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等的道德看不出人们所认为的有道德,实际上是有道德。也可以说上等的道德看出的是无道德却是有道德。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有道德无道德是一阴一阳并存的两兄弟,时刻进行着转换,以大白若黑式而存在,所以说看出的不是人为的所谓的有道德却是人为的所谓的无道德。正因为选择守着这样所谓的无道德于是才会保持一直前进使阴阳不断进行着转换;二,人因为自我界限的束缚导致固有的看法,觉得怎样的做法就是有道德的表现与无道德的表现。因为自我界限的原因导致固定的立场于是只能站在这样的立场看问题。那么大道最高境界的德行就成了无德。
下等的道德自以为有德,实际上是没有道德的。
老子一直强调了阴阳并存的概念。比如我们只认为一米就是短,那他就是短吗?关于德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只认为某种做法就是有道德的表现,那么他就是有道德吗?答案肯定是错的。阴阳合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把阴阳分离,选择片面的看待问题,得出的就只能是谬论。还是那句话,一米是长同时也是短。这才是真理。片面的说他只是长或者只是短,这就是谬论。因此关于具体的某种行为被定义为有道德的做法肯定是无道德的表现。只有全面看待问题使阴阳合一才是真正的有道德。阴阳是绝对不能分开的,所以人是绝对不能选择固定的想法的。
上等的道德自然而为而不是有意而为。
上等的道德表现在对于阴阳合一的维护上,有伤害必须克除,只谈自然而然。老子所以反反复复的强调因人为造成伤害的做法规劝众人一定要选择克服。上等的道德有他的原则以伤人伤己为耻,以利人利己为荣,因此才有阴阳合一。
下等的道德按照某种道德标准去做并故意表现他的道德。
下等的道德有固定的为人标准,并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觉得这样做就是对的。有了固定自我的存在,实而却是无道德的表现。他是以私欲之心为中心而存在的,因为他认为这样做是有道德的表现,而不是为了克制伤害而存在的。正因为原则的缺失才有了所谓的有道德与无道德。像大道中人原则鲜明只分析是否产生伤害和谈论对伤害的克制。
大道与人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大道讲阴阳合一,于是探寻私欲之心带来的伤害选择克制使阴阳合一;人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怎么好于是才怎么做,而且这些所谓的好更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大道解决问题。人为制造问题。
上等的仁爱按仁爱去做,而不是有意为而为。
上等的仁爱即自然无私无欲的爱。这是人表现出来的天性,并不是因为人的某些私心而故意表现出来的行为。
上等的正义按照人所认为的正义去做而有意而为。
什么是义与什么是德什么是长等等一样有了固定的认知。按照这样的固定的认知去做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自我。依然,绝对性的认为要不得。事事都有两面性,要全面看待才能找出症结解决问题。
上等的礼仪按照所规定的礼仪去做,如果得不到响应,就伸出胳膊强迫人家来响应。
一个国家如果就这样被固有的礼仪所束缚并强制性要求老百姓必须来做,造就了何其严重的后果,今天的人应该越来越明白了。我们的国家曾经落后陷入战乱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一个国家就这样的活在礼仪的教条里,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迫使老百姓去接受和习惯这样的形式主义,故步自封,不求上进,从心灵的角度,这不是导致落后的根源吗?人之本性就这样被强力埋没了。人心又如何强大?人不能选择追求内心的强大却只有被迫接受这些教条主义,社会所以会何其落后?
所以失去了道以后才有德,失去了德以后才有仁,失去了仁以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
道的阴阳就这样被人为的分离才有了所谓的德,德又被人为的阴阳分离以后才有了所谓的仁,仁的阴阳又被人为的分离才有了所谓的正义,正义的阴阳被分离才有了所谓的礼仪。人因为私欲之心的负面影响造就片面的认知就这样使自己的心境越来越低,最后被锁进礼仪的教条里出不来了。
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祸乱的开始。
老子认为礼仪其实是最低级的,所以说他是忠信的不足祸乱的开始。为什么?道只讲阴阳合一,首先自己先做到,而后带领别人跟着做到,以伤人伤己为耻,以利人利己为荣,有他的原则。什么又是忠什么又是信?如果能够做到对人之本性真正的信任懂得利用自然规律来劝化自然也做到了对于忠的维护。而礼仪呢?却是在伤人伤己。他的忠体现在对统治者私欲之心的迎合,信表现在对于统治者打着为民的牌子实而却在放纵私欲之心这样虚伪行为的迷信。他以自我为中心只认为这就是对的,只在乎自己的认为自己的想法并强力维护这样的想法,别人如果不照着做那只有强制。这不是制造问题制造伤害而心安理得吗?伤人都是合理的,哪有原则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唯我独尊,专制独裁就产生了:我就是对的。你不听你给我试试看。不按照这样做的人于是就倒霉了。所谓的礼仪更注重对于私欲之心的维护对统治者利益的维护。社会自然伤害不断。礼仪所以太低级。
至于说先见之明,那是大道的虚花愚昧的开始。
注重礼仪的人只活在这样礼仪的教条里,他所谓的先见之明不就是大道的虚花,愚昧的开始吗?注重礼仪与一根筋的说一米就是长有何区别?这不是大道的虚花吗?统治者就这样一根筋还要强力要求别人跟着这样认为这样去做,这不是很愚昧无知吗?
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于贫薄,存心朴实,而不在于虚华。所以要舍弃后者采取前者。
人就应该追求科学真理选择大道让自己回归真实而不该让自己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守护虚伪还认为他是真实,而且还要自认为无比聪明实而却是多么的愚昧无知。
聆听老子的心声让我们更能体会当时社会的形态。儒教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是何其的深远。孔子对于礼是相当重视的。而老子持鲜明的反对态度。然而统治者对孔子相当重视。孔子被称为孔圣人。然而,孔子的负面思想对社会造就的伤害是何其之大也是毋庸置疑的。统治者既然选择了孔子,老子的思想只能被抛弃,因此没人能够理解。
孔子想法多,所以在论语里表达了自己很多的观点,比如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子提倡阴阳合一不分派,从他的角度,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因为大道才是所有人共同的母亲和所有人真实的归宿。大道才是所有人心灵的家。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从头至尾都在利用自然规律来证明阴阳合一的道理规劝众人回归本性回归大道。他所信奉的就是这个无私无欲最伟大的上帝:自然。他更一直规劝众人来信奉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上帝:自然也就是他所说的大道。 |