、标题、金句或者提纲,这样便能迅速提炼出一本书的纲要。


感触法就是读书的过程中,对书中某些字、词或者句子有了感悟,包括注释、个人理解延伸阅读提示、发散思考等。这样,可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延伸法就是读完一本书以后自己写一篇书评或者读书报告,以便对书中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3.jpg 4.利用网络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候,只要能上网,就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海量的资料,根本就不用去图书馆了。可问题是,虽然网上资料浩如烟海,但同一个热点,大概40%的内容都是重复的。而且同一个信息,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解读,真假难辨。


那么,如何利用网络快速而又精准地搜集素材呢?


(1)搜索引擎。利用谷歌、百度或搜狗等找到知识素材(人名、地点、时间、事件等),然后再汇总网络上的不同意见和趋势,加以甄别,以便客观地看待问题。


(2)内容大数据。喜欢蹭热点的写作者可以通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和百度实时热点的排名来知道哪些内容深受读者的欢迎。


按照以上四种方法搜集完素材,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要整理好这些素材,以便我们更好地运用,真正将外部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首先,要对素材进行整体分类。


其次,要给笔记加索引或者目录,把重要的内容用彩色笔和便签条标注出来。


最后,定期把所有笔记的内容再归纳一下。比如这一年你做了3本读书笔记,4本日常笔记,2本听课笔记,那这9本笔记里,哪些东西是彼此联系的?哪些让你印象笔记深刻?哪些内容值得你反复复习?


这就是这本《学会写作》中关于积累素材的所有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希望这些方法对你也有所帮助。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等良民和绅 发表于 2021-4-27 18: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要的写作素材,这本书都能给你。
最近两年,听书成了新风口,罗辑思维、有书、喜马拉雅等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听书产品。一时间听书稿件洛阳纸贵,一篇好的听书稿能卖到6000元的天价,大量的写作小白投身其中。
等真开始写了才发现,哎呀,这写作素材真难找啊。听书稿要求素材一定要有深度,写稿高手分分钟从书中拽出一个历史典故,佐证自己的观点,说服力爆棚啊。而小白满脑子就只有综艺节目和国产电视剧,就显得比较浅显。
比如,同样是写羞耻感,高手就会用项羽因为战败而羞愧,在乌江自刎的案例。而小白左想右想,只想到了《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离婚后因自己生活无法自理而羞愧。高下立判啊。
那去哪找这样的好素材呢?《楚汉争霸》这本书都能给你。《楚汉争霸》是一本以二十四史为基础的白话文传记体书书籍,依托那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复原了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1.jpg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与时俱进,书中邀请了80、90后的插画师为人物画像,融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游戏元素,将英雄人物的政治、智力、武力以游戏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有趣的很。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2.jpg

《楚汉争霸》的作者也很有含金量,是《国家人文历史》的两位主编——纪彭和熊崧策。两人历史功底深厚,治学严谨,是写历史的好手。
我挑选了一下,这本书可以为3个领域提供素材,当然可以写的不止3个领域,看你研究了。
一、如果你想写情感
情感领域推刘邦、吕后、戚夫人、薄姬、刘盈的章节,仔细读读你就会发现,这家人的情感可以写的角度极多。
比如,如果你想写一个好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就可以拿出吕后的故事来。
吕后打小就护着太子刘盈,儿尊母贵嘛,以后儿子当皇帝,自己就是皇太后,地位稳稳的。
可刘邦不这么想,他想废了刘盈,扶自己喜爱的戚夫人的儿子上位。刘邦都下定决心了,打算和大臣们开个会走个过场,就这么定了。
没想到吕后千方百计请来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商山四皓”是当地名望很高的四个长寿老人,当年刘邦请四人出山辅佐自己,四人没来。如今太子请来了,那还得了,太子羽翼已满,动不得了。
吕后费了老大劲保住了太子,等刘邦死后太子登基了。吕后就开始作了,把刘邦的宠妃戚夫人的四肢砍去,耳朵、鼻子、眼睛通通削掉,做成人彘放在了水缸里。这就挺可怕了吧,吕后还觉得不够,把太子叫来看自己的杰作。
太子一下就精神崩溃了,觉得自己母后太狠毒了,自己这皇帝对不起上天的福分,得了场大病,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你看,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多重要,搞不好了,有皇帝的福分也留不住啊!
二、如果你想写职场
职场文就更有的写了,拿刘邦和项羽一对比,就能写出好领导和坏领导的差异。拿陈平和范增相比,就能写出怎么选一个好老板。
这其中有一个小人物,不如刘邦项羽他们这么金光闪闪,但他的职场生涯总体来说也很不错,用罗胖的话说,他抓住了自己的小趋势。
他叫叔孙通,是个儒生,他以前跟着项羽混,后来刘邦攻破彭城,他一眼看出刘邦有帝王之气,再也没有更换主公。
刘邦是在马上打天下的,很讨厌儒生。叔孙通就脱掉儒服换上楚国的短衣,刘邦就不太讨厌他了。刘邦需要叔孙通举荐人才,跟随他的一百个儒家弟子他都没推荐,反而是推荐了那些勇猛的壮汉,他知道打天下靠儒生不行。
后来,天下平定,刘邦称帝,需要建立秩序时,叔孙通站了出来,他带领一百多个儒生主持了一场盛大的朝会,让刘邦感到倍儿有面子,给他的弟子们都升了官。
叔孙通这个人的职场经历说明了,审时度势是剁么重要。
三、如果你想写战争
如果你想写战争,推荐你读韩信、龙且、项羽的章节。韩信嘛,从宋兵乙道汉朝总司令,逆袭大典范啊。看看他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胜利的,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大有裨益。
韩信和龙且的潍水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龙且有二十万兵马,而韩信只有五万兵马,敌我相差悬殊。
韩信打仗的方式非常有意思,诸葛亮玩火,韩信玩水。他派人把潍水的上游给堵上了,积蓄了一个小水库。
他看透了龙且这个人骄傲自大的性格,佯装失败后退,等龙且追击。龙且果然上当了,亲自带兵追击。
韩信等龙且领着过了河,立刻下令放水。楚军的部队被冲散了,后续部队就过不来了,龙且带着少数几个人就悲剧了,对面的人眼睁睁的看着韩信干死了主帅,无心再战。
韩信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你个人的力量渺小时,一定要会借势啊,这才是逆袭的正确姿势。
除了这些以外,《楚汉争霸》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亮点,那就是编辑组花了大力气考据细节,用图画的方式还原了武器装备,什么环首刀、臂驽、铍,带你领略战争时期冷兵器的魅力。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3.jpg

还有汉朝的服饰和秦国的兵甲,带你感受大汉朝的时尚。
看完《楚汉争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里藏着中国人最古老智慧,只要你用心钻研,人生的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万利公司 发表于 2021-4-27 18: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秘诀就是——
发挥各种码字app的作用!
作为一个app重度爱好者,基本上我在使用每一款app的同时都会下载一堆同类型的app进行对比,最后留下比较喜欢且不舍得丢的;
作为一个码字爱好者,用于记录的app也完全不放过。而且管理欲旺盛,必须让每个app都能各司其职,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增光添彩!
如图: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1.jpg

生活中有很多有表达欲的时候,也有很多灵感突现的时候。比如等车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甚至路边一棵树可能都会让你浮想联翩。还有很多瞬间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事,或者突然想到吐槽些什么,都可以记录下来。
音乐里听到的不错的歌词,书里看到的好的句子,上课听到的某个有趣的原理······统统都可以成为你思考的对象和写作的素材。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2.jpg 比如我的印象笔记就是记录这些的
如今自媒体盛行,公众号成了阅读的一个渠道,也是写作素材的源泉之一。
onenote可以实现微信文章的保存,还可以建立多个文件夹分门别类。
我用onenote主要就是微信文章的保存、书单的统计、电子版读书笔记的制作(包含逻思维导图/人物线索图/豆瓣不错的点评copy保存等)和自己搜来的学习资料的整合。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3.jpg 想存就存
如果你不喜欢用太多app,只想用一个专门用于读书写作素材积累做文艺的事儿,除了onenote之外,还有ulysses,被誉为最强大的写作应用!除了分类清晰,还会统计字数和时间等,非常适合嗜写如命的人。就是收费比较贵······当然某宝上也能几块钱搞定。苹果产品之间可以实现云储存,但是我并没有macbook所以没把它当合集来用······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4.jpg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5.jpg

还有一个app叫【阅读记录】,我只用了试用期但体验非常好!会决定购买!
对于记录自己阅读纸质书时的一些词句非常好用。
1.用语音输入读书时喜欢的句子;
2.适当添加一些读时的想法感受,或者不写;
3.导出到印象笔记/pdf,pdf可以保存到one note里: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6.jpg

排版非常精致!视觉效果很棒!觉得手写记录比较慢或者冬天冻手就可以用这个app,当然市面上也有别的类似的,但app重度爱好者表示这款真的好用!还可以跟踪你的阅读时间,一目了然。


当然,手写摘抄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我就已经写了几本,闲暇拿出来读一读颇觉惬意,还会有其他不一样的领悟。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7.jpg

总之,记录素材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种,你可以写,可以敲键盘,甚至可以拍照截图录音。但是一定要保持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深刻体察,善于发现美和诗意,不要觉得与自己无关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多看多读多记才最重要。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比你们厉害多了 发表于 2021-4-27 18: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我写了50万字,我是从以下6个渠道找写作素材和灵感的,只要你愿意学习,这套方法可复制,实操性强,看完你也可以学会。
请问你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1.jpg 1.从自己的经历挖掘
最最容易写好的一类文字,莫过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来不需要编造,二来自己体会过,更能写出真情实感。
比如我最近写的《这9个习惯我坚持了2年,25岁就过上喜欢的生活》这篇文字在全网阅读量有10万多,虽然不算很高,但很多读者留言说很受触动,满满的正能量,又给他们带去了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卡片阅读:
苏乐爱写作:致迷茫焦虑的你:这9个习惯我坚持了2年,25岁就过上喜欢的生活2.从别人的经历挖掘
很多文章都喜欢用“我一个朋友的故事”来开头,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身边人的故事是一个源源不断的素材库,我们要善于从别人的经历挖掘有用的经验。
比如你遇到了一个很努力成绩很好的销售,你可以观察他的销售方式是什么,然后写成文章给人一点启发和参考。
比如你遇到了一个创业失败的滴滴司机,可以深度挖掘他的创业故事,看看有没有什么比较触动人的点,相信对很多想创业的朋友来说,也能加以借鉴和学习。
3.从热点事件挖掘
苏乐爱写作:姚明拒绝特殊待遇,18线演员大闹火车站:层次越高,越没有优越感比如这篇文章,从姚明拒绝特殊待遇,18线小演员大闹火车站的两个素材提炼出层次越高,越没有优越感这个观点,从而展开主题加以说明和延伸。
写热点事件的阅读量一般很高,因为热点人物自带高关注度和流量,其次,愿意转发的读者也比较多,因为这样能够帮助读者在朋友圈树立一种积极正面的形象,也就是俗称的装X。
4.从书本挖掘
虽然说现在的出版市场良莠不齐,但能够出书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在某个方面做出一定成绩来的,思想境界不会太低,他们的观点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如果你不知道写什么,可以把书本上的观点加以理解和延伸,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也能吸引一批读者,比如说我最近在读蔡康永的书,关于说话之道的,那么读完之后就可以把书本中比较实用的方法分享给读者。
5.从影视挖掘
很多朋友平时都有看综艺节目的习惯,对于写作者来说,我们不能看过了就过了,要带着作者的视角去分析和品味节目中的情节,找到有感悟的点,推敲成文。
比如说我在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篇文章时,就引用了《我要准时下班》里面的种田这个沉默寡言却总能在危急时刻为公司解决问题的人物作为故事案例,说明了内向者并非毫无价值,只要你能够帮人解决问题,也能成为公司上下喜欢的同事。
6.从同行的文字挖掘
写作跟任何行业一样,要多关注一下同行的动态,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立于不败之地。
比如某个同行写了某篇文章,角度很新颖,那么你下次写文也可以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行文。或者写跟他对立的角度。
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请你帮我2个小忙:

1,左下角点赞,让更多人因为你的分享而受益
2.关注我@苏乐爱写作,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延伸阅读:
新媒体运营每天都是干嘛的?运营一个个人公众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新手如何运营自媒体?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程颖 发表于 2021-4-27 18: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总说「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当然,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事件都能成为作家们的写作素材,但我们如果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股脑地全部放入写作中,恐怕也会「消化不良」。因此,我们在懂得做出取舍的同时,更要学会观察生活,挖掘出值得去写的素材。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挖掘有价值的生活素材。
首先,要学会记录和观察遇到的人和事物。
日常生活都是比较非常琐碎的,我们也不可能记录下所有遇见的人和事。虽然我们每天都能遇到无数人,但真的要在脑海里复现出任意一个,都是非常困难的。可是如果你对一件事或一个人进行深刻的研究和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平淡的人物都是立体的,所以你要学会挑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或是或人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描述。譬如你在地铁上看到一个乘客因为打扮显眼或是其举止怪异引起了你的注意。你便可以耐心地进行观察和推测。
关于这方面,我们最主要的是眼观,其次是耳听,最后是发挥你的逻辑和想象力。眼观,观的是这个人的外貌等吸引、衣着、一举一动等等;耳听则是留意这个人的言语说了些什么。通过眼观和耳听观察和获取到的信息,从中你就可以发挥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推测出这个人所遭遇的事情或其性格特征。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福尔摩斯。作为普通人,我们要做的是留意某个吸引你的人,他的言行举止甚至是细小动作,然后通过这些信息大致推测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例如他为什么要这么打扮,他是做什么职业,目的地去哪里,会做什么事情等等,最后将你的想法和这个人的外观用几百字迅速记录下来,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人物素材。写作时,你就可以在这个人物素材的基础上展开适当的想象力,让他变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同样,每天发生的事和物...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